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41714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1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20082.0

申请日:

1996.10.15

公开号:

CN1179426A

公开日:

1998.04.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9.1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7F9/10

主分类号:

C07F9/1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发明人:

赖炳森; 毛中兴; 沈晓京; 路萍; 孙树秦

地址:

100071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八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第三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母宗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纯度蛋黄磷脂的制备方法。该法是以蛋黄粉为原料,置于萃取器中,向萃取器中通入超临界的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条件下除去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向盛有除去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条件下分离出蛋黄磷脂。本法设备简化,易于操作,产品纯度及回收率高。产品中不含有胆固醇。本法可生产出三种产品使蛋黄粉得以综合利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以蛋黄粉为原料,将 蛋黄粉装入萃取器中,向盛有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在 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0~45MPa,温度35~5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 在分离器中收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连续萃取至不再分离出甘油三酯和胆 固醇为止;向盛有除去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含有 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0~45MPa,温度35~55℃ 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在分离器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连续萃 取至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在分离器中收集完全为止,在含有乙醇的超临界 二氧化碳中,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5~15,萃取器中的残余物为 蛋白粉。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原 料蛋黄粉中含有水份10%以下(重量百分数,下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原 料蛋黄粉中含有水份1~10%。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原 料蛋黄粉中含有水份1~5%。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向 盛有原料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 35-42MPa,温度36~48℃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向 盛有除去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含有乙醇的超临界 二氧化碳,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5-42MPa,温度36~48℃的超临界条件 下连续萃取。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 在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6~13。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超 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0.5-50升/分。
9: 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超 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2.5-20升/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含 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0.5-50升/分。
11: 根据权利要求10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 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2-20升/分。
12: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二 氧化碳的纯度为92~100%(体积百分数,下同)。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 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5~98%。
14: 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 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9~99.5%。
1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或6或8或10或12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 制工艺,其特征是,收集的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于0.06~0.08MPa,温度40 -80℃的条件下减压蒸馏。
1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一种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其特征是, 减压蒸馏后得到的蛋黄磷脂于20-30Pa,-15~-35℃的温度下进行低温干燥。

说明书


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

    本发明涉及高纯度磷脂的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是高纯蛋黄磷脂的制备方法。

    磷脂是一类含磷酸根的脂类,是组织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磷脂中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多烯酸的重要来源。它具有降低血中的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含量,改善脂类代谢和动脉硬化的功能。磷脂分子是典型的兼溶性分子,具有较好的乳化功能,是脂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又是全静脉营养乳剂的重要成分。它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有健脑、美容、抗衰、降血脂、保肝补血等作用,在化工、轻工、食品工业等各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动物、植物中卵黄含磷脂最多达18%,大豆为1.82%,前者是后者的9.9倍,提取磷脂的主要原料为大豆(提取大豆磷脂)和蛋黄(蛋黄磷脂)。磷脂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卵磷脂(PC),蛋黄磷脂中含PC 72.6%,大豆磷脂中含PC 16~21%。

    人体所需的磷脂主要来自蛋黄和大豆等天然食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加工后使磷脂减少,而机体对磷脂的需求量却增多,因而易导致磷脂营养相对不足,所以发达国家中磷脂是不受限制的食品添加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磷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从天然食品中提取磷脂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化学萃取法,第二种是物理萃取法。

    所说的化学萃取法就是利用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提取磷脂地方法。化学萃取法虽可以获取较高纯度的磷脂,但是步骤繁多,过程冗长,使得磷脂在萃取过程中易被氧化水解,其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磷脂的质量下降。另外,化学萃取法要加入较多的化学试剂,其中包括大量的有机溶剂。由于磷脂多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妆品中,因此必须将其除去,但仍存有微量有机溶剂影响磷脂的质量。再者,用化学萃取法制备的蛋黄磷脂,其中胆固醇的含量仍较高,即使用丙酮处理,蛋黄磷脂中的胆固醇的含量也难低于2.5%。而且,化学萃取法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有损于实验人员的健康。

    所说的物理萃取法就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超临界流体(SCF)是指在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相区的气体。由于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分辨,故称超临界流体(SCF)。

    早在1897年J.B.Hannay等发现在超临界状态下气体对固体物质具有溶解作用,也就是说超临界流体和液体一样,能够溶解固体。而且这种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时,对物质的溶解作用受压力、温度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而达到将不同物质分离的目的,这样就形成了所说的物理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常用的超临界萃取溶剂有氨、二氧化碳、丁烷、乙烷等。

    由于二氧化碳(CO2)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它的临界温度(Tc:31.1℃),近于常温水平,临界压力(Pc 7.30MPa)也不很高,而且具有无毒、价廉、易得,易挥发,无致癌性等特点,又不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中作为超临界萃取溶剂,用于医药、食品、香料及化妆品等领域的物质分离中。以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萃取溶剂有许多优点,由于用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萃取溶剂使产品中不含有害的有机溶剂,不污染环境。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是在二氧化碳环境中、常温下进行,可以防止产品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萃取与分离同时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操作简单。二氧化碳又可以循环使用,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其缺点是固定投资较大。

    近些年来关于磷脂的提取方面的报导日益增多,中国专利文献CN1047083A(申请号89103233.9)用大豆混合磷脂为原料,通过萃取分离将卵磷脂与脑磷脂分开,然后用盐析、溶解吸附和脱脂等工艺,对卵磷脂进行进一步处理制取了口服级和注射级卵磷脂乳化剂。

    德国专利文献DE2,833,371报导了用化学萃取法,以蛋黄为原料制取高纯度卵磷脂的方法,将2千克蛋黄与5.5千克甲醚混合,在28℃,5.7公斤/平方厘米的条件下搅拌30分钟,过滤除去蛋白质,将滤液于40℃的条件下蒸发,除去甲醚后得787克残留物,按此法反复处理7次,后在50℃,10公斤/平方厘米的条件下蒸发,再通过5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得较高纯度的卵磷脂。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3-133991报导了以粗制的卵磷脂为原料来制取纯度为90~99.0%的卵磷脂的方法。该法是将一定量的原料粗制卵磷脂装入注入器中,温度保持在32~70℃,从注入器的喷嘴,呈丝状,以0.5-10克/小时的速度注入到提取槽中,与此同时将温度为32-70℃,压力为80-600公斤/平方厘米的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或上述温度、压力的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中含有CO2总量0.1-4%(重量百分数)的乙醇、丙酮其中的一种的混合物,以3-3000升/小时的速度进入到提取槽中,使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与粗制卵磷脂接触,原料粗制卵磷脂和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完毕后,再向提取槽注入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10-60分钟。该法的优点是有的制取卵磷脂的工艺流程制出的卵磷脂的纯度高,其不足之处是回收率低,进料设备复杂,不易操作,进料速度慢,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低。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出从天然的原料中提取磷脂的方法,使得制出的磷脂纯度高,回收率也高,设备有所简化,又易操作,单位时间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本发明的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以蛋黄粉为原料,将蛋黄粉装入萃取器中,向盛有原料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0-45MPa,温度35-5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在分离器中收集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连续萃取至不再分离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为止;向盛有除去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0~45MPa,温度35-5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在分离器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连续萃取至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在分离器中收集完全为止,在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5~15,萃取器中的残余物为蛋白粉。

    作为原料的蛋黄粉中一般含有的水份为10%(重量百分数,下同)以下,以含有水份1-10%为好,又以含有1-5%为更佳。将蛋黄粉装入萃取器中后,向盛有原料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0~45MPa,温度35-5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又以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5-42MPa,温度36-48℃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为好。超临界的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0.5~50升/分为佳,又以保持在2.5-20升/分为更佳。在分离器中收集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至不再分离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为止。通入临界二氧化碳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分离器中收集完全的时间一般在0.5~10小时之间。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分离收集完全后,得到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产品。向盛有除去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0-45MPa,温度35-5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又以在萃取器中于萃取压力35~42MPa,温度36-48℃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为好。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0.5-50升/分为好,又以保持在2-20升/分为更好。在分离器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在分离器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收集完全所需时间为0.1~2小时,又以0.5-2小时为好。在萃取器中残余物为蛋白粉。在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乙醇与超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5~15,其摩尔比又以1∶6~13为佳。所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2-100%(纯度92-100%即二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为92-100%,体积百分数,下同),以95~98%为佳,又以99-99.5为最佳。国产的二氧化碳的纯度一般为95~99.5%,经再提纯后可达到99~100%的纯度。所用乙醇中乙醇的含量为90~100%(重量百分数),以95~99.7%为好。市售无水乙醇中乙醇的含量为99.7%。

    在分离器中所收集到的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经减压蒸馏,回收乙醇,而得到蛋黄磷脂固体产品。减压蒸馏控制的压力为0.06~0.08MPa,控制的温度为40-80℃。减压蒸馏所制得的蛋黄磷脂于20-30Pa的压力,-15~-35℃的温度下进行低温干燥。低温干燥后的蛋黄磷脂于-15~40℃的温度下进行贮藏。

    从分离器中出来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也可以用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乙醇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来萃取蛋黄粉中的蛋黄磷脂,但以乙醇为佳。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蛋黄磷脂的流程示意图见图1。图1中A为二氧化碳贮罐用于贮存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贮罐A中的二氧化碳经阀门开关G进入制冷装置F中,使二氧化碳再一次液化进行提纯。若二氧化碳贮罐中的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5~98%时,经制冷装置F再一次的液化后二氧化碳的纯度为可达99~99.5%。液态二氧化碳在柱塞泵B中加压到30-45MPa,又以加压到35-42MPa为佳。柱塞泵B上有流量针,由流量计控制二氧化碳的流量,使其达到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的流量,进入萃取器C中进行萃取,除去蛋黄粉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使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收集到分离器D中,二氧化碳从分离器D中出来再回到二氧化碳贮罐A中使二氧化碳得以回收。

    若用含有乙醇的临界二氧化碳来萃取分离蛋黄磷脂时,在改性剂泵E中将乙醇加压到8~10MPa,改性剂泵上设有流量计,控制乙醇的流量,将需要量的乙醇和来自制冷装置F的二氧化碳形成含有乙醇的二氧化碳,使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5~15,又以其摩尔比1∶6~13为好,含有乙醇的二氧化碳进入柱塞泵B中,加压到30~45MPa,又以加压到35~42MPa为好,形成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萃取器C中,萃取分离蛋黄磷脂,使蛋黄磷脂收集到分离器D中,二氧化碳从分离室D回到二氧化碳贮罐A中,在萃取器C中留下残余物蛋白粉。

    以200克蛋黄粉为原料,用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三种产品,它们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蛋黄磷脂、蛋白粉。通过分析天平测出这三种产品的重量和所占的重量百分数见表1。

             表1  三种产品的重量和所占的重量百分数产品名称            重量(克)               所占的重量百分数(%)甘油三酯和            82.7                         41.4胆固醇蛋黄磷脂              27.7                         13.9蛋白粉                86.0                         43.0

    从表1中可以看出蛋黄粉中的蛋黄磷脂的含量为13.9%,符合一般的含有14%左右的文献记载。

    用磷钼酸法测定了用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蛋黄磷脂、化学萃取法制得的蛋黄磷脂和市售的蛋黄磷脂中的磷,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它们的含氮量,并计算出了N/P的克分子比,其结果见表2。

             表2  三种蛋黄磷脂中氮、磷含量及N/P克分子比  产品               P(%)           N(%)          N/P(克分子比)本发明工艺制          3.77           1.71                1.003得的蛋黄磷脂化学萃取法制          3.79           1.78                1.038得的蛋黄磷脂市售蛋黄磷脂           3.49             1.85           1.196

    注:P、N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从表2可以看出三种产品中磷、氮的含量的分析结果。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产品中磷含量值与化学萃取法制得的产品中的磷含量值相似,均高于市售产品中的磷含量值。本发明工艺生产的蛋黄磷脂的N/P(克分子比)非常接近1.000理论值。这就表明化学萃取法生产出来的蛋黄磷脂中可能存在除蛋黄磷脂以外的含氮化合物。

                 表3  三种产品中蛋黄磷脂的重量百分含量

    产品             按P计算(%)             按N计算(%)本发明的工艺             95.0                    95.0生产的蛋黄磷脂化学萃取法生产出的       95.4                    98.8蛋黄磷脂市售蛋黄磷脂             86.1                    102.4

    用薄层层析法对蛋黄磷脂进行了定性分析,其图谱见图2。从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生产出来的蛋黄磷脂至少有四种磷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神经鞘磷脂(SM)、溶血卵磷脂(LPS)。

    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出的蛋黄磷脂经薄层层析后,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层析扫描仪扫描定量,结果见表4。

            表4  本发明工艺生产的蛋黄磷脂中四种磷脂的含量  组份                平均含量(%)              CV(%)  PC                     75.44                   1.18  SM                     2.82                    3.14  LPS                    6.64                    2.50  PE                     12.40                   2.31

    从表4中可以看出这四种磷脂的含量各不相等,以PC(磷脂酰胆碱)含量最高,占蛋黄磷脂量的75.44%,其后依次是PE(磷脂酰乙醇胺)含量为12.4%,LPS(溶血卵磷脂)为6.64%,SM(神经鞘磷脂)为2.82%,此结果与文献报导卵黄磷脂中PC占70%左右的结果相似。

    用GC/MS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了用本发明的工艺制出的蛋黄磷脂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8种脂肪酸,它们是软脂酸、硬脂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DHA、未确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2%,饱和脂肪酸占48%。不饱和脂肪酸中营养必需脂肪酸量约为20%。

    通过内标法测定了本发明工艺生产的蛋黄磷脂样品中花生四烯酸含量为6.27%,DHA为2.52%,而且不含胆固醇。

    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出来的蛋黄膦脂溶于无水乙醇中,浓度为0.1%,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14nm,与文献报导非常相近。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化学法测定了用本发明工艺生产出来的蛋黄磷脂样品中的各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见表5。

               表5蛋黄磷脂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元素名称         含量(μg/g)          元素名称         含量(μg/g)钙(Ca)              181.0               镍(Ni)            4.06铁(Fe)              66.5                砷(As)            0.095钠(Na)              2105.0              铅(Ph)            0.178钾(K)               465.0               钒(V)             5.25铜(Cu)              2.90                汞(Hg)            0.0046锌(Zn)              8.03                铝(Al)            63.10锰(Mn)              1.18                镉(Cd)            0.0012硼(B)               6.70                磷(P)             37400.0钴(Co)              0.57

    本发明的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的优点就在于:

    1.本发明的工艺除了具有超临二氧化碳萃取法所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其自己的优点,本发明的工艺设备简化,尤其是供料设备得以简化,易于操作,萃取与分离同时进行,易于操作,产品纯度和回收率高。制出的产品蛋黄磷脂不含胆固醇和乙醇,乙醇和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2.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出的蛋黄磷脂由于不含有害的有机溶剂,可用于临床和食品工业中。

    3.本发明的工艺由于二氧化碳、乙醇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不损害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

    4.本发明的工艺可以生产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蛋黄磷脂和蛋白粉三种产品,除蛋黄磷脂外,其他二种产品亦有应用开发价值,对蛋黄粉原料进行了综合利用。

    图1为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蛋黄磷脂流程示意图。

    图2为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出的蛋黄磷脂的薄层层析图谱。

    PC(磷脂酰胆碱),PE(磷脂酰乙醇胺),SM(神经鞘磷脂),LPS(溶血卵磷脂)。

    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工艺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发明及其优点的进一步理解,而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决定。

    实施例1

    以150克蛋黄粉为原料,将蛋黄粉装入萃取器C中,二氧化碳从二氧化碳贮罐A中经阀门开关G直接导入柱塞泵B中,将二氧化碳加压到31MPa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31MPa和50℃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在分离器D中收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产品,至不再分离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为止,二氧化碳从分离器D中回收二氧化碳到二氧化碳贮罐A中得到回收。收集完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产品后,来自二氧化碳贮罐A的纯度为95%的二氧化碳和来自改性剂泵E中加压到8MPa的乙醇直接导入柱塞泵B中加压到44MPa,形成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盛有除去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蛋黄粉的萃取器C中,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5.5,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4MPa,48℃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萃取至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完全收集在分离器D中为止。二氧化碳从分离器D中回到二氧化碳贮罐A中。萃取器C中的残留物为蛋白粉产品。将蛋黄磷脂经减压蒸馏得蛋黄磷脂产品20.10克,其含磷量(重量百分数,下同)为3.76%,蛋黄磷脂的纯度为94.7%,回收率为95.7%。

    实施例2

    其设备与操作过程同实施例1,唯不同的是以250克蛋黄粉为原料,将二氧化碳加压到38MPa,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38MPa和40℃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二氧化碳平均流量保持在1.5升/分,得到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来自二氧化碳贮罐A的二氧化碳和来自改性剂泵E的纯度为93%的乙醇在柱塞泵B中加压到32MPa形成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14.5的含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32MPa,温度38℃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含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1.5升/分。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于分离器D中。得到产品蛋黄磷脂33.75克,其含磷量(重量百分数,下同)为3.74%,蛋黄磷脂的纯度为94.2%,回收率为96.4%。

    实施例3

    以含水份为3%的200克蛋黄粉为原料,将蛋黄粉装入萃取器C中,所用的二氧化碳为市售的纯度为96.5%的二氧化碳。纯度为96.5%的二氧化碳从二氧化碳贮罐A中经阀门开关G进入制冷装置F中。在制冷装置F中使二氧化碳再一次液化进行提纯,经提纯后的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9.5%,提纯到99.5%的二氧化碳导入柱塞泵B中,将纯度99.5%的二氧化碳加压到42MPa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2MPa和48℃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4升/分,萃取6小时,至不再分离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分离器D中将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收集完全。二氧化碳从分离器D中回收二氧化碳到二氧化碳贮罐A中。在改性剂泵E中将乙醇加压到9MPa,乙醇的含量为99.7%的乙醇。纯度为96.5%的二氧化碳从二氧化碳贮罐A中经阀门开关G进入到制冷装置F中,使CO2再一次液化进行提纯,经提纯使其纯度为99.5%的二氧化碳。控制来自改性剂泵E的加压到9MPa的乙醇的流量与经提纯使其纯度为99.5%的二氧化碳形成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10的含乙醇的二氧化碳,进入到柱塞泵B中加压到42MPa形成含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盛有除去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蛋黄粉的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2MPa,温度4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5升/分。在分离器D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收集时间为0.5小时。分离器D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到二氧化碳贮罐A中。萃取器C中留下的残余物为蛋白粉。在分离器D中收集到的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于0.07MPa,48℃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后,再于25Pa,-25℃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干燥后的蛋黄磷脂于-40℃的温度下进行贮藏。得到的蛋黄磷脂产品27.80克,其含磷量(重量百分数,下同)为3.83%,蛋黄磷脂的纯度为96.5%,回收率为99.3%。

    实施例4

    其设备与操作过程同实施例3,唯不同的是以含水份5%的100克新鲜蛋黄粉(北京禽蛋厂)为原料,装在萃取器C中。所用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9.5%(北京酒精厂生产),经制冷装置F进行液化提纯到100%,在柱塞泵B中将100%的二氧化碳加压到42MPa形成临界二氧化碳进入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2MPa和49℃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保持在3升/分,萃取8小时。在分离器D中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收集完全。在改性剂泵E中将乙醇含量为95%的乙醇加压到8MPa,将乙醇与经提纯使其纯度为100%的二氧化碳形成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8.33的含乙醇的二氧化碳进入到柱塞泵B中加压到42MPa,形成含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2MPa,温度42℃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3升/分。在分离器D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收集时间为0.7小时。分离器D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到二氧化碳贮罐A中。萃取器C中留下残余物为蛋白粉,于0.065MPa,60℃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于20Pa的压力,-20℃的温度下进行低温干燥,于-25℃的温度下贮藏。得到的蛋黄磷脂产品为14.10克,其含磷量(重量百分数,下同)为3.82%,蛋黄磷脂的纯度为96.2%,回收率为100%。

    实施例5

    其设备与操作同实施例3,唯不同的是以含水份7%的200克蛋黄粉为原料,装在萃取器C中,所用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5%,经制冷装置F进行液化提纯到99%,在柱塞泵B中将纯度99%的二氧化碳加压到38MPa形成临界二氧化碳,进入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38MPa,5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2升/分,萃取4小时。在分离器D中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收集完全。在改性剂泵E中将乙醇含量为95%的乙醇加压到10MPa,将乙醇与经提纯使其纯度为99%的二氧化碳形成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10的含有乙醇的二氧化碳进入到柱塞泵B中加压到38MPa,形成含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38MPa,5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2升/分。在分离器D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收集时间为0.5小时。分离器D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到二氧化碳贮罐A中。萃取器C中留有的残余物为蛋白粉,于0.07MPa,45℃的温度下进行减压蒸馏,于25Pa,-30℃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于-30℃的温度下贮藏。得到的蛋黄磷脂产品为27.40克,其含磷量(重量百分数,下同)为3.77%,蛋黄磷脂的纯度为95.0%,回收率为97.9%。

    实施例6

    其设备与操作同实施例3,唯不同的是以含水份2%的100克蛋黄粉为原料,装在萃取器C中,所用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5%,经制冷装置F进行液化提纯到99%,在柱塞泵B中将纯度99%的二氧化碳加压到42MPa形成临界二氧化碳,进入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2MPa,4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2.5升/分,萃取10小时。在分离器D中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收集完全。在改性剂泵中将乙醇含量为95%的乙醇加压到9MPa,将乙醇与经提纯使其纯度为99%的二氧化碳形成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6.67的含有乙醇的二氧化碳进入到柱塞泵B中,加压到42MPa,形成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2MPa,4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2升/分。在分离器D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收集的时间为0.5小时。萃取器C中留有的残余物为蛋白粉。于0.07MPa,58℃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于25Pa,-30℃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于-35℃的温度下贮藏,得到的蛋黄磷脂产品为13.80克,其含磷量(重量百分数,下同)为3.79%,蛋黄磷脂的纯度为95.5%,回收率为98.5%。

    实施例7

    其设备与操作同实施例3,唯不同的是以含水份4%的200克的蛋黄粉为原料,装在萃取器C中。所用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5%,经制冷装置F进行液化提纯到99.5%。在柱塞泵B中将纯度99.5%的二氧化碳加压到40MPa形成临界二氧化碳,进入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0MPa,4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3升/分,萃取6小时。在分离器D中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分离完全。在改性剂泵E中将乙醇含量为95%的乙醇加压到9MPa。将乙醇与经提纯使其纯度为99.5%的二氧化碳形成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10的含乙醇的二氧化碳进入到柱塞泵B中,加压到40MPa,形成含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0MPa,45℃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3升/分。在分离器D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收集的时间为0.5小时。在萃取器C中留有残余物为蛋白粉。于0.07MPa,5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于25Pa,-30℃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于-35℃的温度下贮藏。得到的蛋黄磷脂产品为27.80克,其含磷量(重量百分数,下同)为3.80%,蛋黄磷脂的纯度为95.7%,回收率为99.3%。

    实施例8

    其设备与操作同实施例3。唯不同的是以含水份6%的100克蛋黄粉为原料,装在萃取器C中。所用二氧化碳的纯度为95%,经制冷装置F进行液化提纯到99.5%。在柱塞泵B中将纯度99.5%的二氧化碳加压到41MPa形成临界二氧化碳进入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1MPa,46℃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2.5升/分,萃取4小时。在分离器D中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分离完全。在改性剂泵E中把乙醇含量为95%的乙醇加压到9MPa后,把加压到9MPa的乙醇与经提纯使其纯度为99.5%的二氧化碳形成乙醇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为1∶10的含乙醇的二氧化碳进入到柱塞泵B中,加压到41MPa,形成含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到萃取器C中。在萃取器C中于萃取压力41MPa,46℃的超临界条件下连续萃取。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平均流量为2.5升/分,在分离器D中收集蛋黄磷脂的乙醇溶液,收集的时间为0.5小时。在萃取器C中留有的残余物为蛋白粉。于0.07MPa,5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于25Pa,-30℃的条件下进行低温干燥。于-35℃的温度下贮藏,得到的蛋黄磷脂产品为13.60克,其含磷量(重量百分数,下同)为3.77%,蛋黄磷脂的纯度为95.0%,回收率为97.1%。

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纯度蛋黄磷脂的精制工艺.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高纯度蛋黄磷脂的制备方法。该法是以蛋黄粉为原料,置于萃取器中,向萃取器中通入超临界的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条件下除去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向盛有除去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蛋黄粉的萃取器中,通入含有乙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条件下分离出蛋黄磷脂。本法设备简化,易于操作,产品纯度及回收率高。产品中不含有胆固醇。本法可生产出三种产品使蛋黄粉得以综合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