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软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致软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0538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 N 1 0 2 5 0 5 3 8 4 A *CN102505384A* (21)申请号 201110300453.2 (22)申请日 2011.09.29 D06B 1/02(2006.01) D06B 15/02(2006.01) D06B 23/04(2006.01) (71)申请人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 1号12座厂房 (72)发明人郑永忠 陈红军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黄磊 (54) 发明。
2、名称 一种致软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软机,包括:进布装置,出 布装置和至少一个致软单元;致软单元均包括容 纳致软液的储布槽;沿布匹的输送方向,进布装 置、致软单元、出布装置依次设置。本发明具有节 省软油,节省用水量,减少排污量;提高致软效率 及致软品质,节省脱水时间;设备布置灵活,利于 实现自动化生产的优点,适用于布匹的连续大批 量致软加工。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布装置,出布装置和。
3、至少一个致软单元;致软单 元均包括容纳致软液的储布槽;沿布匹的输送方向,进布装置、致软单元、出布装置依次设 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致软单元有两个以上,依次串 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致软单元均包括带有提 布辊筒的提布装置;提布装置高于储布槽。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致软单元均包括轧辗装 置;提布装置位于储布槽的布匹入口的上方,轧辗装置位于储布槽的布匹出口的上方。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辗装置包括轧辗辊筒、贴住 或远离轧辗辊筒的压筒、以及调节压筒位置和压力大。
4、小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 块、带有导槽的固定板、缓冲装置以及气缸;调节块固定在压筒的两侧,并位于直线型的导 槽中;气缸顶住压筒;缓冲装置位于轧辗辊筒与压筒之间并反向顶住压筒。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轧辗装置的下方或每个 提布装置的下方均设有向下喷射的喷嘴。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布装置与第一个致软单元 之间设有轧辊装置,轧辊装置的下方设有导向辊。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布装置为一 进布辊,该进布辊由电机驱动或不由电机驱动。 9.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
5、在于:所述出布装置包括 一出布辊,该出布辊由电机驱动或不由电机驱动。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致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布装置还包括一布匹整理 机构;该布匹整理机构包括:安装架、与安装架倾斜连接的出布斗;出布斗上端开口大于下 端开口。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05384 A 1/4页 3 一种致软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整机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致软机。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致软一般都在染色机上进行,当布匹染好后,向染色机单独加入一缸水,再 往水里添加软油,使布匹在整个染色机中运行一段时间,从而达到致软的目的。致软完成 后,此缸含软油的水必须排掉,待进行下一。
6、缸染色后再进行致软,再将含有软油的水排掉, 如此循环。 0003 还有一些染色厂家用拉缸致软,同样是致软一缸排一缸,且拉缸无喷嘴装置,致软 效率低。 0004 以上传统的方法致软,软油的浪费量大,用水量和排污量大,操作工序复杂,效率 低下。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致软、使布 匹可连续自动化生产的致软机。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致软机,包括:进布装置,出布装置和至少一个致软单元;致软单元均包括容 纳致软液的储布槽;沿布匹的输送方向,进布装置、致软单元、出布装置依次设置。 0008 布匹从染色。
7、机出来后,经进布装置,到达致软单元的储布槽内,被其内的致软液 (主要是软油和水)软化,随后经出布装置离开致软机,完成布匹加工的致软工序。采用这 种结构后,可不在染色机上致软,减少染色机的使用时间,选用单独的致软设备。同时,将致 软机接在染色机后,可实现布匹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在储 布槽中的软油和水,当软油量或水量不够时,及时添加即可,不用致软一次排一次,可重复 利用,节省软油,节约用水量,减少排污量。 0009 致软单元有两个以上,依次串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可根据需要,如布匹致软的时 间、致软的难易程度等增减致软单元的数量,达到很好的致软效果,实现连续致软。 001。
8、0 每个致软单元均包括带有提布辊筒的提布装置;提布装置高于储布槽。采用这种 结构后,提布辊筒将布匹提升后,再进入储布槽。提布辊筒可由电机驱动,作为布匹在致软 单元中运行的动力,同时,提布辊筒可保证布匹在相邻致软单元间的顺利传输。 0011 每个致软单元均包括轧辗装置;提布装置位于储布槽的布匹入口的上方,轧辗装 置位于储布槽的布匹出口的上方。采用这种结构后,布匹经提布装置进入储布槽进行致软, 在一个储布槽内的致软结束后,经轧辗装置轧干多余的水分,再进入下一次的致软,致软效 率更高,致软效果更好;对于最后一个致软单元的轧辗装置,可轧干多余的水分,使布匹经 出布装置导出后不至于太湿,减少后续的脱水时。
9、间。 0012 轧辗装置包括轧辗辊筒、贴住或远离轧辗辊筒的压筒、以及调节压筒位置和压力 说 明 书CN 102505384 A 2/4页 4 大小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块、带有导槽的固定板、缓冲装置以及气缸;调节块 固定在压筒的两侧,并位于直线型的导槽中;气缸顶住压筒;缓冲装置位于轧辗辊筒与压 筒之间并反向顶住压筒。这种轧辗装置结构简单,轧辗辊筒由电机驱动,转动方向与布匹行 进方向相同,为布匹的前进提供动力;只需要调节气缸压力及调节块在导槽中的位置,即可 调整轧辗辊筒与压筒的间隙,从而调节轧布的力量,控制布匹经过轧辗装置后的含水量。 0013 每个轧辗装置的下方或每个提布装置的下方均设。
10、有向下喷射的喷嘴。喷嘴的位置 对准轧辗装置进布的位置或提布装置进布的位置,即喷嘴后置或喷嘴前置。相对于拉缸致 软,本致软机增加了喷嘴,因喷射压力渗透作用可使布匹达到很好的致软效果,同时效率更 高。 0014 进布装置与第一个致软单元之间设有轧辊装置,轧辊装置的下方设有导向辊。采 用这种结构后,导向辊将布匹导入致软装置,布匹在进入第一个储布槽前即被轧干,致软效 率高,致软效果好,且可减少从染缸中带出的浮色及污物污染致软液,延长致软液的使用时 间,减少软油及水的用量,减少排污量。 0015 进布装置为一进布辊,该进布辊由电机驱动或不由电机驱动。出布装置包括一出 布辊,该出布辊由电机驱动或不由电机驱。
11、动。采用这种结构后,进布辊与出布辊可将布匹方 便的导入或导出致软装置,结构简单。同时,若采用电机,进布装置与出布装置可提供布匹 行进的驱动力。 0016 出布装置还包括一布匹整理机构;该布匹整理机构包括:安装架、与安装架倾斜 连接的出布斗;出布斗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采用这种结构后,出布斗可压住布匹,可保 证布匹顺直的从致软装置中排出。 0017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节省软油,节省用水量,减少排污量;提高致软 效率及致软品质,节省脱水时间;设备布置灵活,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0019 下面是附图中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 0020 1 储布槽 。
12、2 提布辊筒 3 轧辗装置 4 轧辗辊筒 5 压筒 6 调节块 7 导槽 8 固定板 9 气缸 10 喷嘴 11 导向辊 12 进布辊 13 出布辊 14 安装架 15 出布斗 16 循环泵 17 布匹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N 102505384 A 3/4页 5 0021 图1所示的致软机,包括依次排列的安装在支架上的进布装置、串接的4个致软单 元和出布装置。 0022 其中,进布装置包括一进布辊12,由电机驱动转动或不由电机驱动。 0023 进布装置与第一个致软单元间设有轧辗装置3,该轧辗装置3包括轧辗辊筒4、贴 住或远离轧辗辊筒的压筒5、以及调节压筒5位置及压力大小的调节机构;调节。
13、机构包括: 调节块6、带有导槽7的固定板8、缓冲装置以及气缸9;调节块6固定在压筒5的两侧,并 位于直线型的导槽7中,可沿着导槽7滑动;气缸9顶住压筒5,缓冲装置反向顶住压筒5。 调整调节块6在导槽7中的位置及气缸压力,即可调节轧辗辊筒4与压筒5之间的距离,从 而调整轧干布匹17的力度。该轧辗装置3下方设有导向辊11。 0024 缓冲装置位于轧辗辊筒4与压筒5之间的两侧位置,该位置为不影响布匹行进的 位置。缓冲装置是一弹性组件,且此弹性组件初始长度可调节;由于气缸9要推动压筒5且 使其灵活运动需要一定大小的力,但该力传递到布匹上又太大,缓冲装置起到一种抵消一 部分该力的作用,气缸9推动压筒5到。
14、最大位置时达到一种力的平衡;当布匹从轧辗辊筒4 与压筒5间经过时,压筒5能随束状布匹的大小自动调节轧辗辊筒4与压筒5间的间隙,特 别是当布匹与布匹的接头经过轧辗辊筒4与压筒5之间时该自动调节功能确保了布匹的正 常行进。 0025 每个致软单元包括:提布装置、储布槽1、轧辗装置3和喷嘴10。提布装置主要是 提布辊筒2,位置高于储布槽1,位于储布槽1布匹入口的上方。储布槽1内装有软油和水。 轧辗装置3位于储布槽1布匹出口的上方,其结构同前述的位于第一个致软单元前的轧辗 装置3。轧辗装置3下设有一向下喷射的喷嘴10,该喷嘴10正对轧辗装置3进布的位置。 循环泵16一边接喷嘴10,另一边接储布槽1,保。
15、证喷嘴10向下喷射。储布槽1装有与之通 过管路连接的补液装置;该补液装置包括补水及补软油装置,由水位感应组件、软油浓度检 测组件、储软油桶组件、控制阀门及反馈控制系统等组件来控制储布槽中水位和软油浓度, 从而满足连续致软条件,达到软油和水的定量补充或定时补充。储布槽1底部设有排水口, 方便将废弃的致软液排出。储布槽1还设置有必要的过滤装置及升温装置。过滤装置位于 储布槽1与循环泵16之间,由多层过滤筛网组成,各层过滤筛网可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使 用,且其高度高于储布槽液位,从而使其在行机状态下亦可交替清理部分过滤筛网而不用 停机以保证连续致软。升温装置位于储布槽1底部,由发热管、气动阀门、感温。
16、装置及反馈 信号系统等装置自动控制致软液的温度,以达到所需的致软温度条件,提高致软品质。 0026 出布装置包括由电机带动的出布辊13,以及布匹整理机构。布匹整理机构包括安 装架14和出布斗15。出布斗15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且倾斜的安装在安装架14上,从而 压住布匹17,使布匹17从出布辊13出来后,可顺直向下滑落,便于收集整理经致软的布匹 17。 0027 使用时,布匹17经染色机染色后,由进布辊12导入,经导向辊11转向,进入轧辗 装置3,轧干布匹17中的水分,为第一次致软做准备;布匹17经提布辊筒2驱动、提升和导 向,进入装有软油和水的储布槽1,在储布槽1内行进的同时被致软;致软后,布匹17经喷 嘴10进入轧辗装置3,布匹17被轧干,为下次致软做准备,如此循环,总共进行四次致软后, 被最后一个轧辗装置3轧干;最后布匹17经出布辊13和出布斗15出布,经致软的布匹17 即可被整理收集。 说 明 书CN 102505384 A 4/4页 6 0028 除了这种实施方式外,致软单元的数量可依据布匹致软情况进行增减,组合灵活 方便,排列方式也并不一定要排列在一直线上。这些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505384 A 1/1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538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