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75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1 7 5 5 3 A *CN102617553A* (21)申请号 201210120811.6 (22)申请日 2012.04.23 C07D 401/04(2006.01) C07C 237/28(2006.01) C07C 231/14(2006.01) A01N 43/48(2006.01) A01N 37/18(2006.01) A01P 7/04(2006.01) (71)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农科院。
2、植保所农药楼121办公室 (72)发明人宁君 谢如良 梅向东 张涛 赵前飞 梁艳辉 张婷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陈波 (54) 发明名称 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有机合成及化学农药合成 技术领域的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农用鱼尼丁受体激 动剂为通式I-III中的化合物,式中各取代基的 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类化合物的制 备方法。本发明也公开了此类化合物在制备杀虫 剂方面中的应用,具有高效低毒的杀虫活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4页 说。
3、明书1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2 页 1/4页 2 1.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其特征在于,此化合物的结构为通式(I)、通式(II)或 通式(III); 其中基团R1、R2、R3、R4、R5、R6、R7具有下列意义: R1为C1-C4烷基磺酰基,C1-C3烷基磺甲基,C1-C6烷基,C2-C6烷氧基,C1-C3卤烷氧 基基团中的一种; R2为H,卤素,OCF3,CHF2,CH2F,CF3,CN中的一种; R3为C1-C4烷基磺酰基,C1-C3烷基磺甲基,C1-C6烷基,C2-C6烷氧基,C1-C3卤烷氧 基,4-七氟异丙。
4、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4-三氟甲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4-氧三氟甲 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4-异丙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4-三氟甲磺酰基-3-甲基苯 胺基甲酰基,4-甲磺酰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基团中的一种; 所述R1、R3相同或不同; R4为H,卤素,OCF3,CHF2,CH2F,SCH3,SO2CH3基团中的一种; R5为CH3,OCF3,CHF2,CH2F,SCH3,SO2CH3基团中的一种; 所述R2、R4、R5相同或不同;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为H,卤素,OCF3,CHF2,CN,CH2F,SCH3,SO2CH3基团中的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
5、17553 A 2/4页 3 Y、Y1、Y2相同或不同,分别为基团中一种; L为直链的烷烃基、直链的末端二乙酰胺基和直链的末端二羰基中的一种,链长均为 2-15个亚甲基;或者为末端分别为胺基和酰基的人体20种常见氨基酸残基;或者为末端分 别为胺基和酰基的寡肽,氨基酸为2-10个,寡肽的氨基酸为人体20种常见氨基酸中的一种 或一种以上。 2.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通式(I)的化合物的制备:第一步将邻甲酰胺基苯胺或其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加入碳酸钾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加热至回流,抽滤,浓缩,经过色谱层析柱,得到单卤代中 间体;第二步将得到的单卤代中。
6、间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碳酸钾和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 升温至回流,过滤,浓缩滤液,通过色谱层析柱,得到通式为(I)化合物;其中邻甲酰胺基苯 胺或其衍生物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5-3.5,单卤代中间体和吡啶基吡唑 胺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1.5;过程所涉及到的化学式为(1)、(2): (2)通式为(II)的化合物的制备:将邻甲酰胺基苯胺或其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 入碳酸钾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加热至回流,抽滤,浓缩,经过色谱层析柱,得到通式(II) 的化合物;其中邻甲酰胺基苯胺或其衍生物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过程所 涉及到的化学式为(3):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
7、617553 A 3/4页 4 (3)通式(III)的化合物的制备:第一步将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加 入碳酸钾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升温至回流,抽滤,浓缩,经过色谱层析柱,得到单卤代中间 体;第二步将单卤代中间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碳酸钾和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升温至回 流,抽滤,浓缩,经过色谱层析柱,得到通式(III)化合物;其中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和末 端双卤代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2,单卤代中间体和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的摩尔比为 11-1.5,其中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式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X为卤素。
8、或羟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Z为羟基或卤素。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7553 A 4/4页 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其中各步的反应时间为2-12小时,反应温度为45-8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甲醇或四氢呋喃。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在杀虫剂制备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7553 A 1/12页 6 一种农用鱼尼丁。
9、受体激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及化学农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 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粮食是人类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而农药的使用是这一资源满足人类 需求的重要保证。农药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使有 害生物得到抑制,从而保护有益生物。由于传统农药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同 时有害生物的抗性日益增强,这一切迫使我们寻找一种对环境低毒,对有害生物高效的农 药。因此,本申请人以新开发的对鳞翅目害虫高效,对哺乳动物低毒的鱼尼丁受体激动剂氯 虫苯甲酰胺为先导(Proc.Nat。
10、l.Acad.Sci.1989,86,8683-8687);(Physiol.Rev.2002,82, 893-922),设计合成了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生物活性表明具有好的杀虫活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 0004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在杀虫剂制备中的应 用。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此化合物的结构为通式(I)、通式(II)或通式 (III); 0008 0009 说 明 书CN 1026。
11、17553 A 2/12页 7 0010 其中基团R1、R2、R3、R4、R5、R6、R7具有下列意义: 0011 R1为C1-C4烷基磺酰基,C1-C3烷基磺甲基,C1-C6烷基,C2-C6烷氧基,C1-C3卤 烷氧基基团中的一种; 0012 R2为H,卤素,OCF3,CHF2,CH2F,CF3,CN基团中的一种; 0013 R3为C1-C4烷基磺酰基,C1-C3烷基磺甲基,C1-C6烷基,C2-C6烷氧基,C1-C3卤 烷氧基,4-七氟异丙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4-三氟甲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4-氧三 氟甲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4-异丙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4-三氟甲磺酰基。
12、-3-甲 基苯胺基甲酰基,4-甲磺酰基-3-甲基苯胺基甲酰基基团中的一种; 0014 所述R1、R3相同或不同; 0015 R4为H,卤素,OCF3,CHF2,CH2F,SCH3,SO2CH3基团中的一种; 0016 R5为CH3,OCF3,CHF2,CH2F,SCH3,SO2CH3基团中的一种; 0017 所述R2、R4、R5相同或不同; 0018 R6、R7相同或不同,分别为H,卤素,OCF3,CHF2,CN,CH2F,SCH3,SO2CH3基团中的 一种; 0019 Y、Y1、Y2相同或不同,分别为基团中一种; 0020 L为直链的烷烃基、直链的末端二乙酰胺基和直链的末端二羰基中的一种,。
13、链长均 为2-15个亚甲基;或者为末端分别为胺基和酰基的人体20种常见氨基酸残基;或者为末 端分别为胺基和酰基的寡肽,氨基酸为2-10个,寡肽的氨基酸为人体20种常见氨基酸中的 一种或一种以上。 0021 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2 (1)通式(I)的化合物的制备:第一步将邻甲酰胺基苯胺或其衍生物溶于有机溶 剂中,加入碳酸钾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加热至回流,抽滤,浓缩,经过色谱层析柱,得到单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3/12页 8 卤代中间体;第二步将得到单卤代中间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碳酸钾和吡啶基吡唑胺衍 生物,升温至回流,过滤,浓缩滤液,经。
14、过色谱层析柱,得到通式为(I)化合物;其中邻甲酰 胺基苯胺或其衍生物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5-3.5,单卤代中间体和吡啶 基吡唑胺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1-1.5;过程所涉及到的化学式为(1)、(2): 0023 0024 (2)通式为(II)的化合物的制备:将邻甲酰胺基苯胺或其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 中,加入碳酸钾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加热至回流,抽滤,浓缩,经过色谱层析柱,得到通式 (II)的化合物;其中邻甲酰胺基苯胺或其衍生物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过 程所涉及到的化学式为(3): 0025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4/12页 9 0026 (3)通式(III。
15、)的化合物的制备:第一步将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加入碳酸钾和末端双卤代化合物,升温至回流,抽滤,浓缩,经过色谱层析柱,得到单卤代中 间体;第二步将单卤代中间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碳酸钾和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升温至 回流,抽滤,浓缩,经过色谱层析柱,得到通式(III)化合物;其中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和末 端双卤代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2,单卤代中间体和吡啶基吡唑胺衍生物的摩尔比为 11-1.5,其中过程涉及到的化学式为(4)、(5): 0027 0028 上述的X为卤素或羟基。 0029 上述的Z为羟基或卤素。 0030 上述各步的反应时间为2-12小时,反应温度为45-80。 。
16、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5/12页 10 0031 上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甲醇或四氢呋喃。 0032 上述的一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在杀虫剂制备中的应用。 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此种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高效的杀 虫活性和对环境低毒的良好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本发明的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涉及三种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I)、(II)、 (III);鉴于化合物的经济性和生物活性,农用鱼尼丁受体激动剂通式结构中优先的取代基 是: 0035 R1为甲基或异丙基; 0036 R2为卤素或氰基; 0037 R3为甲基或乙基; 0038 R。
17、4为卤素或氧三氟甲基; 0039 R5为卤素或氰基; 0040 R6、R7为氢; 0041 Y、Y1、Y2相同或不同,分别为 0042 L为直链的烷烃基、直链的末端二乙酰胺基和直链的末端二羰基中的一种,链长均 为2-15个亚甲基;或者为末端分别为胺基和酰基的人体20种常见氨基酸残基;或者为末 端分别为胺基和酰基的寡肽,氨基酸为2-10个,寡肽的氨基酸为人体20种常见氨基酸中的 一种或一种以上。 0043 表1列出的通式为(I)的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理化性质,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代表 性化合物的氢谱、元素分析等数据见实施例。 0044 表1 0045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10 6。
18、/12页 11 0046 0047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11 7/12页 12 0048 表2列出的通式(II)的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理化性质,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代表 性化合物的氢谱、元素分析等数据见实施例。 0049 表2 0050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12 8/12页 13 0051 0052 表3列出的通式(III)的鱼尼丁受体激动剂的理化性质,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代表 性化合物的氢谱、元素分析等数据见实施例。 0053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13 9/12页 14 0054 0055 实施例1 0056 化合物B2,5-氯-N,3-。
19、二甲基苯甲酰胺-2-(-3-溴-1-(3-氯吡 啶-2-基)-1-(H)-吡唑)-5-丙二胺的制备。 0057 合成方法:取2-氨基-N,3-二甲基苯甲酰胺1.98g(10mmol)于30ml丙酮中,加 入1.66g(12mmol)碳酸钾,1,3-二溴丙烷5.64g(30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10h,抽滤, 浓缩丙酮溶液,过柱,得纯品2.15g。产率70.49。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90-92。 1 HNMR(CDCl 3 ,300M)8.28(s,1H),8.06(s,1H),7.65(s,1H),7.46(s,1H),3.69(m, 2H),3.55(m,2H),2.85(s,3H)。
20、,2.12(s,3H)。Anal.Calcd for C 11 H 14 BrClN 2 O,C38.35,H 4.62,N 9.17.Found:C 38.25,H 4.53,N 9.05。 0058 取2-(2-溴丙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3.05g(10nmol)于30ml甲 醇中,加入碳酸钾1.66g(12mmol),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氨 基2.73g(10mmol),升温至回流,反应12h,过滤,浓缩滤液,过柱得产物B21.06g,收率 21.95。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215-217。 1 HNMR(CDCl 3 ,300M)8.。
21、52(s,1H), 8.28(s,1H),8.06(s,1H),7.92(s,1H),7.65(s,1H),7.60(m,1H),7.46(s,1H),7.39(s,1H), 6.32(s,1H),3.44(m,4H),2.85(s,3H),2.12(s,3H)。Anal.Calcd for C 20 H 21 BrCl 2 N 6 O,C 46.90,H 4.13,N16.41.Found:C 47.03,H 4.16,N 16.32。 0059 实施例2 0060 化合物B4,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2-(-3-溴-1-(3-氯吡 啶-2-基)-1-(H)-吡唑)-5-戊二胺的制备。
22、。 0061 合成方法:取2-氨基-N,3-二甲基苯甲酰胺1.98g(10mmol)于30ml丙酮中,加 入1.66g(12mmol)碳酸钾,1,3-二溴戊烷6.90g(30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10h,抽滤, 浓缩丙酮溶液,过柱,得纯品2.24g。产率65.52。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80-82。 1HNMR(CDCl3,300M)8.28(s,1H),8.06(s,1H),7.65(s,1H),7.46(s,1H),3.69(m, 4H),3.55(m,4H),2.85(s,3H),2.12(s,6H)。Anal.Calcd for C14H20BrClN2O,C48.35,H 5.。
23、80,N 8.06.Found:C 48.25,H 5.69,N 7.95。 0062 取2-(2-溴戊胺)-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3.46g(10mmol)于30ml丙 酮中,加入碳酸钾1.66g(12mmol),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氨 基2.73g(10mmol),升温至回流,反应12h,过滤,浓缩滤液,过柱得产物B2112g,收率 20.74。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185-187。1HNMR(CDCl3,300M)8.56(s,1H), 8.38(s,1H),8.16(s,1H),7.92(s,1H),7.75(s,1H),7.64(m,1H。
24、),7.46(s,1H),7.39(s,1H), 6.31(s,1H),3.44(m,4H),2.85(s,3H),2.45(m,2H),2.12(s,3H),1.23(m,4H)。Anal.Calcd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14 10/12页 15 for C22H25BrCl2N6O,C48.90,H 4.66,N 15.55.Found:C 48.81,H 4.56,N 15.42。 0063 实施例3 0064 化合物B16,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2-(-3-溴-1-(3-氯吡 啶-2-基)-1-(H)-吡唑)-5-戊二酰胺的制备。 0065 合成方法:取2。
25、-氨基-N,3-二甲基苯甲酰胺1.98g(10mmol)于30mlCH2Cl2中, 加入3.32g(12mmol)碳酸钾,1,5-戊二酰氯1.69g(10mmol),冰浴下慢慢滴加,维持温度在 0以下,加毕继续搅拌半小时,加入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氨基 2.73g(10mmol),慢慢升至室温反应2h,过滤,浓缩滤液,过柱得目标产物B161.26g,产率: 22.99.熔点165-167。1HNMR(CDCl3,300M)8.56(s,1H),8.32(s,1H),8.06(s,1H), 7.82(s,1H),7.70(s,1H),7.54(m,1H),7.。
26、46(s,1H),7.39(s,1H),6.31(s,1H),3.44(m,2H), 2.85(s,3H),2.45(m,2H),2.12(s,3H),1.23(m,2H)。Anal.Calcd for C22H21BrCl2N6O3,C 46.50,H 3.72,N 14.79.Found:C 46.40,H 7.79,N 14.88。 0066 实施例4 0067 化合物B17,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2-(-3-溴-1-(3-氯吡 啶-2-基)-1-(H)-吡唑)-5-己二酰胺的制备。 0068 合成方法:取2-氨基-N,3-二甲基苯甲酰胺1.98g(10mmol)于30mlCH。
27、2Cl2中, 加入3.32g(12mmol)碳酸钾,1,6-己二酰氯1.69g(10mmol),冰浴下慢慢滴加,维持温度在 0以下,加毕继续搅拌半小时,加入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氨基 2.73g(10mmol),慢慢升至室温反应2h,过滤,浓缩滤液,过柱得目标产物B161.06g,产率: 20.56.熔点157-158。1HNMR(CDCl3,300M)8.58(s,1H),8.38(s,1H),8.12(s,1H), 7.82(s,1H),7.70(s,1H),7.54(m,1H),7.46(s,1H),7.39(s,1H),6.37(s,1H),3.44。
28、(m,2H), 2.85(s,3H),2.45(m,2H),2.12(s,3H),1.23(m,4H)。Anal.Calcd for C23H23BrCl2N6O3,C 47.44,H 3.98,N 14.43.Found:C 47.53,H 4.05,N 14.55。 0069 实施例5 0070 化合物C2,双(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2-丙二胺的制备。 0071 合成方法:取2-氨基-N,3-二甲基苯甲酰胺1.98g(10mmol)于30ml乙腈中,加 入1.66g(12mmol)碳酸钾,1,3-二溴丙烷2.02g(10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10h,抽滤, 浓缩乙腈溶液,。
29、过柱,得纯品1.36g。产率31.19。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90-92。 1HNMR(CDCl3,300M)8.28(s,1H),8.06(s,1H),7.65(s,1H),7.46(s,1H),3.69(m, H),3.55(m,H),2.85(s,3H),2.34(m,H),2.12(s,3H)。Ahal.Calcd for C21H26BrCl2N4O2, C57.67,H5.99,N 12.81.Found:C 57.71,H 6.07,N 12.70。 0072 实施例6 0073 化合物C3,双(5-氯-N,3-二甲基苯甲酰胺)-2-丁二胺的制备。 0074 合成方法:取2-氨基。
30、-N,3-二甲基苯甲酰胺1.98g(10mmol)于30ml乙腈中,加 入1.66g(12mmol)碳酸钾,1,4-二溴丁烷2.16g(10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10h,抽滤, 浓缩乙腈溶液,过柱,得纯品1.21g。产率70.49。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90-92。 1HNMR(CDCl3,300M)8.28(s,1H),8.16(s,1H),7.55(s,1H),7.46(s,1H),3.79(m, H),3.59(m,H),2.85(s,3H),2.34(m,2H),2.12(s,3H)。Anal.Calcd for C22H28BrCl2N4O2, 说 明 书CN 10261755。
31、3 A 15 11/12页 16 C58.54,H6.25,N 12.41.Found:C 58.42,H 6.347,N 12.55。 0075 实施例7 0076 化合物N2,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肽基-丙氨基 酸-2-(-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二肽。 0077 合成方法:取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氨基2.73g(10mmol) 于30ml丙酮中,加入1.66g(12mmol)碳酸钾,乙酰丙氨酸1.34g(10mmol),冰浴下滴加, 缓慢升温至回流,反应10h,抽滤,浓缩丙酮溶液,。
32、过柱,得纯品2.06g。然后将其溶解在 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得到中间体1.42g,产率41.52。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 102-103。1HNMR(CDCl3,300M)10.61(s,1H),8.56(s,1H),7.66(s,1H),6.46(s, 1H),3.69(m,H),1.28(m,3H)。Anal.Calcd for C11H11BrClN5O,C38.34,H 3.22,N 20.32.Found:C 38.25,H 3.33,N 20.21。 0078 取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酸3.02g(10mmol)于30ml四 氢呋喃中,加入碳。
33、酸钾1.66g(12mmol),于冰浴下加入3.42g(10mmol)氨基酸中间体的四 氢呋喃溶液,升温至回流,反应6h,过滤,浓缩滤液,过柱得产物N20.88g,收率13.99。 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225-227。1HNMR(CDCl3,300M)10.61(s,1H),8.88(s, 1H),8.56(s,2H),7.66(s,2H),6.46(s,2H),4.71(m,H),1.28(m,6H)。Anal.Calcd for C20H14Br2Cl2N8O2,C38.18,H 2.24,N 17.81.Found:C 38.28,H 2.33,N 17.69。 0079 实施例8 0。
34、080 化合物N1,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肽基-甘氨基 酸-2-(-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二肽。 0081 合成方法:取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氨基2.73g(10mmol) 于30ml丙酮中,加入1.66g(12mmol)碳酸钾,乙酰甘氨酸1.21g(10mmol),冰浴下滴加,缓慢 升温至回流,反应10h,抽滤,浓缩丙酮溶液,过柱,得纯品1.89g。然后将其溶解在10的碳 酸氢钠水溶液中,得到中间体1.62g,产率41.12。具体理化性质如下:熔点122-124。 1HNMR(CDC。
35、l3,300M)10.67(s,1H),8.56(s,1H),7.76(s,1H),6.54(s,1H), 3.28(m,2H)。Anal.Calcd for C11H8BrClN4O3,C36.74,H 2.24,N 15.58。Found:C 36.85,H 2.33,N 15.73。 0082 取3-溴-1-(3-氯吡啶-2-基)-1-(H)-吡唑-5-酸3.02g(10mmol)于四氢呋喃 中,加入碳酸钾1.66g(12mmol),于冰浴下加入3.59g(10mmol)氨基酸中间体的四氢呋喃溶 液,升温至回流,反应6h,过滤,浓缩滤液,过柱得产物N10.96g,收率15.61。具体理化。
36、性 质如下:熔点187-189。1HNMR(CDCl3,300M)10.61(s,1H),8.88(s,1H),8.56(s,2H), 7.66(s,2H),6.46(s,2H),3.71(m,2H)。Anal.Calcd for C19H12Br2Cl2N8O2,C37.10,H 1.97,N 18.22。Found:C 36.99,H 2.05,N 18.05。 0083 实施例9 0084 上述部分化合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0085 待测化合物原药用少量丙酮溶解,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将甘蓝叶片用打孔器打成直径1厘米的叶碟,用Airbrush喷雾处理,每叶碟正反面喷雾,喷 液量为0.5毫升,阴干后每处理接入10头试虫(2龄),每处理3次重复。处理后放入24、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16 12/12页 17 相对湿度60-70、无光照的室内培养,96小时后调查存活虫数,计算死亡率。部分化合 物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见表4。 0086 表4部分通式I化合物的杀小菜蛾活性(死亡率) 0087 说 明 书CN 102617553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