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982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04 C N 1 0 2 3 9 8 2 6 5 A *CN102398265A* (21)申请号 201010285063.8 (22)申请日 2010.09.17 B25J 11/00(2006.01) B62D 57/00(2006.01) (71)申请人俞建峰 地址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新路 328号机电检测中心 (72)发明人俞建峰 (54) 发明名称 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涉 及球形机器人领域。短轴电机和短轴处于球壳中 心线,以内框两。
2、端为转动支承;长轴经过球壳中 心线,与短轴所在的球壳中心线垂直相交于球心; 长轴以球壳内侧为转动支承副,长轴上的被动齿 轮与长轴电机连接的长轴主动齿轮啮合;方位电 机轴线经过球心,惯性轮与方位电机相连接,惯性 轮的对称线经过方位电机轴线,短轴和长轴旋转 导致惯性轮翻转,实现球形机器人的直线运动,方 位电机转动惯性轮实现球形机器人转向控制。本 发明三个自由度互相独立,实现了球形机器的全 方位移动,实现了球形机器人球面的万向滚动,控 制方式简单,惯性轮重心易于调节,内框的框形结 构可用于控制电路板、电源等部件的放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
3、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CN 102398265 A 1/1页 2 1.一种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壳和内部的行走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驱 动装置包括处于球壳中心线的短轴电机和短轴,短轴经过内框对称线,并以内框两端为转 动支承;长轴经过球壳中心线,该中心线与短轴所在的球壳中心线垂直相交于球心;长轴 以球壳内侧为转动支承副,两对长轴支承轴承对称安装在球壳内侧;长轴电机以长轴支承 轴承为转动支承,长轴电机所在轴线与长轴所在轴线平行;长轴上的被动齿轮与长轴电机 连接的长轴主动齿轮啮合;内框中心与球壳中心重合,内框的两对称线分别与短轴和长轴 的中心线重合;方位电机轴。
4、线经过球心,且该轴线垂直于短轴中心线和长轴中心线相交构 成的平面;惯性轮与方位电机相连接,惯性轮的对称线经过方位电机轴线;短轴和长轴旋 转导致惯性轮翻转,实现球形机器人的直线运动,方位电机转动惯性轮实现球形机器人转 向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为“十字形”形 状或者两侧中部带圆弧形长方体,圆弧圆心位于内框的对称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固定在长轴上, 长轴转动时带动内框、短轴、短轴电机、方位电机、惯性轮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轮的横截面为 圆形、梯形、。
5、或者长方形,在惯性轮的上方开有圆孔,降低惯性轮的重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轴以内框为支撑, 并以内框两端为转动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轴的轴线与长轴 轴线、方位电机轴线相交于球心,并且短轴的轴线、长轴轴线、方位电机轴线互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电机固定在短 轴上,短轴电机转动时,带动短轴、方位电机、惯性轮同步转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98265 A 1/4页 3 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机器人,特别是一种。
6、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属于机电一体化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球形机器人是球状的移动机器人,类似于仓鼠球,本质是改变内部的重心位置以 提供移动驱动力,同时方向可控性好。它能在泥、沙、雪甚至水中行动,也可在有毒气体泄 露、辐射、生物危害环境下活动,适合危险环境探测、太空开发、消防救灾、军事活动、科学考 察、家庭服务和娱乐等领域。 0003 球形机器人与轮形移动机器人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球形机器人是全封闭的个 体。轮形移动机器人易受污染,也不能翻倒;由于其惯性不足,导致其越过粗糙表面的能力 较弱。要增加轮形移动越障能力,只有增大轮子的尺寸,但是也增加了机器人的总体尺寸和 重量。球形机器人的。
7、发明就是由增强机器人的越障能力而推动的。第一台具有真正意义上 的球形机器人运动机构是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Halme教授于1996年提出来的,该球形机 器人的球壳内设计了一套单轮机构驱动球体运动,通过改变球体的重心实现球体的直线运 动,缺点是不能实现转向。球形机器人在近十多年来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0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忠等人的发明专利“结构简化的全方位运动球形机器人”(专 利号ZL 200810020280.7)的主轮在行走电机的驱动下沿球壳内侧滚动,从而驱动球体作 直线运动,质量小车在其内部电机的驱动下沿圆弧架运动,使球体重心左右偏移,从而实 现机器人的转向控制,该结构的机器人。
8、利用不完整系统的特点使用2个电机构成不完全 的三自由度。由于质量小车沿着圆弧架运动时受到圆弧架转动副的限制,其转向范围小 于半球区间,存在运动死角,当球形机器人由于外力的作用翻转到机器人短轴位置时,机 器人无法动弹,失去移动功能。目前为止,国内发明专利“三驱动球形机器人”(专利号: 200810111880.4),采用了三个电机实现三驱动形式的球形机器人,轨道电机和短轴电机都 是作为驱动电机,长轴电机作为转向电机。轨道电机和短轴电机分别与长轴电机组合或者 三者综合运动都能能实现全向滚动。轨道电机和短轴电机是运动冗余结构,轨道电机和短 轴电机的转动轴线平行,直线驱动方向相同。该结构的机器人构成了。
9、三自由度,但是存在 短轴向运动死区,假设球体遇到外界障碍,与外界的接触点在A-A短轴上时,机器人无法动 弹,失去移动功能。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Ranjan Mukherjee的发明专利“球形移动机器人” (专利号:US 6289263B1)采用空间120均匀分布的四驱动质量块的方式实现了球形机器 人的全方位移动,没有运动死区。球面的任何位置与外界接触点接触时,球面都能实现全方 位运动,但是采用四驱动方式,存在成本高、控制难度高、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等问题。 0005 以上的情况说明,目前球形机器人存在2个问题,一是部分球形机器人采用二驱 动和三驱动实现的三自由度球形机器人存在运动死区,在球面的特。
10、殊区域与地面接触时, 机器人失去运动能力;二是采用四驱动形式实现的三自由度球形机器人存在成本高,控制 复杂等缺点。因此,发明一种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成本低,具有良好避障能力、能够全方 说 明 书 CN 102398265 A 2/4页 4 位移动机器人的三自由度机器人,并且能够实现球面万向滚动的新型球形机器人是非常必 需的。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长轴电 机驱动长轴主动齿轮转动,长轴主动齿轮啮合长轴从动齿轮,带动长轴转动;由于内框两端 是固定在长轴上,内框与长轴同步转动,内框下部的惯性轮被带动,绕长轴轴线旋转,从而 改变球形机器人。
11、重心位置;短轴电机转动带动内框下部的惯性轮转动,惯性轮绕短轴轴线 旋转,从而改变球形机器人重心位置;方位电机旋转时带动惯性轮绕方位电机轴线旋转,改 变惯性轮的方向,当长轴或短轴旋转时,惯性轮重心偏移方向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控制球形 机器人方向的目的;长轴旋转和方位电机旋转组合可实现全方位滚动,短轴旋转和方位电 机旋转组合可实现全方位滚动,长轴、短轴、方位电机组合旋转也可实现全方位滚动。 0007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壳和内部的行走 驱动装置。其中,行走驱动装置包括短轴电机、短轴、长轴支承轴承、长轴、内框、方位电机、 长轴从动齿轮、长轴电机支承轴承、长轴主动齿轮。
12、、长轴电机、惯性轮。短轴电机和短轴位于 球壳中心线,短轴经过内框对称线,并以内框两端为转动支承;长轴经过球壳中心线,该中 心线与短轴所经过的球壳中心线垂直相交于球心;长轴以球壳内侧为转动支承副,两对长 轴支承轴承对称安装在球壳内侧;长轴电机以长轴支承轴承为转动支承,长轴电机所在轴 线与长轴所在轴线平行;位于长轴上的被动齿轮与长轴主动齿轮啮合;内框中心与球壳中 心重合,内框的两对称线分别与短轴和长轴的中心线重合;方位电机轴线经过球心,且该轴 线垂直于短轴中心线和长轴中心线相交构成的平面;惯性轮与方位电机相连接,惯性轮的 对称线经过方位电机轴线。本发明中短轴转动轴线、长轴转动轴线、方位电机转动轴线。
13、互相 垂直,相交于球壳中心点。短轴和长轴旋转导致惯性轮翻转,实现球形机器人的直线运动, 方位电机转动惯性轮实现球形机器人转向控制。 0008 所述内框的形状构成“十字形”形状或者其形状为中部带圆弧形长方体,圆弧圆心 位于长方体的对称中心,圆弧位于长轴方向;在长轴方向,内框内侧与内框中心的距离大于 惯性轮旋转半径。 0009 所述惯性轮的横截面为圆形、梯形、或者为长方形,在惯性轮的上方开有圆孔,降 低惯性轮的重心位置。 0010 所述短轴轴线、长轴轴线、方位电机轴线互相垂直,并且相交于球心。 0011 所述内框固定在长轴上,长轴转动时带动内框、短轴、短轴电机、方位电机、惯性轮 同步转动。 001。
14、2 所述短轴以内框为支撑,并以内框两端为转动副。 0013 所述方位电机固定在短轴上,惯性轮固定在方位电机传动轴上;短轴电机转动时, 带动短轴、方位电机、惯性轮同步转动。 0014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实现三个互相独立的自由度,三个独立自由度组成一个三维自由空间,实现球形机 器人的全方位移动。 0015 2、整个球面没有运动死区,实现了球形机器人球面的万向滚动,增强了遇到特殊 说 明 书 CN 102398265 A 3/4页 5 情况时的机器人运动能力。 0016 3、控制方式简单,三个电机之间互相独立,不存在耦合问题。 0017 4、惯性轮重心易于调节,通过惯性轮上部的孔降低重心,而且可。
15、以在孔上加置配 重,抬高重心。 0018 5、内部空间设置合理,三个电机没有转动限制,惯性轮可自由转动和翻转。 0019 6、内框的框形结构,平面位置宽大,可用于控制电路板、电源等部件的放置。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内框结构形式为“十字框形”);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内框结构形式为“中部带圆弧形的框形”); 图3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1、短轴电机;2、短轴;3、球壳;4、长轴支承轴承;5、长轴;6、内框;7、方位电机;8、长轴 从动齿轮;9、长轴电机支承轴承;10、长轴主动齿轮;11、长轴电机;12、惯性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
16、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23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壳3及其内部 的行走驱动装置。其中,行走驱动装置包括处于球心中央的内框6,内框6外侧两端固定在 长轴5上,内框6的对称线与长轴5的轴线重合,长轴5过球心并经轴承4与球壳3形成转 动副;长轴从动齿轮8套接在长轴5上,长轴电机11与长轴主动齿轮10连接且以长轴支承 轴承4为转动支承,长轴主动齿轮10与长轴从动齿轮8啮合带动长轴5转动;短轴电机1 与短轴2末端连接,短轴2的轴线经过球心与内框6的另一对称线重合,短轴2以内框6为 支承,形成转动副;方位电机7轴线过球心与短轴2和长轴。
17、5的轴线所在平面相垂直,方位 电机7固定在短轴2上,惯性轮12与方位电机7相连接。 0024 本发明所述的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存在三个互相独立的自由度,即长轴5的转动 轴A-A1,短轴2的转动轴B-B1,惯性轮12的转动轴C-C1,三者的转动轴线互相垂直并相交 于球壳3的球心。长轴5转动带动内框6、短轴2、短轴电机1、方位电机7、惯性轮12同步 转动,惯性轮12在翻转过程中导致球壳3重心发生改变,从而驱动球形机器人直线行走;当 长轴5旋转时,带动内框6、短轴2、短轴电机1、方位电机7、惯性轮12同步转动,惯性轮12 绕A-A1为对称线翻转,导致球壳3重心发生改变,从而驱动球形机器人沿直线B-B1。
18、行走; 当短轴2旋转时,带动方位电机7、惯性轮12同步转动,惯性轮12绕C-C1为对称线翻转,导 致球壳3重心发生改变,从而驱动球形机器人沿直线A-A1行走;当方位电机7旋转时,惯性 轮12在其带动下以自身对称线C-C1为轴线作自转运动,从而改变球形机器人直线运动的 方向。 0025 万向滚动球形机器人内部结构对称,内框6的中心与球壳3的球心重合。内框6 的结构设计(“十字框形”和“中部带圆弧形的框形”)充分考虑了惯性轮12以B-B1为旋转 轴线翻转的空间。惯性轮12在短轴电机1的驱动下能绕B-B1轴线作360的翻转动作,所 以球壳的重心能从上半球移动到下半球,反之亦然。这样,万向滚动球形机器。
19、人就能实现球 说 明 书 CN 102398265 A 4/4页 6 面万向滚动,在球面的每个点,球形机器人都能全方位移动。 002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398265 A 1/2页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98265 A 2/2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