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403743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1347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7 C N 1 0 2 5 1 3 4 7 2 A *CN102513472A* (21)申请号 201210004512.6 (22)申请日 2012.01.09 B21D 53/84(2006.01) B21D 22/14(2006.01) (71)申请人肇庆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6060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12区睦 岗桂园路与龙塘路交汇处西北角 (72)发明人刘剑锋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44228 代理人刘媖 (54) 发明名称 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

2、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 式变径加工装置,包括有送料夹具、变径模具和机 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机和变径模具座,变径模具 座设在机架的顶部,变径模具通过轴承安装在变 径模具座上,送料夹具设在变径模具的上方,所述 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变径模具转动。由于对本 设备的改进,采用了新的高速旋压缩变径工艺,改 变传统焊接工艺变径的不稳定及输送不畅的问 题;可控变径比例较大,缩变比率可达40%以上; 奥氏体一次能变量30%,解决形位难以保证问题; 加工精度可达6级以上,直径控制0.02mm;节省 加工时间30%,节省材料成本15%:一次实现,节省 加工时间30%,降低生产成。

3、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包括有送料夹具、变径模具和机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机和变径模具座,变径模具座设在机架的顶部,变径模具通 过轴承安装在变径模具座上,送料夹具设在变径模具的上方,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 变径模具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传动机构是由主动轮、传动带、传动轮和传动轴构成,所述主动轮设在电机上,。

4、传动轮设 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端部与变径模具的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变径模具座与变径模具之间的轴承设有两个,两个轴承分别套在变径模具的上部和下 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油箱、油泵和油管,油泵将油箱内的冷却油通过油管输送到旋转的变径 模具上,用以对变径模具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送料夹具采用油缸夹紧的工作模式,所述油缸上设有电磁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

5、求1或4或5所述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机架的侧部设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电机、油泵、电磁控制阀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电机采用变频电机。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13472 A 1/3页 3 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发动机机油输送 管变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猛,中国的汽车产 业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但。

6、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 国的汽车生产技术与其他传统汽车强国在技术上仍有很大的差距。汽车中的发动机配气机 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汽缸内所进行的工作的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 闭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得以及时进入汽缸,而废气得以及时排出。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 理论上当活塞运行到做功行程末端下死点的时候,排气门开启,废气开始排出汽缸,运行到 排气行程末端上死点的时候,进气门开启,新鲜充量开始进入汽缸。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 气门并不能瞬间完全打开或关闭,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气门开启很小的情况,由于节流作 用,会使进排气的阻力增加,使进排气不完全,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况。 0003 除上述。

7、原因外,发动机机油输送管是精密零配件,而且对燃油的雾化质量也有很 大的影响。高精度的机油输送管是高档发动机的制造关键之一。其变径是对油量的控制稳 定,是对管内形成高压状态,保证其畅通,是对装配起密封配合。 0004 现有的机油管变径技术工艺主要是: 1、焊接变径: 将变径管接头与管接头端面接触,校正位置点焊将两管焊接。 0005 缺点:工艺不稳定输油不畅顺,管内容易积碳,输油流量难控制,形位难以保证。 0006 焊接变径强度不能100%保证,从而使产品抗疲劳性能差使用出现寿命短。 0007 2、缩管机:变径量难以控制,不能达到30-40%的变量,尺寸不稳定,不能一次完 成,要多次动作,成本增加。

8、。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加工精度的发动机机油 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包括有送料夹具、变径模具和机架,所述机 架上设有电机和变径模具座,变径模具座设在机架的顶部,变径模具通过轴承安装在变径 模具座上,送料夹具设在变径模具的上方,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变径模具转动。 0010 所述传动机构是由主动轮、传动带、传动轮和传动轴构成,所述主动轮设在电机 上,传动轮设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端部与变径模具的底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 传动轮连接。 001。

9、1 所述变径模具座与变径模具之间的轴承设有两个,两个轴承分别套在变径模具的 上部和下部。 说 明 书CN 102513472 A 2/3页 4 0012 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油箱、油泵和油管,油泵将油箱内的冷却油通过油管输送到 旋转的变径模具上,用以对变径模具进行冷却。 0013 所述送料夹具采用油缸夹紧的工作模式,所述油缸上设有电磁控制阀。 0014 所述机架的侧部设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电机、油泵、电磁控制阀电连接。 0015 所述电机采用变频电机。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对本设备的改进,采用了新的高速旋压缩变径工艺,实现 了流畅变径:改变传统焊接工艺变径的不稳定及输送不畅的问。

10、题;实现了大比例变径:可 控变径比例较大,缩变比率可达40%以上;奥氏体一次能变量30%,解决形位难以保证问题; 控制精度高:加工精度可达6级以上,直径控制0.02mm;节约成本:节省加工时间30%,节 省材料成本15%:效率高:一次实现,节省加工时间30%,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高档汽 车发动机的国产化;另外,还推动我国发动机零部件的技术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送料夹具;2、油缸A;3、油缸B;4、变径模具;5、机架;6、变径模具座;7、 电机;8、轴承;9、主动。

11、轮;10、传动带;11、传动轮;12、传动轴;13、油箱;14、油泵;15、油管; 16、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所示,发动机机油输送管的旋转式变径加工装置,包括有送料夹具1、变径 模具4、传动机构和机架5,所述机架5上设有电机7和变径模具座6,变径模具座6设在机 架5的顶部,变径模具4通过轴承8安装在变径模具座6上,送料夹具1设在变径模具4的 上方,所述传动机构是由主动轮9、传动带10、传动轮11和传动轴12构成,所述主动轮9设 在电机7上,传动轮11设在传动轴12上,传动轴12的端部与变径模具4的底部连接,所述 主动轮9通过传动带10与传动轮11连接。电机7通过主动轮9及传。

12、动带10,带动传动轮 11,传动轮11带动传动轴12转动,传动轴12带动变径模具4转动。 0020 所述变径模具座6与变径模具4之间的轴承8设有两个,两个轴承8分别套在变 径模具4的上部和下部,以增加变径模具4旋转时的稳定性,从而使产品质量达到所要求的 精度。 0021 所述机架5的底部设有油箱13、油泵14和油管15,油泵14将油箱13内的冷却油 通过油管15输送到旋转的变径模具4上,用以对变径模具4进行冷却,以提高设备的使用 寿命。 0022 另外,所述送料夹具1采用油缸夹紧的工作模式,本实施例中,利用两个油缸A2进 行送料,一个油缸B3进行夹料,所述两个油缸A2和油缸B3分别上设有电磁控。

13、制阀。机架 5的侧部设有电控箱16,所述电控箱16分别与电机7、油泵14、电磁控制阀电连接,在电控 箱16上集中上述各电用设备的开关,以方便对各电用设备进行适时的控制。 0023 电机7采用变频电机,以实现同步控制传动输出。 0024 工作原理: 说 明 书CN 102513472 A 3/3页 5 1. 启动电源,放直管料到夹模; 2. 启动自动开关,使电机带动变径模具开始转动,启动油泵,冷却系统开始工 作; 3. 启动电磁控制阀,使油缸工作,使夹模具把料夹紧; 4. 夹模送料到旋压模具; 5. 旋压到位,直管料的端部向内收缩,完成变径的工序; 6. 送料夹模退回,即开始带动变径后的成品向上移动; 7. 送料夹模松开,使成品落入料斗中; 8. 上一次加工完成后,进行取料,并将料夹装到送料夹模中,开始新的变径加工, 以此不停循环工作。 0025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 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说 明 书CN 102513472 A 1/1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13472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