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4398340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8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07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 N 1 0 4 2 6 0 7 8 6 A (21)申请号 201410398686.4 (22)申请日 2014.08.14 B62D 25/00(2006.01) (71)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00023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72)发明人徐勇 (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代理人徐先禄 (54) 发明名称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 成,包括发动机舱侧护板,其特征是:一侧护板加 强件固定连。

2、接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右侧,一 减振器托架加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护 板的左侧。所述侧护板加强件固定连接,形成断面 为梯形的空腔结构。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与所 述发动机舱侧护板固定连接形成断面为三角形的 空腔结构。本发明能够增强车身局部结构强度,在 车身减振器托架受到底盘前减振器垂直载荷时, 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在车身前舱受到正面碰撞 时,有效的吸能,减少能量向驾驶舱入侵,对车内 乘员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提高车身扭转刚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

3、)申请公布号 CN 104260786 A CN 104260786 A 1/1页 2 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包括发动机舱侧护板(1),其特征是:一侧护板加 强件(2)固定连接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右侧,一减振器托架加强件(3)固定连接在所 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发动机舱 侧护板(1)为钣金件,横截面呈倒” L”形;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上部设有第一焊接面 (11),前部设有第二焊接面(12)和第三焊接面(13),左侧设有第四焊接面(14); 所述侧护板加强件(2)为钣金件,横截面呈”V”形;在所述侧护板加强件。

4、的上部设有第 一焊接搭接边(21),前部设有第二焊接搭接边(22)和第三焊接搭接边(23),下部设有第四 焊接搭边(24); 所述侧护板加强件的第一焊接搭接边、第二焊接搭接边、第三焊接搭接边和第四焊接 搭边依次与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第三焊接面和第四焊接面对 应,并固定连接,形成断面为梯形的空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减振 器托架加强件(3)为钣金件,横截面呈反“Z”形;在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的上部设有第一 翻边(31),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第二翻边(32);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的第一翻边与所述 发动机舱侧护板的第一焊。

5、接面对应,并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的两个第二翻边 与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第四焊接面对应,并固定连接形成断面为三角形的空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其特征是:在所述侧 护板加强件(2)的后部设有多个螺栓孔(25),并通过螺纹紧固件与车身侧围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60786 A 1/3页 3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工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各汽车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汽车性能的优劣 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而导致对车身结。

6、构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舱前护 板分总成、发动机舱后护板分总成、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为汽车发动机舱总成的重要组 成部分,都是人们研究的课题。如CN 203486014 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前护板总成”,包 括设置在前端的发动机舱前护板分总成以及设置在发动机舱前护板分总成两侧的发动机 舱左护板和发动机舱右护板,发动机舱前护板分总成中部设置有前座椅安装加强板总成, 发动机舱前护板分总成的侧壁设置有固定孔,还包括卡扣,卡扣设置有安装孔,卡扣通过螺 钉与固定孔相连接;发动机舱左护板和发动机舱右护板设置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环。发动 机舱前护板总成,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组装方便,减少了由于焊接加工。

7、所造成的变形,提 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又如CN 203544143 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后护板总成”。前一篇文 献虽然提及到发动机舱左护板和发动机舱右护板,但未对两者作出改进。而发动机舱侧护 板分总成既是汽车发动机舱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减振器托架的搭接部分,还承担 碰撞吸能、翼子板安装以及增强车身扭转刚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动机舱侧板总成的强度 特别重要。目前一般车型的发动机舱侧板都是整体式的腔体,虽然具有加强作用,但重量却 较大,而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结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上是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其能够增强车身局部结构 强度,在车身减振器托架。

8、受到底盘前减振器垂直载荷时,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在车身前舱 受到正面碰撞时,有效的吸能,减少能量向驾驶舱入侵,对车内乘员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提 高车身扭转刚性。 0004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包括发动机舱侧护板,其特征是: 一侧护板加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右侧,一减振器托架加强件固定连接在 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左侧。 0005 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其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为钣金件,横截 面呈倒”L”形;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上部设有第一焊接面,前部设有第二焊接面和第三 焊接面,左侧设有第四焊接面; 所述侧护板加强件为钣金件,横截面呈” V”形(角度略。

9、大于90);在所述侧护板加强 件的上部设有第一焊接搭接边,前部设有第二焊接搭接边和第三焊接搭接边,下部设有第 四焊接搭边; 所述侧护板加强件的第一焊接搭接边、第二焊接搭接边、第三焊接搭接边和第四焊接 搭边依次与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第三焊接面和第四焊接面对 说 明 书CN 104260786 A 2/3页 4 应,并固定连接,形成断面为梯形的空腔结构。 0006 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其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为钣金件,横 截面呈反“Z”形;在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的上部设有第一翻边,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第 二翻边;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的第一翻边与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

10、的第一焊接面对应,并 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的两个第二翻边与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第四焊接面对 应,并固定连接形成断面为三角形的空腔结构。 0007 进一步,在所述侧护板加强件的后部设有多个螺栓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与车身 侧围连接。 0008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整个发动机舱前段侧面区域构成两个 空腔结构支撑,这两个空腔支撑仅用三个结构简单、工艺性良好的钣金件组成。当车身减振 器托架受到底盘前减振器垂直载荷时,减振器托架加强件与发动机舱侧板形成的腔体加强 结构能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当车身前舱受到正面碰撞时,发动机舱侧板与发动机舱侧板加 强件形成的腔体能有效吸能,减少能量向。

11、驾驶舱入侵,对车内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发动 机舱侧板加强件从车前往车后呈喇叭口形状与侧围螺栓连接,它与发动机舱侧板形成的腔 体对提高车身扭转刚性具有较大的贡献作用。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该图右下部的两条线是减震器托架的截面,本发明结构 与减震器托架局部通过焊接连接起来,但是不属于本发明的构成部分); 图3是图1的AA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发动机舱侧板与发动机舱侧板加强件搭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发动机舱侧板与减振器托架加强件搭接示意图。 0010 图中:1发动机舱侧护板,2侧护板加强件,3减振器托架加强件;11第一 焊接面,12第二焊。

12、接面,13第三焊接面,14第四焊接面;21第一焊接搭接边,22 第二焊接搭接边,23第三焊接搭接边,24第四焊接搭接边,25螺栓孔;31第一翻 边,32第二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2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包括发动机舱侧护 板1,其结构特点是:一侧护板加强件2固定连接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右侧,一减振器 托架加强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左侧。 0013 进一步,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1为钣金件,横截面呈倒” L”形;在所述发动机舱侧 护板的上部设有第一焊接面11,前部设有第二焊接面12和第三焊接面13,。

13、左侧设有第四焊 接面14; 所述侧护板加强件2为钣金件,横截面呈” V”形(角度略大于90);在所述侧护板加 强件的上部设有第一焊接搭接边21,前部设有第二焊接搭接边22和第三焊接搭接边23,下 部设有第四焊接搭边24; 说 明 书CN 104260786 A 3/3页 5 所述侧护板加强件的第一焊接搭接边、第二焊接搭接边、第三焊接搭接边和第四焊接 搭边依次与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面、第三焊接面和第四焊接面对 应,并固定连接,形成断面为梯形的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从车前往车后方向呈喇叭口逐渐 增大,对发动机舱前段侧面部分起到加强作用。 0014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件3为。

14、钣金件,横截面呈反“Z”形;在所述减振器托 架加强件的上部设有第一翻边31,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第二翻边32;所述减振器托架加强 件的第一翻边与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第一焊接面对应,并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器托架加 强件的两个第二翻边与所述发动机舱侧护板的第四焊接面对应,并固定连接形成断面为三 角形的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对发动机舱侧板及鼓包部分进行加强,提高振器托架的焊接 强度,增强碰撞时吸能性,间接地支持了翼子板的安装强度。 0015 进一步,在所述侧护板加强件2的后部设有多个螺栓孔25,并通过螺纹紧固件与 车身侧围连接。侧板加强件后部的三个螺栓孔与车身侧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以利于提 高白车身的扭转刚度。 0016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在于:三个单件搭接关系简单,焊接工艺性好,连续形成 两个腔体,这两个腔体结构既增加了局部的安装强度,又对碰撞吸能及扭转刚度作出贡献。 说 明 书CN 104260786 A 1/3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0786 A 2/3页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0786 A 3/3页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60786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