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395114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43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1 C N 1 0 4 2 9 4 3 7 0 A (21)申请号 201410474304.1 (22)申请日 2014.09.18 C40B 50/06(2006.01) (71)申请人北京众科生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经济开发 区永安路20号3号楼A-1618室 (72)发明人刘艳磊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 法,本发明采用分轮扩增的办法,消除了PCR随机 偏向性问题;内切酶可选余地大,灵活。

2、,粘性末端 连接效率高;使用人为设计的接头作特异引物, 可用较高的退火温度,消除了非特异性扩增问题, 采用超声随机打断后,通过加A反映,然后加接头 的做法,属于本发明的扩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 结合进行物种的基因组从头测序,将消除基因组 测序中多染色体高杂合度不能正确组装和染色间 组装错误问题,为基因组测序开辟广阔的前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4370 A CN 104294370 A 1/2页 2 1.一种用单条染色体。

3、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单染色体中的蛋白酶K灭活,加入酶切体系,酶切。 (2)加入等量的正反向单链接头,制作通用接头。加入适量的接头到酶切产物中,使接 头与酶切片段连接。 (3)向连接产物中加入PCR扩增体系,利用小循环多次扩增的方式进行扩增,期间对每 轮的产物合管混合后再分管以降低PCR偏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中,蛋白酶K的灭活条件为9510-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中,采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为同尾酶,方便接头的设计。 4.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中,利用T4DNA连接酶缓冲液替换原限制性内切酶的缓冲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中,酶切的体系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中,酶切的条件为373小时处理,并6510min灭活限制性内切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接头的序列为 正向接头5-GGGTCGAATTCGAGCTCAG-3 反向接头5-CGCTGAGCTCGAATTCGACCC-3 。 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接头的制作条件为945-10min,5220-30min处理之后在室温下放置2-3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连接的体系为 。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94370 A 2/2页 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2)中,连接的条件为16-20恒温连接10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中,采用小循环多次扩增的方式进行扩增,产物合管混。

6、合后再分管以降低PCR偏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3)中,PCR扩增的程序为943min,1cycle;9430S,5240S,7250S,10cycle; 7210min4,1cycle。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验材料为单条染色体。 。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94370 A 1/7页 4 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基因组文库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单条染色 体构建文库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基因组序列信。

7、息是了解物种遗传信息的最基本、最全面、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新一 代测序技术或称为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不少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为这些物 种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也为其他物种的基因组测序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如今, 高通量测序技术成本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物种可望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实现全基因组从头 测序。然而,由于目前常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读长短,基因组的正确组装仍是巨大的挑 战,尤其是杂合度高的植物只能得到基因组框架图而非精细图。解决基因组测序杂合度问 题的最佳途径是单染色体测序。如果能解决单染色体建库的技术问题,那么任何物种的全 基因组测序就有了希望。因此,本发明以已经分离出的牡丹第5。

8、号染色体为例,探索用单条 染色体构建全染色体文库的技术途径,为单染色体测序提供技术准备。 0003 本发明采用内切酶消化后引入接头而后通过基因组无偏PCR扩增的建库方法。首 先用识别四个碱基的II型限制性内切酶对单条染色体进行消化,使其成为带有粘性末端 的小片段,用连接酶向片段的两端加上预先设计好的接头,然后利用接头做引物进行多轮 PCR扩增,实现单染色体片段的倍增,从而达到高通量测序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单条染色体 构建文库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 法,酶切时采。

9、用了来自NEW England Biolabs的Acil限制性内切酶;HinPll限制性内切酶; HpyCH4IV限制性内切酶;Mspl限制性内切酶,浓度均为10unit/L。这四种酶为同尾酶, 即识别序列不同,但是所切出的粘性末端相同。使用同尾酶的好处是可以设计通用的接头 和引物,即方便又经济。为了使内切酶消化后的DNA片段适合高通量测序的读长,本发明采 用双酶切体系。 0006 在连接实验中,选用了T4DNA连接酶,这种酶在16-20的条件下活性较大,连接 效率较好。 0007 在PCR过程中,采用了保真性较好KOD-plus,浓度为1unit/L,这种聚合酶产自 Toyobo,其保真性是。

10、普通聚合酶的几百倍。 0008 在接头的选择上以广泛使用的Sau3Al接头为基础,进行了适当的改良,使其与粘 性末端匹配更好。接头的序列如下: 0009 正向接头5-GGGTCGAATTCGAGCTCAG-3 0010 反向接头5-CGCTGAGCTCGAATTCGACCC-3 说 明 书CN 104294370 A 2/7页 5 0011 正向接头的相对分子质量5868.8,每OD的质量为27.9微克,长度为19个碱基, 每OD的摩尔数为4.7nmol。反向接头的相对分子质量6367.3,OD的质量为28.5微克,长 度为21个碱基,每OD的摩尔数为4.7nmol。双链接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11、2236.1,在制作 接头时加入等摩尔数的正反向寡核苷酸片段,先在94的条件下充分变性,然后再自然降 温至室温,降低错配的可能性。 0012 本发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0013 (1)双内切酶消化 0014 酶切的体系如下: 0015 0016 在前期对单染色体进行去蛋白处理时加入了蛋白酶K,所以在进行酶切实验之 前要在9510min的条件下灭活。然后进行酶切,酶切操作的程序为:373小时处理, 6510min灭活限制性内切酶。 0017 因为在本次发明中,关键的环节就在于接头能否与酶切片段高效连接,只有连接 了接头的酶切片段才能在所加引物的引导下得到扩增。II型限制性内切酶对缓冲液的要求 比较。

12、低,为了保证T4DNA连接酶的活性,选择用T4DNA连接酶的缓冲液作为限制性内切酶切 时的缓冲液。 0018 (2)连接 0019 连接体系的如下: 0020 0021 采用的程序16恒温连接10小时。 0022 (3)多轮PCR扩增 0023 第一轮 0024 PCR体系为连接产物15L;KOD-plus高保真酶0.5L;KOD-plus dNTP 2.5L; 说 明 书CN 104294370 A 3/7页 6 KOD-plus buffer 2.5L;KOD-plus镁离子2.0L;引物2.5L。扩增程序为943min; 9430s,5240s,7250s,10个循环;7210min,4。

13、保存。 0025 第二轮 0026 将第一轮PCR产物均分为5管进行第二轮PCR扩增。 0027 PCR体系为第一轮PCR产物5L;KOD-plus高保真酶0.2L;KOD-plus dNTP 1L;KOD-plus buffer 1L;KOD-plus镁离子0.8L;引物2L。运行程序与第一轮扩 增相同。 0028 第三轮 0029 将第二轮PCR产物合管,然后均分为10管进行第三轮PCR。 0030 PCR体系为第二轮PCR产物5L;KOD-plus高保真酶0.2L;KOD-plus dNTP 1L;KOD-plus buffer 1L;KOD-plus镁离子0.8L;引物2L。运行程序与。

14、第一轮扩 增相同。 0031 第四轮 0032 将第三轮的10管PCR产物混合充分,然后将其均分为10管,进行第四轮PCR扩增。 0033 PCR体系为第三轮PCR产物10L;KOD-plus高保真酶0.4L;KOD-plus dNTP 2L;KOD-plus buffer 2L;KOD-plus镁离子1.6L;引物4L。运行程序与第一轮扩 增相同。 0034 第五轮 0035 将第四轮的10管PCR产物混合充分,然后将其均分为10管,进行第五轮PCR扩增。 0036 PCR体系为第四轮PCR产物20L;KOD-plus高保真酶0.8L;KOD-plus dNTP 4L;KOD-plus bu。

15、ffer 4L;KOD-plus镁离子3.2L;引物2L;无菌水6L。运行程 序与第一轮扩增相同。 0037 第六轮 0038 将第五轮的10管PCR产物混合充分,然后将其均分为10管,进行第六轮PCR扩增。 0039 与前几轮PCR扩增不同,这轮的PCR只将第五轮的PCR产物混合后再均分为10管, 不添加任何试剂,使存在于产物中的酶和引物继续反应,尽可能地消耗残存的引物。运行程 序与第一轮扩增相同。 0040 第七轮 0041 将第六轮的PCR扩增产物混合充分,向其中补加同以上比例的酶,引物,缓冲液, 镁离子等40L,然后均分为10管,进行PCR扩增。运行程序与第一轮扩增相同。 0042 以。

16、上七轮PCR扩增共进行了总和70个循环的PCR,扩增产物达到高通量测序要求。 0043 这种方法在实验时底物只需一条染色体,不存在杂合度问题。我们采用分轮扩增 的办法,消除了PCR随机偏向性问题。内切酶可选余地大,灵活,粘性末端连接效率高。使 用人为设计的接头作特异引物,可用较高的退火温度,消除了非特异性扩增问题。采用超声 随机打断后,通过加A反映,然后加接头的做法,属于本发明的扩展。 0044 这项技术的发明为微量DNA构建基因组文库提供了参考的途径。本发明与高通量 测序技术相结合进行物种的基因组从头测序,将消除基因组测序中多染色体高杂合度不能 正确组装和染色间组装错误问题,为基因组测序开辟。

17、广阔的前景。 说 明 书CN 104294370 A 4/7页 7 附图说明 0045 图1为牡丹五号单染色体的扩增结果。 0046 图2为酶Acil,Mspl组合的PCR产物;酶Acil,HinPll组合的PCR产物;酶 HpyCH4IV,Mspl组合的PCR产物;酶HinPll,Mspl组合的PCR产物的浓度和A260/280的比 值。 0047 图1中:01为Trans2k plus DNA Marker;02-06依次为引物;酶Acil,Mspl组合的 PCR产物酶Acil,HinPll组合的PCR产物;酶HpyCH4IV,Mspl组合的PCR产物;酶HinPll, Mspl组合的PC。

18、R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9 一种用单条染色体构建文库方法,酶切时采用了来自NEW England Biolabs的 Acil限制性内切酶;HinPll限制性内切酶;HpyCH4IV限制性内切酶;Mspl限制性内切酶, 浓度均为10unit/L。这四种酶为同尾酶,即识别序列不同,但是所切出的粘性末端相同。 使用同尾酶的好处是可以设计通用的接头和引物,即方便又经济。为了使内切酶消化后的 DNA片段适合高通量测。

19、序的读长,本发明采用双酶切体系。 0050 在连接实验中,选用了T4DNA连接酶,这种酶在16-20的条件下活性较大,连接 效率较好。 0051 在PCR过程中,采用了保真性较好KOD-plus,浓度为1unit/L,这种聚合酶产自 Toyobo,其保真性是普通聚合酶的几百倍。 0052 在接头的选择上以广泛使用的Sau3Al接头为基础,进行了适当的改良,使其与粘 性末端匹配更好。接头的序列如下: 0053 正向接头5-GGGTCGAATTCGAGCTCAG-3 0054 反向接头5-CGCTGAGCTCGAATTCGACCC-3 0055 正向接头的相对分子质量5868.8,每OD的质量为2。

20、7.9微克,长度为19个碱基, 每OD的摩尔数为4.7nmol。反向接头的相对分子质量6367.3,OD的质量为28.5微克,长 度为21个碱基,每OD的摩尔数为4.7nmol。双链接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36.1,在制作 接头时加入等摩尔数的正反向寡核苷酸片段,先在94的条件下充分变性,然后再自然降 温至室温,降低错配的可能性。 0056 本发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0057 (1)双内切酶消化 0058 酶切的体系如下: 0059 说 明 书CN 104294370 A 5/7页 8 0060 在前期对单染色体进行去蛋白处理时加入了蛋白酶K,所以在进行酶切实验之 前要在9510min的条件下。

21、灭活。然后进行酶切,酶切操作的程序为:373小时处理, 6510min灭活限制性内切酶。 0061 因为在本次发明中,关键的环节就在于接头能否与酶切片段高效连接,只有连接 了接头的酶切片段才能在所加引物的引导下得到扩增。II型限制性内切酶对缓冲液的要求 比较低,为了保证T4DNA连接酶的活性,选择用T4DNA连接酶的缓冲液作为限制性内切酶切 时的缓冲液。 0062 (2)连接 0063 连接体系的如下: 0064 0065 采用的程序16恒温连接10小时。 0066 (3)多轮PCR扩增 0067 第一轮 0068 PCR体系为连接产物15L;KOD-plus高保真酶0.5L;KOD-plus。

22、 dNTP 2.5L; KOD-plus buffer 2.5L;KOD-plus镁离子2.0L;引物2.5L。扩增程序为943min; 9430s,5240s,7250s,10个循环;7210min,4保存。 0069 第二轮 0070 将第一轮PCR产物均分为5管进行第二轮PCR扩增。 0071 PCR体系为第一轮PCR产物5L;KOD-plus高保真酶0.2L;KOD-plus dNTP 1L;KOD-plus buffer 1L;KOD-plus镁离子0.8L;引物2L。运行程序与第一轮扩 增相同。 0072 第三轮 0073 将第二轮PCR产物合管,然后均分为10管进行第三轮PCR。。

23、 说 明 书CN 104294370 A 6/7页 9 0074 PCR体系为第二轮PCR产物5L;KOD-plus高保真酶0.2L;KOD-plus dNTP 1L;KOD-plus buffer 1L;KOD-plus镁离子0.8L;引物2L。运行程序与第一轮扩 增相同。 0075 第四轮 0076 将第三轮的10管PCR产物混合充分,然后将其均分为10管,进行第四轮PCR扩增。 0077 PCR体系为第三轮PCR产物10L;KOD-plus高保真酶0.4L;KOD-plus dNTP 2L;KOD-plus buffer 2L;KOD-plus镁离子1.6L;引物4L。运行程序与第一轮扩。

24、 增相同。 0078 第五轮 0079 将第四轮的10管PCR产物混合充分,然后将其均分为10管,进行第五轮PCR扩增。 0080 PCR体系为第四轮PCR产物20L;KOD-plus高保真酶0.8L;KOD-plus dNTP 4L;KOD-plus buffer 4L;KOD-plus镁离子3.2L;引物2L;无菌水6L。运行程 序与第一轮扩增相同。 0081 第六轮 0082 将第五轮的10管PCR产物混合充分,然后将其均分为10管,进行第六轮PCR扩增。 0083 与前几轮PCR扩增不同,这轮的PCR只将第五轮的PCR产物混合后再均分为10管, 不添加任何试剂,使存在于产物中的酶和引物。

25、继续反应,尽可能地消耗残存的引物。运行程 序与第一轮扩增相同。 0084 第七轮 0085 将第六轮的PCR扩增产物混合充分,向其中补加同以上比例的酶,引物,缓冲液, 镁离子等40L,然后均分为10管,进行PCR扩增。运行程序与第一轮扩增相同。 0086 以上七轮PCR扩增共进行了总和70个循环的PCR,扩增产物达到高通量测序要求。 0087 实施例一:下述实施例中对DNA的产率和质量的检测方法如下: 0088 (1)电泳检测 0089 通过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得PCR产物的情况和浓度。取1L PCR扩增产 物,加9L电泳缓冲液,混匀后点入1琼脂糖凝胶,在150V的电压下电泳15min,紫外。

26、凝 胶成像仪上观察并拍照。 0090 (2)分光光度计检测 0091 取1L DNA原液,用美国NanoDrop 2000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五种DNA提取方法 提取的DNA的OD值及A260/280比值。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DNA的OD值计算DNA的产 率。 0092 实施例 0093 结果如下:牡丹五号染色体的扩增 0094 在切割出牡丹五号单染色体的基础上,利用前文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实验结果 如下: 0095 1、胶检结果 0096 图1为单染色体扩增实验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PCR扩增产物的大小在 100bp-1000bp之间,大部分集中在250bp-100bp之间,这个实验结果和我。

27、们预想中的结果 符合,这说明实验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说 明 书CN 104294370 A 7/7页 10 0097 2、DNA的质量 0098 现有技术中,一般认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高纯度DNA的A260/280比值应在 1.82.0之间。当A260/280小于1.8时,说明DNA样品中存在蛋白质的污染,当A260/280 大于2.0时,说明DNA样品中RNA含量较高。如图2为实验产物的检测结果。 009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294370 A 10 1/1页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4370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组合技术〔8〕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