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92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 N 1 0 4 3 0 9 2 5 9 A (21)申请号 201410594346.9 (22)申请日 2014.10.29 B32B 37/02(2006.01) B32B 38/14(2006.01) B32B 37/12(2006.01) B32B 38/04(2006.01) (71)申请人彭小玲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南路93号 A801室 (72)发明人彭小玲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代理人姜丽楼 (54) 发明名称 。
2、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 法,包括:展开纸芯层,冲压出开启孔,该纸芯层 纤维方向沿长度方向延伸;在纸芯层外侧面上印 刷印刷层,印刷层的图案文字方向沿纸芯层宽度 方向延伸;在印刷层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 外层;在芯层内侧面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 中间层,阻挡层通过中间层复合在芯层内侧面上; 在铝箔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粘合剂层; 在粘合剂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内层; 从最外层一侧压制纵向折痕线、横向折痕线和斜 向折痕线;将上述多个片状包装材料的连续包装 材料,分切形成单片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可以在 折痕线压制时使用较小的压力即。
3、可达到较好的折 痕线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9259 A CN 104309259 A 1/1页 2 1.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该片状包装材料用于制成包装容器,由包含多个片 状包装材料的连续包装材料分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展开成卷的纸芯层,在纸芯层冲压出开启孔,该纸芯层纤维方向沿长度方向延 伸; 步骤2,在纸芯层外侧面上印刷印刷层,印刷层的图案文字方向沿纸芯层宽度方向延 伸; 步骤3,在印刷层挤出层压。
4、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外层; 步骤4,在芯层内侧面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中间层,同时阻挡层通过中间层复合 在芯层内侧面上; 步骤5,在铝箔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粘合剂层; 步骤6,在粘合剂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内层; 步骤7,从最外层一侧压制纵向折痕线、横向折痕线和斜向折痕线,该纵向折痕线沿纸 芯层宽度方向延伸; 步骤8,将经过上述步骤形成的包含多个片状包装材料的连续包装材料,分切形成单片 包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与 所述步骤4的顺序互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与 所述步骤。
5、8的顺序互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与 所述步骤8同时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折痕线、所述横向折痕线和斜向折痕线具有从所述最外层向所述最内层下凹的轮 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内层一侧具有与所述纵向折痕线、所述横向折痕线和所述斜向折痕线相对应的凸出 轮廓。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09259 A 1/4页 3 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食品的包装材料制造方法。
6、,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包装液 态食品的片状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对于鲜牛奶、酸牛奶、果汁、酒、番茄酱等可倒出的液态食品普遍采用方形、 三角形类包装体,这种包装体的材料有多种,一般最常用的是采用复合材料。常见的复合材 料至少包括以下几层:热塑性材料最外层、印刷层、支撑层、热塑性材料中间层、阻挡层、胶 粘剂层及热塑性材料最内层。 0003 热塑性材料最外层用于对包装体内的液态食品提供有效的保护,不让水分和液态 侵入到包装材料内;印刷层用于印刷产品、厂家、广告等信息以区别于其他厂家的产品;支 撑层用于稳固及强化包装容器,多为纤维材料,例如纸,这种的也长叫做纸质基体层;热塑 性。
7、材料中间层用于粘结支撑层与阻挡层,同时保护支撑层,防止液态食品进入支撑层;阻挡 层位于热塑性材料中间层和胶粘剂层之间,用于隔绝氧气、阳光并且防止产品味道流失;胶 粘剂层用来加强阻挡层和热塑性材料最内层之间的稳固;热塑性材料最内层直接与液态食 品接触,用于保持液态食品的质量,同时防止液态食品相对于包装体支撑层的渗透和润湿。 其中,热塑性材料最外层、热塑性材料中间层、胶粘剂层和热塑性材料最内层可以使用用高 压法生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推荐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一步推荐使用 由金属茂催化剂催化聚合的乙烯-烯烃共聚物(所谓的金属茂PD、mLLDPE);支撑层一般 为纸质基体层,。
8、可以使用牛皮纸、漂白纸(FBL)、非漂白纸(UBL)、漂白纸与非漂白纸的双层 纸(DULEX)、粘土涂布纸、多层的双层纸(MB)等;阻挡层可以使用铝箔、金属/无机氧化物 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尼龙等。将至少上述几层复合成一整体而形成复合包装材 料,复合包装材料的各层不易分离。随后,将成卷的包装材料分切成片状包装材料,每个片 状包装材料可以制成一个包装容器。 0004 为了防止被包装的液态食品遭到二次污染,整个的包装形成过程都要在无菌的状 态下进行。首先,将消过毒的片状包装材料卷成型为圆柱状包装材料,并且两侧边被纵向封 接,形成了连续、垂直的管状物。该管状物在其一端横向封接,形成包。
9、装容器的顶部或底部, 然后填充所需液态食品,之后将管状物的剩余端相应的横向封接,而制成包装容器的底部 或顶部。最后通过切刀来切割横向封装区域,以形成单个的包装体,并且将这些单个的包装 体送到最终折叠和成型装置中,沿着包装体的折痕被机械式的折叠成最终的形状,如砖型 或其他形状。 0005 所以,为了在包装过程的最后便于成型,首先要根据包装盒的形状,在制造该复合 包装材料的过程中,就采用专门的压痕装置在该复合包装材料上压制出不同的折痕线。具 体地说,在复合包装材料上压制出纵向折痕线、横向折痕线和斜向折痕线,纵向折痕线位于 包装体的垂直边,横向折痕线位于包装体的底边以及用于横向密封的部位,斜向折痕线。
10、位 于包装体的折角处。 说 明 书CN 104309259 A 2/4页 4 0006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CN103042798A公开了一种制造层压包装材料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芯层压制折痕线及冲压出开启孔;步骤2,在芯层外侧面上挤出层 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外层;步骤3,在芯层内侧面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中间层,同时 阻挡层通过中间层复合在芯层内侧面上;步骤4,在阻挡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粘 合剂层;步骤5,在粘合剂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内层;在上述步骤5中,共混金属 茂催化剂聚合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所述最内层的热 塑性材料。
11、。但是,即使这种预先在芯层设置了折痕线的情况,层压包装材料在后续各热塑性 材料层复合层压过程中,压痕线会被压辊压平或使折痕线变浅,使折叠成型效果变差。这是 因为复合包装材料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压痕装置的压力较小时,折痕线在复合包装材料上 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利于后续的折叠包装成型;当压痕装置的压力较大时,复合包装材料在 压痕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此时若支撑层使用纤维材料,则纤维材料在折叠处易被拉长而 有生成裂缝的危险,当拉伸应力较大时,复合包装材料中的热塑性材料最内层和铝箔层会 有开裂的危险,造成包装容器的泄露和使铝箔层失效的危险。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片状包装。
12、材料的方法,该包装材料可 以在折痕线压制时使用较小的压力即可达到较好的折痕线效果。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 该片状包装材料用于制成包装容器,由包含多个片状包装材料的连续包装材料分切而成, 包括如下步骤: 0009 步骤1,展开成卷的纸芯层,在纸芯层冲压出开启孔,该纸芯层纤维方向沿长度方 向延伸; 0010 步骤2,在纸芯层外侧面上印刷印刷层,印刷层的图案文字方向沿纸芯层宽度方向 延伸; 0011 步骤3,在印刷层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外层; 0012 步骤4,在芯层内侧面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中间层,同时阻挡层通过中间层 复合在芯。
13、层内侧面上; 0013 步骤5,在铝箔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粘合剂层; 0014 步骤6,在粘合剂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内层; 0015 步骤7,从最外层一侧压制纵向折痕线、横向折痕线和斜向折痕线,该纵向折痕线 沿纸芯层宽度方向延伸; 0016 步骤8,将经过上述步骤形成的包含多个片状包装材料的连续包装材料,分切形成 单片包装材料。 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折痕线在包装材料层压复合完成后进行,所以压制 折痕线的压力不需要很大,避免了纸芯层在压制折痕线过程中受到的辊压伤害,片状包装 材料具有较坚固的折痕线,又具有很好的包装成型容易性,消除了包装材料中的热塑性材 料最内层和铝。
14、箔层有开裂的危险,不会造成包装容器的泄露和使铝箔层失效的危险。进一 步地,由于印刷层的图案文字方向沿纸芯层宽度方向延伸,纵向折痕线沿纸芯层宽度方向 延伸,制成的包装容器中的纸芯层的纤维方向与包装容器的长度或高度方向垂直,这样制 说 明 书CN 104309259 A 3/4页 5 成的包装容器挺度好,容器形状稳定性好。 001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步骤3与所述步骤4的顺序互换。 001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步骤7与所述步骤8的顺序互换。 00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步骤7与所述步骤8同时执行。 00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纵向折痕。
15、线、所述横向折痕线和斜向折痕线 具有从所述最外层向所述最内层下凹的轮廓。 00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最内层一侧具有与所述纵向折痕线、所述横 向折痕线和所述斜向折痕线相对应的凸出轮廓。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使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片状包装材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制造片状包装材料的方法,该片状包装材料用于制成包装容器,由包含多个 片状包装材料的连续包装材料分切而成,该片状包装材料包括顺序层压的热塑性材料最外 层、印刷层、支撑层、热塑性材料中间层、铝箔层、胶粘剂层和热塑性材料最内层,包括如下 步骤: 0026 步骤1,展开成卷的纸芯层,在纸。
16、芯层冲压出开启孔,该纸芯层纤维方向沿长度方 向延伸; 0027 步骤2,在纸芯层外侧面上印刷印刷层,印刷层的图案文字方向沿纸芯层宽度方向 延伸; 0028 步骤3,在印刷层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外层; 0029 步骤4,在芯层内侧面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中间层,同时阻挡层通过中间层 复合在芯层内侧面上; 0030 步骤5,在铝箔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粘合剂层; 0031 步骤6,在粘合剂层上挤出层压热塑性材料形成最内层; 0032 步骤7,从最外层一侧压制纵向折痕线、横向折痕线和斜向折痕线,该纵向折痕线 沿纸芯层宽度方向延伸; 0033 步骤8,将经过上述步骤形成的包含多个片状包装材料。
17、的连续包装材料,分切形成 单片包装材料。 0034 实施例2 0035 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步骤3与所述步骤4的顺序互换。 0036 实施例3 0037 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步骤7与所述步骤8的顺序互换。 0038 实施例4 0039 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所述步骤7与所述步骤8同时执行。 0040 经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后,制成的片状包装材料如图1所示,在片状 包装材料A上具有纵向折痕线11、横向折痕线12和斜向折痕线13。这三种折痕线通过专 说 明 书CN 104309259 A 4/4页 6 门的压痕辊来压制,压痕辊可以采用外表面分别带有凸起的压痕条和下凹的压痕槽那种, 压。
18、痕条与压痕槽的工作面一一对应;也可以采用外表面分别带有凸起的压痕条和光滑的工 作面无压痕槽的那种。 0041 片状包装材料A上的纵向折痕线11、横向折痕线12和斜向折痕线13具有从该最 外层向最内层下凹的轮廓,当使用压痕辊的外表面分别带有凸起的压痕条和下凹的压痕槽 时,此时片状包装材料A面向最内层的一面具有与纵向折痕线11、横向折痕线12和斜向折 痕线13相对应的凸出轮廓;当使用压痕辊的外表面分别带有凸起的压痕条和光滑的工作 面无压痕槽时,此时片状包装材料A面向热塑性材料最内层的一面为平面,并无与纵向折 痕线11、横向折痕线12和斜向折痕线13相对应的凸出轮廓。这种由最外层向最内层下凹 的折痕。
19、方向的好处在于,在包装体折叠成型的时候,包装材料受挤压产生的材料堆叠会向 包装体的内部进行,这样既不影响包装体外表面的流线性美观造型,也不容易在后续运输 过程中对包装体折叠处进行刮蹭。 0042 折痕线被压制的程度可以用压痕挺度来表示,压痕挺度即为有折痕线的材料与无 折痕线的材料相比的比值,当折痕线越深时,压痕挺度值越小,压痕挺度可以通过适当的改 变折痕深度来实现。 0043 为了达到包装材料更好的成形和稳定效果,也可以在压痕挺度上进一步改进,片 状包装材料A上纵向折痕线11的压痕挺度低于横向折痕线12的压痕挺度,斜向折痕线13 的压痕挺度介于纵向折痕线11的压痕挺度与横向折痕线12的压痕挺度。
20、之间。采用与横 向折痕线12相比压痕挺度相对较弱的纵向折痕线11,可以使包装体较易成形,同时,采用 与纵向折痕线11相比压痕挺度相对较强的横向折痕线12,可以使包装体具有较好的结构 特性。斜向折痕线13的压痕挺度介于纵向折痕线11的压痕挺度与横向折痕线12的压痕 挺度之间,可以使包装材料在折叠时在拐角处更容易进行,而且也符合纸芯层A在纹理方 向不同时所能承受的压痕挺度也不同的特点。具体的,纵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处于55 65的范围内,斜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处于6070的范围内,横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 应处于6575的范围内。比如,纵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为55的时候,斜向折痕线的 压痕挺度为60,横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最好为65;纵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为60的时 候,斜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为65,横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最好为70;纵向折痕线的压痕 挺度为65的时候,斜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为70,横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最好为75。 纵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比横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低220,最好为520,优选为 10;斜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比横向折痕线的压痕挺度低215,最好为210, 优选为5。 说 明 书CN 104309259 A 1/1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0925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