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39311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65446.9

申请日:

2014.10.22

公开号:

CN104307144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3B 26/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罗仁孟变更后:罗仁孟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星光大道17号南宁国际经贸大厦22层变更后:546499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寨岑村岩口屯90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3B 26/00申请日:20141022|||公开

IPC分类号:

A63B26/00

主分类号:

A63B26/00

申请人:

罗仁孟

发明人:

罗仁孟

地址: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星光大道17号南宁国际经贸大厦22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代理人:

李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包括移动轮、底部支撑架、中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封闭板、定滑轮、合页、丝绳、托肩、动力装置、高度调节旋钮、固定轴承A和固定轴承B;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轮、动力轮支架和方向把手;移动轮安装在底部支撑架底部,中部支撑架通过架杆插接于底部支撑架上部,上部支撑架通过架杆插接于中部支撑架上部,上部支撑架封闭板通过合页与上部支撑架开口部分铰接,定滑轮固定在上部支撑架上,托肩固定在中部支撑架上;动力装置通过固定轴承A和固定轴承B连接并固定在底部支撑架和中部支撑架边缘两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倒立行走健身器不具备动力装置、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较难完成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包括移动轮(1)、底部支撑架(2)、中部支撑架(3)、上部支撑架(4)、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定滑轮(6)、合页(7)、丝绳(8)、托肩(9)、动力装置、高度调节旋钮(13)、固定轴承A(14)和固定轴承B(15);其特征在于:移动轮(1)安装在底部支撑架(2)底部,中部支撑架(3)通过架杆插接于底部支撑架(2)上部,上部支撑架(4)通过架杆插接于中部支撑架(3)上部,中部支撑架(3)、上部支撑架(4)均沿着所插接的架杆上下移动;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通过合页(7)与上部支撑架(4)开口部分铰接,定滑轮(6)固定在上部支撑架(4)上,托肩(9)固定在中部支撑架(3)上;动力装置通过固定轴承A(14)和固定轴承B(15)连接并固定在底部支撑架(2)和中部支撑架(3)边缘两端;丝绳(8)绕过定滑轮(6),穿过上部支撑架(4)和中部支撑架(3),丝绳(8)一端与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架(2)连接;高度调节旋钮(13)通过螺纹固定在底部支撑架(2)架杆和中部支撑架(3)上部架杆上端,并与中部支撑架(3)下部架杆和上部支撑架(4)架杆螺纹孔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轮(10)、动力轮支架(11)和方向把手(12);动力轮(10)安装在动力轮支架(11)上,动力轮支架(11)下部较大圆周部位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动力轮(10)内部安装有电力发动机,方向把手(12)上面安装有启动开关和刹车开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支撑架(3)由整体为正方体且中部圆形镂空的支撑面、上部四条架杆、下部四条架杆一体组成,其中支撑面前部略带三角形突出,下部四条架杆都带有螺纹孔。

说明书

说明书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尤其是在倒立行走过程中解决了现有倒立行走健身器不具备动力装置、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较难完成的问题的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
背景技术
倒立和倒立行走是被公认的一项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健身运动。目前,倒立和倒立行走健身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由于倒立,特别是倒立行走这种非常规的运动方式特点,使得大部分人难以完成;能够参与这种运动的人不但需要具备基本的体能素质,而且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因此,大家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而安全的倒立健身器。现有技术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只是帮助做静态的倒立,上肢不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只能满足人部分的倒立体验,无法做到手控倒立和实现倒立行走。
新近有201210430653.4“倒立行走健身器”主要通过垂直滑动支撑架、压缩弹簧、侧面主体支撑架、钩腿拉杆、移动轮实现比较安全的倒立行走;201320602892.3“一种倒立行走健身器”主要通过支架、绑脚带、支撑杆、伸缩杆、刻度孔、穿孔条、滑轮实现简单的倒立行走。它们各有特色,给倒立和倒立行走健身运动爱好者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它们仍然存在缺点:倒立行走健身器不具备动力装置、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较难完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倒立行走健身器不具备动力装置、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较难完成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包括移动轮、底部支撑架、中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封闭板、定滑轮、合页、丝绳、托肩、动力装置、高度调节旋钮、固定轴承A和固定轴承B;其特征在于:移动轮安装在底部支撑架底部,中部支撑架通过架杆插接于底部支撑架上部,上部支撑架通过架杆插接于中部支撑架上部,中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均沿着所插接的架杆上下移动;上部支撑架封闭板通过合页与上部支撑架开口部分铰接,定滑轮固定在上部支撑架上,托肩固定在中部支撑架上;动力装置通过固定轴承A和固定轴承B连接并固定在底部支撑架和中部支撑架边缘两端;丝绳绕过定滑轮,穿过上部支撑架和中部支撑架,丝绳一端与上部支撑架封闭板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架连接;高度调节旋钮通过螺纹固定在底部支撑架架杆和中部支撑架上部架杆上端,并与中部支撑架下部架杆和上部支撑架架杆螺纹孔配合。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轮、动力轮支架和方向把手;动力轮安装在动力轮支架上,动力轮支架下部较大圆周部位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动力轮内部安装有电力发动机,方向把手上面安装有启动开关和刹车开关。
    所述的中部支撑架由整体为正方体且中部圆形镂空的支撑面、上部四条架杆、下部四条架杆一体组成,其中支撑面前部略带三角形突出,下部四条架杆都带有螺纹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可很轻松完成,可帮助较少倒立或倒立行走经验的人轻松体验倒立或倒立行走。另外,该装置具有动力装置,可以依靠动力驱动和刹车,在倒立健身之余,增加了倒立健身的乐趣,吸引更多人参与倒立健身活动。本装置适用于健身运动、医疗康复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动力装置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中部支撑架主视图。
图中1、移动轮,2、底部支撑架,3、中部支撑架,4、上部支撑架,5、上部支撑架封闭板,6、定滑轮,7、合页,8、丝绳,9、托肩,10、动力轮,11、动力轮支架,12、方向把手,13、高度调节旋钮,14、固定轴承A,15、固定轴承B。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包括移动轮1、底部支撑架2、中部支撑架3、上部支撑架4、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定滑轮6、合页7、丝绳8、托肩9、动力装置、高度调节旋钮13、固定轴承A14和固定轴承B15;移动轮1安装在底部支撑架2底部,中部支撑架3通过架杆插接于底部支撑架2上部,上部支撑架4通过架杆插接于中部支撑架3上部,中部支撑架3、上部支撑架4均沿着所插接的架杆上下移动;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通过合页7与上部支撑架4开口部分铰接,定滑轮6固定在上部支撑架4上,托肩9固定在中部支撑架3上;动力装置通过固定轴承A14和固定轴承B15连接并固定在底部支撑架2和中部支撑架3边缘两端;丝绳8绕过定滑轮6,穿过上部支撑架4和中部支撑架3,丝绳8一端与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架2连接;高度调节旋钮13通过螺纹固定在底部支撑架2架杆和中部支撑架3上部架杆上端,并与中部支撑架3下部架杆和上部支撑架4架杆螺纹孔配合。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轮10、动力轮支架11和方向把手12;动力轮10安装在动力轮支架11上,动力轮支架11下部较大圆周部位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动力轮10内部安装有电力发动机,方向把手12上面安装有启动开关和刹车开关。
    所述的中部支撑架3由整体为正方体且中部圆形镂空的支撑面、上部四条架杆、下部四条架杆一体组成,其中支撑面前部略带三角形突出,下部四条架杆都带有螺纹孔。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准备倒立前打开刹车开关,动力装置启动刹车系统,动力轮10刹死。手动打开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倒立者头部钻入托肩9,托肩9护住双肩负担起身体重量。双手抓住中部支撑架3上部架杆,双脚向上腾翻并从上部支撑架4缺口处进入上部支撑架4圆环内。这时用脚勾下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双脚勾住上部支撑架4,用手拨开托肩9,双手自然下垂,关掉刹车开关后,即可实现倒立和手动倒立行走。当倒立行走者中途休息时,可以打开启动开关,动力装置驱动动力轮10,整个倒立装置可以按照倒立者操纵方向把手12方向运动,启动开关和刹车开关共同作用控制倒立装置的运动和停止。当倒立者准备离开倒立装置时,打开刹车开关,倒立装置停止运动后,将托肩9托住双肩,拉动丝绳8,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打开,倒立者双手抓住中部支撑架3上部架杆,双脚从上部支撑架4缺口处向下腾翻起立,即可恢复站立姿势;高度调节旋钮13配合各插接架杆的螺纹孔调节中部支撑架3和上部支撑架4距离地面的高度以适合不同身体高度特征的健身者使用。

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71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8 C N 1 0 4 3 0 7 1 4 4 A (21)申请号 201410565446.9 (22)申请日 2014.10.22 A63B 26/00(2006.01) (71)申请人罗仁孟 地址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星光大 道17号南宁国际经贸大厦22层 (72)发明人罗仁孟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4 代理人李珊 (54) 发明名称 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 包括移动轮、底部支撑架、中部支撑架、上。

2、部支撑 架、上部支撑架封闭板、定滑轮、合页、丝绳、托肩、 动力装置、高度调节旋钮、固定轴承A和固定轴 承B;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轮、动力轮支架和方向把 手;移动轮安装在底部支撑架底部,中部支撑架 通过架杆插接于底部支撑架上部,上部支撑架通 过架杆插接于中部支撑架上部,上部支撑架封闭 板通过合页与上部支撑架开口部分铰接,定滑轮 固定在上部支撑架上,托肩固定在中部支撑架上; 动力装置通过固定轴承A和固定轴承B连接并固 定在底部支撑架和中部支撑架边缘两端;本发明 解决了现有倒立行走健身器不具备动力装置、倒 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较难完成的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

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07144 A CN 104307144 A 1/1页 2 1.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包括移动轮(1)、底部支撑架(2)、中部支撑架(3)、 上部支撑架(4)、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定滑轮(6)、合页(7)、丝绳(8)、托肩(9)、动力装 置、高度调节旋钮(13)、固定轴承A(14)和固定轴承B(15);其特征在于:移动轮(1)安装 在底部支撑架(2)底部,中部支撑架(3)通过架杆插接于底部支撑架(2)上部,上部支撑架 (4)通过架杆插接于中部支撑架(。

4、3)上部,中部支撑架(3)、上部支撑架(4)均沿着所插接的 架杆上下移动;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通过合页(7)与上部支撑架(4)开口部分铰接,定滑 轮(6)固定在上部支撑架(4)上,托肩(9)固定在中部支撑架(3)上;动力装置通过固定轴 承A(14)和固定轴承B(15)连接并固定在底部支撑架(2)和中部支撑架(3)边缘两端; 丝绳(8)绕过定滑轮(6),穿过上部支撑架(4)和中部支撑架(3),丝绳(8)一端与上部支撑 架封闭板(5)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架(2)连接;高度调节旋钮(13)通过螺纹固定在底部 支撑架(2)架杆和中部支撑架(3)上部架杆上端,并与中部支撑架(3)下部架杆和上部支撑 。

5、架(4)架杆螺纹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 置包括动力轮(10)、动力轮支架(11)和方向把手(12);动力轮(10)安装在动力轮支架(11) 上,动力轮支架(11)下部较大圆周部位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动力轮(10)内部安装有电力发 动机,方向把手(12)上面安装有启动开关和刹车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支 撑架(3)由整体为正方体且中部圆形镂空的支撑面、上部四条架杆、下部四条架杆一体组 成,其中支撑面前部略带三角形突出,下部四条架杆都带有螺纹孔。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

6、07144 A 1/3页 3 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尤其是在倒立行走过程中解决了现有 倒立行走健身器不具备动力装置、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较难完成的问题的一种带动 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 背景技术 0002 倒立和倒立行走是被公认的一项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健身运动。目前,倒立和 倒立行走健身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由于倒立,特别是倒立行走这种非常规的运 动方式特点,使得大部分人难以完成;能够参与这种运动的人不但需要具备基本的体能素 质,而且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因此,大家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而安全的倒立健身器。 现有技术解决此问。

7、题的方案只是帮助做静态的倒立,上肢不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只能满足 人部分的倒立体验,无法做到手控倒立和实现倒立行走。 0003 新近有201210430653.4“倒立行走健身器”主要通过垂直滑动支撑架、压缩弹簧、 侧面主体支撑架、钩腿拉杆、移动轮实现比较安全的倒立行走;201320602892.3“一种倒立 行走健身器”主要通过支架、绑脚带、支撑杆、伸缩杆、刻度孔、穿孔条、滑轮实现简单的倒立 行走。它们各有特色,给倒立和倒立行走健身运动爱好者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它们仍然存 在缺点:倒立行走健身器不具备动力装置、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较难完成。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的倒立行走健身器不。

8、具备动力装置、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均较 难完成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包 括移动轮、底部支撑架、中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封闭板、定滑轮、合页、丝绳、 托肩、动力装置、高度调节旋钮、固定轴承A和固定轴承B;其特征在于:移动轮安装在底部 支撑架底部,中部支撑架通过架杆插接于底部支撑架上部,上部支撑架通过架杆插接于中 部支撑架上部,中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均沿着所插接的架杆上下移动;上部支撑架封闭板 通过合页与上部支撑架开口部分铰接,定滑轮固定在上部支撑架上,托肩固定在中部支撑 架上;动力。

9、装置通过固定轴承A和固定轴承B连接并固定在底部支撑架和中部支撑架边缘 两端;丝绳绕过定滑轮,穿过上部支撑架和中部支撑架,丝绳一端与上部支撑架封闭板连 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架连接;高度调节旋钮通过螺纹固定在底部支撑架架杆和中部支撑 架上部架杆上端,并与中部支撑架下部架杆和上部支撑架架杆螺纹孔配合。 0006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轮、动力轮支架和方向把手;动力轮安装在动力轮支架 上,动力轮支架下部较大圆周部位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动力轮内部安装有电力发动机,方向 把手上面安装有启动开关和刹车开关。 0007 所述的中部支撑架由整体为正方体且中部圆形镂空的支撑面、上部四条架杆、下 部四条架杆一体组成,。

10、其中支撑面前部略带三角形突出,下部四条架杆都带有螺纹孔。 说 明 书CN 104307144 A 2/3页 4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倒立动作和恢复站立姿势 均可很轻松完成,可帮助较少倒立或倒立行走经验的人轻松体验倒立或倒立行走。另外,该 装置具有动力装置,可以依靠动力驱动和刹车,在倒立健身之余,增加了倒立健身的乐趣, 吸引更多人参与倒立健身活动。本装置适用于健身运动、医疗康复领域。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0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0011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0012 图4是本发明的动力装置主视图。 0013 图5是本。

11、发明的中部支撑架主视图。 0014 图中1、移动轮,2、底部支撑架,3、中部支撑架,4、上部支撑架,5、上部支撑架封闭 板,6、定滑轮,7、合页,8、丝绳,9、托肩,10、动力轮,11、动力轮支架,12、方向把手,13、高度 调节旋钮,14、固定轴承A,15、固定轴承B。 具体实施方 式 0015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带动力的倒立行走健身器,包括移动轮1、 底部支撑架2、中部支撑架3、上部支撑架4、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定滑轮6、合页7、丝绳8、 托肩9、动力装置、高度调节旋钮13、固定轴承A14和固定轴承B15;移动轮1安装在底部支 撑架2底部,中部支撑架3通过架杆插接于底。

12、部支撑架2上部,上部支撑架4通过架杆插接 于中部支撑架3上部,中部支撑架3、上部支撑架4均沿着所插接的架杆上下移动;上部支 撑架封闭板5通过合页7与上部支撑架4开口部分铰接,定滑轮6固定在上部支撑架4上, 托肩9固定在中部支撑架3上;动力装置通过固定轴承A14和固定轴承B15连接并固定在 底部支撑架2和中部支撑架3边缘两端;丝绳8绕过定滑轮6,穿过上部支撑架4和中部支 撑架3,丝绳8一端与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连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架2连接;高度调节旋 钮13通过螺纹固定在底部支撑架2架杆和中部支撑架3上部架杆上端,并与中部支撑架3 下部架杆和上部支撑架4架杆螺纹孔配合。 0016 所述的动力装置。

13、包括动力轮10、动力轮支架11和方向把手12;动力轮10安装在 动力轮支架11上,动力轮支架11下部较大圆周部位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动力轮10内部安 装有电力发动机,方向把手12上面安装有启动开关和刹车开关。 0017 所述的中部支撑架3由整体为正方体且中部圆形镂空的支撑面、上部四条架杆、 下部四条架杆一体组成,其中支撑面前部略带三角形突出,下部四条架杆都带有螺纹孔。 0018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准备倒立前打开刹车开关,动力装置启动刹 车系统,动力轮10刹死。手动打开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倒立者头部钻入托肩9,托肩9护 住双肩负担起身体重量。双手抓住中部支撑架3上部架杆,双脚向上腾翻。

14、并从上部支撑架 4缺口处进入上部支撑架4圆环内。这时用脚勾下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双脚勾住上部支撑 架4,用手拨开托肩9,双手自然下垂,关掉刹车开关后,即可实现倒立和手动倒立行走。当 倒立行走者中途休息时,可以打开启动开关,动力装置驱动动力轮10,整个倒立装置可以按 照倒立者操纵方向把手12方向运动,启动开关和刹车开关共同作用控制倒立装置的运动 说 明 书CN 104307144 A 3/3页 5 和停止。当倒立者准备离开倒立装置时,打开刹车开关,倒立装置停止运动后,将托肩9托 住双肩,拉动丝绳8,上部支撑架封闭板5打开,倒立者双手抓住中部支撑架3上部架杆,双 脚从上部支撑架4缺口处向下腾翻起立,即可恢复站立姿势;高度调节旋钮13配合各插接 架杆的螺纹孔调节中部支撑架3和上部支撑架4距离地面的高度以适合不同身体高度特征 的健身者使用。 说 明 书CN 104307144 A 1/4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07144 A 2/4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07144 A 3/4页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07144 A 4/4页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307144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