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38811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11859.7

申请日:

2013.09.12

公开号:

CN104442834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1B 1/00申请公布日:20150325|||公开

IPC分类号:

B61B1/00

主分类号:

B61B1/00

申请人:

侯庆生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9区43栋10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设施。提供一种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可以自动控制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基本上不超员,同时让乘客无需提前购票并确定下车站,也不会延长列车上下客时间。对应列车每个独立的座席区,有隔断将座席区车门停靠位置的站台与周围的站台分隔开形成座席候车区,隔断中有入口闸机、出口闸机,闸机与地铁线路的计算机相连。可以节省人力,增加乘客乘车的便利性,节省时间,也不会延误列车运行。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包括有站台,站台设有列车固定停车位,列车有座席区、混乘区,座席区、混乘区分别有车门,其特征是:对应列车每个独立的座席区,有隔断将座席区车门停靠位置的站台与周围的站台分隔开形成座席候车区,隔断中有入口闸机、出口闸机,闸机与地铁线路的计算机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隔断设置的位置应使得当列车停车位置与设定的停车位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混乘区车门不在座席候车区的站台范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列车的一个独立座席区在列车靠站台一侧有两个以上的车门时,停靠时处在同一座席候车区的站台范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其特征是: 闸机上有自动检票机。

5.  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始发站,在上次列车出站后,计算机中记录的本次列车的座席区人数设置为0,入口闸机开放,入口闸机每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每次座席区人数的值改变时,判断座席区人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本次列车进站后乘客从座席候车区上车,直至本次列车在始发站准备发车时,入口闸机关闭,然后列车出站;
在途经每一站,执行如下步骤:
A、上次列车出站后,判断座席区人数减去本站下车预估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入口闸机每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 当座席区人数的值改变时,判断座席区人数减去本站下车预估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
B、在本次列车进站前,为保障乘客可以有足够时间通过座席候车区并上车而预留的安全时间到达时,入口闸机关闭;
C、本次列车进站后,座席候车区内乘客上车,下车乘客通过出口闸机离开;出口闸机每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减1,至下次列车进站时停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本站下车预估数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是前两次列车的座席区在本站下车人数的平均值的90%,或者是此前一周本时间段列车的座席区在本站下车人数的平均值的90%。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乘客通过入口闸机时,自动检票机在车票上记录即将到达列车的车次,乘客通过出口闸机时,计算机通过自动检票机读取乘客车票上的车次,与本站刚才到达的车次不符的,乘客车票上的车次相应列车的座席区人数的值减1,刚才到达的车次相应列车的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

说明书

说明书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站设施。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3112461A公开了一种长度超出站台的地铁列车编组,在列车端部增加了座席区,为了保证乘客上下车的便利和速度,座席区的乘客人数应该加以控制,防止超员。此外有些地铁线路在列车上开设有高票价的座席区,也需要控制乘客人数不要超员。现有城市公交中,如果需要控制乘车人数,一般都由司乘人员通过观察车上情况,然后人为控制来完成,如果用在地铁上,不仅速度慢,延长列车上下客时间,而且地铁乘客流动快,很难控制;如果采用提前售票的方式,乘客不仅需要提前购票,而且购票同时要确定下车站,不仅给乘客带来不便,而且对于停靠频繁、人员流动大的地铁来说,售票等工作劳动强度大、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可以自动控制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基本上不超员,同时让乘客无需提前购票并确定下车站,也不会延长列车上下客时间。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有站台,站台设有列车固定停车位,列车有座席区、混乘区,座席区、混乘区分别有车门,对应列车每个独立的座席区,有隔断将座席区车门停靠位置的站台与周围的站台分隔开形成座席候车区,隔断中有入口闸机、出口闸机,闸机与地铁线路的计算机相连。乘客可以通过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进、出座席候车区,在列车进站前根据上一站上下车情况计算座席区空位数,通过闸机控制进入座席候车区的乘客数,利用闸机设置在站台上,乘客行走距离短的优势,可以使乘客在列车到达前的较短时间内进入座席候车区,这些乘客在列车进站后可以全部上车,不用再计算人数,这样就不会延长列车上下客时间。通过闸机统计上下车人数,由计算机自动处理,乘客下车后的空座位会被重新利用,乘客无需提前购票并确定下车站。
    对于列车每一个独立的座席区,控制乘车人数的方法如下:在始发站,在上次列车出站后,计算机中记录的本次列车的座席区人数设置为0,入口闸机开放,入口闸机每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每次座席区人数的值改变时,判断座席区人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本次列车进站后乘客从座席候车区上车,直至本次列车在始发站准备发车时,入口闸机关闭,然后列车出站;
在途经每一站,执行如下步骤:
A、上次列车出站后,判断座席区人数减去本站下车预估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入口闸机每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 当座席区人数的值改变时,判断座席区人数减去本站下车预估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
B、在本次列车进站前,为保障乘客可以有足够时间通过座席候车区并上车而预留的安全时间到达时,入口闸机关闭;
C、本次列车进站后,座席候车区内乘客上车,下车乘客通过出口闸机离开;出口闸机每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减1,至下次列车进站时停止。
 本站下车预估数的引入有利于增加座位利用率,其最小值为0,其最大值可以是前两次列车的座席区在本站下车人数的平均值的90%,也可以是此前一周本时间段列车的座席区在本站下车人数的平均值的90%;当取值为0时,可以保证不超员,当其取值大于0,并且下车预估数大于实际下车人数时,就有可能超员,但是此时座席区人数将大于座席区定员,在下一站控制上车人数时这个误差将被计算在内,自动减少下站上车人数,因此,由下车预估数引起的超员只会短时间、小幅度的存在,总体上基本不会超员。本站下车预估数的取值应根据各线路平时的乘客人数、上下车频度等确定,一般来说,乘客上下车频繁的市内线路,本站下车预估数的取值可以高些,而有的城郊线路乘客大多都是到终点站才下车的,本站下车预估数的取值就应该低些甚至为0。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节省人力,增加乘客乘车的便利性,节省时间,也不会延误列车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站台及列车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列车的座席区(8)位于列车端部,站台设有列车固定停车位,列车有座席区(8)、混乘区(9),座席区(8)有车门(6),混乘区(9)有车门(7),对于列车独立的座席区(8),有隔断(1)将座席区车门(6)停靠位置的站台与周围的站台分隔开形成座席候车区(5),隔断中有入口闸机(3)、出口闸机(2),闸机与地铁线路的计算机相连。隔断(1)设置的位置应使得当列车停车位置与设定的停车位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混乘区车门(7)不在座席候车区(5)的站台范围内。列车的一个独立座席区在列车靠站台一侧有两个以上的车门时,停靠时处在同一座席候车区的站台范围内。
      闸机上有自动检票机。乘客通过入口闸机时,自动检票机在车票上记录即将到达列车的车次,乘客通过出口闸机时,计算机通过自动检票机读取乘客车票上的车次,与本站刚才到达的车次不符的,乘客车票上的车次相应列车的座席区人数的值减1,刚才到达的车次相应列车的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有助于纠正乘客进入座席候车区后没有乘坐当次列车带来的误差。

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411859.7 (22)申请日 2013.09.12 B61B 1/00(2006.01) (71)申请人侯庆生 地址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9区43栋 104号 (72)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 (57) 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设施。提供一种地铁座席区乘 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可以自动控制地铁座席 区乘客人数基本上不超员,同时让乘客无需提前 购票并确定下车站,也不会延长列车上下客时间。 对应列车每个独立的座席区,有隔断将座席区车 门停靠位置的站台与周围的站台分隔开形成座。

2、席 候车区,隔断中有入口闸机、出口闸机,闸机与地 铁线路的计算机相连。可以节省人力,增加乘客乘 车的便利性,节省时间,也不会延误列车运行。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28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42834 A 1/1页 2 1.一种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包括有站台,站台设有列车固定停车位,列车 有座席区、混乘区,座席区、混乘区分别有车门,其特征是:对应列车每个独立的座席区,有 隔断将座席区车门停靠位置的站台与周围的站。

3、台分隔开形成座席候车区,隔断中有入口闸 机、出口闸机,闸机与地铁线路的计算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隔断设置的位置 应使得当列车停车位置与设定的停车位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混乘区车门不在座席候车 区的站台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列车的一个独立 座席区在列车靠站台一侧有两个以上的车门时,停靠时处在同一座席候车区的站台范围 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其特征是: 闸机上有自动检 票机。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始发 站,在上次列。

4、车出站后,计算机中记录的本次列车的座席区人数设置为0,入口闸机开放,入 口闸机每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每次座席区人数的值改变时,判断座席区人 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本次列车进站后乘 客从座席候车区上车,直至本次列车在始发站准备发车时,入口闸机关闭,然后列车出站; 在途经每一站,执行如下步骤: A、上次列车出站后,判断座席区人数减去本站下车预估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 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入口闸机每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加 1; 当座席区人数的值改变时,判断座席区人数减去本站下车预估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 员,若未达到则。

5、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 B、在本次列车进站前,为保障乘客可以有足够时间通过座席候车区并上车而预留的安 全时间到达时,入口闸机关闭; C、本次列车进站后,座席候车区内乘客上车,下车乘客通过出口闸机离开;出口闸机每 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减1,至下次列车进站时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本站下车预估数 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是前两次列车的座席区在本站下车人数的平均值的90%,或者是此前 一周本时间段列车的座席区在本站下车人数的平均值的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乘客通过入口闸 机时,自动检票机在车票。

6、上记录即将到达列车的车次,乘客通过出口闸机时,计算机通过自 动检票机读取乘客车票上的车次,与本站刚才到达的车次不符的,乘客车票上的车次相应 列车的座席区人数的值减1,刚才到达的车次相应列车的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2834 A 1/2页 3 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站设施。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专利CN103112461A公开了一种长度超出站台的地铁列车编组,在列车端部 增加了座席区,为了保证乘客上下车的便利和速度,座席区的乘客人数应该加以控制,防止 超员。此外有些地铁线路在列车上开设有高票价的座席区,也需要。

7、控制乘客人数不要超员。 现有城市公交中,如果需要控制乘车人数,一般都由司乘人员通过观察车上情况,然后人为 控制来完成,如果用在地铁上,不仅速度慢,延长列车上下客时间,而且地铁乘客流动快,很 难控制;如果采用提前售票的方式,乘客不仅需要提前购票,而且购票同时要确定下车站, 不仅给乘客带来不便,而且对于停靠频繁、人员流动大的地铁来说,售票等工作劳动强度 大、速度慢。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及方法,可以自动控制地 铁座席区乘客人数基本上不超员,同时让乘客无需提前购票并确定下车站,也不会延长列 车上下客时间。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有站台,站台设有。

8、列车固定停车位,列车有座席区、混乘区, 座席区、混乘区分别有车门,对应列车每个独立的座席区,有隔断将座席区车门停靠位置的 站台与周围的站台分隔开形成座席候车区,隔断中有入口闸机、出口闸机,闸机与地铁线路 的计算机相连。乘客可以通过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进、出座席候车区,在列车进站前根据上 一站上下车情况计算座席区空位数,通过闸机控制进入座席候车区的乘客数,利用闸机设 置在站台上,乘客行走距离短的优势,可以使乘客在列车到达前的较短时间内进入座席候 车区,这些乘客在列车进站后可以全部上车,不用再计算人数,这样就不会延长列车上下客 时间。通过闸机统计上下车人数,由计算机自动处理,乘客下车后的空座位会被重。

9、新利用, 乘客无需提前购票并确定下车站。 0005 对于列车每一个独立的座席区,控制乘车人数的方法如下:在始发站,在上次列车 出站后,计算机中记录的本次列车的座席区人数设置为0,入口闸机开放,入口闸机每通过 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每次座席区人数的值改变时,判断座席区人数是否达到座 席区定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本次列车进站后乘客从座席候车 区上车,直至本次列车在始发站准备发车时,入口闸机关闭,然后列车出站; 在途经每一站,执行如下步骤: A、上次列车出站后,判断座席区人数减去本站下车预估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员,若未 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入口闸机每通。

10、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加 1; 当座席区人数的值改变时,判断座席区人数减去本站下车预估数是否达到座席区定 员,若未达到则入口闸机开放,否则入口闸机关闭; 说 明 书CN 104442834 A 2/2页 4 B、在本次列车进站前,为保障乘客可以有足够时间通过座席候车区并上车而预留的安 全时间到达时,入口闸机关闭; C、本次列车进站后,座席候车区内乘客上车,下车乘客通过出口闸机离开;出口闸机每 通过一名乘客,座席区人数的值减1,至下次列车进站时停止。 0006 本站下车预估数的引入有利于增加座位利用率,其最小值为0,其最大值可以是前 两次列车的座席区在本站下车人数的平均值的90%,也可以是此。

11、前一周本时间段列车的座 席区在本站下车人数的平均值的90%;当取值为0时,可以保证不超员,当其取值大于0,并 且下车预估数大于实际下车人数时,就有可能超员,但是此时座席区人数将大于座席区定 员,在下一站控制上车人数时这个误差将被计算在内,自动减少下站上车人数,因此,由下 车预估数引起的超员只会短时间、小幅度的存在,总体上基本不会超员。本站下车预估数的 取值应根据各线路平时的乘客人数、上下车频度等确定,一般来说,乘客上下车频繁的市内 线路,本站下车预估数的取值可以高些,而有的城郊线路乘客大多都是到终点站才下车的, 本站下车预估数的取值就应该低些甚至为0。 0007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节省人力。

12、,增加乘客乘车的便利性,节省时间,也不会延 误列车运行。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地铁座席区乘客人数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站台及列车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图1所示的列车的座席区(8)位于列车端部,站台设有列车固定停车位,列车有座 席区(8)、混乘区(9),座席区(8)有车门(6),混乘区(9)有车门(7),对于列车独立的座席 区(8),有隔断(1)将座席区车门(6)停靠位置的站台与周围的站台分隔开形成座席候车区 (5),隔断中有入口闸机(3)、出口闸机(2),闸机与地铁线路的计算机相连。隔断(1)设置 的位置应使得当列车停车位置与设定的停车位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混乘区车门(7)不 在座席候车区(5)的站台范围内。列车的一个独立座席区在列车靠站台一侧有两个以上的 车门时,停靠时处在同一座席候车区的站台范围内。 0010 闸机上有自动检票机。乘客通过入口闸机时,自动检票机在车票上记录即将到达 列车的车次,乘客通过出口闸机时,计算机通过自动检票机读取乘客车票上的车次,与本站 刚才到达的车次不符的,乘客车票上的车次相应列车的座席区人数的值减1,刚才到达的车 次相应列车的座席区人数的值加1。有助于纠正乘客进入座席候车区后没有乘坐当次列车 带来的误差。 说 明 书CN 104442834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2834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