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的防海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的防海盗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417754.7 (22)申请日 2014.08.22 102133471 2013.09.16 TW B63G 13/00(2006.01) (71)申请人蓝维万 地址中国台湾台中市 (72)发明人蓝维万 张锦锋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55 代理人张雅军 谢琼慧 (54) 发明名称 船舶的防海盗装置 (57) 摘要 一种船舶的防海盗装置,适用于一个被海盗 威胁的船舶,该防海盗装置包含一个载体,及数条 缠绕件,该载体可浮于一水面,所述缠绕件彼此相 间隔地连接于该载体,借由所述缠绕件缠绕一个 。
2、接近该船舶的海盗船的螺旋桨,能使该海盗船的 螺旋桨停止运作,让该海盗船无法继续行进,进而 防止海盗追逐、靠近并登上该船舶,提升该船舶对 海盗的防御。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33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43326 A 1/1页 2 1.一种船舶的防海盗装置,适用于一个被海盗威胁的船舶,其特征在于:该防海盗装 置包含一个载体,及数条缠绕件;该载体可浮于一水面;所述缠绕件彼此相间隔地连接于 该载体,且能借。
3、由该载体的浮力维持在该水面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至少 一个设置于所述缠绕件的末端的加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包括数个分支部,每 一个分支部具有一个连接端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端的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相互连接,使所 述分支部呈一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分支部分别连接所述缠绕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数个 加重件,所述加重件分别设置在连接于所述自由端的缠绕件的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一个 设置于该载体的。
4、连接端的相接之处的基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的分支部具可充气 性,该基座包括一个自毁装置及一个与该自毁装置连接且可填充气体于所述分支部的充气 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一个 自该基座的一侧朝远离该基座的方向延伸的主缠绕件,该主缠绕件与所述缠绕件朝同一方 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一个 设置于该主缠绕件的末端的主加重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加重件的重量大于各 个加重件的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
5、的防海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件为具可挠性的 链珠线或流苏线。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3326 A 1/4页 3 船舶的防海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海盗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阻止海盗船接近、追逐的船舶的 防海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海盗活动一向对航运及渔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及形成航海人员的生命威胁,现有 的海盗自防方式多为防止海盗攀爬到船舶上的工具,如使用高压水柱攻击工具,或是在船 舶上设置防止海盗攀爬的装置,使用上述的方法属非常被动消极,且无法完全保障航海人 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设置防止海盗攀爬的装置通常需要对船舶进行船体本身的结构改造, 非常不便。 。
6、0003 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公布号CN102205872A围档式船舶防海盗系统发明 专利案所述,由一个缆绳贯穿一水面回转装置,借由行进时该回转装置在流体力量的作用 下带动该缆绳张开,能在一个船舶的周围形成一个围栏,当一个海盗船接近时,会撞击到该 回转装置,能使海盗无法靠近该船舶。虽然该防海盗系统能达成防止海盗靠近的目的,但不 能有效地阻止该海盗船的追逐,该海盗船依然会对该船舶形成威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且能阻止海盗靠近、追逐行进中的船舶,使 船舶受到保护的船舶的防海盗装置。 0005 本发明船舶的防海盗装置,适用于一个被海盗威胁的船舶,该防海盗装置包。
7、含一 个载体,及数条缠绕件,该载体可浮于一水面,所述缠绕件是彼此相间隔地连接于该载体, 且能借由该载体的浮力维持在该水面下方。 0006 较佳地,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缠绕件的末端的加重件。 0007 较佳地,该载体包括数个分支部,每一个分支部具有一个连接端及一个相反于该 连接端的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相互连接,使所述分支部呈一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分支部分别 连接所述缠绕件。 0008 较佳地,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数个加重件,所述加重件分别设置在连接于所述自 由端的缠绕件的末端。 0009 较佳地,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载体的连接端的相接之处的基座。 0010 较佳地,该载体的分。
8、支部具可充气性,该基座包括一个自毁装置及一个与该自毁 装置连接且可填充气体于所述分支部的充气装置。 0011 较佳地,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一个自该基座的一侧朝远离该基座的方向延伸的主 缠绕件,该主缠绕件与所述缠绕件朝同一方向延伸。 0012 较佳地,该防海盗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主缠绕件的末端的主加重件。 0013 较佳地,该主加重件的重量大于各个加重件的重量。 0014 较佳地,所述缠绕件为具可挠性的链珠线或流苏线。 说 明 书CN 104443326 A 2/4页 4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缠绕件缠绕该海盗船的螺旋桨,会使该螺旋桨 停止运作,并让该海盗船无法继续行驶,可防止。
9、海盗追逐、靠近并攀爬到该船舶上,可提升 该船舶对海盗的防御。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0017 图2是一局部放大图,说明该实施例中一个基座的一个自毁装置及一个充气装置 的相对位置; 0018 图3是一剖面图,说明一个可供该实施例容置的收纳容器; 0019 图4是一局部剖面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容置于该收纳容器时的状态; 0020 图5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在海中漂浮时的状态; 0021 图6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缠绕件缠绕一个海盗船的螺旋桨时的状 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详细说明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
10、如前、后、 左、右、顶、底,是以各图所示方位暨正常使用方位为基准。 0023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船舶的防海盗装置的一实施例,适用于一个被海盗威胁的 船舶,该船舶的防海盗装置1包含一个载体2、数条缠绕件3、三个加重件4、一个基座5、一 个主缠绕件6,及一个主加重件7。 0024 该载体2具可充气性且可浮于一水面,并包括三个分支部21,每一个分支部21具 有一个连接端211及一个相反于该连接端211的自由端212,所述连接端211相互连接,使 所述分支部21呈一角度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支部21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等。 0025 所述缠绕件3彼此相间隔地连接于该载体2的分支部21的底侧且。
11、分别朝远离该 载体2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缠绕件3为具可挠性的链珠线或流苏线。 0026 所述加重件4分别设置在连接于所述自由端212的缠绕件3的末端,在本实施例 中,所述加重件4为铅锤。 0027 该基座5设置于该载体2的连接端211的相接之处,该基座5包括一个自毁装置 51,及一个设置于该自毁装置51的上方且与该自毁装置51连接,并可填充气体于该载体2 的分支部21的充气装置52。 0028 该主缠绕件6自该基座5的底侧朝远离该基座5的方向延伸,该主缠绕件6与所 述缠绕件3朝同一方向延伸。 0029 该主加重件7设置于该主缠绕件6的末端,在本实施例中,该主加重件7为铅锤, 且该主加。
12、重件7的体积大于各个加重件4的体积。 0030 参阅图3与图4,该防海盗装置1可容置于一个收纳容器8内,该收纳容器8具有 一个本体82,及一可脱离地套合于该本体82的盖体81,该本体82具有一个底壁83、一个自 该底壁83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外围绕壁84、及一个等间隔设置于该外围绕壁84内且自该底 壁83的中央向上延伸的内围绕壁85、三个自该底壁83向上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于该外围 绕壁84及该内围绕壁85之间的隔板86,该底壁83及该内围绕壁85相配合界定出一个主 说 明 书CN 104443326 A 3/4页 5 容室87,而该底壁83、该内围绕壁85、该外围绕壁84,及所述隔板86相配合界定。
13、出三个子 容室88,该收纳容器8的隔板86及所述子容室88的数量对应该载体2的分支部21的数 量。 0031 欲将该防海盗装置1收纳于该收纳容器8时,首先将该主加重件7及该主缠绕件 63置放于该主容室87内,随后分别将该载体2的分支部21对应所述子容室88的位置,使 所述分支部21及与各分支部21连接的缠绕件3分别容置于所述子容室88内,随后再盖上 该盖体81,即完成该防海盗装置1的收纳,此时所述分支部21是呈现未充气的状态。另外, 由于该主加重件7是容置于该主容室87内部且与所述缠绕件3分离,能避免因行驶中的船 舶晃动过于剧烈,而导致所述缠绕件3缠绕该主加重件7的情况。 0032 参阅图2与。
14、图5,欲使用该防海盗装置1时,首先将该防海盗装置1从收纳容器8 中取出,利用该充气装置52将该载体2的分支部21充气,再将该防海盗装置1自该船舶10 的尾部抛入海中,充气后的分支部21会让该载体2及该基座5浮于海面上,如此便能够轻 易辨识该防海盗装置1在海中的位置,且所述缠绕件3借由所述分支部21的浮力会维持在 该海面下方,而由于所述分支部21之间呈等角度间隔设置,可维持该防海盗装置1的平衡, 且该主加重件7及所述加重件4的重量能使该防海盗装置1在大海中维持平稳,并能减少 该防海盗装置1随同尾浪的漂移,此外,由于该主加重件7的重量是大于各个加重件4的重 量,如此能使该防海盗装置1的重心不产生偏。
15、移。 0033 参阅图6,当该船舶10被一个海盗船100追逐且加速逃离时,可在该船舶10的尾 部抛入多个防海盗装置1,所述防海盗装置1会随着该船舶10行驶产生的流体力自该船舶 10的尾部后方分散开来(图未示),而尾随于该船舶10后方追逐的海盗船100若太接近其 中一个防海盗装置1,该海盗船100的螺旋桨101会因卷入该防海盗装置1的缠绕件3,使 得该螺旋桨101停止转动,进而使该海盗船100无法继续行进,此时,该船舶10即可行驶远 离该海盗船100,并免于受到海盗的威胁。 0034 该海盗船100可能会从该船舶10的两侧驶近,因此,该防海盗装置1不限于抛设 在该船舶10的尾端后方,可斟酌实际状。
16、况选择抛设的位置,而抛设越多的防海盗装置1,该 海盗船100的螺旋桨101被所述缠绕件3卷入的机率就越高,便越能提高该船舶10的防御 力。 003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缠绕件3的长度相同,但在实际制造时,所述缠绕件3的长度 也可不同,另外,如接近该船舶10的船只(图未示)不是海盗船,或是海盗的威胁已解除, 可启动该自毁装置51使该防海盗装置1的分支部泄气毁损,如此该防海盗装置1便会沉入 海底并且失去功能,可避免该船只或其他行经该防海盗装置1的船只的螺旋桨因缠入所述 缠绕件3而停止运作。 0036 综上所述,由于该载体2可浮于水面,使用时能够轻易辨识该防海盗装置1在海中 的位置,且该主加重件7及。
17、所述加重件4的重量能使该防海盗装置1在大海中维持平稳,而 借由所述缠绕件3缠绕一接近该船舶10的海盗船100的螺旋桨101,能使该螺旋桨101停 止运作,进而使该海盗船100无法继续行进,能防止海盗持续追逐、靠近并登上该船舶10, 借以达成对海盗的防御,此外,该防海盗装置1相较于其他的防海盗装置,安装较为简易、 迅速,且无需对该船舶10的船体进行结构改造,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0037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 说 明 书CN 104443326 A 4/4页 6 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 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443326 A 1/6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26 A 2/6页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26 A 3/6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26 A 4/6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26 A 10 5/6页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26 A 11 6/6页 12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3326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