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车结构.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387680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92115.1

申请日:

2014.11.25

公开号:

CN104444797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6C 6/00申请日:20141125授权公告日:20160504终止日期:201611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C6/00申请日:20141125|||公开

IPC分类号:

B66C6/00

主分类号:

B66C6/00

申请人:

无锡市晶瑜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军

地址:

214105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大成工业园东盛路8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代理人:

刘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车结构,包括左端梁和右端梁,左端梁和右端梁上分别安装左端箱梁和右端箱梁,左端箱梁和右端箱梁之间连接主箱梁,在主箱梁上安装桁架;其特征是:所述桁架通过若干杆件和螺栓球连接而,本发明通过桁架上各个杆件的连接设置,并且通过计算和实际应用得出杆件与主箱梁之间的夹角为26°时,桁架的结构最为牢固;从而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充分保证工作的安全性。本发明所述的航车结构,能够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充分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航车结构,包括左端梁(1)和右端梁(2),左端梁(1)和右端梁(2)上分别安装左端箱梁(3)和右端箱梁(4),左端箱梁(3)和右端箱梁(4)之间连接主箱梁(5),在主箱梁(5)上安装桁架(7);其特征是:所述桁架(7)包括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件(28)、第四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九杆件(34)、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二十杆件(45)、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第七螺栓球(14)、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球(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十三螺栓球(20)、第十四螺栓球(21)、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所述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和第七螺栓球(14)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5)的一侧,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球(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十三螺栓球(20)和第十四螺栓球(21)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5)的另一侧,第一杆件(26)的一端与第一螺栓球(13)连接,第一杆件(26)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二杆件(27)的一端与第八螺栓球(15)连接,第二杆件(27)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三杆件(28)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三杆件(28)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四杆件(29)的一端与第九螺栓球(16)连接,第四杆件(29)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五杆件(30)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10)连接,第五杆件(30)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六杆件(31)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六杆件(3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七杆件(32)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17)连接,第七杆件(32)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八杆件(33)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10)连接,第八杆件(33)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九杆件(34)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17)连接,第九杆件(34)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杆件(35)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十杆件(35)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一杆件(36)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十一杆件(36)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二杆件(37)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十二杆件(37)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三杆件(38)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十三杆件(3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四杆件(39)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12)连接,第十四杆件(39)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五杆件(40)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19)连接,第十五杆件(4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六杆件(41)的一端与第七螺栓球(14)连接,第十六杆件(4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七杆件(42)的一端与第十四螺栓球(21)连接,第十七杆件(42)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八杆件(43)的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八杆件(43)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九杆件(44)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九杆件(4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和第二十二杆件(47)的一端连接,第二十杆件(45)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一杆件(46)的另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二十二杆件(47)的另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二十三杆件(48)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12)连接,第二十三杆件(4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四杆件(49)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19)连接,第二十四杆件(49)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五杆件(50)的一端与第六螺栓球(13)连接,第二十五杆件(5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二十六杆件(51)的一端与第十三螺栓球(20)连接,第二十六杆件(5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位于主箱梁(5)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并且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位于主箱梁(5)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件(28)、第四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九杆件(34)、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第二十二杆件(47)、第二十三杆件(48)、第二十四杆件(49)、第二十五杆件(50)和第二十六杆件(51)均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五杆件(30)、第七杆件(32)、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和第十七杆件(42)与主箱梁(5)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26°。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箱梁(5)的边缘设置栏杆(6)。

说明书

说明书航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行车机械,尤其是一种航车结构,属于起重航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航车是人们对起重机的一个笼统的叫法,航车在工作当中吊运的物品大多比较重,传统的起重行车在工作时当吊运物品超重时还照常工作,这就使得航车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航车本身的牢度和承重量是航车运行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航车结构,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航车结构,包括左端梁和右端梁,左端梁和右端梁上分别安装左端箱梁和右端箱梁,左端箱梁和右端箱梁之间连接主箱梁,在主箱梁上安装桁架;其特征是: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第五杆件、第六杆件、第七杆件、第八杆件、第九杆件、第十杆件、第十一杆件、第十二杆件、第十三杆件、第十四杆件、第十五杆件、第十六杆件、第十七杆件、第十八杆件、第十九杆件、第二十杆件、第一螺栓球、第二螺栓球、第三螺栓球、第四螺栓球、第五螺栓球、第六螺栓球、第七螺栓球、第八螺栓球、第九螺栓球、第十螺栓球、第十一螺栓球、第十二螺栓球、第十三螺栓球、第十四螺栓球、第十五螺栓球、第十六螺栓球、第十七螺栓球和第十八螺栓球;所述第一螺栓球、第二螺栓球、第三螺栓球、第四螺栓球、第五螺栓球、第六螺栓球和第七螺栓球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的一侧,第八螺栓球、第九螺栓球、第十螺栓球、第十一螺栓球、第十二螺栓球、第十三螺栓球和第十四螺栓球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的另一侧,第一杆件的一端与第一螺栓球连接,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二杆件的一端与第八螺栓球连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三杆件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连接,第三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四杆件的一端与第九螺栓球连接,第四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五杆件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连接,第五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六杆件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六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七杆件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连接,第七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八杆件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连接,第八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九杆件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连接,第九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十杆件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连接,第十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十一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连接,第十一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十二杆件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连接,第十二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十三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连接,第十三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十四杆件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连接,第十四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十五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连接,第十五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十六杆件的一端与第七螺栓球连接,第十六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十七杆件的一端与第十四螺栓球连接,第十七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十八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十八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十九杆件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十九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十杆件、第二十一杆件和第二十二杆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十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一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四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二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三杆件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三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二十四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连接,第二十四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五杆件的一端与第六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五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二十六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三螺栓球连接,第二十六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十五螺栓球、第十六螺栓球、第十七螺栓球和第十八螺栓球位于主箱梁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并且第十五螺栓球、第十六螺栓球、第十七螺栓球和第十八螺栓球位于主箱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第五杆件、第六杆件、第七杆件、第八杆件、第九杆件、第十杆件、第十一杆件、第十二杆件、第十三杆件、第十四杆件、第十五杆件、第十六杆件、第十七杆件、第十八杆件、第十九杆件、第二十杆件、第二十一杆件、第二十二杆件、第二十三杆件、第二十四杆件、第二十五杆件和第二十六杆件均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五杆件、第七杆件、第十杆件、第十一杆件、第十二杆件、第十三杆件、第十四杆件、第十五杆件、第十六杆件和第十七杆件与主箱梁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26°。
进一步的,所述主箱梁的边缘设置栏杆。
本发明所述的航车结构,能够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充分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所述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螺栓球与杆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所述航车结构包括左端梁1、右端梁2、左端箱梁3、右端箱梁4、主箱梁5、栏杆6、桁架7、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第七螺栓球14、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球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十三螺栓球20、第十四螺栓球21、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第十八螺栓球25、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件28、第四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九杆件34、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第二十二杆件47、第二十三杆件48、第二十四杆件49、第二十五杆件50、第二十六杆件51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左端梁1和右端梁2,左端梁1和右端梁2上分别安装左端箱梁3和右端箱梁4,左端箱梁3和右端箱梁4之间连接主箱梁5,在主箱梁5上安装桁架7,主箱梁5的边缘设置栏杆6,当操作人员在主箱梁5上作业时,栏杆6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高空坠落;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桁架7包括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件28、第四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九杆件34、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二十杆件45、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第七螺栓球14、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球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十三螺栓球20、第十四螺栓球21、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其中,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和第七螺栓球14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5的一侧,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球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十三螺栓球20和第十四螺栓球21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5的另一侧,第一杆件26的一端与第一螺栓球13连接,第一杆件26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二杆件27的一端与第八螺栓球15连接,第二杆件27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三杆件28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三杆件28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四杆件29的一端与第九螺栓球16连接,第四杆件29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五杆件30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10连接,第五杆件30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六杆件31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六杆件3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七杆件32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17连接,第七杆件32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八杆件33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10连接,第八杆件33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九杆件34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17连接,第九杆件34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杆件35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十杆件35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一杆件36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十一杆件36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二杆件37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十二杆件37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三杆件38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十三杆件3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四杆件39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12连接,第十四杆件39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五杆件40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19连接,第十五杆件4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六杆件41的一端与第七螺栓球14连接,第十六杆件4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七杆件42的一端与第十四螺栓球21连接,第十七杆件42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八杆件43的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八杆件43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九杆件44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九杆件4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和第二十二杆件47的一端连接,第二十杆件45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一杆件46的另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二十二杆件47的另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二十三杆件48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12连接,第二十三杆件4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四杆件49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19连接,第二十四杆件49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五杆件50的一端与第六螺栓球13连接,第二十五杆件5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二十六杆件51的一端与第十三螺栓球20连接,第二十六杆件5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位于主箱梁5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并且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位于主箱梁5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件28、第四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九杆件34、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第二十二杆件47、第二十三杆件48、第二十四杆件49、第二十五杆件50和第二十六杆件51均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五杆件30、第七杆件32、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和第十七杆件42与主箱梁5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26°。
本发明通过桁架上各个杆件的连接设置,并且通过计算和实际应用得出杆件与主箱梁之间的夹角为26°时,桁架的结构最为牢固;从而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充分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航车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航车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航车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车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车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92115.1 (22)申请日 2014.11.25 B66C 6/00(2006.01) (71)申请人无锡市晶瑜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4105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大成 工业园东盛路898号 (72)发明人赵军 (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刘海 (54) 发明名称 航车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车结构,包括左端梁和右 端梁,左端梁和右端梁上分别安装左端箱梁和右 端箱梁,左端箱梁和右端箱梁之间连接主箱梁,在 主箱梁上安装桁架;其特征是:所述桁架通过若 干。

2、杆件和螺栓球连接而,本发明通过桁架上各个 杆件的连接设置,并且通过计算和实际应用得出 杆件与主箱梁之间的夹角为26时,桁架的结构 最为牢固;从而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充分 保证工作的安全性。本发明所述的航车结构,能够 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充分保证工作的安全 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47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44797 A 1/2页 2 1.一种航车结构,包括左端梁(1)和右端梁(2),左端梁(1)和右端梁(。

3、2)上分别安装 左端箱梁(3)和右端箱梁(4),左端箱梁(3)和右端箱梁(4)之间连接主箱梁(5),在主箱 梁(5)上安装桁架(7);其特征是:所述桁架(7)包括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 件(28)、第四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 九杆件(34)、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 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 杆件(44)、第二十杆件(45)、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

4、0)、第四螺栓 球(11)、第五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第七螺栓球(14)、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 球(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十三螺栓球(20)、第 十四螺栓球(21)、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 栓球(25);所述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 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和第七螺栓球(14)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5)的一侧, 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球(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

5、栓球 (19)、第十三螺栓球(20)和第十四螺栓球(21)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5)的另一侧, 第一杆件(26)的一端与第一螺栓球(13)连接,第一杆件(26)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 (22)连接,第二杆件(27)的一端与第八螺栓球(15)连接,第二杆件(27)的另一端与第十五 螺栓球(22)连接,第三杆件(28)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三杆件(28)的另一端 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四杆件(29)的一端与第九螺栓球(16)连接,第四杆件(29) 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五杆件(30)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10)连接,第五杆 件(30)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

6、2)连接,第六杆件(31)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 接,第六杆件(3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七杆件(32)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 (17)连接,第七杆件(32)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八杆件(33)的一端与第 三螺栓球(10)连接,第八杆件(33)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九杆件(34)的 一端与第十螺栓球(17)连接,第九杆件(34)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杆件 (35)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十杆件(35)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 第十一杆件(36)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十一杆件(36)的另一。

7、端与第十六螺 栓球(23)连接,第十二杆件(37)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十二杆件(37)的另一 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三杆件(38)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十三杆 件(3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四杆件(39)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12)连 接,第十四杆件(39)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五杆件(40)的一端与第十二 螺栓球(19)连接,第十五杆件(4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六杆件(41) 的一端与第七螺栓球(14)连接,第十六杆件(4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 十七杆件(42)的一端与第十四。

8、螺栓球(21)连接,第十七杆件(42)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 球(25)连接,第十八杆件(43)的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八杆件(43)的另一 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九杆件(44)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九 杆件(4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和第二十二杆件(47)的一端连 接,第二十杆件(45)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一杆件(46)的另一端与第 四螺栓球(11)连接,第二十二杆件(47)的另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二十三杆 件(48)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12)连接,第二十三杆件(4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

9、栓球(24)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4797 A 2/2页 3 连接,第二十四杆件(49)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19)连接,第二十四杆件(49)的另一端与 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五杆件(50)的一端与第六螺栓球(13)连接,第二十五杆件 (5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二十六杆件(51)的一端与第十三螺栓球(20) 连接,第二十六杆件(5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 (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位于主箱梁(5)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 并且。

10、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位于 主箱梁(5)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件(28)、第四 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九杆件(34)、 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 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 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第二十二杆件(47)、第二十三杆件(48)、第二十四杆件 (4。

11、9)、第二十五杆件(50)和第二十六杆件(51)均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五 杆件(30)、第七杆件(32)、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 (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和第十七杆件(42)与主箱梁(5) 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2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箱梁(5)的边缘设置栏杆(6)。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44797 A 1/4页 4 航车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行车机械,尤。

12、其是一种航车结构,属于起重航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航车是人们对起重机的一个笼统的叫法,航车在工作当中吊运的物品大多比较 重,传统的起重行车在工作时当吊运物品超重时还照常工作,这就使得航车运行存在安全 隐患。因此,航车本身的牢度和承重量是航车运行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航车结构,提升航车的牢 度和承重量,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0004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航车结构,包括左端梁和右端梁,左端梁和右 端梁上分别安装左端箱梁和右端箱梁,左端箱梁和右端箱梁之间连接主箱梁,在主箱梁上 安装桁架;其特征是: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

13、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第五杆件、 第六杆件、第七杆件、第八杆件、第九杆件、第十杆件、第十一杆件、第十二杆件、第十三杆 件、第十四杆件、第十五杆件、第十六杆件、第十七杆件、第十八杆件、第十九杆件、第二十杆 件、第一螺栓球、第二螺栓球、第三螺栓球、第四螺栓球、第五螺栓球、第六螺栓球、第七螺栓 球、第八螺栓球、第九螺栓球、第十螺栓球、第十一螺栓球、第十二螺栓球、第十三螺栓球、第 十四螺栓球、第十五螺栓球、第十六螺栓球、第十七螺栓球和第十八螺栓球;所述第一螺栓 球、第二螺栓球、第三螺栓球、第四螺栓球、第五螺栓球、第六螺栓球和第七螺栓球从左至右 均匀布置于主箱梁的一侧,第八螺栓球、第九螺栓球、第十螺栓。

14、球、第十一螺栓球、第十二螺 栓球、第十三螺栓球和第十四螺栓球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的另一侧,第一杆件的一 端与第一螺栓球连接,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二杆件的一端与第八螺 栓球连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三杆件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连接, 第三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四杆件的一端与第九螺栓球连接,第四杆件的 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五杆件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连接,第五杆件的另一端与第 十五螺栓球连接,第六杆件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六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 球连接,第七杆件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连接,第七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连接,第八 杆件的一端。

15、与第三螺栓球连接,第八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九杆件的一端 与第十螺栓球连接,第九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十杆件的一端与第四螺栓 球连接,第十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十一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连接, 第十一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十二杆件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连接,第十二 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十三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连接,第十三杆件 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十四杆件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连接,第十四杆件的另一 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十五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连接,第十五杆件的另一端与 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十六杆件的一端与第七螺栓球连。

16、接,第十六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 说 明 书CN 104444797 A 2/4页 5 螺栓球连接,第十七杆件的一端与第十四螺栓球连接,第十七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 球连接,第十八杆件的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十八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 接,第十九杆件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连接,第十九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十杆件、第二十一 杆件和第二十二杆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十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一杆 件的另一端与第四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二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三杆 件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三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二十四杆件 的一端与第十二螺栓球连接,第二十。

17、四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五杆件 的一端与第六螺栓球连接,第二十五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第二十六杆件的 一端与第十三螺栓球连接,第二十六杆件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连接。 0005 进一步的,所述第十五螺栓球、第十六螺栓球、第十七螺栓球和第十八螺栓球位于 主箱梁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并且第十五螺栓球、第十六螺栓球、第十七螺栓球和第 十八螺栓球位于主箱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 件、第五杆件、第六杆件、第七杆件、第八杆件、第九杆件、第十杆件、第十一杆件、第十二杆 件、第十三杆件、第十四杆件、第十五杆件、第十六杆件、第十七杆件、第十八杆。

18、件、第十九杆 件、第二十杆件、第二十一杆件、第二十二杆件、第二十三杆件、第二十四杆件、第二十五杆 件和第二十六杆件均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五杆件、第七杆件、第十杆件、第十一杆件、 第十二杆件、第十三杆件、第十四杆件、第十五杆件、第十六杆件和第十七杆件与主箱梁的 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26。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主箱梁的边缘设置栏杆。 0008 本发明所述的航车结构,能够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充分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为所述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2 。

19、图4为螺栓球与杆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如图1图4所示:所述航车结构包括左端梁1、右端梁2、左端箱梁3、右端箱梁4、 主箱梁5、栏杆6、桁架7、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 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第七螺栓球14、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球16、第十螺栓球17、 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十三螺栓球20、第十四螺栓球21、第十五螺栓球22、 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第十八螺栓球25、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件 28、第四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

20、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九杆件34、第十 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 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 46、第二十二杆件47、第二十三杆件48、第二十四杆件49、第二十五杆件50、第二十六杆件 说 明 书CN 104444797 A 3/4页 6 51等。 0015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左端梁1和右端梁2,左端梁1和右端梁2上分别安装左 端箱梁3和右端箱梁4,左端箱梁3和右端箱梁4之间连接主箱梁5,在主箱梁5上安装桁 架7,主箱梁5的边缘设置栏杆6,当操作人。

21、员在主箱梁5上作业时,栏杆6可以起到保护作 用,防止高空坠落;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桁架7包括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杆件28、第四杆件 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杆件33、第九杆件34、第十杆件35、第十一 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 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二十杆件45、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 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螺栓球12、第六螺栓球13、第七螺栓球14、第八螺栓球 15、第九螺栓球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

22、十三螺栓球20、第 十四螺栓球21、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 其中,第一螺栓球8、第二螺栓球9、第三螺栓球10、第四螺栓球11、第五螺栓球12、第六螺栓 球13和第七螺栓球14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5的一侧,第八螺栓球15、第九螺栓球 16、第十螺栓球17、第十一螺栓球18、第十二螺栓球19、第十三螺栓球20和第十四螺栓球 21从左至右均匀布置于主箱梁5的另一侧,第一杆件26的一端与第一螺栓球13连接,第一 杆件26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二杆件27的一端与第八螺栓球15连接,第二 杆件27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三杆件28。

23、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三 杆件28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四杆件29的一端与第九螺栓球16连接,第四 杆件29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五杆件30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10连接,第五 杆件30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六杆件31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 六杆件31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七杆件32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17连接,第 七杆件32的另一端与第十五螺栓球22连接,第八杆件33的一端与第三螺栓球10连接,第 八杆件33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九杆件34的一端与第十螺栓球17连接,第 九杆件34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杆件。

24、35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 十杆件35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一杆件36的一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 接,第十一杆件36的另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二杆件37的一端与第四螺栓球 11连接,第十二杆件37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三杆件38的一端与第十一 螺栓球18连接,第十三杆件3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四杆件39的一端与 第五螺栓球12连接,第十四杆件39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五杆件40的一 端与第十二螺栓球19连接,第十五杆件4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六杆件 41的一端与第七螺栓球14连接,第十六杆件41的另一端。

25、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十七 杆件42的一端与第十四螺栓球21连接,第十七杆件42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 第十八杆件43的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十八杆件43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 连接,第十九杆件44的一端与第十六螺栓球23连接,第十九杆件44的另一端与第二十杆 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和第二十二杆件47的一端连接,第二十杆件45的另一端与第十七 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一杆件46的另一端与第四螺栓球11连接,第二十二杆件47的另一 端与第十一螺栓球18连接,第二十三杆件48的一端与第五螺栓球12连接,第二十三杆件 4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四杆件49的一。

26、端与第十二螺栓球19连接,第 说 明 书CN 104444797 A 4/4页 7 二十四杆件49的另一端与第十七螺栓球24连接,第二十五杆件50的一端与第六螺栓球 13连接,第二十五杆件50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第二十六杆件51的一端与第 十三螺栓球20连接,第二十六杆件51的另一端与第十八螺栓球25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 螺栓球25位于主箱梁5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并且第十五螺栓球22、第十六螺栓球 23、第十七螺栓球24和第十八螺栓球25位于主箱梁5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杆 件26、第二杆件27、第三。

27、杆件28、第四杆件29、第五杆件30、第六杆件31、第七杆件32、第八 杆件33、第九杆件34、第十杆件35、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 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41、第十七杆件42、第十八杆件43、第十九杆件44、第 二十杆件45、第二十一杆件46、第二十二杆件47、第二十三杆件48、第二十四杆件49、第 二十五杆件50和第二十六杆件51均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杆件26、第二杆件27、第五杆件30、第七杆件32、第十杆件35、 第十一杆件36、第十二杆件37、第十三杆件38、第十四杆件39、第十五杆件40、第十六杆件 41和第十七杆件42与主箱梁5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26。 0016 本发明通过桁架上各个杆件的连接设置,并且通过计算和实际应用得出杆件与主 箱梁之间的夹角为26时,桁架的结构最为牢固;从而提升航车的牢度和承重量,充分保 证工作的安全性。 说 明 书CN 104444797 A 1/3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4797 A 2/3页 9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4797 A 3/3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44797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