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896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13 C N 1 0 2 4 8 9 6 2 2 A *CN102489622A* (21)申请号 201110359080.6 (22)申请日 2011.11.14 B21D 43/09(2006.01) (71)申请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地址 411101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钢城路 (72)发明人赵解来 刘明华 (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3210 代理人李由 (54) 发明名称 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 (57) 摘要 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 工艺步骤进行:(。
2、1)调整下夹送辊辊面标高,先用 水准仪测量出切边剪刃上表面的相对标高,再用 水准仪复测;(2)调整夹送辊的平行度,先在双边 剪前后拉钢线,使钢线与双边剪刃调平行,再通过 调整平行度调整螺栓和螺母,从而使夹送辊辊环 沿水平方向前后偏移;(3)调整夹送辊的挠度,利 用塞尺和框式水平仪在夹送辊辊环端部测量。利 用本发明方法对双边剪夹送辊进行测量调整,大 大提高了夹送辊的安装精度,可以有效的防止夹 送辊跑偏,避免钢板在夹送辊的加送运输过程中 发生跑偏现象,减少了剪切质量不好的现象。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3、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1) 调整下夹送辊辊面 标高:先用水准仪测量出切边剪刃上表面的相对标高,然后利用千斤顶将下夹送辊顶起,旋 转下部的标高调整螺栓,螺栓每正反旋转一周,夹送辊辊面标高变动2mm,调整后使夹送 辊恢复原位,再用水准仪复测,确保所有下夹送辊辊面标高相同,并高于切边剪剪刃上表面 5mm,相对偏差要小于0.5mm;(2) 调整夹送辊的平行度:先在双边剪前后拉钢线,使钢线与 双边剪刃调平行,要求最终的偏斜度要小于0.1mm/m;再通过调整平行度调整螺栓和螺母, 带动斜楔左右移动,从而使。
4、夹送辊辊环沿水平方向前后偏移;(3) 调整夹送辊的挠度:利 用塞尺和框式水平仪在夹送辊辊环端部测量,测量时要求上夹送辊处于抬起状态,挠度值 为上夹送辊挠度H0 =1.0 mm/m,下夹送辊挠度HU = 0.7mm/m。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斜楔水平方向 每增减1mm,夹送辊偏移 0.05mm/m;利用内径千分尺进行测量,在夹送辊上测量的两点的 距离是500mm(夹送辊辊套直径700mm),测量两点千分尺的读数偏差控制在0.1mm之内, 平行度精度为0.05mm/1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夹送辊的。
5、端 面上安装2米长的悬臂,将内径千分尺安装在悬臂的一端,当悬臂在一个方向水平放置测 量出一个千分尺读数,再旋转180度,再读出千分尺的读数,再微调斜楔,将两点测量读数 偏差控制在0.1mm之内,实际精度提高5倍,平行度精度可达0.01mm/1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挠度垫片的厚 度每增减1mm,挠度将改变 1.1mm/m,最终调整后使上夹送辊在100bar的压力下,辊环与钢 板完全接触,0.05mm塞尺不入,所有挠度偏差在0.25mm/m以内。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89622 A 1/3页 3 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000。
6、1 本发明属于轧钢设计,特别是涉及精整线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轧钢厂的宽厚板生产精整线基本上都配置了滚切式双边剪设备。双边剪是精整线 上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功能是为钢板剪切两边的余料,使钢板两边平整。但双边剪在剪切 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钢板跑偏、剪切错刀等情况。引起钢板跑偏机剪切错刀的原因很多:机前 机后辊道水平问题、辊道速度问题、剪刃间隙问题、夹送辊尺寸问题、夹送辊速度问题、夹送 辊安装调整精度问题。在现场经过多次的调整检查,大部分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唯有夹 送辊安装调整精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且夹送辊安装调整精度对夹送辊跑偏起着非常重 要的影响。因此经过在现场的不断研究。
7、摸索,摸索出一套双边剪夹送辊安装调整的方法,能 有效提高夹送辊的安装精度,减少夹送辊的跑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不足之处的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 0004 发明的技术方案:双边剪夹送辊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工艺步骤操作: (1) 调整下夹送辊辊面标高:先用水准仪测量出切边剪刃上表面的相对标高,然后利 用千斤顶将下夹送辊顶起,旋转下部的标高调整螺栓,螺栓每正反旋转一周,夹送辊辊面标 高变动2mm,调整后使夹送辊恢复原位,再用水准仪复测,确保所有下夹送辊辊面标高相同, 并高于切边剪剪刃上表面5mm,相对偏差要小于0.5mm; (2) 调整夹送辊的平行度:先在。
8、双边剪前后拉钢线,使钢线与双边剪刃调平行,要求最 终的偏斜度要小于0.1mm/m;再通过调整平行度调整螺栓和螺母,带动斜楔左右移动,从而 使夹送辊辊环沿水平方向前后偏移; (3) 调整夹送辊的挠度:利用塞尺和框式水平仪在夹送辊辊环端部测量,测量时要求 上夹送辊处于抬起状态,挠度值为上夹送辊挠度H 0 =1.0 mm/m,下夹送辊挠度H U = 0.7mm/ m; 所述的步骤(2)中,斜楔水平方向每增减1mm,夹送辊偏移 0.05mm/m;利用内径千分尺 进行测量,在夹送辊上测量的两点的距离是500mm(夹送辊辊套直径700mm),测量两点千 分尺的读数偏差控制在0.10mm之内,平行度为0.0。
9、5mm/1m 所述的步骤(2)中,在夹送辊的端面上安装2米长的悬臂,将内径千分尺安装在悬臂的 一端,当悬臂在一个方向水平放置测量出一个数值(千分尺读数),再旋转180度,两测量点 距离为2500mm,再读出千分尺的读数,再微调斜楔,将两点测量读数偏差控制在0.10mm之 内。而通过延长悬臂测量的精度是没有延长悬臂测量的精度的5倍,平行度为0.01mm/1m. 所述的步骤(3)中,挠度垫片的厚度每增减1mm,挠度将改变 1.1mm/m,最终调整后 使上夹送辊在100bar的压力下,辊环与钢板完全接触,0.05mm塞尺不入,所有挠度偏差在 0.25mm/m以内。 说 明 书CN 102489622。
10、 A 2/3页 4 0005 本发明的进步效果:利用本发明方法对双边剪夹送辊进行测量调整,大大提高了 夹送辊的安装精度,可以有效的防止夹送辊跑偏,避免钢板在夹送辊的加送运输过程中发 生跑偏现象,减少了剪切质量不好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夹送辊分布示意图;图2 为平行度调整示意图;图3 为延长悬臂平行度测 量示意图;图 4为夹送辊调整部位图;图5为挠度测量方法。 0007 图中:1-夹送辊,2-固定侧机架,3-移动侧机架,4-与切边剪刀平行的钢丝,5-内 径千分尺,6-延长悬臂,7-挠度调整装置,8-上夹送辊,9-下夹送辊,10 -高度调整装置, 11- 平行度调整装置,12-上夹送。
11、辊挠度,13-下夹送辊挠度,14-框式水平仪,15-塞尺, 16-加长内径千分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1,夹送辊分布示意图中,夹送辊1一共有8个(有的双边剪是16个),其中入 口固定侧两个(上、下各1个),入口移动侧两个(上、下各1个),出口固定侧两个(上、下各1 个),出口移动侧两个(上、下各1个);双边剪机架分为固定侧机架2和移动侧机架3.通过 移动侧机架3的移动,两机架的宽度可以在1400mm-3700之间调整。钢板运输方向从入口 到出口。 0009 见附图2,平行度调整示意图中,在固定侧机架2与移动侧机架3之间拉一条与切 边剪刀平。
12、行的钢丝4,然后用加长内径千分尺16测量夹送辊端面与钢丝之间的距离,在夹 送辊端面上取两点(该两点的高度与钢丝是同一高度,两点之间距离相差500mm),测量这两 点与钢丝之间的距离,计算出这两个距离差,再根据这个差值对夹送辊的端面平行度进行 调整。 0010 见附图3,延长悬臂平行度测量示意图中,该方法是在附图2的测量方法上进行了 优化改进,是在夹送辊的端面上安装一个2米长的延长悬臂6,延长悬臂旋转一周的直径为 2500mm,相当于将两测量点的距离增加到2500mm,在悬臂上安装有内径千分尺5。在测量 夹送辊端面平行度时,首现测量一个方向千分尺与钢丝接触时的读数,再将夹送辊旋转180 度(延长。
13、悬臂6也跟着旋转180度),再测量千分尺与钢丝接触时的读数,再根据这两个读数 差对夹送辊进行调整。由于两测点之间的距离由500mm增加到2500mm,因此,测量精度也提 高了5倍。通过对夹送辊的微调,可以对夹送辊的平行度的调整精度提高5倍。 0011 见附图4,夹送辊调整部位图中,挠度调整装置7可是通过调整螺栓和加减进行调 整,平行度调整装置11是通过楔块的前后移动进行调整,高度调整装置10是通过顶丝的上 下旋转进行调整。 0012 见附图5,挠度测量方法,上夹送辊挠度12与下夹送辊挠度13都是利用框式水平 仪14和塞尺15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数据再调整挠度调整装置7将挠度调整要求范围之 内。。
14、利用塞尺和框式水平仪在夹送辊辊环端部测量 ,测量时要求上夹送辊处于抬起状态。 0013 其理论上的挠度值应为:上夹送辊挠度H0 =1.0mm/m,下夹送辊挠度HU= 0.7mm/ m。 说 明 书CN 102489622 A 3/3页 5 0014 如测量后数值与上述理论值不符,可通过调整挠度垫片的厚度改变其挠度。根据 实践经验,挠度垫片的厚度每增减1mm,挠度将改变 1.1mm/m。最终调整后应使上夹送辊在 100bar的压力下,辊环应与钢板完全接触,0.05mm塞尺不入,所有挠度偏差在0.25mm/m 以内。 说 明 书CN 102489622 A 1/2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89622 A 2/2页 7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8962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