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病十滴水 本发明涉及胃病治疗药物,是一种治疗胃疼、胀满、烧心的纯中草药制剂。
胃病是人类多发病常见病之一,也是一种顽病,当发作时,常表现症状为胃疼、胀满、烧心,对这类症状目前常用药有吗丁啉、六必治等西药,价格高,付作用大;也有中草药制剂摩络丹、三九胃泰和汤药,服用数量大、次数多,见效慢,一般不能很快止疼消除症状。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病十滴水,以解决西药价格高,付作用大,中草药服用数量大、次数多、见效慢、不能很快止疼消除症状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胃疼,胃是水食之海,生冷饥饱伤食、伤气、邪气迁伏在中脘或上脘,中脘即肚疼,阵发性串疼在于小肠,上脘即胃疼;胀满、胃气虚弱,腹胀不思饮食;烧心、寒气迁伏在中脘,阴气胜于阳气时,上冲于胃感觉胃烧,当阳气胜于阴气时,迫使寒气下行,从大肠、肛门排出虚公(放屁)。结合民间偏方,验方和多年实践研制而成。该药含有神曲、山楂、麦芽、槟榔、蜂胶、元胡、肉桂主要成分,其重量配比份如下:
神曲5-30、山楂5-30、麦芽5-30、槟榔3-15、蜂胶5-30、元胡10-40、肉桂5-15。
其生产工艺包括:药物筛选、加工、混配、粉碎、浸提、分装入库工序,浸提采用医用酒精,在25-35℃条件下浸泡,每天搅拌3-5次,七天后去楂取汁。
用法与用量:日服3-5次,每次10滴,滴入半杯开水内服用;或者胃疼时服用,一般入胃15分钟见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用量少,每次十滴;2)见效快,服用后15分钟即可见效;3)疗效高,有效率100%,治愈率9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工艺流程工序作进一步说明:
例一:重量配比份如下:
神曲30、山楂30、麦芽30、槟榔10、蜂胶30、大枣15、柿蒂10、元胡35、肉桂15。
工艺流程:药物筛选→加工→混配→粉碎→浸提→分装入库。
工序说明:
1、药物筛选:神曲,采用炒神曲、山楂,采用炒山楂、麦芽,采用炒麦芽,所需药材均从医药公司进货。
2、加工:(1)大枣:去核用砂炒至焦黄色备用;
(2)柿蒂:将熟柿把晾干,用砂炒至焦黄色备用;
(3)蜂胶:若医药公司无货可到蜂业公司或养蜂厂去购,此胶是蜂房顶上刮取的一种粘胶,晒干备用。
3、混配:按照上述配比取加工后药材混配。
4、粉碎:将混配好的药物放入粉碎机内磨粉。
5、浸提:将磨粉按40克药加入500毫升医用酒精的配比倒入容器内,放置在25-35℃的温室内,每天搅拌3-5次,浸泡七日后,过滤取汁。
6、分装入库:将工序5浸汁装入5-10毫升瓶内封好装箱入库。
例二:重量配比份:
神曲20、山楂20、麦芽20、槟榔5、蜂胶20、酸枣10、佛手15、元胡25、肉桂10。
工艺流程同例一:
工序说明:
1、药物筛选同例一
2、加工
(1)酸枣:将酸枣晒干,带核用砂炒至焦黄色备用;
(2)佛手:本品为潮软之品,临粉碎时要放入50-60℃温室内烘干,放凉后趁焦粉碎;
其余工序同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