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381990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61557.0

申请日:

2013.09.30

公开号:

CN104513208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7D 241/24申请公布日:201504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41/24申请日:20130930|||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41/24

主分类号:

C07D241/24

申请人: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发明人:

薛燕; 王哲烽; 益兵; 王圣利; 韩璐; 时惠麟

地址:

200040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3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代理人:

朱水平; 王卫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有机溶剂中,碱的作用下,将吡嗪-2-甲酰氯和L-环己基甘氨酸反应,即可得到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盐;反应液的pH值为9~10。该反应结束后,加入酸至溶液pH值为3~4,即可得到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吡嗪-2-甲酰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吡嗪-2-甲酸与氯化亚砜或草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即可。本发明的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的制备方法两步即可完成,且总收率达到85%以上,与现有方法中的缩合剂相比,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在大规模生产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 步骤:有机溶剂中,碱的作用下,将吡嗪-2-甲酰氯和L-环己基甘氨酸反应, 即可;反应液的pH值为9~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无机碱和/ 或有机碱,所述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和碳 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碱为三乙胺和/或二乙胺;所述的碱与所 述的L-环己基甘氨酸的摩尔比为(1:1)~(1:1.2)。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嗪-2-甲酰氯 与所述的L-环己基甘氨酸的摩尔比为(1:1)~(1.2:1);所述的反应的温度 为10~3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 醚、四氢呋喃、丙酮和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溶剂与所 述的L-环己基甘氨酸的体积质量比为8~10ml/g。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吡嗪-2-基 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5℃条件下,将吡嗪-2- 甲酰氯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滴加到L-环己基甘氨酸与碱的水溶液的混合 溶液中,10~30℃反应即可;所述的L-环己基甘氨酸与碱的水溶液的混合溶 液的pH值为9~10。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 嗪-2-甲酰氯由下述方法制得:将吡嗪-2-甲酸与氯化亚砜或草酰氯进行酰化 反应,即可得到吡嗪-2-甲酰氯;再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制备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盐即可;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吡嗪-2-甲酸与 所述的氯化亚砜或草酰氯的摩尔比为(1:5)~(1:10)。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吡嗪-2-甲酸与氯化 亚砜进行酰化反应时,所述的吡嗪-2-甲酰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0~30℃条件下,将氯化亚砜滴加到吡嗪-2-甲酸中,滴加DMF作为催化剂, 70~80℃回流反应,即可;当吡嗪-2-甲酸与草酰氯进行酰化反应时,所述的 吡嗪-2-甲酰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0~30℃条件下,将草酰氯滴加到 吡嗪-2-甲酸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DMF作为催化剂,10~30℃反应,即 可。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化反应的时 间为3~10小时。

10.  一种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 步骤: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的反应结束后,加入酸至溶 液pH值为3~4,即可得到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

说明书

说明书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尤其涉及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特拉匹韦(Telaprevir)是由美国弗特克斯药品有限公司(VERTEX PHARMS)研发的新型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该药为口服片剂,与聚乙二 醇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HCV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的复制,适用于丙肝I型患者。其化学名为 (1S,3aR,6aS)-2-[(2S)-2-({(2S)-2-(环己基-2-[(吡嗪-2-羰基)氨基]-乙酰} 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N-[(3S)-1-(环丙基氨基)-1,2-二羰基-3-丙 基]-3,3a,4,5,6,6a-六氢化-1-H-环戊[c]吡咯-1-甲酰胺。2011年5月23日FDA 批准上市,其商品名为Incivek。
特拉匹韦是由五个部分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四肽,专利WO2011103932 报道了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的合成方法。
专利WO2011103932中描述了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的合 成:L环己基甘氨酸酯化得到L-环己基甘氨酸甲酯,L-环己基甘氨酸甲酯在 缩合剂BOP(苯并三氮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磷鎓六氟磷酸盐)的作用 下与吡嗪-2-甲酸缩合,去保护后得到化合物1,该路线较繁琐,且卡特缩合 剂BOP的价格较高,其分解产物六甲基磷酸三酰胺(HMPA)为致癌物,难 以除去;它的类似物PyBop(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虽 不产生该分解产物,但价格更贵,使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的N-(吡嗪-2-基羰基)-L-环 己基甘氨酸制备方法成本高、合成路线繁琐、易产生致癌物、会产生氧化副 反应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特拉匹韦中间体(即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 甘氨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合成路线简单、产 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盐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下述步骤:有机溶剂中,碱的作用下,将吡嗪-2-甲酰氯和L-环己基 甘氨酸反应,即可;反应液的pH值为9~10。
本发明中,所述的碱较佳地为无机碱和/或有机碱。所述的无机碱较佳地 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有机碱较佳地为三乙胺和/或二乙胺。所述的碱更佳地为氢氧化钠。所 述的碱与所述的L-环己基甘氨酸的摩尔比较佳地为(1:1)~(1:1.2)。
本发明中,所述的吡嗪-2-甲酰氯与所述的L-环己基甘氨酸的摩尔比较 佳地为(1:1)~(1.2:1)。
本发明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的常规有机溶剂,较佳 地为乙醚、四氢呋喃、丙酮和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1,4- 二氧六环。所述的有机溶剂与所述的L-环己基甘氨酸的体积质量比较佳地为 8~10ml/g。
本发明中,所述的反应的温度较佳地为10~30℃。所述的反应的进程可 通过本领域常规手段(如TLC或HPLC)进行监测,一般以L-环己基甘氨 酸消失时作为反应的终点,所述的反应的时间较佳地为2~4小时。
本发明中,所述的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盐的制备方法优 选包括下述步骤:0~5℃条件下,将吡嗪-2-甲酰氯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滴 加到L-环己基甘氨酸与碱的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中,10~30℃反应即可;所述 的L-环己基甘氨酸与碱的水溶液的混合溶液的pH值为9~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下述步骤:上述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盐的制备方法的 反应结束后,加入酸至溶液pH值为3~4,即可得到N-(吡嗪-2-基羰基)-L-环 己基甘氨酸。

其中,所述的酸较佳地为盐酸。
本发明中,所述的吡嗪-2-甲酰氯可由下述方法制得:将吡嗪-2-甲酸与 氯化亚砜或草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即可;

其中,所述的吡嗪-2-甲酸与所述的氯化亚砜或草酰氯的摩尔比较佳地为 (1:5)~(1:10)。
其中,当吡嗪-2-甲酸与氯化亚砜进行酰化反应时,所述的吡嗪-2-甲酰 氯的制备方法优选下列步骤:室温条件下,将氯化亚砜滴加到吡嗪-2-甲酸中, 滴加DMF作为催化剂,70~80℃回流反应,即可。
其中,当吡嗪-2-甲酸与草酰氯进行酰化反应时,所述的吡嗪-2-甲酰氯 的制备方法优选下列步骤:室温条件下,将草酰氯滴加到吡嗪-2-甲酸的二氯 甲烷溶液中,滴加DMF作为催化剂,10~30℃反应,即可。
其中,所述的酰化反应的进程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手段(如TLC或HPLC) 进行监测,一般以吡嗪-2-甲酸消失时作为反应的终点,所述的酰化反应的时 间较佳地为3~10小时。
本发明中,室温一般是指10~30℃。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 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的制备方法两步即可 完成,且总收率达到85%以上,高于现有技术中(WO2011103932)报道的 82%的总收率。
(2)本发明所用的试剂均为常规试剂,通常认为将2-吡嗪酸做成酰氯 会产生副反应,纯化困难,本发明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与现有方法中的 缩合剂相比,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在大规模生产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本发明不使用卡特缩合剂,不产生致癌的副产物HMPA,后处理 简单,适合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 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 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本发明中,室温一般是指10~30℃。
实施例1
室温下,将氯化亚砜(29mL,0.4mol)滴加到吡嗪-2-甲酸(5g,0.04mol) 中,滴加1滴DMF作为催化剂,在78℃下回流反应3h。减压浓缩后用1,4- 二氧六环溶解,制得吡嗪-2-甲酰氯溶液,备用。
实施例2
室温下,将氯化亚砜(14.5mL,0.2mol)滴加到吡嗪-2-甲酸(5g,0.04mol) 中,滴加1滴DMF作为催化剂,在78℃下回流反应3h。减压浓缩后用1,4- 二氧六环溶解,制得吡嗪-2-甲酰氯溶液,备用。
实施例3
室温下,将草酰氯(50.8g,0.4mol)缓慢滴加到吡嗪-2-甲酸(5g,0.04mol) 的50mL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1滴DMF催化。滴加完毕缓慢升至室温, 搅拌过夜,无水硫酸镁干燥,旋干制得吡嗪-2-甲酰氯。溶于1,4-二氧六环溶 液,备用。
实施例4
室温下,将草酰氯(25.4g,0.2mol)缓慢滴加到吡嗪-2-甲酸(5g,0.04mol) 的50mL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1滴DMF催化。滴加完毕缓慢升至室温, 搅拌过夜,无水硫酸镁干燥,旋干制得吡嗪-2-甲酰氯。溶于1,4-二氧六环溶 液,备用。
实施例5
0~5℃条件下,将L-环己基甘氨酸(5.02g,0.032mol)溶于2mol/L的氢 氧化钠溶液(19.2mL)中,控制pH=9-10,缓慢滴加实施例1中制得的吡嗪 -2-甲酰氯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2.5h。TLC检测反应完毕, 浓盐酸调pH=3-4,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搅拌0.5h。用二氯甲烷溶液反复 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活性炭脱色、浓缩得到淡黄色固体 7.24g,两步总收率85.9%。旋光:[α]5D=+53.3°(c=1.06,CHCl3)。MS(m/z): 264.11(M+H)+,527.21(2M+H)+,549(2M+Na)+。
实施例6
0-5℃条件下,将L-环己基甘氨酸(5.02g,0.032mol)溶于2mol/L的氢 氧化钠溶液(17.6mL)中,控制pH=9-10,缓慢滴加实施例1中制得的吡嗪 -2-甲酰氯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2.5h。TLC检测反应完毕, 浓盐酸调pH=3-4,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搅拌0.5h。用二氯甲烷溶液反复 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活性炭脱色、浓缩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7
0-5℃条件下,将L-环己基甘氨酸(5.02g,0.032mol)溶于2mol/L的氢 氧化钠溶液(19.2mL)中,控制pH=9-10,缓慢滴加实施例2中制得的吡嗪 -2-甲酰氯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2.5h。TLC检测反应完毕, 浓盐酸调pH=3-4,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搅拌0.5h。用二氯甲烷溶液反复 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活性炭脱色、浓缩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8
0-5℃条件下将L-环己基甘氨酸(5.02g,0.032mol)溶于2mol/L的氢氧 化钠溶液(17.6mL)中,控制pH=9-10,缓慢滴加实施例2中制得的吡嗪-2- 甲酰氯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2.5h。TLC检测反应完毕,浓 盐酸调pH=3-4,有大量固体析出,继续搅拌0.5h。用二氯甲烷溶液反复萃 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活性炭脱色、浓缩得到淡黄色固体。
对比实施例1
按照专利WO2011103932的方法制备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 酸
化合物4的制备:四口瓶中加入150ml无水甲醇,控制温度为-10℃, 缓慢滴加71.4g(600mmol)SOCl2,并滴加4滴DMF催化;滴加完毕后, 加入23.58g(150mmol)L-环己基甘氨酸,加热回流4h。将得到的粗品用5% 的碳酸钠溶液反复萃取,得到24.36g油状物,收率92.5%。MS(m/z): 172.14(M+H)+,343.28(2M+H)+。
化合物2的制备:四口瓶中加入5.43g2-吡嗪酸,6.81g L-环己基甘氨酸 甲酯,200mL二氯甲烷,得到白色的混悬液,通氮气保护,随后加入19.37g BOP,滴加15mL三乙胺调节溶液的pH=7,室温下反应6h。将得到的橙黄 色溶液用二氯甲烷溶液和10%的碳酸钠溶液反复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 酸镁干燥。通过硅胶色谱柱纯化所得的残余物(洗脱剂为环己烷:乙酸乙酯 =2:1和0.5%的三乙胺的混合溶液)得到10.34g白色固体2,收率93.4%。 MS(m/z):300.11(M+Na)+,577.21(2M+Na)+。
化合物1的制备:四口瓶内加入8.31g(2,75mL)四氢呋喃,降温至0℃, 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36mL,得到乳白色的混悬液,缓慢滴加甲醇至 上述溶液,直到溶液澄清,共滴加甲醇15mL,室温下搅拌3h,旋蒸去掉有 机层,将水层用1mol/L的KHSO4调节pH=3.5,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 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白色固体7.65g,收率96%。MS(m/z): 264.11(M+Na)+,527.21(2M+H)+。

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特拉匹韦中间体及其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有机溶剂中,碱的作用下,将吡嗪-2-甲酰氯和L-环己基甘氨酸反应,即可得到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盐;反应液的pH值为910。该反应结束后,加入酸至溶液pH值为34,即可得到N-(吡嗪-2-基羰基)-L-环己基甘氨酸。吡嗪-2-甲酰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吡嗪-2-甲酸与氯化亚砜或草酰氯进行酰化反应,即可。本发明的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