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37787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7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54437.3

申请日:

2013.06.25

公开号:

CN104250876A

公开日:

2014.12.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4H 1/02申请日:20130625|||公开

IPC分类号:

D04H1/02; D04H1/4266(2012.01)I; D04H1/72(2012.01)I; B32B9/02

主分类号:

D04H1/02

申请人:

浙江蚕缘家纺有限公司

发明人:

倪学林

地址:

314513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屈家浜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蚕丝绒保暖片。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包括:疏松步骤,将绵块连续加入疏松机中进行疏松,形成蓬松的丝绵絮;连续蚕丝絮层形成步骤,使得从所述疏松机输出的所述丝绵絮落在第一传送带上以形成连续蚕丝絮层;层叠步骤,将至少两层的所述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作为步该骤的输出层;针刺步骤,对层叠步骤的输出层进行针刺,以形成连续蚕丝绵片。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个疏松机、絮层形成装置、层叠装置、针刺装置。本申请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控制传送件的速度来获得所需厚度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等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疏松步骤,将丝绵绵块连续加入疏松机中进行疏松,形成蓬松的丝绵絮;
连续蚕丝絮层形成步骤,使得从所述疏松机输出的所述丝绵絮落在第一传送带上以形成连续蚕丝絮层;
层叠步骤,将至少两层的所述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作为该层叠步骤的输出层;
针刺步骤,对所述连续丝绵叠层进行针刺,以形成连续蚕丝绒绵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叠网操作:将所形成的连续丝绵叠层进行叠网,形成厚度大于所述丝绵叠层的连续叠网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叠网操作中,利用摆动件使被连续供给的所述连续丝绵叠层沿相对于第二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的侧向来回移动,使得所述连续丝绵叠层在摆动过程中以“之”字形方式层叠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成卷步骤,对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进行成卷操作,使得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形成具有所需长度的绵卷,优选地,所述棉 卷长度为10米至100米,更优选地,20米至50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疏松步骤之前,对所述蚕茧进行预处理步骤,该预处理步骤对蚕丝纤维进行剪切,形成包含预定长度范围纤维的丝绵绵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刺步骤中,同时对所述连续蚕丝绵片进行切边操作。

7.  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疏松机,对原料绵块进行疏松,输出蓬松的丝绵絮;
絮层形成装置,包括与所述疏松机出口邻接且位于该出口下方的第一传送带,所述丝绵絮平铺在移动着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从而形成连续蚕丝絮层:
层叠装置,将至少两层连续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
针刺装置,对所述连续丝绵叠层进行针刺,形成连续蚕丝绒绵片。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切装置,对蚕丝纤维进行剪切,形成包含预定长度范围纤维的丝绵绵块。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 一步包括扯松装置,所述扯松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槽中的滚筒,所述滚筒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所述滚筒滚动过程中,所述突起扯松蚕丝纤维。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叠网装置,使得所述连续丝绵叠层至少部分重叠地落在移动中的第二传送带上,形成连续叠网层,可选地,所述叠网装置包括摆动件和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在所述摆动件的下方,所述摆动件能够往复摆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成卷装置,所述成卷装置包括卷绕件。

12.  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具有10米至100米或更长的长度,其中,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包括丝绵叠层,所述丝绵叠层包括至少两个蚕丝絮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绵片具有叠网结构,所述叠网结构由部分重叠的所述丝绵叠层而形成,优选地所述叠网结构由“之”字形重叠的所述丝绵叠层而形成。

14.  一种蚕丝绒保暖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和衬面层,所述衬面层设置在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衬面层通过绗缝与所述蚕丝绒绵片固定在一起。

说明书

说明书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蚕丝的加工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以及一种蚕丝绒保暖片。
背景技术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有桑蚕丝(也称生丝)与柞蚕丝之分,统称为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以它们为原料,就可用织机加工成各类品种的织物了。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也就是丝绸。除丝绸外,蚕丝还可以制作蚕丝被或棉衣。而以蚕丝 作为内质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古时候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被子,用的都是蚕丝被。所以,蚕丝被是盖起来非常舒服的被子。
传统上,蚕丝被制作过程选用优质的蚕茧(优选双宫茧,也称夫妻茧)煮烂、剥出蚕蛹,将无蛹的茧子先套在小环上,再套在大环上,制成薄片,取下,消毒烘干,手工弹松逐渐退缪拉大,一层一层铺起来,最后套上纱布袋,制成各种规格的被子。整个操作过程全部为手工制作,做工精良,厚薄均匀经久耐用。由于蚕丝被的丝绵芯是手工弹松逐渐拉大然后一层一层铺起来,所以蚕丝被的芯的尺寸受到蚕茧本身的制约,不能很大,一般也就是普通被子的大小,最大的也就是2.5mX2.5m,无论是手工还是即使用机器拉伸丝绵芯,都无法制成连续的绵片。蚕丝被的生产效率也受到限制。
由于蚕丝蓬松轻柔而且保暖,很久以来中国人一直有人用蚕丝制作棉衣(冬衣)。由于只能采用手工絮棉,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手工生产的产品一致性差,难以形成质量均一的批量产品。所以将蚕丝作为丝绵制作棉衣难以实现真正工业化生产。通常来讲,无论是用蚕丝制作蚕丝被还是制作棉衣,厂家都希望使用均一性好的连续棉芯或绵片(例如几十米长)。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没有这样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 个效果,例如,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研制出本发明的方法及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疏松机,对原料绵块进行疏松,输出蓬松的丝绵絮;絮层形成装置,包括与所述疏松机出口连接且位于该出口下方的第一传送带,所述丝绵絮平铺在移动着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从而形成连续蚕丝絮层:层叠装置,将至少两层连续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针刺装置,对所述连续丝绵叠层进行针刺,形成连续蚕丝绒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疏松步骤,将绵块连续加入疏松机中进行疏松,形成蓬松的丝绵絮;连续蚕丝絮层形成步骤,使得从所述疏松机输出的所述丝绵絮落在第一传送带上以形成连续蚕丝絮层;层叠步骤,将至少两层的所述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作为步该骤的输出层;对层叠步骤的输出层进行针刺,以形成连续蚕丝绵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具有10米至100米或更长的长度,其中,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包括丝绵叠层,所述丝绵叠层包括至少两个蚕丝絮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蚕丝绒保暖片,包括上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和衬面层,所述衬面层设置在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具有任意所需长度 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利用这样的连续蚕丝绒绵片,能够裁剪用户需要的衣服或被子,由于蚕丝绒绵片是连续的,使得能够将裁剪过程中的边角料的量最小化。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效果在于,能够通过控制传送件的速度来获得所需厚度的连续蚕丝绒绵片。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效果还在于,由于本申请中利用第二传送带速度来控制连续绵片的厚度,而现有技术中通过不同的人手工拉伸来制成不连续的绵片,因此,本发明的蚕丝绒绵片的厚度比现有技术的不连续绵片的厚度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图1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的可选的部分部件的框图。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层叠装置的不同实例的结构。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扯松装置的构造。
图5示意性示出了叠网装置的构造,产生的叠网层位于移动着的第二传送带上。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的基本步骤。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包括的基本步骤以及可选步骤。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的结构。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蚕丝绒保暖片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
一般做蚕丝被或棉衣用的丝绵并不需要用最好的蚕茧,传统上的丝绵用下脚茧和/或茧壳表面的浮丝为原料,经过精练,溶去丝胶,扯松纤维而成。当然,如果成本可以接受,也可以使用优质的蚕茧,本申请中对于蚕茧并无限制,优质的蚕丝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更好。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1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该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1包括疏松机300、絮层形成装置400、层叠装置500和针刺装置600。
下面详细描述图1中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1的各个部件。
疏松机
参见图1和图2,疏松机300疏松所获得的干燥的棉块800,经疏松形成丝绵絮900。疏松机300可以选用现有的纤维处理用的疏松机械。绵块800从疏松机300的入口投入从出口输出,经疏松后,蚕丝纤维变得蓬松。疏松机300连续工作,输出丝绵絮900。
絮层形成装置
絮层形成装置400包括与疏松机300邻接的能够移动的第一传送带401。优选地,第一传送带401位于疏松机300的出口的下方。从疏松机300的出口不断地输出的丝绵絮900连续地平铺在移动着的第一传送带401上,从而在第一传送带401上形成连续蚕丝絮层1000。
层叠装置
层叠装置500与第一传送带401连接,接收通过第一传送带401连续传输的蚕丝絮层1000。
图3A示意性示出了层叠装置500的构造,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传输装置21和22,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传输装置21和22的位置和方向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传输装置上的所述蚕丝絮层1000被叠层,形成连续丝绵叠层1001。所述连续丝绵叠层1001能够作为输入到针刺装置600中的输 入层601。
图3A和图3B示出了层叠装置的两个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3A中,示出了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例如,其中的一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可以包括两个滚筒211以及安装在两个滚筒上的皮带212,其中,通过驱动滚筒211转动,使得其上的皮带212移动,进而运输皮带上的蚕丝絮层。
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用其他传输装置来替代皮带轮传输装置,只要能够实现定向输出蚕丝絮层即可。
在图3A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的结构基本相同,都包括辊轮211,并且均水平放置,一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位于另一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2的上方。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的旋转方向是相对的,即,一个是顺时针,另一个是逆时针。
从而,位于上方的皮带轮传输装置21的皮带上的丝绵絮通过重力而层叠在位于下方的皮带轮传输装置22的皮带上丝绵絮上,实现了两层丝绵絮的层叠。
图3B示出了层叠过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的结构相同,并且均水平放置但是与图3A不同,一个皮带轮 传输装置21位于另一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2的一侧,且与另一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2沿水平方向基本齐平。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其中,位于左侧的皮带轮传输装置21向右(顺时针)旋转,而位于右侧的皮带轮传输装置22向左(逆时针)旋转。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之间的空隙适于两层蚕丝絮层通过,且使得两层蚕丝絮层层叠。
针刺装置
图1中包括了针刺装置600,用于固定从层叠装置输出的叠层,使得组成绵丝叠层的各个蚕丝絮层彼此固定。
针刺装置600对输入到所述针刺装置中的输入层(这里可以是叠层或经过叠网的蚕丝絮层)进行针刺,形成连续蚕丝绒绵片。针刺装置600可以是现有技术的针刺机,这里省略对其结构的描述。
为了实现更优的效果,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参见附图2,本申请中还可以包括剪切装置100,其包括剪切件(未示出),所述剪切件能够根据预定长度来剪切蚕丝纤维700,形成绵块,这是本申请所优选的。
可选地,参见附图2,本申请还可以包括干燥装置200,使得绵块800干燥,干燥装置可以使用常见的干燥设备,例如,烘干机等。
可选地,本申请可包括扯松装置。图4示出了该扯松装置的示例性实例,其包括设置在水槽中的滚筒250(图中显示的滚筒的轴是竖直的),所述滚筒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260,所述滚筒250滚动过程中,所述突起260扯松蚕丝纤维700,使得蚕丝纤维700保持在滚筒250的表面上。可替换地,该突起可以是小钩,或任何能够牵拉纤维的构件。而且该滚筒的轴也可以是水平设置的。
可选地,本申请可包括叠网装置550,参见附图5,如图所示,叠网装置550可以包括摆动件(未示出,用于往复推动絮层)以及在这里被称为第二传送带570的传送带。第二传送带570设置在摆动件的下方。叠网装置是本申请优选包含的装置。
在操作过程中,第二传送带沿一个方向运动,例如图中箭头方向,摆动件能够在相对于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的横向上往复摆动,使得来自层叠装置的连续丝绵叠层至少部分重叠地落在移动中的第二传送带上,形成连续叠网层。
可选地,本申请可包括成卷装置或卷绕装置,所述成卷装置包括卷绕件,用于使得连续绵片形成卷状形式,适于包装、存储和运输。成卷装置可以使用传统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疏松步骤、连续蚕丝絮层形成步骤、层叠步骤、针刺步骤,如图6所示,示出了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的基本步骤的框图。
下面结合图1,分别描述图6中各个步骤的操作:
疏松步骤
疏松步骤所用的原料为蚕丝绵块,可以采用外购的下脚丝如茧壳表面的浮丝形成的绵块,只是完全用浮丝最终产品的质量虽然尚可,但不是优选的原料。另外,由于下脚丝的量很有限难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所以可选地,也可以利用优质蚕茧生产绵块或者叫蚕丝的预处理步骤。该预处理步骤主要包括对蚕丝纤维进行剪切,可选地在剪切前还包括脱丝胶和扯松步骤。
由于绵块一般成块状,所以其中的纤维不蓬松。疏松步骤中,将原料绵块加入到疏松机300中进行疏松。经过疏松机疏松的蚕丝纤维从疏松机的出口输出。疏松机本身可以采用现有的纤维处理的疏松设备。
絮层形成步骤
在絮层形成步骤中,从疏松机300输出的丝绵絮900被送到移动着的第一传送带401上。由于从疏松机的出口301不断输出丝绵絮900,而且第一传送带401也是连续运动的,这样,随着第一传送带401前进,落在第一传送带401上的经过疏松的蚕丝纤维形成连续蚕丝絮层1000。
由于第一传送带401是匀速运动的,蚕丝絮层1000的厚度基本上是均匀的。
层叠步骤
由于制作冬衣用的蚕丝絮层需要一定的厚度,可能需要将至少两个絮层(例如,两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或更多)层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疏松的连续絮层。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传输装置来实现层叠。作为示例,图3A和3B中示出了实现层叠的两个不同的传输装置。利用至少两个传输装置的定位和定向,将至少两层的所述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从而,能够输出丝绵叠层。
针刺步骤
在层叠步骤中输出的丝绵叠层(或者,可选的叠网步骤之后的叠网层)还是处于蓬松的状态,纤维之间没有形成足够强度的结合,纤维之间相对容易滑动,需要对蓬松的纤维进行相对固定。固定的方式有不同,可以采用缝合或针刺的方式。优选地,本申请中将现有的针刺的工艺用于丝绵叠网层以形成连续的蚕丝绵片。这样不用引入额外的纤维,而且由于蚕丝本身相对长且具有很好的弹性,经过针刺的绵片既能相对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避免相对滑动或滚动,而且仍然具有较好的弹性。
针刺可以采用棉加工中制作针刺棉的设备和方法。针刺棉就是不经过纺织,直接将纤维用针刺成絮片的一种产品。本申请中,首次通过采用现有的针刺机将蚕丝絮层或叠网层进行针刺,形成蚕丝(绒)绵片。由于工序是连续进行的,所以本发明可以提供连续的绵片。
可以利用针刺机执行针刺操作。针刺机具有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截面,且在棱边上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纤网在喂入针刺机时十分蓬松,只是由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结合,但强度很差,当多枚刺针刺入纤网时,刺针上的刺钩就会带动纤网表面及次表面的纤维,由纤网的平面方向向纤网的垂直方向运动,使纤维产生上下移位,而产生上下移位的纤维对纤网就产生一定挤压,使纤网中纤维靠拢而被压缩。
当刺针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刺针开始回升,由于刺钩顺向的缘故,产生移位的纤维脱离刺钩而以几乎垂直状态留在纤网中,犹如许多的纤维束“销钉”钉入了纤网,从而使纤网产生的压缩不能完全恢复,如果在每平方厘米的纤网上经数十或上百次的反复穿刺,就把相当数量纤维束刺入了纤网,纤网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纤网强度升高,密度加大,纤网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力、密度、弹性等性能的非织造品。
根据本申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针刺密度和针刺深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希望绵片更紧密,可以增加针刺的密度,如果希望更蓬松则可以减少针刺的密度。
除了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所需的基本步骤之外,为了实现进一步更好的效果,在优选方式中,参见图7,可以包括以下附加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叠网步骤
经过两层层叠的蚕丝絮层的厚度如果不够,就需要通过叠网再增加絮层的厚度。叠网的方式可选地可以采用现有棉加工中采用的交叉成网或气流成网。叠网步骤处于层叠步骤之后且位于针刺步骤之前。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叠网过程中,将所形成的连续丝绵叠层进行之字形的叠网,形成厚度大于所述双层丝绵叠层的连续叠网层。如图5所示,连续丝绵叠层1001从上向下降落在第二传送带570上,利用摆动件(图中未示出),这里是推杆,使得连续叠层1001来回移动,形成之字形往复运动(或叫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连续丝绵叠层1001下落,即,一边摆动,一边下落,在此期间,第二传送带570向前运动,叠层落在向前运动的第二传送带570上,随着第二传送570带前进。这样,连续叠层以之字形层叠在第二传送带上。这里所用的摆动件可以采用纺织工业中的现有设备,推杆在电机的带动下往复运动。
由于相邻两个叠层部分重叠,所以增加了厚度,通过适当设定叠层的左右摆动(相对于第二传送带前进方向的侧向方向的摆动)的速度和第二传送带的前进速度,可以获得厚度基本均匀的叠网层。
当然,通过调整絮层(或叠层)的左右摆动的速度和第二传送带的前进速度也可以调节重叠量,进而调整叠网层的厚度。
脱丝胶和扯松步骤
可选地,本发明可以在疏松步骤之前包括脱丝胶和扯松步骤。
在脱丝胶和扯松步骤中,可以通过手工或借助于机器来取出经过蒸煮的蚕茧中的蚕蛹,蒸煮的目的在于去除丝胶。
之后,可以通过手工或机器来扯松经过脱丝胶的蚕茧(蚕丝纤维)。在利用机器进行扯松的情况下,可以在水槽(脱丝胶用)中设置滚筒250,滚筒25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突起260,使得滚筒250滚动,从而滚筒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突起260可以勾住蚕茧的蚕丝,将丝从蚕茧中抽出,使得蚕丝绕在滚筒250的内表面上,从而形成蚕丝纤维700。
手工扯松是将蒸煮后的蚕茧中的蚕蛹取出,将丝抻长。手工形成蚕丝的方法是传统的工艺,这里不再赘述。经过脱丝和扯松,就得到了可用的蚕丝纤维。脱丝和扯松属于现有的加工工艺,之后得到的就是熟丝的蚕丝纤维。也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熟丝。干燥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现有技术中由于制作蚕丝被或少量的丝绵冬衣都是手工操作,基本上不需要对蚕丝(特别是对长丝绵、中长丝绵)进行剪切,特别是不需要出于对蚕丝或丝绵进行后续加工的目的对蚕丝进行剪切。当然手工操作也生产不出连续的均匀绵片。手工操作只是在絮棉后在确定衣物或被子的尺寸大小时才对丝绵及面料进行裁剪。
剪切步骤
可选地,本发明可以在疏松步骤之前,且在脱丝胶和扯松步骤(如果存在该步骤的话)之后,包括剪切步骤。
本申请中优选需要对蚕丝纤维进行剪切,在剪切步骤中,利用剪切装置根据所需长度而剪切扯松步骤中形成的蚕丝纤维或者外购的熟丝,形成包含预定长度范围纤维的丝绵绵块。优选地,通过手工或借助于机器根据需要的长度将蚕丝纤维剪成中长丝绵或短丝绵,形成绵块。当然可选地,剪切过程中也可以对蚕丝纤维进行适当的拉伸。
根据国家标准,丝绵按长度可以分为长丝绵、中长丝绵和短丝绵,本申请中都可以使用,也可以混用。如果考虑均匀性和成本,优选使用中长丝绵和、或短丝绵。对于手工或机器扯松的蚕丝纤维(熟丝),在剪切步骤中剪成中长丝绵或短丝绵,以便在后续处理中使纤维的分布容易均匀。由于可以使用至少部分短丝绵,本申请的绵片可以称为蚕丝绒绵片。现有技术中一般不包含剪切的步骤。虽然本发明中剪切是一个可选的步骤,但是这是非常优选的一个步骤,有利于后续绵片的均匀性。剪切和绵块形成可以是一个步骤,也可以是在剪切后蚕丝落在传送带上形成绵块。这里无需详述。
切边步骤
可选地,在针刺的同时进行切边,例如,在针刺机器的边上设置切刀,在蚕丝叠网层向前运动时切刀将两边多余的部分裁掉,形成整齐的边缘。
成卷步骤
可选地,本发明可以在针刺步骤之后包括成卷步骤。经过针刺(和可选的切边)操作,蚕丝纤维已经形成了连续蚕丝绵片。为方便后续运输或 其他操作,可以将连续蚕丝绵片卷成卷,该步骤为成卷操作。
在成卷操作中,对所得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进行卷绕,形成绵卷,例如可以卷在一个轴上或将绵片自身卷成一个卷,使得任一所需长度的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形成卷状,该操作可以通过传统的成卷方法而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一般,连续蚕丝绒绵片的单卷长度做成30米、或50米或其他长度有利于工业上的应用。例如用于服装行业,优选所述棉卷长度为10-100米或更长,更优选20-80米或30-50米。
另外,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附图8示意性示出了该连续蚕丝绒绵片的结构。该连续蚕丝绒绵片的长度能够根据需要而设定。根据本申请,连续蚕丝绒绵片包括多层丝绵叠层或多层蚕丝絮层。图8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绵片为丝绵叠层1001,其由两层蚕丝絮层1000构成(图中示出两个层,实际可以是更多个层),其中,所述蚕丝絮层由丝绵絮组成,所述丝绵絮由所需长度的蚕丝纤维形成。标记1100示出针刺的位置。
可替换地,绵片叠层可以由叠网层组成(图中未示出)。该叠网层由部分重叠的所述蚕丝絮层或叠层而形成。优选地,叠网层由“之”字形重叠的所述蚕丝絮层或叠层而形成。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蚕丝绒保暖片,参见附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蚕丝绒保暖片的结构,其包括连续蚕丝绒绵片(丝绵叠层 1001)和面层1200,所述面层设置在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的两侧。也就是说,在连续蚕丝绒绵片外面设置面层,就可以形成一种蚕丝绒保暖片,优选该蚕丝绒保暖片经过绗缝。
根据本申请的蚕丝绒保暖片,也可以叫绗缝绵片,其结构与绗缝棉类似,只是其中使用的不是棉絮,而是本申请提供的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面层和连续蚕丝绒绵片通过绗缝缝合在一起。
所谓绗缝,就是是用长针针刺有夹层的纺织物,使里面的棉絮等固定。以被褥为例,被褥一般由胎料和外表的纺织物两部分组成,胎料又有絮胎和散纤维之分。散纤状的被褥胎芯结构和形状不固定,易流动缩团,厚度不均匀。为了使被褥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之间贴紧固定,使被褥厚薄均匀,将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以并排直线或装饰图案式地缝合(包括缝编)起来,这种增加美感与实用性的工序,称为绗缝,经过这种缝纫过的被褥或褥垫,称为绗缝被、绗缝垫。本申请中绗缝可以采用现有的绗缝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及蚕丝绒保暖片经过裁剪就可以作为蚕丝冬衣或者蚕丝被的保温层,当然蚕丝绒保暖片使用更方便。本申请提供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及蚕丝绒保暖片由于理论上可以无限长,至少可以是几十米一卷,这样当用于工业化生产时,例如批量生产的服装或者蚕丝被,产量可以很大,而且适用于服装或被服的生产线,在批量裁剪时可以减少浪费。正是由于本发明的出现,使得批量化生产蚕丝冬衣或被服成为了可能。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08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31 C N 1 0 4 2 5 0 8 7 6 A (21)申请号 201310254437.3 (22)申请日 2013.06.25 D04H 1/02(2006.01) D04H 1/4266(2012.01) D04H 1/72(2012.01) B32B 9/02(2006.01) (71)申请人浙江蚕缘家纺有限公司 地址 314513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屈家浜村 (72)发明人倪学林 (54) 发明名称 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 暖片 (57)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

2、产装置 和方法以及蚕丝绒保暖片。连续蚕丝绒绵片生 产方法,包括:疏松步骤,将绵块连续加入疏松机 中进行疏松,形成蓬松的丝绵絮;连续蚕丝絮层 形成步骤,使得从所述疏松机输出的所述丝绵絮 落在第一传送带上以形成连续蚕丝絮层;层叠步 骤,将至少两层的所述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 绵叠层,作为步该骤的输出层;针刺步骤,对层叠 步骤的输出层进行针刺,以形成连续蚕丝绵片。连 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一个疏松 机、絮层形成装置、层叠装置、针刺装置。本申请能 够实现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控制传送件的速度 来获得所需厚度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等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

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0876 A CN 104250876 A 1/2页 2 1.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疏松步骤,将丝绵绵块连续加入疏松机中进行疏松,形成蓬松的丝绵絮; 连续蚕丝絮层形成步骤,使得从所述疏松机输出的所述丝绵絮落在第一传送带上以形 成连续蚕丝絮层; 层叠步骤,将至少两层的所述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作为该层叠步骤的输 出层; 针刺步骤,对所述连续丝绵叠层进行针刺,以形成连续蚕丝绒绵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蚕。

4、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 括叠网操作:将所形成的连续丝绵叠层进行叠网,形成厚度大于所述丝绵叠层的连续叠网 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叠网操作中, 利用摆动件使被连续供给的所述连续丝绵叠层沿相对于第二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的侧向来 回移动,使得所述连续丝绵叠层在摆动过程中以“之”字形方式层叠在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成 卷步骤,对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进行成卷操作,使得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形成具有所需长 度的绵卷,优选地,所述棉卷长度为10米至100米,更优选地,20米至。

5、5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包括,在所述疏松步骤之前,对所述蚕茧进行预处理步骤,该预处理步骤对蚕丝纤维进行剪 切,形成包含预定长度范围纤维的丝绵绵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刺步骤中, 同时对所述连续蚕丝绵片进行切边操作。 7.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疏松机,对原料绵块进行疏松,输出蓬松的丝绵絮; 絮层形成装置,包括与所述疏松机出口邻接且位于该出口下方的第一传送带,所述丝 绵絮平铺在移动着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从而形成连续蚕丝絮层: 层叠装置,将至少两层连续。

6、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 针刺装置,对所述连续丝绵叠层进行针刺,形成连续蚕丝绒绵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切装置,对 蚕丝纤维进行剪切,形成包含预定长度范围纤维的丝绵绵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扯松装 置,所述扯松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槽中的滚筒,所述滚筒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所述滚筒滚 动过程中,所述突起扯松蚕丝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 包括叠网装置,使得所述连续丝绵叠层至少部分重叠地落在移动中的第二传送带上,形成 连续叠网层,可选。

7、地,所述叠网装置包括摆动件和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在 所述摆动件的下方,所述摆动件能够往复摆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成卷装 置,所述成卷装置包括卷绕件。 12.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具有10米至100米或更长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50876 A 2/2页 3 的长度,其中,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包括丝绵叠层,所述丝绵叠层包括至少两个蚕丝絮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绵片具有叠网结构,所 述叠网结构由部分重叠的所述丝绵叠层而形成,优选地所述叠网结构由“之”字。

8、形重叠的所 述丝绵叠层而形成。 14.一种蚕丝绒保暖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和 衬面层,所述衬面层设置在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衬面层通过绗缝与所 述蚕丝绒绵片固定在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50876 A 1/8页 4 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和方法以及保暖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蚕丝的加工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及其生产装置 和生产方法,以及一种蚕丝绒保暖片。 背景技术 0002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它与羊毛一 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

9、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 和天蚕等。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将几 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有桑蚕丝(也称生丝)与柞蚕丝之分,统 称为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以它们为原料,就可用织机加工成各类品种的织 物了。 0003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 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 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 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

10、为制作贴身 衣物的上乘料子,也就是丝绸。除丝绸外,蚕丝还可以制作蚕丝被或棉衣。而以蚕丝作为内 质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古时候的达官 贵人、皇亲国戚的被子,用的都是蚕丝被。所以,蚕丝被是盖起来非常舒服的被子。 0004 传统上,蚕丝被制作过程选用优质的蚕茧(优选双宫茧,也称夫妻茧)煮烂、剥出 蚕蛹,将无蛹的茧子先套在小环上,再套在大环上,制成薄片,取下,消毒烘干,手工弹松逐 渐退缪拉大,一层一层铺起来,最后套上纱布袋,制成各种规格的被子。整个操作过程全部 为手工制作,做工精良,厚薄均匀经久耐用。由于蚕丝被的丝绵芯是手工弹松逐渐拉大然后 一层一层铺起来,。

11、所以蚕丝被的芯的尺寸受到蚕茧本身的制约,不能很大,一般也就是普通 被子的大小,最大的也就是2.5mX2.5m,无论是手工还是即使用机器拉伸丝绵芯,都无法制 成连续的绵片。蚕丝被的生产效率也受到限制。 0005 由于蚕丝蓬松轻柔而且保暖,很久以来中国人一直有人用蚕丝制作棉衣(冬衣)。 由于只能采用手工絮棉,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手工生产的产品一致性差,难以形成质量 均一的批量产品。所以将蚕丝作为丝绵制作棉衣难以实现真正工业化生产。通常来讲,无 论是用蚕丝制作蚕丝被还是制作棉衣,厂家都希望使用均一性好的连续棉芯或绵片(例如 几十米长)。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没有这样的产品。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

12、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个效果,例 如,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研制出本发明的方法及产品。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 疏松机,对原料绵块进行疏松,输出蓬松的丝绵絮;絮层形成装置,包括与所述疏松机出口 说 明 书CN 104250876 A 2/8页 5 连接且位于该出口下方的第一传送带,所述丝绵絮平铺在移动着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从 而形成连续蚕丝絮层:层叠装置,将至少两层连续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针刺 装置,对所述连续丝绵叠层进行针刺,形成连续蚕丝绒绵。 0008 根据本发明的。

13、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疏松步骤,将绵块连续加入疏松机中进行疏松,形成蓬松的丝绵絮;连续蚕丝絮 层形成步骤,使得从所述疏松机输出的所述丝绵絮落在第一传送带上以形成连续蚕丝絮 层;层叠步骤,将至少两层的所述蚕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作为步该骤的输出层; 对层叠步骤的输出层进行针刺,以形成连续蚕丝绵片。 000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具 有10米至100米或更长的长度,其中,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包括丝绵叠层,所述丝绵叠层包 括至少两个蚕丝絮层。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蚕丝绒保暖片。

14、,包括上述的连续蚕丝绒绵 片和衬面层,所述衬面层设置在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的两侧。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具有任意所需长度的连续蚕丝 绒绵片,利用这样的连续蚕丝绒绵片,能够裁剪用户需要的衣服或被子,由于蚕丝绒绵片是 连续的,使得能够将裁剪过程中的边角料的量最小化。 0012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效果在于,能够通过控制传送件的速度来获得所需厚度的连续 蚕丝绒绵片。 0013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效果还在于,由于本申请中利用第二传送带速度来控制连续绵 片的厚度,而现有技术中通过不同的人手工拉伸来制成不连续的绵片,因此,本发明的蚕丝 绒绵片的厚度比现有技术的不连续绵片的厚度更加。

15、均匀。 附图说明 0014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框 图。 0015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图1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的可选的部分部件 的框图。 0016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层叠装置的不同实例的结构。 0017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扯松装置的构造。 0018 图5示意性示出了叠网装置的构造,产生的叠网层位于移动着的第二传送带上。 0019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的基本步骤。 0020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其包括的基本步 骤以及可选步骤。 0021。

16、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的结构。 0022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蚕丝绒保暖片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 说 明 书CN 104250876 A 3/8页 6 0024 一般做蚕丝被或棉衣用的丝绵并不需要用最好的蚕茧,传统上的丝绵用下脚茧和 /或茧壳表面的浮丝为原料,经过精练,溶去丝胶,扯松纤维而成。当然,如果成本可以接受, 也可以使用优质的蚕茧,本申请中对于蚕茧并无限制,优质的蚕丝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更 好。 0025 下面。

1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 0026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1的主要组成部分的 方框图。如图1所示,该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1包括疏松机300、絮层形成装置400、层 叠装置500和针刺装置600。 0027 下面详细描述图1中的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装置1的各个部件。 0028 疏松机 0029 参见图1和图2,疏松机300疏松所获得的干燥的棉块800,经疏松形成丝绵絮 900。疏松机300可以选用现有的纤维处理用的疏松机械。绵块800从疏松机300的入口 投入从出口输出,经疏松后,蚕丝纤维变得蓬松。疏松机300连续工作,输出丝绵絮900。 。

18、0030 絮层形成装置 0031 絮层形成装置400包括与疏松机300邻接的能够移动的第一传送带401。优选地, 第一传送带401位于疏松机300的出口的下方。从疏松机300的出口不断地输出的丝绵絮 900连续地平铺在移动着的第一传送带401上,从而在第一传送带401上形成连续蚕丝絮层 1000。 0032 层叠装置 0033 层叠装置500与第一传送带401连接,接收通过第一传送带401连续传输的蚕丝 絮层1000。 0034 图3A示意性示出了层叠装置500的构造,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传输装置21和22,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传输装置21和22的位置和方向布置成,使得所述至少两个传输装置上 的。

19、所述蚕丝絮层1000被叠层,形成连续丝绵叠层1001。所述连续丝绵叠层1001能够作为 输入到针刺装置600中的输入层601。 0035 图3A和图3B示出了层叠装置的两个示例性实施例。 0036 在图3A中,示出了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例如,其中的一个皮带轮传输装 置21可以包括两个滚筒211以及安装在两个滚筒上的皮带212,其中,通过驱动滚筒211转 动,使得其上的皮带212移动,进而运输皮带上的蚕丝絮层。 0037 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8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用其他传输装置来替代皮带轮传输装置,只要能够实 现定向输出蚕丝絮层即可。 。

20、0039 在图3A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的结构基本相同,都包 括辊轮211,并且均水平放置,一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位于另一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2的上 方。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的旋转方向是相对的,即,一个是顺时针,另一个是逆时 针。 0040 从而,位于上方的皮带轮传输装置21的皮带上的丝绵絮通过重力而层叠在位于 下方的皮带轮传输装置22的皮带上丝绵絮上,实现了两层丝绵絮的层叠。 0041 图3B示出了层叠过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22 说 明 书CN 104250876 A 4/8页 7 的结构相同,并且均水平放置但是与图3A不同,一。

21、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位于另一个皮带轮 传输装置22的一侧,且与另一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2沿水平方向基本齐平。两个皮带轮传 输装置21和22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其中,位于左侧的皮带轮传输装置21向右(顺时针) 旋转,而位于右侧的皮带轮传输装置22向左(逆时针)旋转。两个皮带轮传输装置21和 22之间的空隙适于两层蚕丝絮层通过,且使得两层蚕丝絮层层叠。 0042 针刺装置 0043 图1中包括了针刺装置600,用于固定从层叠装置输出的叠层,使得组成绵丝叠层 的各个蚕丝絮层彼此固定。 0044 针刺装置600对输入到所述针刺装置中的输入层(这里可以是叠层或经过叠网的 蚕丝絮层)进行针刺,形成连续蚕丝绒。

22、绵片。针刺装置600可以是现有技术的针刺机,这里 省略对其结构的描述。 0045 为了实现更优的效果,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 个。 0046 可选地,参见附图2,本申请中还可以包括剪切装置100,其包括剪切件(未示出), 所述剪切件能够根据预定长度来剪切蚕丝纤维700,形成绵块,这是本申请所优选的。 0047 可选地,参见附图2,本申请还可以包括干燥装置200,使得绵块800干燥,干燥装 置可以使用常见的干燥设备,例如,烘干机等。 0048 可选地,本申请可包括扯松装置。图4示出了该扯松装置的示例性实例,其包括设 置在水槽中的滚筒250(图中显示的滚筒的轴是竖直的)。

23、,所述滚筒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突起 260,所述滚筒250滚动过程中,所述突起260扯松蚕丝纤维700,使得蚕丝纤维700保持在 滚筒250的表面上。可替换地,该突起可以是小钩,或任何能够牵拉纤维的构件。而且该滚 筒的轴也可以是水平设置的。 0049 可选地,本申请可包括叠网装置550,参见附图5,如图所示,叠网装置550可以包 括摆动件(未示出,用于往复推动絮层)以及在这里被称为第二传送带570的传送带。第 二传送带570设置在摆动件的下方。叠网装置是本申请优选包含的装置。 0050 在操作过程中,第二传送带沿一个方向运动,例如图中箭头方向,摆动件能够在相 对于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的横向上往复摆。

24、动,使得来自层叠装置的连续丝绵叠层至少部 分重叠地落在移动中的第二传送带上,形成连续叠网层。 0051 可选地,本申请可包括成卷装置或卷绕装置,所述成卷装置包括卷绕件,用于使得 连续绵片形成卷状形式,适于包装、存储和运输。成卷装置可以使用传统方式,这里不再赘 述。 0052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疏 松步骤、连续蚕丝絮层形成步骤、层叠步骤、针刺步骤,如图6所示,示出了连续蚕丝绒绵片 生产方法的基本步骤的框图。 0053 下面结合图1,分别描述图6中各个步骤的操作: 0054 疏松步骤 0055 疏松步骤所用的原料为蚕丝绵块,可以采用外购的下脚丝如茧。

25、壳表面的浮丝形成 的绵块,只是完全用浮丝最终产品的质量虽然尚可,但不是优选的原料。另外,由于下脚丝 的量很有限难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所以可选地,也可以利用优质蚕茧生产绵块或者叫蚕 说 明 书CN 104250876 A 5/8页 8 丝的预处理步骤。该预处理步骤主要包括对蚕丝纤维进行剪切,可选地在剪切前还包括脱 丝胶和扯松步骤。 0056 由于绵块一般成块状,所以其中的纤维不蓬松。疏松步骤中,将原料绵块加入到疏 松机300中进行疏松。经过疏松机疏松的蚕丝纤维从疏松机的出口输出。疏松机本身可以 采用现有的纤维处理的疏松设备。 0057 絮层形成步骤 0058 在絮层形成步骤中,从疏松机300输出。

26、的丝绵絮900被送到移动着的第一传送带 401上。由于从疏松机的出口301不断输出丝绵絮900,而且第一传送带401也是连续运动 的,这样,随着第一传送带401前进,落在第一传送带401上的经过疏松的蚕丝纤维形成连 续蚕丝絮层1000。 0059 由于第一传送带401是匀速运动的,蚕丝絮层1000的厚度基本上是均匀的。 0060 层叠步骤 0061 由于制作冬衣用的蚕丝絮层需要一定的厚度,可能需要将至少两个絮层(例如, 两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或更多)层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疏松的连续絮层。 0062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传输装置来实现层叠。作为示例,图3A和3B中示出了实现 层叠的两个不同的传。

27、输装置。利用至少两个传输装置的定位和定向,将至少两层的所述蚕 丝絮层层叠,形成连续丝绵叠层。从而,能够输出丝绵叠层。 0063 针刺步骤 0064 在层叠步骤中输出的丝绵叠层(或者,可选的叠网步骤之后的叠网层)还是处于 蓬松的状态,纤维之间没有形成足够强度的结合,纤维之间相对容易滑动,需要对蓬松的纤 维进行相对固定。固定的方式有不同,可以采用缝合或针刺的方式。优选地,本申请中将现 有的针刺的工艺用于丝绵叠网层以形成连续的蚕丝绵片。这样不用引入额外的纤维,而且 由于蚕丝本身相对长且具有很好的弹性,经过针刺的绵片既能相对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避 免相对滑动或滚动,而且仍然具有较好的弹性。 0065 针。

28、刺可以采用棉加工中制作针刺棉的设备和方法。针刺棉就是不经过纺织,直接 将纤维用针刺成絮片的一种产品。本申请中,首次通过采用现有的针刺机将蚕丝絮层或叠 网层进行针刺,形成蚕丝(绒)绵片。由于工序是连续进行的,所以本发明可以提供连续的 绵片。 0066 可以利用针刺机执行针刺操作。针刺机具有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截面,且在棱边 上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纤网在喂入针刺机时十分蓬松,只是由纤维与 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结合,但强度很差,当多枚刺针刺入纤网时,刺针上的 刺钩就会带动纤网表面及次表面的纤维,由纤网的平面方向向纤网的垂直方向运动,使纤 维产生上下移位,而产生上下移位的纤维。

29、对纤网就产生一定挤压,使纤网中纤维靠拢而被 压缩。 0067 当刺针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刺针开始回升,由于刺钩顺向的缘故,产生移位的纤维 脱离刺钩而以几乎垂直状态留在纤网中,犹如许多的纤维束“销钉”钉入了纤网,从而使纤 网产生的压缩不能完全恢复,如果在每平方厘米的纤网上经数十或上百次的反复穿刺,就 把相当数量纤维束刺入了纤网,纤网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纤网强度升高,密度 加大,纤网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力、密度、弹性等性能的非织造品。 说 明 书CN 104250876 A 6/8页 9 0068 根据本申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针刺密度和针刺深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希 望绵片更紧密,可以增加针。

30、刺的密度,如果希望更蓬松则可以减少针刺的密度。 0069 除了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所需的基本步骤之外,为了实现进一步更好的效果, 在优选方式中,参见图7,可以包括以下附加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0070 叠网步骤 0071 经过两层层叠的蚕丝絮层的厚度如果不够,就需要通过叠网再增加絮层的厚度。 叠网的方式可选地可以采用现有棉加工中采用的交叉成网或气流成网。叠网步骤处于层叠 步骤之后且位于针刺步骤之前。 0072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叠网过程中,将所形成的连续丝绵叠层进行之字形 的叠网,形成厚度大于所述双层丝绵叠层的连续叠网层。如图5所示,连续丝绵叠层1001 从上向下降落在第二传送带。

31、570上,利用摆动件(图中未示出),这里是推杆,使得连续叠 层1001来回移动,形成之字形往复运动(或叫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连续丝绵叠层1001 下落,即,一边摆动,一边下落,在此期间,第二传送带570向前运动,叠层落在向前运动的 第二传送带570上,随着第二传送570带前进。这样,连续叠层以之字形层叠在第二传送带 上。这里所用的摆动件可以采用纺织工业中的现有设备,推杆在电机的带动下往复运动。 0073 由于相邻两个叠层部分重叠,所以增加了厚度,通过适当设定叠层的左右摆动 (相对于第二传送带前进方向的侧向方向的摆动)的速度和第二传送带的前进速度,可以 获得厚度基本均匀的叠网层。 0074 。

32、当然,通过调整絮层(或叠层)的左右摆动的速度和第二传送带的前进速度也可 以调节重叠量,进而调整叠网层的厚度。 0075 脱丝胶和扯松步骤 0076 可选地,本发明可以在疏松步骤之前包括脱丝胶和扯松步骤。 0077 在脱丝胶和扯松步骤中,可以通过手工或借助于机器来取出经过蒸煮的蚕茧中的 蚕蛹,蒸煮的目的在于去除丝胶。 0078 之后,可以通过手工或机器来扯松经过脱丝胶的蚕茧(蚕丝纤维)。在利用机器进 行扯松的情况下,可以在水槽(脱丝胶用)中设置滚筒250,滚筒25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 少一个突起260,使得滚筒250滚动,从而滚筒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突起260可以勾住蚕茧 的蚕丝,将丝从蚕茧中抽出。

33、,使得蚕丝绕在滚筒250的内表面上,从而形成蚕丝纤维700。 0079 手工扯松是将蒸煮后的蚕茧中的蚕蛹取出,将丝抻长。手工形成蚕丝的方法是传 统的工艺,这里不再赘述。经过脱丝和扯松,就得到了可用的蚕丝纤维。脱丝和扯松属于现 有的加工工艺,之后得到的就是熟丝的蚕丝纤维。也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熟丝。干燥步 骤这里不再赘述。 0080 现有技术中由于制作蚕丝被或少量的丝绵冬衣都是手工操作,基本上不需要对蚕 丝(特别是对长丝绵、中长丝绵)进行剪切,特别是不需要出于对蚕丝或丝绵进行后续加工 的目的对蚕丝进行剪切。当然手工操作也生产不出连续的均匀绵片。手工操作只是在絮棉 后在确定衣物或被子的尺寸大小时才。

34、对丝绵及面料进行裁剪。 0081 剪切步骤 0082 可选地,本发明可以在疏松步骤之前,且在脱丝胶和扯松步骤(如果存在该步骤 的话)之后,包括剪切步骤。 说 明 书CN 104250876 A 7/8页 10 0083 本申请中优选需要对蚕丝纤维进行剪切,在剪切步骤中,利用剪切装置根据所需 长度而剪切扯松步骤中形成的蚕丝纤维或者外购的熟丝,形成包含预定长度范围纤维的丝 绵绵块。优选地,通过手工或借助于机器根据需要的长度将蚕丝纤维剪成中长丝绵或短丝 绵,形成绵块。当然可选地,剪切过程中也可以对蚕丝纤维进行适当的拉伸。 0084 根据国家标准,丝绵按长度可以分为长丝绵、中长丝绵和短丝绵,本申请中都。

35、可以 使用,也可以混用。如果考虑均匀性和成本,优选使用中长丝绵和、或短丝绵。对于手工或 机器扯松的蚕丝纤维(熟丝),在剪切步骤中剪成中长丝绵或短丝绵,以便在后续处理中使 纤维的分布容易均匀。由于可以使用至少部分短丝绵,本申请的绵片可以称为蚕丝绒绵片。 现有技术中一般不包含剪切的步骤。虽然本发明中剪切是一个可选的步骤,但是这是非常 优选的一个步骤,有利于后续绵片的均匀性。剪切和绵块形成可以是一个步骤,也可以是在 剪切后蚕丝落在传送带上形成绵块。这里无需详述。 0085 切边步骤 0086 可选地,在针刺的同时进行切边,例如,在针刺机器的边上设置切刀,在蚕丝叠网 层向前运动时切刀将两边多余的部分裁。

36、掉,形成整齐的边缘。 0087 成卷步骤 0088 可选地,本发明可以在针刺步骤之后包括成卷步骤。经过针刺(和可选的切边) 操作,蚕丝纤维已经形成了连续蚕丝绵片。为方便后续运输或其他操作,可以将连续蚕丝绵 片卷成卷,该步骤为成卷操作。 0089 在成卷操作中,对所得到的连续蚕丝绒绵片进行卷绕,形成绵卷,例如可以卷在一 个轴上或将绵片自身卷成一个卷,使得任一所需长度的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形成卷状,该 操作可以通过传统的成卷方法而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0090 一般,连续蚕丝绒绵片的单卷长度做成30米、或50米或其他长度有利于工业上的 应用。例如用于服装行业,优选所述棉卷长度为10-100米或更长,。

37、更优选20-80米或30-50 米。 0091 另外,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续蚕丝绒绵片,附图8示意性示出了该连续蚕丝 绒绵片的结构。该连续蚕丝绒绵片的长度能够根据需要而设定。根据本申请,连续蚕丝绒 绵片包括多层丝绵叠层或多层蚕丝絮层。图8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绵片为丝绵叠层 1001,其由两层蚕丝絮层1000构成(图中示出两个层,实际可以是更多个层),其中,所述 蚕丝絮层由丝绵絮组成,所述丝绵絮由所需长度的蚕丝纤维形成。标记1100示出针刺的位 置。 0092 可替换地,绵片叠层可以由叠网层组成(图中未示出)。该叠网层由部分重叠的 所述蚕丝絮层或叠层而形成。优选地,叠网层由“之”字形重叠的所。

38、述蚕丝絮层或叠层而形 成。 0093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蚕丝绒保暖片,参见附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 蚕丝绒保暖片的结构,其包括连续蚕丝绒绵片(丝绵叠层1001)和面层1200,所述面层设置 在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的两侧。也就是说,在连续蚕丝绒绵片外面设置面层,就可以形成一 种蚕丝绒保暖片,优选该蚕丝绒保暖片经过绗缝。 0094 根据本申请的蚕丝绒保暖片,也可以叫绗缝绵片,其结构与绗缝棉类似,只是其中 使用的不是棉絮,而是本申请提供的所述连续蚕丝绒绵片。面层和连续蚕丝绒绵片通过绗 说 明 书CN 104250876 A 10 8/8页 11 缝缝合在一起。 0095 所谓绗缝,就是是用。

39、长针针刺有夹层的纺织物,使里面的棉絮等固定。以被褥为 例,被褥一般由胎料和外表的纺织物两部分组成,胎料又有絮胎和散纤维之分。散纤状的被 褥胎芯结构和形状不固定,易流动缩团,厚度不均匀。为了使被褥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之间贴 紧固定,使被褥厚薄均匀,将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以并排直线或装饰图案式地缝合(包括缝 编)起来,这种增加美感与实用性的工序,称为绗缝,经过这种缝纫过的被褥或褥垫,称为 绗缝被、绗缝垫。本申请中绗缝可以采用现有的绗缝设备。 0096 本申请提供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及蚕丝绒保暖片经过裁剪就可以作为蚕丝冬衣或 者蚕丝被的保温层,当然蚕丝绒保暖片使用更方便。本申请提供的连续蚕丝绒绵片及蚕丝 绒保暖。

40、片由于理论上可以无限长,至少可以是几十米一卷,这样当用于工业化生产时,例如 批量生产的服装或者蚕丝被,产量可以很大,而且适用于服装或被服的生产线,在批量裁剪 时可以减少浪费。正是由于本发明的出现,使得批量化生产蚕丝冬衣或被服成为了可能。 0097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 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 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 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说 明 书CN 104250876 A 11 1/5页 12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0876 A 12 2/5页 13 图3A 图3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0876 A 13 3/5页 14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0876 A 14 4/5页 1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0876 A 15 5/5页 16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50876 A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