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11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 N 1 0 4 2 3 1 1 3 4 A (21)申请号 201410472191.1 (22)申请日 2014.09.16 C08F 38/00(2006.01) B01J 20/26(2006.01) B01J 20/30(2006.01) (71)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 号中国石油大厦 (72)发明人杨法杰 刘志刚 李景昌 李国平 张志恒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代理人刘杰 (54) 发明名称 一种微孔。
2、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将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 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 作为催化剂,并在8090下聚合24小时 30小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微孔吸油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能够简化制备工艺,使得制备成本 得以降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1134 A CN 104231134 A 1/1页 2 1.一种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
3、,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放入 三乙胺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在8090下聚 合24小时30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8090下聚合24小时30小 时之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20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反应产物冷却至2040 之后,依次使用氯仿、水和甲醇进行过滤处理,再在70下干燥5小时8小时。 4.一种微孔吸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74.8的1,3,5-三 炔基苯,7.713.9的二溴萘,0.010.02的二氯化钯,0.010.02的碘化亚 铜,32.535.8的三乙胺,4。
4、8.7653.78的四氢呋喃。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31134 A 1/4页 3 一种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吸油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化学交联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与传统 的吸油材料相比,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具有孔隙率大、能够吸附的有机物种类多、吸附量 大、吸附速度快、油水选择性高等特点。目前高分子类吸油材料的合成单体主要为丙烯酸酯 类和-烯烃类,由于后者价格昂贵,故大多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合成,其合成方法主 要采用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以丙烯酸酯类为原料,油溶性自由基。
5、引发剂为引发剂进行引 发聚合。 0003 但是,现有的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均需要加入致孔剂,以及还需要 采用相应的工艺脱除制备过程中所加入的致孔剂,使得制备工艺复杂,使得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简化制备工艺,使 得制备成本得以降低。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 放入三乙胺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在8090 下聚合24小时30小时。 0006 可选的,在8090下聚合24小时30小时之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20 40。 0007 可选。
6、的,在将所述反应产物冷却至2040之后,依次使用氯仿、水和甲醇进 行过滤处理,再在70下干燥5小时8小时。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孔吸油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2.74.8的 1,3,5-三炔基苯,7.713.9的二溴萘,0.010.02的二氯化钯,0.010.02 的碘化亚铜,32.535.8的三乙胺,48.7653.78的四氢呋喃。 0009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0010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申请技术方案是将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放入三乙 胺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在8090下聚合24 小时30小时,使得本申请无需添加致孔剂,就可以制得。
7、所述微孔吸油材料,由于现有技 术在制备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时,不仅需要加入致孔剂,还需脱除致孔剂,如此,使得本申 请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加入和脱除致孔剂的步骤,从而能够简化制备工艺,使 得制备成本得以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微孔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简化制备工艺,使得 说 明 书CN 104231134 A 2/4页 4 制备成本得以降低。 0012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对应能够达到 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 0013 实施例一: 0014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了一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1,3,5-三炔基苯和 。
8、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在 80下反应24小时即可。 0015 其中,上述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16 步骤a: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三乙胺助溶剂和四氢呋喃溶剂,然后加 入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进行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均匀 搅拌直至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和所述催化剂完全溶解。 0017 步骤b:在完全溶解之后,将所述反应釜加热至80,使得上述混合物在80的温 度和在回流搅拌的条件下聚合24小时,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所述室温为2040。 0018 步骤c:将冷却至室温的所述。
9、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再依次用氯仿、水、甲醇进行过 滤,具体可以依次用氯仿、水、甲醇洗涤所述反应产物,然后在70下干燥5小时得到微孔 吸油材料,其中,所述微孔吸油材料包括2.7的1,3,5-三炔基苯,7.7的二溴萘,0.01 的二氯化钯,0.01的碘化亚铜,32.5的三乙胺和48.76的四氢呋喃,按质量百分比计。 0019 本发明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的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BET比 表面积、孔隙率可控,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比例来控制。对于成品油(例如:汽油、煤油以 及航空用油)、轻质低粘度原油以及小分子有机物(例如:苯、苯胺、硝基苯、苯酚、邻苯二甲 酸甲酯等)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这。
10、种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生产工艺简单、反应过程易于 控制,能有效吸附水上或者陆上溢油。此外,还可以应用在水中有机物吸附行业,在石油工 业领域及水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20 本发明通过一步法制备的自交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BET比表 面积、孔隙率可控,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比例来控制。对煤油的吸附倍率大于20倍,对硝 基苯的吸附倍率大于30倍。 0021 实施例二: 0022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了一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1,3,5-三炔基苯和 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在 90下反应30小时。 0023 其中,上述制备。
11、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24 步骤a: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三乙胺助溶剂和四氢呋喃溶剂,然后加 入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进行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均匀 搅拌直至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和所述催化剂完全溶解。 0025 步骤b:在完全溶解之后,将所述反应釜加热至90,使得上述混合物在80的温 度和在回流搅拌的条件下聚合30小时,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所述室温为2040。 0026 步骤c:将冷却至室温的所述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再依次用氯仿、水、甲醇进行过 滤,具体可以依次用氯仿、水、甲醇洗涤所述反应产物,然后在70下干燥8小时得到微 孔吸油。
12、材料,其中,所述微孔吸油材料包括4.8的1,3,5-三炔基苯,73.9的二溴萘, 说 明 书CN 104231134 A 3/4页 5 0.02的二氯化钯,0.02的碘化亚铜,35.8的三乙胺和53.78的四氢呋喃,按质量百 分比计。 0027 本发明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的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BET比 表面积、孔隙率可控,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比例来控制。对于成品油(例如:汽油、煤油以 及航空用油)、轻质低粘度原油以及小分子有机物(例如:苯、苯胺、硝基苯、苯酚、邻苯二甲 酸甲酯等)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这种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生产工艺简单、反应过程易于 控制,能有效吸附水上或者陆上。
13、溢油。此外,还可以应用在水中有机物吸附行业,在石油工 业领域及水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28 本发明通过一步法制备的自交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BET比表 面积、孔隙率可控,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比例来控制。对煤油的吸附倍率大于20倍,对硝 基苯的吸附倍率大于30倍。 0029 实施例三: 0030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出了一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1,3,5-三炔基苯和 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在 85下反应26小时即可。 0031 其中,上述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32 步骤a: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
14、三乙胺助溶剂和四氢呋喃溶剂,然后加 入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进行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均匀 搅拌直至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和所述催化剂完全溶解。 0033 步骤b:在完全溶解之后,将所述反应釜加热至85,使得上述混合物在80的温 度和在回流搅拌的条件下聚合26小时,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所述室温为2040。 0034 步骤c:将冷却至室温的所述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再依次用氯仿、水、甲醇进行过 滤,具体可以依次用氯仿、水、甲醇洗涤所述反应产物,然后在70下干燥6小时得到微 孔吸油材料,其中,所述微孔吸油材料包括4.1的1,3,5-三炔基苯,12.8的。
15、二溴萘, 0.01的二氯化钯,0.02的碘化亚铜,34.8的三乙胺和52.97的四氢呋喃,按质量百 分比计。 0035 本发明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的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BET比 表面积、孔隙率可控,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比例来控制。对于成品油(例如:汽油、煤油以 及航空用油)、轻质低粘度原油以及小分子有机物(例如:苯、苯胺、硝基苯、苯酚、邻苯二甲 酸甲酯等)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这种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生产工艺简单、反应过程易于 控制,能有效吸附水上或者陆上溢油。此外,还可以应用在水中有机物吸附行业,在石油工 业领域及水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36 本发明通过一步法制备的自。
16、交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BET比表 面积、孔隙率可控,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比例来控制。对煤油的吸附倍率大于20倍,对硝 基苯的吸附倍率大于30倍。 0037 实施例四: 0038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了一微孔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1,3,5-三炔基苯和 2,6-二溴萘放入三乙胺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在 87下反应28小时。 说 明 书CN 104231134 A 4/4页 6 0039 其中,上述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40 步骤a: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三乙胺助溶剂和四氢呋喃溶剂,然后加 入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进。
17、行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均匀 搅拌直至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和所述催化剂完全溶解。 0041 步骤b:在完全溶解之后,将所述反应釜加热至87,使得上述混合物在80的温 度和在回流搅拌的条件下聚合28小时,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所述室温为2040。 0042 步骤c:将冷却至室温的所述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再依次用氯仿、水、甲醇进行过 滤,具体可以依次用氯仿、水、甲醇洗涤所述反应产物,然后在70下干燥6小时得到微孔 吸油材料,其中,所述微孔吸油材料包括3.3的1,3,5-三炔基苯,8.9的二溴萘,0.02 的二氯化钯,0.01的碘化亚铜,33.9的三乙胺和49.87。
18、的四氢呋喃,按质量百分比计。 0043 本发明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的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BET比 表面积、孔隙率可控,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比例来控制。对于成品油(例如:汽油、煤油以 及航空用油)、轻质低粘度原油以及小分子有机物(例如:苯、苯胺、硝基苯、苯酚、邻苯二甲 酸甲酯等)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这种微孔高分子吸油材料生产工艺简单、反应过程易于 控制,能有效吸附水上或者陆上溢油。此外,还可以应用在水中有机物吸附行业,在石油工 业领域及水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44 本发明通过一步法制备的自交联高分子吸油材料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BET比表 面积、孔隙率可控,可以通过调。
19、整聚合工艺比例来控制。对煤油的吸附倍率大于20倍,对硝 基苯的吸附倍率大于30倍。 0045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0046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申请技术方案是将1,3,5-三炔基苯和2,6-二溴萘放入三乙 胺和四氢呋喃中溶解,并加入二氯化钯和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并在8090下聚合24 小时30小时,使得本申请无需添加致孔剂,就可以制得所述微孔吸油材料,由于现有技 术在制备多孔高分子吸油材料时,不仅需要加入致孔剂,还需脱除致孔剂,如此,使得本申 请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加入和脱除致孔剂的步骤,从而能够简化制备工艺,使 得制备成本得以降低。 004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CN 10423113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