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37246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18923.X

申请日:

2007.10.23

公开号:

CN101418575A

公开日:

2009.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2; G01L1/04; E02D17/00

主分类号:

E02D29/02

申请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元平; 葛建军; 梁 波; 包黎明; 孙立民; 王 平; 刘争平

地址:

710043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2号总工办科研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 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多年冻土区筑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本发明要提供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使用测试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挡土墙,包括矩形底座,在矩形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墙,所述支撑墙上窄下宽,其中一个侧面为垂直面,另一个侧面为倾斜面,支撑墙偏于矩形底座的一侧设置。上述L型挡土墙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a)准备工作。(b)开挖。(c)吊装回填。(d)整坡。一种“L”型挡土墙的测试方法,是在垂直面一侧设置若干土压力盒,所述土压力盒从上到下依次叠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L”型挡土墙,包括矩形底座(2),在矩形底座(2)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墙(1),所述支撑墙(1)上窄下宽,其中一个侧面为垂直面,另一个侧面为倾斜面,支撑墙(1)偏于矩形底座(2)的一侧设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a)准备工作:包括挡墙预制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两部分。其中预制准备工作在预制厂进行,根据设计图纸,混凝土采用标号25#,预先扎制钢筋笼,放置钢模浇注。现场正式施工前,要保护好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的天然植被,应提前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工程;
(b)开挖:宜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方法,集中力量,迅速完成。其程序包括松土(连同弃土通道部分)和弃土两部分;
开挖至换填阶段,应对暴露的冰层作昼盖夜开的简易遮挡防护,以减少热融影响;
(c)吊装回填:清方之后,抄平放线,再吊装L型预制挡墙块,只有一台吊机,每天平均大约吊装25块左右。全部吊装好之后,开始墙后填土,换填土采用粗颗粒砂砾土。分层填夯,每50cm一层,压路机夯压,平铺压实之后,继续下一层的填夯;
回填作业应注意:回填顺序为由里到外、由高到低逐段填筑,以便于依次向外清理下一回填段的热融泥水;
(d)整坡:下部为挡墙,上部改用护坡,坡率为1∶1.75,塑料泡沫板盖面,具有保温隔热(可促使融深衰减)及防止表层土流失等功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挡土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垂直面一侧设置若干土压力盒6,所述土压力盒从上到下依次叠放。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挡土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压力盒是钢弦式土压力计。

说明书

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年冻土区筑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多年冻土区的支挡结构,实测值表明:冬季,季节融化层冻结,冻结过程中土中水结冰膨胀,冻结土体将对挡土墙作用冻胀力,这种水平冻胀力往往比库仑土压力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将会对支挡结构造成破坏。如果土体结冰过程中自由膨胀,或者卸载部分冻胀力,就会消除或减小支挡物所受的冻胀压力,起到保护支挡物的作用。因此,研究多年冻土区的支挡结构物特性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目前,国内外在多年冻土地区厚层地下冰段修筑铁路,一般都遵循多填少挖的原则而以路堤形式通过。存在着施工麻烦,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使用测试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麻烦,成本高的问题。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挡土墙,包括矩形底座2,在矩形底座2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墙1,所述支撑墙1上窄下宽,其中一个侧面为垂直面,另一个侧面为倾斜面,支撑墙1偏于矩形底座2的一侧设置。
上述L型挡土墙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a)准备工作:包括挡墙预制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两部分。其中预制准备工作在预制厂进行,根据设计图纸,混凝土采用标号25#,预先扎制钢筋笼,放置钢模浇注。现场正式施工前,要保护好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的天然植被,应提前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工程。
(b)开挖:宜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方法,集中力量,迅速完成。其程序包括松土(连同弃土通道部分)和弃土两部分。
开挖至换填阶段,应对暴露的冰层作昼盖夜开的简易遮挡防护,以减少热融影响。
(c)吊装回填:清方之后,抄平放线,再吊装L型预制挡墙块,只有一台吊机,每天平均大约吊装25块左右。全部吊装好之后,开始墙后填土,换填土采用粗颗粒砂砾土。分层填夯,每50cm一层,压路机夯压,平铺压实之后,继续下一层的填夯。
回填作业应注意:回填顺序为由里到外、由高到低逐段填筑,以便于依次向外清理下一回填段的热融泥水。
(d)整坡:下部为挡墙,上部改用护坡,坡率为1∶1.75,塑料泡沫板盖面,具有保温隔热(可促使融深衰减)及防止表层土流失等功效。
一种“L”型挡土墙的测试方法,是在垂直面一侧设置若干土压力盒,所述土压力盒从上到下依次叠放。
上述土压力盒是钢弦式土压力计。
本发明提出的“L”型挡土墙自重轻,结构简单,施工轻便,可以预制拼装,可以在许多特殊土分布区的工程建设中,体现其独特的适应性。考虑到多年冻土冻胀融沉的固有属性,为适应土体在冻胀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利用L型支挡结构轻型、柔性的特点,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挡效果。首先,其柔性变形的卸载特点适应于冻胀融化的交替变形过程;其次,其轻型预制拼装化特点适应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对冻土的热干扰的需要;第三,L型挡土墙是预制拼装的,其所需场地较小,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就较小,因此,这种结构的应用,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同时提出了“L”型挡土墙的测试方法,在多年冻土地区设计挡土墙的截面尺寸,关键是确定设计荷载,而这里的设计荷载主要是确定侧压力。通过实测结果来分析侧压力的关系及冻胀融沉水平,验证实际受力状态与设计应力状态的一致性并优化设计参数,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本发明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试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撑墙,2-矩形底座,3-填土,4-自然土,5-路基面,6-土压力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L”型挡土墙,包括矩形底座2,在矩形底座2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墙1,所述支撑墙1上窄下宽,其中一个侧面为垂直面,另一个侧面为倾斜面,支撑墙1偏于矩形底座2的一侧设置。
上面所说的L型挡土墙的施工:
(a)准备工作:包括挡墙预制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两部分。其中预制准备工作在预制厂进行,根据设计图纸,混凝土采用标号25#,预先扎制钢筋笼,放置钢模浇注。现场正式施工前,要保护好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的天然植被,应提前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工程。
(b)开挖:宜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方法,集中力量,迅速完成。其程序包括松土(连同弃土通道部分)和弃土两部分。
开挖至换填阶段,应对暴露的冰层作昼盖夜开的简易遮挡防护,以减少热融影响。
(c)吊装回填:清方之后,抄平放线,再吊装L型预制挡墙块,只有一台吊机,每天平均大约吊装25块左右。全部吊装好之后,开始墙后填土,换填土采用粗颗粒砂砾土。分层填夯,每50cm一层,压路机夯压,平铺压实之后,继续下一层的填夯。
回填作业应注意:回填顺序为由里到外、由高到低逐段填筑,以便于依次向外清理下一回填段的热融泥水。
(d)整坡:下部为挡墙,上部改用护坡,坡率为1∶1.75,塑料泡沫板盖面,具有保温隔热(可促使融深衰减)及防止表层土流失等功效。
参见图2,一种“L”型挡土墙的测试方法,是在垂直面一侧设置若干土压力盒,所述土压力盒从上到下依次叠放。所说的土压力盒是钢弦式土压力计。
通过土压力盒得到的侧压力强度最大值,寒季为暖季的1.15~5.24倍,平均为2.72倍。为施工可提供可靠的指导作用。

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多年冻土区筑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测试方法。本发明要提供一种“L”型挡土墙、施工方法及其使用测试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挡土墙,包括矩形底座,在矩形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墙,所述支撑墙上窄下宽,其中一个侧面为垂直面,另一个侧面为倾斜面,支撑墙偏于矩形底座的一侧设置。上述L型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