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及其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95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1 C N 1 0 4 2 9 9 5 0 0 A (21)申请号 201410131264.0 (22)申请日 2014.04.02 G09B 23/28(2006.01) (71)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医院 地址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 1095号 (72)发明人马净植 王丹 (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代理人胡镇西 (54) 发明名称 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及其 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
2、 效果检测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将根管预备前 后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分别用 蓝色染料和红色染料染色后进行数码定焦拍摄; 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所拍摄图像中的预备前后 根管外壁轮廓、预备前后根管中心轴线,并在预备 前后根管中心轴线上间隔设定多个预备前后标记 点;最后将对应图像进行重叠比对,确定比对图 像上对应标记点的相对位置,来检测评估根管的 预备效果。其装置主要由设置在底座上的量角器、 设置在量角器中心孔内的旋转轴,设置在旋转轴 上端用于固定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 管的基台、以及与计算机相连的数码相机组成。本 发明便于学生及教师直观地评估根管预备前后形 态的变化。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9500 A CN 104299500 A 1/2页 2 1.一种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根管预备前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用蓝色染料对其根管系统进 行染色; 2)将根管系统染成蓝色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固定在可水平自由旋 转的基台上; 3)对于透明树脂牙模型,以其牙冠颊面为正平面;对于透明树脂模拟根管,以完整显示 根管弯曲方向的中心轴。
4、面为正平面;将数码相机镜头以垂直于该正平面的方向对透明树脂 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进行定焦拍摄,获得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 4)保持数码相机镜头方位不变,将基台沿同一旋转方向分别转动45和90,并在 45和90的位置对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进行定焦拍摄,分别获得预备前 偏转图像(A 45 )和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 5)将所得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预备前偏转图像(A 45 )和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存储于 计算机中,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各图像中的预备前根管外壁轮廓(M 1 )、预备前根管中心 轴线(L 1 ),并在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上间隔设定多。
5、个预备前标记点(a 1 、a 2 、 a N ); 6)取下拍摄完毕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按临床程序进行根管机械预 备; 7)采用冲洗液对根管机械预备后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进行清洗; 8)对清洗完毕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进行干燥,再用红色染料对其根 管系统进行染色; 9)将根管系统染成红色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重新固定在可水平自 由旋转的基台上; 10)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的操作,获得预备后正面图像(BB 0 )、预备后偏转图像 (BB 45 )和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 11)将所得预备后正面图像(BB 0 )、预备后偏转图像。
6、(BB 45 )和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存 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各图像中的预备后根管外壁轮廓(M 2 )、预备后根管 中心轴线(L 2 ),并在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L 2 )上间隔设定与所述多个预备前标记点(a 1 、 a 2 、 a N )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预备后标记点(b 1 、b 2 、 b N ); 12)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与预备后正面图像(BB 0 )、预备前偏转 图像(A 45 )与预备后偏转图像(BB 45 )、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与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进行 重叠比对,确定比对图像上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
7、与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L 2 )的相对位 置; 13)最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上的多个预备前标记点 (a 1 、a 2 、a N )与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L 2 )上一一对应的多个预备后标记点(b 1 、b 2 、 b N )之间的距离,即可检测评估根管的预备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透明树脂牙模型是基于显微CT扫描真实离体牙的根管系统,以所得原始DICOM数据为基 础,通过Mimics软件三维处理得到宏观及微观仿生的三维打印STL文件,并将STL文件数 据进行模型重建、提交至高精度3D打印机,使用透。
8、明树脂材料制作而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99500 A 2/2页 3 透明树脂模拟根管选用市售总体长度和弯曲度数标准化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并在所拍摄 透明树脂模拟根管图像的中心轴线上至少间隔确定有8个标记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拍 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图像的中心轴线分为两段,从根管口至中间弯曲起始处的一段被三等 分,从中间弯曲起始处至根管尖的一段被四等分,每一等分点即为1个标志点,合计间隔确 定有8个标记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
9、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数码相机定焦拍摄的焦距为204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数码相机定焦拍摄的焦距为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软件选择Photoshop软件和Image-Pro Plus软件,所述Photoshop 软件用于根管预备前后图像的重叠比对,所述Image-ProPlus软件用于根管预备前后对应 标记点之间的距离测量。 8.一种为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而设计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装置, 包括底座(8),。
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量角器(7),所述量角器(7)的中心孔内 设置有垂直于底座(8)的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的下端设置与量角器(7)相配合的指 针(9),所述旋转轴(6)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的 基台(5);所述底座(8)上还设置有相机支架(3),所述相机支架(3)上设置有用于拍摄透明 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的数码相机(2),所述数码相机(2)的数据输出端与计 算机(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相机支架(3)为相对于基台(5)垂向高度和水平间距均可调节。
11、的机械支架。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99500 A 1/6页 4 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口腔医学教学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 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是口腔内常见的、由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的炎性疾病。根管治疗 术是目前针对牙髓病与根尖周病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其通过完善的根管预备以达到彻 底去除髓腔及根尖周组织中炎性及坏死物质的目的。因此,根管治疗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根管预备的质量。根管预备包括机械预备与根管冲洗,高质量的根管预备应当 是通过根管器械的机械预备与彻底的化学冲洗。
12、,基本去除根管壁上的残屑与玷污层。首先, 根管的机械预备是通过各种不锈钢或者镍钛材质的根管锉顺应根管方向均匀切削管壁,若 根管弯曲、细小或者不规则,则在预备过程中会产生偏离根管原走剖方向,导致根管弯曲内 侧牙本质被过分切削而弯曲外侧牙本质未预备到位,或是在根尖三分之一区域产生台阶、 穿孔、根尖链状拉开,或者是根尖偏移等问题。再者,由于根管的解剖形态并不规则,常规的 根管器械并不能与根管内每一处牙本质相接触到。有研究表明,大约有61%的面积无法被 预备器械接触,因此无法通过机械预备的方法完全去除感染的部分牙本质,而充分的化学 冲洗对于机械预备后根管的清理起到十分重要的补充作用。 0003 目前,。
13、医科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前,通常采用从临床收集拔除的离体牙进行 根管预备的练习。牙齿生理上具有复杂根管系统结构,如主根管、侧支根管、副根管、根管狭 区、根管交通支、根尖分叉和分歧等。学生使用离体牙进行根管预备的操作学习,可以更真 切地体会根管的复杂结构,缩小实习操作与临床椅旁操作之间的差距,增强日后接诊患者 的信心。 0004 然而,天然牙齿的牙本质为不透明物质,学员们根管预备的效果无法直接观察到, 不利于学员们反馈自身的操作效果,也不利于教师评估学员成绩。针对上述问题,有学者将 经过机械预备与冲洗之后的牙齿劈开评估根管预备的效果,但这种方法无法将机械预备及 冲洗后的效果与之前根管初始状态进。
14、行比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另有学者先将预备前的 根管横断为三个截面,用反转片记录横截面根管形态后,恢复根管的连续性并进行预备及 冲洗,然后再将三个部分拆开,重新用反转片记录横截面根管形态,并与之前的根管进行比 较,从而对根管预备的效果进行评估。但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无论是纵向劈开还是横 断截开,都只能反映根管的局部形态,而对于根管的整体情况无法准确把握。因此,用以上 两种离体牙模型都不能很好地评估学员根管预备及冲洗的效果。 0005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教师对学生根管预备质量的评价仅靠肉眼观察及经验判 断,无法避免因视觉偏差以及不同教师之间不同评判标准而造成的误差,从而难以保证对 每一个。
15、学生预备根管评估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0006 因此,如何保持牙齿原有的复杂根管系统结构,克服牙本质不透明性所带来的障 碍,从而使得学员在实习中能最大可能地接近临床椅旁的根管预备体验,同时能客观、精确 说 明 书CN 104299500 A 2/6页 5 地反映出根管预备前后形态的改变,以便于教师进行评估和指导,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目 前国内外尚未见有相应的教学模型和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根管预备效果的检测,以直观图像与具体数据相结合的形式准确反映 根管预备前后形态的变化,便于学生及教师直观地评估。
16、根管预备前后形态的变化。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0009 1)将根管预备前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用蓝色染料对其根管系 统进行染色; 0010 2)将根管系统染成蓝色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固定在可水平自 由旋转的基台上; 0011 3)对于透明树脂牙模型,以其牙冠颊面为正平面;对于透明树脂模拟根管,以完整 显示根管弯曲方向的中心轴面为正平面;将数码相机镜头以垂直于该正平面的方向对透明 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进行定焦拍摄,获得预备前正面图像; 0012 4)保持数码相机镜头方位不变,将基台沿同一旋。
17、转方向分别转动45和90,并 在45和90的位置对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进行定焦拍摄,分别获得预 备前偏转图像和预备前侧面图像; 0013 5)将所得预备前正面图像、预备前偏转图像和预备前侧面图像存储于计算机中,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各图像中的预备前根管外壁轮廓、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并在预备 前根管中心轴线上间隔设定多个预备前标记点; 0014 6)取下拍摄完毕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按临床程序进行根管机 械预备; 0015 7)采用冲洗液对根管机械预备后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进行清 洗; 0016 8)对清洗完毕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进行干燥,再。
18、用红色染料对 其根管系统进行染色; 0017 9)将根管系统染成红色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重新固定在可水 平自由旋转的基台上; 0018 10)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的操作,获得预备后正面图像、预备后偏转图像和 预备后侧面图像; 0019 11)将所得预备后正面图像、预备后偏转图像和预备后侧面图像存储于计算机 中,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各图像中的预备后根管外壁轮廓、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并在预 备后根管中心轴线上间隔设定与所述多个预备前标记点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预备后标记 点; 0020 12)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预备前正面图像与预备后正面图像、预备前偏转图像 与预备后偏转图像、预备。
19、前侧面图像与预备后侧面图像进行重叠比对,确定比对图像上预 备前根管中心轴线与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的相对位置; 说 明 书CN 104299500 A 3/6页 6 0021 13)最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上的多个预备前标记点 与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上一一对应的多个预备后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即可检测评估根管的 预备效果。 002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明树脂牙模型是基于显微CT扫描真实离体牙的根管系统, 以所得原始DICOM数据为基础,通过Mimics软件三维处理得到宏观及微观仿生的三维打印 STL文件,并将STL文件数据进行模型重建、提交至高精度3D打印机,使用透明树脂材料制 。
20、作而成的。这样,模拟真实离体牙能够更加客观清楚地反映出天然根管的结构,便于学生更 加接近临床解剖实践。 0023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明树脂模拟根管选用市售总体长度和弯曲度数标准化的透 明树脂模拟根管,并在所拍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图像的中心轴线上至少间隔设定有8个标 记点。这样,将模拟根管标准化并合理间隔标记,便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根管解剖构造。 0024 进一步地,所拍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图像的中心轴线分为两段,从根管口至中间 弯曲起始处的一段被三等分,从中间弯曲起始处至根管尖的一段被四等分,每一等分点即 为1个标志点,合计间隔设定有8个标记点。这样,可以用最少和最有效的标志点全面反映 根管预备前。
21、后的偏移状况,既便于教师进行评估和指导,也便于学生熟练掌握。 0025 再进一步地,所述数码相机定焦拍摄的焦距控制为2040cm,最好控制在30cm。 这样,可以获得微距离清晰图像,便于观察比较。 0026 更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软件选择Photoshop软件和Image-Pro Plus软件,所 述Photoshop软件用于根管预备前后图像的重叠比对,所述Image-ProPlus软件用于根管 预备前后对应标记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这两种图像处理软件技术成熟,能够精准高效确定 比对数据。 0027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方法而设计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装置,包括底 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量角。
22、器,所述量角器的中心孔内设置有垂直于底座的旋转轴,所述旋 转轴的下端设置与量角器相配合的指针,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透明树脂牙模 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的基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上设置有用 于拍摄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的数码相机,所述数码相机的数据输出端与计 算机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002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相机支架为相对于基台垂向高度和水平间距均可调节的机械 支架。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数码相机与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 的拍摄间距,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 0029 与传统口腔医学教学中常规的根管预备练习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 。
23、几方面: 0030 其一,透明树脂牙模型、特别是经真实牙齿三维扫描重建所得的透明树脂牙模型 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天然根管的复杂系统,使得学生对于根管解剖有更深刻的理解。透明 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的透明质地使得学员与教师能直观地发现根管预备中出 现的问题,例如根管堵塞、肩台形成及器械折断发生的部位等,对于冲洗不充分造成的根尖 区牙本质碎屑堆积等问题也能直观反映。 0031 其二,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通过两次染色,能让操作者实时、动态 地观测到根管预备的效果,以及时发现根管预备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修正。数字化测量及 说 明 书CN 104299500 A 4/6页 7 评估系统将。
24、学生根管预备的效果同时以形态对比和精确数字评估的形式体现,实现了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双向评估,从而更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根管预备的质量。 0032 其三,数字化测量及评估系统可以将同一学生不同阶段根管预备的效果图像信息 存储于电脑中,学生可以对比其前后操作练习的效果,或者以教师根管预备前后的数据信 息作为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根管预备的 质量。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一种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为透明树脂牙模型的预备前正面图像示意图。 0035 图3为透明树脂牙模型的预备前偏转图像示意图。 0036 。
25、图4为透明树脂牙模型的预备前侧面图像示意图。 0037 图5为透明树脂牙模型的预备后正面图像示意图。 0038 图6为透明树脂牙模型的预备后偏转图像示意图。 0039 图7为透明树脂牙模型的预备后侧面图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4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装置,包括底座8,该底 座8上设置有量角器7,量角器7的中心孔内设置有垂直于底座8的旋转轴6,旋转轴6的 下端设置与量角器7相配合的指针9,旋转轴6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 明树脂模拟根管4的基台5;底座8上还设置有相机支架3,相机支。
26、架3上设置有用于拍摄 透明树脂牙模型或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的数码相机2,数码相机2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1 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其中,相机支架3为相对于基台5垂向高度和水平间距均可调节的机 械支架。 0042 本发明的装置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对根管预备效果检测的: 0043 实施例1: 0044 1)从临床收集拔除的真实离体牙,这里以上颌第一前磨牙为例,采用显微CT扫描 真实离体牙的根管系统,以所得原始DICOM数据为基础,通过Mimics软件三维处理得到宏 观及微观仿生的三维打印STL文件,并将STL文件数据进行模型重建、提交至高精度3D打 印机,使用透明树脂材料制作得到透明树脂牙模。
27、型。将这种根管预备前的透明树脂牙模型 用蓝色染料对其根管系统进行染色。 0045 2)将根管系统染成蓝色的透明树脂牙模型固定在图1所示口腔医学教学中根管 预备效果检测装置的基台5上。 0046 3)以该透明树脂牙模型的牙冠颊面为正平面,调整数码相机2的焦距为30cm,将 数码相机2的镜头以垂直于该正平面的方向对透明树脂牙模型进行定焦拍摄,此时指针9 指向量角器7上度数为0的位置,获得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如图2所示。 0047 4)保持数码相机2镜头方位不变,将基台5绕旋转轴6逆时针分别转动45和 90,相应地,指针9指向量角器7上度数分别为45和90的位置,并在45和90的 说 明 书CN。
28、 104299500 A 5/6页 8 位置对透明树脂牙模型进行定焦拍摄,数码相机2定焦拍摄的焦距仍为30cm,分别获得预 备前偏转图像A 45 和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如图3、4所示。 0048 5)将所得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预备前偏转图像A 45 和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存储于计 算机1中,利用Photoshop8.0图像处理软件(Adobe公司,美国)提取各图像中的预备前根 管外壁轮廓M 1 、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并在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上间隔设定多个预备 前标记点a 1 、a 2 、a N ,仍如图24所示。基于测量精准的要求,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 L 1 上至少。
29、应该间隔确定8个标记点,即a N 8。 0049 6)取下拍摄完毕的透明树脂牙模型,按临床程序进行根管机械预备,根管机械预 备标准形态为:从根管口到根尖孔方向为锥度逐渐减小的圆柱状,连续流畅,无偏移、无台 阶、无穿孔等。 0050 7)采用标准冲洗液对根管机械预备后的透明树脂牙模型进行清洗。 0051 8)对清洗完毕的透明树脂牙模型进行干燥,再用红色染料对其根管系统进行染 色。 0052 9)将根管系统染成红色的透明树脂牙模型重新固定在图1所示口腔医学教学中 根管预备效果检测装置的基台5上。 0053 10)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的操作,获得预备后正面图像BB 0 、预备后偏转图 像BB 。
30、45 和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如图57所示。 0054 11)将所得预备后正面图像BB 0 、预备后偏转图像BB 45 和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存储 于计算机1中,利用Photoshop8.0图像处理软件(Adobe公司,美国)提取各图像中的预备 后根管外壁轮廓M 2 、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L 2 ,并在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L 2 上间隔设定与所 述多个预备前标记点a 1 、a 2 、 a N 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预备后标记点b 1 、b 2 、 b N ,仍 如图57所示。 0055 12)再利用Photoshop8.0图像处理软件将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与预备后正面图像 BB 0 、预。
31、备前偏转图像A 45 与预备后偏转图像BB 45 、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与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进行重叠比对,确定比对图像上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与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L 2 的相对位 置。 0056 13)最后利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处理软件(Media Cybernetics公司,美国) 分别测量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上的多个预备前标记点a 1 、a 2 、a N 与预备后根管中心 轴线L 2 上一一对应的多个预备后标记点b 1 、b 2 、b N 之间的距离,即可检测评估根管的 预备效果。 0057 实施例2: 0058 1)选用市售总体长度和弯曲度数标准。
32、化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将这种根管预备 前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用蓝色染料对其根管系统进行染色。 0059 2)将根管系统染成蓝色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固定在图1所示口腔医学教学中根 管预备效果检测装置的基台5上。 0060 3)以完整显示根管弯曲方向的中心轴面为正平面,调整数码相机2的焦距为 30cm,将数码相机2的镜头以垂直于该正平面的方向对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进行定焦拍摄, 此时指针9指向量角器7上度数为0的位置,获得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如图2所示。 0061 4)保持数码相机2镜头方位不变,将基台5绕旋转轴6逆时针分别转动45和 说 明 书CN 104299500 A 6/6页 9 90。
33、,相应地,指针9指向量角器7上度数分别为45和90的位置,并在45和90的 位置对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进行定焦拍摄,数码相机2定焦拍摄的焦距仍为30cm,分别获得 预备前偏转图像A 45 和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如图3、4所示。 0062 5)将所得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预备前偏转图像A 45 和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存储于计 算机1中,利用Photoshop8.0图像处理软件(Adobe公司,美国)提取各图像中的预备前根 管外壁轮廓M 1 、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并在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上间隔设定多个预备 前标记点a 1 、a 2 、 a N ,仍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
34、将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分为 两段,从根管口至中间弯曲起始处的一段被三等分,从中间弯曲起始处至根管尖的一段被 四等分,每一等分点即为1个标志点,合计间隔确定有8个标记点,即a N =8。 0063 6)取下拍摄完毕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按临床程序进行根管机械预备,根管机械 预备标准形态为:从根管口到根尖孔方向为锥度逐渐减小的圆柱状,连续流畅,无偏移、无 台阶、无穿孔等。 0064 7)采用标准冲洗液对根管机械预备后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进行清洗。 0065 8)对清洗完毕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进行干燥,再用红色染料对其根管系统进行 染色。 0066 9)将根管系统染成红色的透明树脂模拟根管4重。
35、新固定在图1所示口腔医学教学 中根管预备效果检测装置的基台5上。 0067 10)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的操作,获得预备后正面图像BB 0 、预备后偏转图 像BB 45 和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如图57所示。 0068 11)将所得预备后正面图像BB 0 、预备后偏转图像BB 45 和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存储 于计算机1中,利用Photoshop8.0图像处理软件(Adobe公司,美国)提取各图像中的预备 后根管外壁轮廓M 2 、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L 2 ,并在预备后根管中心轴线L 2 上间隔设定与所 述8个预备前标记点a 1 、a 2 、 a 8 位置一一对应的8个预备后标记。
36、点b 1 、b 2 、 b 8 。 0069 12)再利用Photoshop8.0图像处理软件(Adobe公司,美国)将预备前正面图像A 0 与预备后正面图像BB 0 、预备前偏转图像A 45 与预备后偏转图像BB 45 、预备前侧面图像A 90 与 预备后侧面图像BB 90 进行重叠比对,确定比对图像上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与预备后根管 中心轴线L 2 的相对位置。 0070 13)最后利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处理软件(Media Cybernetics公司,美国) 分别测量预备前根管中心轴线L 1 上的8个预备前标记点a 1 、a 2 、a 8 与预备后根管中心 轴线。
37、L 2 上一一对应的8个预备后标记点b 1 、b 2 、b 8 之间的距离,即可检测评估根管的 预备效果。 0071 根据每一个标记点前后距离的变化数据反映了根管预备所产生的根管偏移程度, 在预备到相同号数的根管器械时,数据越小则表示偏移越少,根管预备质量越好。同时,在 预备前后重叠的根管图像中,还可以着重观察根尖部位是否发生链状拉开、台阶形成、肘状 变形等问题。还可选择性使用不同工作长度、弯曲度数、弯曲部位的标准化标准化透明树脂 模拟根管,进行不同难易程度的根管预备,通过调整对根管中轴线及测量标志点的确定,即 可实现评估。 说 明 书CN 104299500 A 1/4页 10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9500 A 10 2/4页 11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9500 A 11 3/4页 12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9500 A 12 4/4页 13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99500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