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转配置、厢顶元件和电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枢转配置、厢顶元件和电梯.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48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44869A21申请号201280064237522申请日201211072011609620111107FIB66B11/02200601E04B9/0020060171申请人通力股份公司地址芬兰赫尔辛基72发明人J帕西萨罗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葛飞54发明名称枢转配置、厢顶元件和电梯57摘要一种电梯的紧急退出舱口2的用于围绕的框架结构1的枢转配置J、电梯的厢顶元件E和电梯,在所述配置中,电梯的紧急退出舱口2是平面元件,并包括在其相反侧面上的枢转托架31,31,框架结构1包括孔,上述。
2、舱口安置来盖住所述孔,所述孔包括在其相反侧面中的枢转孔72,72,用于接收上述枢转托架31,31,上述平面的舱口元件2和/或上述框架结构1由板材料制成,框架结构的包括枢转孔72,72的部分7,7和/或舱口2的包括枢转托架31,31的部分是上述板材料制成的。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624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FI2012/05108920121107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068646EN20130516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10。
3、申请公布号CN104144869ACN104144869A1/2页21一种枢转配置J,更特别地电梯的紧急退出舱口2的枢转配置,所述配置是用于围绕的框架结构,在所述配置中,所述紧急退出舱口2是平面元件,并包括在其相反侧面上的枢转托架31,31,所述框架结构1包括孔,上述舱口2安置来盖住所述孔,并且所述孔包括在其相反侧面上的枢转孔72,72,用于接收上述枢转托架31,31,并且上述平面的舱口元件2和/或上述框架结构1由板元件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包括枢转孔72,72的部分7,7,和/或所述舱口的包括枢转托架31,31的部分是上述板元件制成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配置J,其特征在于,所。
4、述紧急退出舱口2是平面的板元件,并且上述舱口2包括在其相反侧面上的枢转托架31,31,所述枢转托架31,31实施为具有在上述舱口的板元件中的折叠件。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枢转配置J,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结构1包括孔,上述舱口2安置来盖住所述孔,所述孔包括在其相反的侧面上的枢转孔72,72,用于接收上述枢转托架31,31,所述框架结构的包括所述枢转孔72,72的部分7,7实施为具有在所述框架结构中的折叠件。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枢转配置J,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结构1包括孔,上述舱口2安置来盖住所述孔,并且该孔包括在其相反的侧面上的枢转孔72,72,用于接收上述枢转托架31,31,并且所述。
5、枢转孔72,72包括所述枢转孔的用于限制上述舱口2向着电梯内部打开的程度的部分51,所述枢转孔的用于限制上述舱口2的初始位置的状态的部分52,所述枢转孔的用于能使上述舱口2从所述电梯的轿厢向外打开的部分53,所述枢转孔的用于限制上述舱口2的向后运动的部分54,和用于能使所述舱口2的枢转托架31,31从水平位置转动到竖直位置的状态。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枢转配置J,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枢转配置J中,所述舱口2的枢转托架31,31在所述枢转孔72,72中的位置包括至少第一位置A1、第二位置A12和第三位置A3。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枢转配置J,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结构1包括孔,上述舱口2安置。
6、来盖住所述孔,并且在所述框架结构1的上述孔的相反侧面上,大致在所述枢转托架31,31的位置处,布置有凹槽71,71,用于定位上述舱口2的枢转托架31,31在所述枢转孔72,72中。7一种厢顶元件E,更特别地,电梯的厢顶元件,所述厢顶元件包括紧急退出舱口2、框架结构1和枢转配置J,所述框架结构1包括孔,上述舱口2安置来盖住所述孔,所述枢转配置J用于使紧急退出舱口2在围绕的框架结构1中枢转,其特征在于,上述舱口2通过利用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枢转配置J而在上述框架结构1中枢转。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厢顶元件E,其特征在于,上述厢顶元件E包括在所述框架结构1中的和/或在所述紧急退出舱口2中的一个或多。
7、个加强件和/或增强件3,所述加强件和/或增强件3被粘接、铆接或者焊接到所述框架结构1和/或上述舱口2。9如前述权利要求78之一所述的厢顶元件E,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顶元件E包括权利要求书CN104144869A2/2页3框架结构1和紧急退出舱口2,上述框架结构1和上述紧急退出舱口2由板材料制成,所述板材料优选地是金属板,该金属板包括孔和/或机加工部和/或弯曲部。10如前述权利要求79之一所述的厢顶元件E,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顶元件E包括框架结构1和紧急退出舱口2,上述框架结构1和上述紧急退出舱口2由板材料制成,优选地由均一厚度的板制成,所述板的厚度优选地是在15毫米之间,更优选地在24毫米之间,最。
8、优选地在2535毫米之间。11如前述权利要求710之一所述的厢顶元件E,其特征在于,上述厢顶元件E包括上述框架结构1和上述紧急退出舱口2,在上述厢顶元件E中,增加安全电路的断路器和/或锁定元件例如销,用于锁定上述舱口2到所述框架1。12一种电梯,包括电梯井和安置来在该电梯井中移动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厢顶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711之一所述的厢顶元件E。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顶元件E包括框架结构1和紧急退出舱口2,上述舱口2利用枢转配置J枢转连接到上述框架结构1,所述舱口2在所述电梯中的打开方向可以是向内的和/或向外的,而无需厢顶结构的单独改变。14如前述。
9、权利要求1213之一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厢顶元件E的顶部表面形成电梯轿厢的可见的顶部表面的一部分,和/或上述厢顶元件E的底部表面形成界定电梯轿厢的自由内部的厢顶的可见的底部表面的一部分。15如前述权利要求1214之一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顶元件E包括框架结构1和紧急退出舱口2,上述厢顶元件E包括在上述框架结构1和紧急退出舱口2之间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仅能够从电梯的厢顶,或者仅能够从电梯的内部打开,或者,上述舱口的锁定件能够制造为从两侧都能打开。权利要求书CN104144869A1/7页4枢转配置、厢顶元件和电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的目的是枢转配置、厢顶元件和电梯,更特别地,用。
10、于适用于运输人和/或货物的电梯中的厢顶元件的电梯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背景技术0002电梯轿厢传统地形成为包括承载载荷的框架结构,即轿厢吊架,其包括下水平梁系统和上水平梁系统,以及第一侧的竖直梁系统和第二侧的竖直梁系统,所述梁系统彼此连接以使得它们形成闭合环,在该闭合环内部的是包括在固定到梁系统的轿厢箱体的内部,轿厢箱体的内部可以接收货物和/或乘客,用于在电梯轿厢内部将其运输。0003电梯的电梯轿厢也可以安装在轿厢吊架内部,该轿厢吊架由顶部元件、底部元件以及侧面元件即竖直元件组成。轿厢和轿厢吊架可以结合到彼此之中,如果需要的话。0004电梯轿厢的厢顶的外表面通常由板形成,所述板牢固地且刚性。
11、地支撑在上水平梁系统上。根据现有技术,在电梯轿厢中在上水平梁系统下方具有单独的厢顶面板,上述板形成所述外表面。0005根据国家及国际法规,连接到电梯轿厢的厢顶的外表面的结构是紧急退出舱口,所述退出舱口通常是通过固定铰链铰接到厢顶结构。具有设置有固定铰链的紧急退出舱口的电梯的厢顶结构制造起来是笨拙的且昂贵的,并且需要单独的固定装置来安装厢顶舱口以及需要专门的工具来固定铰链。此外,需要单独的锁定装置来锁定紧急退出舱口,这再次增加了需要的部件数量,从而增大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安装成本以及维护成本。0006安装固定铰链在紧急退出舱口实质上还限制了舱口的打开方向。回过来改变设置有固定铰链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打。
12、开方向是笨拙的且昂贵的,需要安装者具有许多专用工具,并且有时由于电梯的厢顶结构而甚至是不可能的。0007总的来说,根据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的其中一个问题是,例如,在文献GB2116601A中介绍的解决方案会被认为不是最佳结构。更特别地,电梯轿厢的厢顶结构没有从结构的空间使用性和复杂性的视角作为一实体进行充分优化。全部的必要因素没有在足够程度内同时纳入考虑,更特别地,电梯的厢顶结构的部件数量及其制造技术尚不是最佳的。因此,厢顶结构的简化和部件数量的降低直接影响制造成本、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并且还增大电梯可靠性并降低电梯的结构重量,从而减少耗能以及降低运行成本。可以降低的电梯的结构重量的每一克以及由。
13、此的耗能量都是重要的。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尤其消除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上述缺点。更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制作一种电梯的厢顶元件、和电梯,该电梯的电梯轿厢的厢顶结构包括厢顶元件,该厢顶元件包括通过简单结构设计的紧急退出舱口。本发明的目的至少是进一步产生下述优点的一个或多个0009实现一种电梯的厢顶元件和电梯,其中,电梯的厢顶元件是结构简单的并且比之说明书CN104144869A2/7页5前具有更小的总重量。0010实现一种电梯的厢顶元件和电梯,其中,电梯的厢顶元件比之前的安装起来更容易且更便宜。0011实现一种电梯的厢顶元件和电梯,其中,电梯的厢顶元件的制造成本比之前的更低。0012。
14、实现一种电梯的厢顶元件和电梯,其中,电梯的厢顶元件包括紧急退出舱口,该退出舱口具有枢转配置,该枢转配置比之前的更简单,并且所述枢转配置的安装不需要专用工具。0013实现一种电梯的厢顶元件和电梯,其中,电梯的厢顶元件包括紧急退出舱口,当所述退出舱口打开时其不需要单独的限制器来防止舱口完全打开,该限制借助于枢转配置来实施。0014实现一种电梯的厢顶元件和电梯,其中,电梯的厢顶元件包括紧急退出舱口,所述退出舱口的锁定是简单的,并且所述退出舱口在电梯中的打开方向可以是向内的和/或向外的,无需单独改变厢顶结构。0015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公开的内容。根据。
15、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8的特征部分公开的内容。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4的特征部分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其它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公开在本申请的说明书部分和附图中。本申请的发明内容还可以限定为不同于下面提供的权利要求中的。发明内容还可以由若干单独的发明组成,尤其是如果鉴于表述或者隐含的子任务或者从实现的优点或者优点类别的视角考虑本发明。在此情形中,包含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一些特征从单独的发明构思的角度来看会是多余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特征还可以在本发明的基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结合其它实施例进行应用。0016根据本发明,围绕。
16、电梯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框架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和舱口,在所述配置中上述舱口是平面元件,并包括在其相反侧面上的枢转托架,所述枢转托架刚性地支撑在舱口元件上,上述框架结构包括孔,上述舱口安置来盖住所述孔,所述孔包括在它的相反的侧面上的枢转孔,用于接收上述枢转托架,所述枢转孔包括用于枢转托架的不同位置,上述平面的舱口元件和/或上述框架结构是由板材料制成,框架结构的包括枢转孔的部分和/或舱口的包括枢转托架的部分是由上述板材料制成的。0017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构思电梯的电梯轿厢的厢顶结构包括单独的厢顶元件,所述厢顶元件包括以新型的操作原理操作的紧急退出舱口,其中上述舱口在围绕的框架结构中的枢转使得能。
17、够实现一种新型的用于舱口的枢转配置。0018在根据本发明的构思的一个基本实施例中,厢顶元件包括框架结构和紧急退出舱口,在所述厢顶元件中上述舱口在围绕的框架结构中的枢转借助于布置在上述舱口上的相反侧面上的枢转托架以及布置在上述框架结构的相反侧面上的用于接收舱口的枢转托架的枢转孔进行安置。到框架的锁定实施为以使得其中不需要用于锁定和打开舱口的单独的锁定装置。上述枢转孔包括在平面的方向中长型的部分,枢转托架可以配置为被支撑倚靠在该部分的边缘上。0019在根据本发明的构思的一个基本实施例中,紧急退出舱口安置为相对于框架结构说明书CN104144869A3/7页6折叠以使得在枢转孔中的枢转托架形成在平面。
18、的方向的用于枢转配置的旋转轴。枢转孔在转动轴的正交方向打开,枢转托架在转动轴的方向在相反的方向上安置到枢转孔中。枢转托架设置为以在枢转孔的方向在枢转孔中运动以使得枢转孔包括用于枢转托架的不同的位置。00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增加一个或多个加强件和/或增强件到厢顶元件的框架结构和/或上述舱口,所述加强件和/或增强件粘接、铆接或者焊接到框架结构和/或上述舱口。002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梯的紧急退出舱口的锁定件的打开仅能够从电梯的厢顶进行。将上述舱口的锁定件的打开侧改变为电梯内侧也是可以的。此外,上述舱口的锁定件可以制造为从两侧都能打开。002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梯的紧急退出舱。
19、口的锁定件通过现有的锁/锁定系统进行安置。优选地,紧急退出舱口的锁定件通过锁定组合件进行处理,所述锁定组合件通过三角形钥匙使用。002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增加安全电路的断路器以及必要的锁定元件例如销到电梯的厢顶元件,用于锁定上述舱口到框架。0024优选地,电梯的厢顶元件形成电梯的厢顶结构的内壁的一部分,在所述厢顶元件中布置有紧急退出舱口。0025优选地,电梯的厢顶元件形成电梯的厢顶结构的外壁的一部分,在所述厢顶元件中布置有紧急退出舱口。0026在本发明的一个基本实施例中,电梯包括电梯井,和安置来在电梯井中运动的电梯轿厢。0027电梯最优选地为适用于运输人和/或货物的电梯,所述电梯安装在建。
20、筑中,在竖直方向或者至少基本竖直的方向运行,优选地根据停靠呼叫和/或轿厢呼叫而运行。上述内部最优选适于接收一位或者多位乘客。电梯优选地包括至少两个优选地更多的服务楼层。0028本申请的发明内容还可以限定为不同于下面提供的权利要求中的。发明内容还可以由若干单独的发明组成,尤其是如果鉴于表达或者暗含的子任务或者从实现的优点或者优点类别来考虑本发明。在此情形中,包含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的一些特征从单独的发明构思的角度来看会是多余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在本发明的基本构思的框架内连通其它的实施例一起进行应用。每个前面的实施例提及的额外的特征也可以单一地并且独立于其它实施例地形成单独的发明。附图说。
21、明0029在下面,将借助于一些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0030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底部视图;0031图1B示出从根据图1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前部的侧视图;0032图1C示出从根据图1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左侧的侧视图;0033图1D示出根据图1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顶视图;0034图1E示出根据图1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三维倾斜顶视图;说明书CN104144869A4/7页70035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厢顶元件的框架结构的底视图;0036图2B示出从根据图2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框架结构的前部的侧视图;0037图2C示出从根据图2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框架结构的左侧的侧视图。
22、;0038图2D示出根据图2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框架结构的顶视图;0039图2E示出根据图2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框架结构的三维倾斜顶视图;0040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底视图;0041图3B示出从根据图3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前部的侧视图;0042图3C示出从根据图3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左侧的侧视图;0043图3D示出根据图3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顶视图;0044图3E示出根据图3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三维倾斜顶视图;0045图4示出如从框架结构的侧面和右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
23、0046图5示出从根据图4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枢转孔的边缘的右侧的侧视图;0047图6示出如从框架结构上方观察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枢转孔的凹槽;0048图7示出如从框架结构的上方观察到的根据图6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左手侧枢转孔的凹槽的放大视图;0049图8示出当舱口向内打开到电梯中时根据图5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托架的枢转孔中的位置;0050图9示出当舱口从电梯向外打开时根据图5的电梯的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托架的枢转孔中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0051图1A示出如从下方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
24、元件E的一个实施例。厢顶元件E包括框架结构1、紧急退出舱口2和连接到框架结构的加强件3。厢顶元件的框架结构1是矩形形状的平面元件。术语“平面元件”是指具有至少大致相反的表面的结构,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部分组成,可以包括孔、机加工部、弯曲部。框架结构1的前边缘4具有固定凸缘5,该固定凸缘5在框架结构的平面的下方,大致正交于框架结构的平面,弯曲为L状,用于固定厢顶元件到电梯的厢顶结构。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相反侧面具有属于厢顶元件的舱口2的枢转配置的凹槽71,71,用于使上述舱口的枢转托架31,31位于框架结构的枢转孔72,72中。0052图1B示出如从侧面和前部观察的根据图1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
25、的实施例。用于固定元件例如螺丝的通孔的一个或者多个孔6布置在固定凸缘5的大致正交于固定凸缘5的平面弯曲的侧面上。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相反侧面8,8大致正交于所述平面弯曲到框架结构的平面的下方。0053图1C示出从根据图1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一个实施例的左侧的侧视图。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与前边缘4相反的后边缘4大致正交于所述平面弯曲到优选地框架结构的平面下方。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包括属于厢顶元件的舱口的枢转配置的折叠说明书CN104144869A5/7页8件7,所述折叠件包括用于接收上述舱口2的枢转托架31的枢转孔。0054图1D示出根据图1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实施例的顶视图。在厢。
26、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上的相反侧面上的是属于厢顶元件的舱口2的枢转配置的凹槽71,71,用于定位舱口的枢转托架31,31在框架结构的枢转孔72,72中。0055图1E示出当舱口2向上打开时根据图1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实施例的三维倾斜顶视图。0056图2A示出如从下面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一个实施例。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包括前边缘4,相反的侧面8,8,后边缘4和孔,所述孔正交于所述平面开口,大致为矩形形状,并且所述舱口安置来盖住所述孔。在所述孔的前边缘9上的是所述孔的边缘凸缘10,所述边缘凸缘10大致正交于所述平面弯曲到优选该平面的上方。在所述孔的侧面上,其中该侧面是。
27、在大致正交于所述孔的前边缘9的平面上,是弯曲的,优选弯曲到所述平面下方。在上述孔的相反侧面上,优选地在后边缘的附近,是属于舱口2的枢转配置的凹槽71,71,用于定位上述舱口2的枢转托架31,31在框架结构的枢转孔72,72中。框架结构以及枢转托架的弯曲边缘的高度优选地为至多100毫米,更优选地至多50毫米,最优选地大约540毫米。0057图2B示出如从侧面和前部观察的根据图2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实施例。框架结构1的上述孔的前边缘9的边缘凸缘10包括一个或多个孔11,用于固定锁定元件例如锁定销,所述锁定元件用于锁定舱口2到框架结构。0058图2C示出如从侧面和左侧观察的根据图2A的。
28、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实施例。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相反的侧面8,8和后边缘4包括大致正交于所述平面弯曲到优选地框架结构的所述平面下方的边缘。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包括折叠件7,其具有属于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枢转孔72,用于接收上述舱口2的枢转托架31。0059图2D示出如从上方观察的根据图2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实施例。0060图2E示出根据图2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框架结构1的实施例的三维倾斜顶视图。0061图3A示出如从下面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紧急退出舱口2的实施例。厢顶元件E的上述舱口2为大致矩形的平面元件,其包括前边缘12,后边缘1。
29、2,相反的侧面13,13和在上述舱口2的相反的侧面上的枢转托架31,31。在舱口2的前边缘12上的是边缘凸缘14,所述边缘凸缘14大致正交于所述平面弯曲到优选地所述平面的上方。在所述舱口2的相反的侧面13,13上,其中该侧面13,13是在大致正交于所述舱口的前边缘12的平面上,是折叠件,该折叠件优选地折叠到所述平面的下方。在上述孔的相反的侧面上,优选地在后边缘附近,上述舱口的枢转托架31,31被安置,用于定位在框架结构的枢转孔72,72中。舱口以及枢转托架的弯曲边缘的宽度和/或高度优选地至多100毫米,更优选地至多50毫米,最优选地大约540毫米。0062图3B示出如从侧面和前部观察的根据图3。
30、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紧急退出舱口2的实施例。在舱口2的前边缘12的锁定凸缘14中的是用于锁定元件例如用于锁定销的一个或者多个孔15,所述锁定元件用于锁定上述舱口2到框架结构1。在舱口的相反的侧面上,优选在后边缘的附近,是厢顶元件的紧急退出舱口2的枢转配置的枢转托架31,31,说明书CN104144869A6/7页9所述托架完全为L状轮廓,用于定位在框架结构1的枢转孔72,72中。0063图3C示出从根据图3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紧急退出舱口2的实施例的左侧的侧视图。在舱口2的后边缘12附近的是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枢转托架31,用于定位在框架结构1的枢转孔72中。上述舱口2的侧边缘13大致。
31、正交于舱口2的平面弯曲,优选向下弯曲。上述舱口2的前边缘14大致正交于舱口2的平面弯曲,优选向上弯曲。0064图3D示出如从上方观察的根据图3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紧急退出舱口2的实施例。0065图3E示出根据图3A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紧急退出舱口2的实施例的三维倾斜顶视图。0066图4示出如从框架结构1的侧面和右侧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一个实施例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0067图5示出如从侧面和右侧观察的根据图4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一个实施例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框架结构1的折叠件7的枢转孔72的放大视图A。折叠件7,7大致正交于框架结构1的平面并包括枢转孔72,72,所。
32、述枢转孔72,72包括0068用于限制上述舱口2向着电梯内部打开的程度的枢转孔的边缘的部分51,0069用于限制当舱口闭合时上述舱口2的初始位置的状态的枢转孔的边缘的部分52,0070用于使得上述舱口2能够从电梯的轿厢向外打开的枢转孔的边缘的部分53,在所述情形下,上述舱口能够在它的后边缘下降到框架的边缘下方,以及0071用于限制上述舱口2的向后运动的枢转孔的边缘的部分54,其使得舱口2的枢转托架31,31能够从水平位置转动到竖直位置。0072图6示出根据图5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实施例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配置的框架结构的凹槽的顶视图。在上述框架结构1的所述舱口安置来盖住的孔的相反的侧面上,在框。
33、架结构的平面上,在枢转托架的位置,安置贯穿框架结构的矩形凹槽71,71,用于定位上述舱口2的枢转托架31,31在枢转孔中。0073图7示出如从顶部观察的根据图6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实施例的枢转配置的框架结构的凹槽的放大视图B。0074图8示出当上述舱口向内打开到电梯中时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托架的枢转孔中的位置。枢转托架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配合到枢转孔中。从第一位置A1,舱口2被稍微向后推动以使得舱口2的枢转托架31置放到在枢转孔的位置51处的位置A2中。舱口2被向后推动,枢转托架31置放到枢转孔中的位置A3,在所述情形下,舱口2可以自由地向内转动到电梯中。00。
34、75图9示出当上述舱口从电梯向外打开时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厢顶元件E的紧急退出舱口的枢转托架的枢转孔中的位置。枢转托架可以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配合到枢转孔中。在第一位置A1,舱口2稍微抬高以使得枢转托架31抵靠着枢转孔的位置53置放。舱口2被向后推动,并且枢转托架抵靠着枢转孔的位置54位移到枢转孔的位置A2中。在位置A3处,舱口2可以从电梯自由向外转动。007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其中,本发明通过例子进行了描述,但是,在由下面所提供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框说明书CN104144869A7/7页10架内,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许多适配和改变都是可能的。说明书CN104144869A101/6页11图1A图1B图1C图1D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9A112/6页12图1E图2A图2B图2C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9A123/6页13图2D图2E图3A图3B图3C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9A134/6页14图3D图3E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9A145/6页15图5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9A156/6页16图9说明书附图CN104144869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