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360237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0534.7

申请日:

2015.01.09

公开号:

CN104525762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1D 39/00申请日:20150109|||公开

IPC分类号:

B21D39/00; B21D35/00; B21D37/10; B21D43/02

主分类号:

B21D39/00

申请人:

成都瑞垚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海达; 程波

地址: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科兴路西段1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包括冲制模具、成型机构、铆合机构和落料机构,以及对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的导向部件,还包括对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同步送达的平行送料机构,所述平行送料机构设置在冲制模具上方,其上设有数组将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平行固定在模具上的导料板;所述成型机构能够同时对相互平行的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冲压成型,所述铆合机构位于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行进的末端位置。此模具通过一套模具完成,只需一台冲压设备一个操作人员即可完成。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此类似的冲压零部件都可按此方案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包括冲制模具、成型机构、铆 合机构和落料机构,以及对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的导向部件,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对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同步送达的平行送料机构,所述平行送料机构设置 在冲制模具上方,其上设有数组将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平行固定在模具上的导 料板;所述成型机构能够同时对相互平行的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冲压成型,所 述铆合机构位于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行进的末端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制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板、下模板、脱料板、垫板,以使用 方向为基准,上模座下方设有垫板、垫板下方设有上模板,下模座上方设有下 模板,下模板上设有纵向能够弹性滑动的脱料板,带动进料口内的料带直线进 给送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铆合机构包括位于上模板上的铆合冲、位于下模板上用于容置待铆合产品 的铆合凹模和主体料带切断刀,所述脱料板上设有与铆合凹模位置和大小匹配 的开口,所述主体料带切断刀能够实现主体料带上的产品与料带的分离,上模 板上的铆合冲恰与待铆合产品的铆合位置大小和位置匹配,所述落料机构能够 实现铆体料带上产品与铆体料带的切断分离。

说明书

说明书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 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汽车线束复合端子为例,此类产品为主体(磷铜)+铆体(不绣钢)铆合而成. 现有的技术为分别两套模具冲制主体与铆体,再用冲压铆合模具将两个零件铆 合而成。现有的模具需要将两个不同材质的产品零件分别用两套模具冲制出来, 再用一套铆合模具再次将两个零件在模具中铆合完成。因此理论上也会占用三 台冲压设备,三个操作人员,且效率与品质极其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能够实现产品冲压成 型、铆合以及落料一次完成,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工,产品精度高,生产成本 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 包括冲制模具、成型机构、铆合机构和落料机构,以及对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 的导向部件,还包括对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同步送达的平行送料机构,所述平 行送料机构设置在冲制模具上方,其上设有数组将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平行固 定在模具上的导料板;所述成型机构能够同时对相互平行的主体料带和铆体料 带冲压成型,所述铆合机构位于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行进的末端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冲制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板、下模板、脱料板、 垫板,以使用方向为基准,上模座下方设有垫板、垫板下方设有上模板,下模 座上方设有下模板,下模板上设有纵向能够弹性滑动的脱料板,带动进料口内 的料带直线进给送料。
作为优选,所述铆合机构包括位于上模板上的铆合冲、位于下模板上用于 容置待铆合产品的铆合凹模和主体料带切断刀,所述脱料板上设有与铆合凹模 位置和大小匹配的开口,所述主体料带切断刀能够实现主体料带上的产品与料 带的分离,上模板上的铆合冲恰与待铆合产品的铆合位置大小和位置匹配,所 述落料机构能够实现铆体料带上产品与铆体料带的切断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此模具通过一套模具完成,只需一 台冲压设备一个操作人员即可完成。实践证明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机台利 用率,且机台设备限制不大,只需25吨以上冲床即可。从实际投入生产的效果 来看,现有的模具的加工技术与投产的设备都能满足,但从生产效率来看则大 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此类似的冲压零部件都可按 此方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该模具的排样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制模具;2、成型机构;3、铆合机构;4、落料机构;5、导料 板;6、主体料带;7、铆体料带;11、上模座;12、下模座;13、上模板;14、 下模板;15、脱料板;16、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包括冲 制模具1、成型机构2、铆合机构3和落料机构4,以及对主体料带6和铆体料 带7的导向部件,还包括对主体料带6和铆体料带7同步送达的平行送料机构, 所述平行送料机构设置在冲制模具1上方,其上设有数组将主体料带6和铆体 料带7平行固定在模具上的导料板5;所述成型机构2能够同时对相互平行的主 体料带6和铆体料带7冲压成型,所述铆合机构3位于主体料带6和铆体料带7 行进的末端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冲制模具1包括上模座11、下模座12、上模板13、下模板 14、脱料板15、垫板16,以使用方向为基准,上模座11下方设有垫板16、垫 板16下方设有上模板13,下模座12上方设有下模板14,下模板14上设有纵 向能够弹性滑动的脱料板15,带动进料口内的料带直线进给送料。
作为优选,所述铆合机构3包括位于上模板13上的铆合冲、位于下模板14 上用于容置待铆合产品的铆合凹模和主体料带6切断刀,所述脱料板15上设有 与铆合凹模位置和大小匹配的开口,所述主体料带6切断刀能够实现主体料带6 上的产品与料带的分离,上模板13上的铆合冲恰与待铆合产品的铆合位置大小 和位置匹配,所述落料机构4能够实现铆体料带7上产品与铆体料带7的切断 分离。
为提高类似铆合类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加工工序,提高机台利用率.用一 套模具,一台冲床完成两种不同料厚与材质的冲制加铆合一体。为提升此类铆 接产品的生产力,通过一套模具将两个金属部品的料带按平行送料的方式在一 套模具中完成。以汽车线束复合端子为例,此类产品为主体(磷铜)+铆体(不绣 钢)铆合而成,现有的技术为分别两套模具冲制主体与铆体,再用冲压铆合模具 将两个零件铆合而成。图1为该模具的排样布局图,如图示,主体料带6与不 绣钢料带(铆体料带7)往一方向平行送料,通过导料板5将两条料带分别导向 定位,最后通过折弯方式,改变不绣钢的带料方向反折回主体料带6边,最后 将两个产品铆接在一起,完成此零件的铆合。
本发明此模具通过一套模具完成,只需一台冲压设备一个操作人员即可完 成。实践证明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机台利用率,且机台设备限制不大,只 需25吨以上冲床即可。从实际投入生产的效果来看,现有的模具的加工技术与 投产的设备都能满足,但从生产效率来看则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 降低了生产成本.此类似的冲压零部件都可按此方案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金属料带平行送料铆合冲制装置,包括冲制模具、成型机构、铆合机构和落料机构,以及对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的导向部件,还包括对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同步送达的平行送料机构,所述平行送料机构设置在冲制模具上方,其上设有数组将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平行固定在模具上的导料板;所述成型机构能够同时对相互平行的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冲压成型,所述铆合机构位于主体料带和铆体料带行进的末端位置。此模具通过一套模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