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4356223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15478.6

申请日:

2014.05.21

公开号:

CN104070327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3P 15/00申请公布日:201410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3P 15/00申请日:20140521|||公开

IPC分类号:

B23P15/00; B21C23/14

主分类号:

B23P15/00

申请人:

宁波达尔轴承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志飞

地址:

315202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桕墅方北路1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代理人:

白洪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内外圈模具、挤压设备,内外圈毛坯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内外圈毛坯,内外圈毛坯在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轴承内外圈毛坯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为内外圈毛坯,其中所述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挤压成型后采用热酸洗的抽检方法检验是否有挤压裂纹,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采用冷挤压的制作方法,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致密性,材料的利用率从40%提升到了80%以上,并大幅度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内圈模具、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内圈毛胚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内圈毛胚,所述的六工位:一、内圈毛胚切断;二、内圈毛胚镦平;三、内圈毛胚进内圈模具、挤压设备,预挤拉伸;四、内圈毛胚中间预挤压冲半孔;五、内圈毛胚全挤压打穿;六、内圈毛胚落料,得到车削加工内圈半成品;内圈毛胚在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所述的预挤压冲半孔为先冲50%的轴向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内圈毛胚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为内圈毛坯,冷挤压,所述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

3.   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外圈模具、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外圈毛胚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外圈毛胚,所述的六工位:一、外圈毛胚切断;二、外圈毛胚镦平;三、外圈毛胚进外圈模具、挤压设备,预挤拉伸;四、外圈毛胚中间预挤压冲半孔;五、外圈毛胚全挤压打穿;六、外圈毛胚落料,得到车削加工外圈半成品;外圈毛胚在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所述的预挤压冲半孔为先冲50%的轴向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圈毛胚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为外圈毛坯,冷挤压,所述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

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热酸洗的方法进行所述半成品的检验,所述的检验是在50%的盐酸水溶液中,加热温度为60±5℃,时间为10~30分钟,检验以抽检的方式进行,所抽检的内、外圈清洗后吹干,在显微镜下观察内、外圈外表面的形貌,所述形貌产生挤压裂纹,将及时调整所述轴承内、外圈毛胚挤压工艺流程。

说明书

说明书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零件领域,是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小型轴承是一般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标准件之一,其数很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型轴承每年需求量在3亿套以上,因此对轴承套圈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研究,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小型轴承的生产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由于它具有量大面广特点,因此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成型工艺方案及其模具的研究。早期的轴承套圈均采用热锻毛坯进行生产,但由于热锻毛坯尺寸精度较低,脱碳层厚,使后续工序的切削加工量过大,因此造成材料利用率很低,制造成本增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随着我国黑色金属冷挤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对高强度的轴承钢冷挤压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小型轴承套圈冷挤压成型工艺方案通过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可知,目前用于冷挤压小型轴承套圈的成型方案有以下几种:(1)单圈反挤压成型工艺方案下料—冷激饼—退火软化组织—酸洗、磷化、皂化—反挤压—分离切底。(2)无环带复合冷挤压成型工艺方案下料—冷激饼—退火软化组织等。上述对小型轴承套圈的成型工艺进行大致的描述,选择的工艺方案标志是:采用尽可能少的挤压工序和中间退火次数,以最低的材料消耗、最高的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冷挤出符合技术要求的挤压件。冷挤压加工全过程还应包含下料工序、预成型工序、辅助工序、冷挤压工序以及后续加工工序等。但就目前现有技术而言,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还不完善,批量生产中成品的合格率较低,检验工序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将向本领域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以提高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还不完善,批量生产中成品的合格率较低,检验工序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内圈模具、挤压设备,其要点在于内圈毛胚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内圈毛胚,所述的六工位:一、内圈毛胚切断;二、内圈毛胚镦平;三、内圈毛胚进内圈模具、挤压设备,预挤拉伸;四、内圈毛胚中间预挤压冲半孔;五、内圈毛胚全挤压打穿;六、内圈毛胚落料,得到车削加工内圈半成品;内圈毛胚在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所述的预挤压冲半孔为先冲50%的轴向孔。
所述的轴承内圈毛胚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内圈毛坯,冷挤压,所述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
所述的轴承外圈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外圈模具,挤压设备,外圈毛胚工艺流程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
本发明采用冷挤压成型制作方法,使得微型轴承内外圈材料内部的金属晶体结构比原先选用棒料加工致密,试验使用寿命比直接采用棒料车削提高2~3倍;由于所述的毛胚采用高速切断和冷挤压制作,工作效率比采用车刀一个一个车削微型轴承内外圈提高,生产成本明显减少。采用冷挤压的制作方法,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致密性,材料的利用率从棒料的40%提升到了80%以上,并大幅度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以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冷挤压成型制作方法为例。本发明外圈的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外圈模具、挤压设备,其要点是外圈毛胚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外圈毛胚,所述的六工位:一、外圈毛胚切断;二、外圈毛胚镦平;三、外圈毛胚进外圈模具、挤压设备,预挤拉伸;四、外圈毛胚中间预挤压冲半孔;五、外圈毛胚全挤压打穿;六、外圈毛胚落料,得到车削加工外圈半成品;外圈毛胚在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所述的预挤压冲半孔为先冲50%的轴向孔。
所述的轴承外圈毛胚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为外圈毛坯,冷挤压。所述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
根据上述外圈制作方法和外圈毛胚工艺流程的技术特征和制作方法,所述内圈的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内圈模具、挤压设备,其制作方法和毛胚工艺流程也根据上述相同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制作。
同时,所述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采用热酸洗的方法进行所述半成品的检验,所述的检验是在50%的盐酸水溶液中,加热温度为60±5℃,时间为10~30分钟,检验以抽检的方式进行,所抽检的内、外圈清洗后吹干,在显微镜下观察内、外圈外表面的形貌,所述形貌产生挤压裂纹,将及时调整所述轴承内、外圈毛胚挤压工艺流程,使得所述的挤压工艺操作简单,易于调整。
本发明涉及的材料为轴承钢GCr15盘料加工经过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内外圈毛坯,并采用热酸洗的简易实用的检测方法检测产品是否有冷挤压裂纹。

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03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C N 1 0 4 0 7 0 3 2 7 A (21)申请号 201410215478.6 (22)申请日 2014.05.21 B23P 15/00(2006.01) B21C 23/14(2006.01) (71)申请人宁波达尔轴承有限公司 地址 315202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 桕墅方北路139号 (72)发明人曹志飞 (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27 代理人白洪长 (54) 发明名称 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2、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 外圈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内外圈模 具、挤压设备,内外圈毛坯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 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内外圈毛坯,内外圈毛坯在 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 轴承内外圈毛坯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 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再次拉 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 挤压成型为内外圈毛坯,其中所述的再次球化退 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挤压成型后采用热酸 洗的抽检方法检验是否有挤压裂纹,以保证产品 的质量。采用冷挤压的制作方法,提高了材料的利 用率和致密性,材料的利用率从40%提升到了80% 以上,并大幅度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0327 A CN 104070327 A 1/1页 2 1.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内圈模具、挤 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内圈毛胚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内圈毛胚,所述 的六工位:一、内圈毛胚切断;二、内圈毛胚镦平;三、内圈毛胚进内圈模具、挤压设备,预挤 拉伸;四、内圈毛胚中间预挤压冲半孔;五、内圈毛胚全挤压打穿;六、内圈毛胚落料,得到 车削加工内圈半成品;内圈毛胚在挤压机中的。

4、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所述的 预挤压冲半孔为先冲50的轴向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轴承内圈毛胚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 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为内圈毛坯,冷挤压,所述 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 3. 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外圈模具、挤 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外圈毛胚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外圈毛胚,所述 的六工位:一、外圈毛胚切断;二、外圈毛胚镦平;三、外圈毛胚进外圈模具、挤压设备,预挤 拉伸。

5、;四、外圈毛胚中间预挤压冲半孔;五、外圈毛胚全挤压打穿;六、外圈毛胚落料,得到 车削加工外圈半成品;外圈毛胚在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所述的 预挤压冲半孔为先冲50的轴向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轴承外圈毛胚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 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为外圈毛坯,冷挤压,所述 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 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 用热酸洗的方法进行所述半成品的检验,所述的检验是在。

6、50%的盐酸水溶液中,加热温度 为605,时间为1030分钟,检验以抽检的方式进行,所抽检的内、外圈清洗后吹干,在 显微镜下观察内、外圈外表面的形貌,所述形貌产生挤压裂纹,将及时调整所述轴承内、外 圈毛胚挤压工艺流程。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70327 A 1/2页 3 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轴承零件领域,是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型轴承是一般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标准件之一,其数很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 小型轴承每年需求量在3亿套以上,因此对轴承套圈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研究,具有重要 的技术意义和巨大。

7、的经济价值。小型轴承的生产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由于它具有量大 面广特点,因此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成型工艺方案及其模具的研究。早期的轴承套圈均采用 热锻毛坯进行生产,但由于热锻毛坯尺寸精度较低,脱碳层厚,使后续工序的切削加工量过 大,因此造成材料利用率很低,制造成本增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 本,随着我国黑色金属冷挤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对高强度的轴承钢冷挤压技术应 用进行了研究。小型轴承套圈冷挤压成型工艺方案通过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可知,目前用 于冷挤压小型轴承套圈的成型方案有以下几种:(1)单圈反挤压成型工艺方案下料冷激 饼退火软化组织酸洗、磷化、皂化反挤压分离切底。(2)。

8、无环带复合冷挤压成型 工艺方案下料冷激饼退火软化组织等。上述对小型轴承套圈的成型工艺进行大致的 描述,选择的工艺方案标志是:采用尽可能少的挤压工序和中间退火次数,以最低的材料消 耗、最高的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冷挤出符合技术要求的挤压件。冷挤压加工全过程还应 包含下料工序、预成型工序、辅助工序、冷挤压工序以及后续加工工序等。但就目前现有技 术而言,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还不完善,批量生产中成品的合格率较低,检验工序较为复 杂。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将向本领域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 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以提高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还不完善,批量生产中成品的合格 。

9、率较低,检验工序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 一种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内圈模具、 挤压设备,其要点在于内圈毛胚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型微型轴承内圈毛胚,所 述的六工位:一、内圈毛胚切断;二、内圈毛胚镦平;三、内圈毛胚进内圈模具、挤压设备,预 挤拉伸;四、内圈毛胚中间预挤压冲半孔;五、内圈毛胚全挤压打穿;六、内圈毛胚落料,得 到车削加工内圈半成品;内圈毛胚在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为8090个/分钟,所述 的预挤压冲半孔为先冲50的轴向孔。 0005 所述的轴承内圈毛胚工艺流程: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氧 化。

10、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内圈毛坯, 冷挤压,所述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 0006 所述的轴承外圈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外圈模具,挤压设备,外圈毛胚工艺流程将在 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 说 明 书CN 104070327 A 2/2页 4 0007 本发明采用冷挤压成型制作方法,使得微型轴承内外圈材料内部的金属晶体结构 比原先选用棒料加工致密,试验使用寿命比直接采用棒料车削提高23倍;由于所述的毛 胚采用高速切断和冷挤压制作,工作效率比采用车刀一个一个车削微型轴承内外圈提高, 生产成本明显减少。采用冷挤压的制作方法,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致密性,材。

11、料的利用率 从棒料的40%提升到了80%以上,并大幅度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具体实施方式以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冷挤压成型制作方法为例。本发明外圈的制 作方法包括轴承外圈模具、挤压设备,其要点是外圈毛胚采用六工位全自动一次性挤压成 型微型轴承外圈毛胚,所述的六工位:一、外圈毛胚切断;二、外圈毛胚镦平;三、外圈毛胚 进外圈模具、挤压设备,预挤拉伸;四、外圈毛胚中间预挤压冲半孔;五、外圈毛胚全挤压打 穿;六、外圈毛胚落料,得到车削加工外圈半成品;外圈毛胚在挤压机中的挤压速度及个数 为8090个/分钟,所述的预挤压冲半孔为先冲50的轴向孔。 0009 所述的轴承外圈毛胚工艺流程:。

12、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酸洗去表面 氧化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为外圈毛 坯,冷挤压。所述的再次球化退火后的硬度为179198HB。 0010 根据上述外圈制作方法和外圈毛胚工艺流程的技术特征和制作方法,所述内圈的 制作方法包括轴承内圈模具、挤压设备,其制作方法和毛胚工艺流程也根据上述相同的方 法和工艺流程制作。 0011 同时,所述的冷挤压成型的微型轴承内、外圈的制作方法,采用热酸洗的方法进 行所述半成品的检验,所述的检验是在50%的盐酸水溶液中,加热温度为605,时间为 1030分钟,检验以抽检的方式进行,所抽检的内、外圈清洗后吹干,在显微镜下观察内、 外圈外表面的形貌,所述形貌产生挤压裂纹,将及时调整所述轴承内、外圈毛胚挤压工艺流 程,使得所述的挤压工艺操作简单,易于调整。 0012 本发明涉及的材料为轴承钢GCr15盘料加工经过球化退火、拉拔、再次球化退火、 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磷化、再次拉拔到设定的加工尺寸,然后采用六工位全自动冷挤压成型 内外圈毛坯,并采用热酸洗的简易实用的检测方法检测产品是否有冷挤压裂纹。 说 明 书CN 104070327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