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氮设备.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34547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8213.1

申请日:

2014.07.25

公开号:

CN104085862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1B 21/04申请日:20140725|||公开

IPC分类号:

C01B21/04

主分类号:

C01B21/04

申请人:

广西众昌树脂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宣景建

地址:

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东出口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代理人:

黄有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氮设备,包括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和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并联有一个补偿气囊,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单向阀,连接同一个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同一端上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连接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由于均压不良造成压缩空气资源浪费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氮设备,包括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和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并联有一个补偿气囊,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同一端上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连接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气囊为橡胶补偿气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气囊为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

说明书

制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氮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空气通过变压吸附方式制氮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压吸附制氮设备一般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连接在该设备后的吸附塔,吸附塔连接到氮气储存罐,氮气储存罐连接到终端用户。吸附塔一般包括设置有两个吸附塔,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它们之间通过多路管路并联,每路管路串联有两个控制阀,还设有一个泄压阀,控制阀轮流打开,以轮流平衡该路管路上的控制阀为节点到其中一个吸附塔的压力平衡。这种两个吸附塔的设置及连接方式,可以使压缩空气在第一个吸附塔中被吸收掉氧气,之后的压缩空气在两个吸附塔中循环吸收,可以提高氮含量,并且起到了一定的均衡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但两个吸附塔这样简单地连接,均压时任然需要减压阀放气减压,且空压机在充压时还要回补吸附塔的分压,既不能自动地柔性地分压,又浪费压缩空气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氮设备,以解决现有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由于均压不良造成压缩空气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制氮设备包括有通过管道和控制阀连接的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并联有一个补偿气囊,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同一端上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连接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补偿气囊为橡胶补偿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补偿气囊为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制氮设备采用在两个吸附塔之间设置缓冲补偿气囊,并补偿气囊串联一单向阀的形式来实现均压,无需人为的控制或通过电控设备控制多个控制阀,节省人力和设备成本;使用气囊作为缓冲补偿装置,可以实现柔性均压,无需通过减压阀排气来减压,节省了压缩空气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的制氮设备,包括有通过管道和控制阀连接的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包括有空压机1,空压机1通过管道连接储气罐,储气罐连接油水分离器2,油水分离器2通过管道和控制阀5连接一空气过滤器3,空气过滤器3通过管道连接冷冻干燥机4,冷冻干燥机4通过管道和控制阀5连接一空气过滤器3,空气过滤器3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塔。吸附塔有两个,第一吸附塔6和第二吸附塔9,空气过滤器3连接第一吸附塔6。第一吸附塔6与第二吸附塔9之间并联有一个补偿气囊7,补偿气囊两端连接第一吸附塔6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8,连接第一吸附塔6的两个单向阀8方向相反;补偿气囊7两端连接第二吸附塔9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8,连接第二吸附塔9的两个单向阀8方向相反,补偿气囊7同一端上与第一吸附塔6和第二吸附塔9连接的两个单向阀8方向相反。压缩空气在第一吸附塔6被吸收掉氧气的过程压力变大,通过单向阀8经过补偿气囊7逐渐进入第二吸附塔9,压缩空气从第二吸附塔9到第一吸附塔6再循环,补偿气囊既有缓冲的作用,也有在第二吸附塔9压力过小的时候补偿压力的作用,压力的大小也无需人为控制,也无需考虑两个吸附塔中均压时间的控制。单向阀的使用,保持整个压缩空气的循环过程不间断且又不反流。这里的补偿气囊为强度及韧性极强的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管道连接到氮气储存罐10,氮气储气罐10连接到终端用户。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工况,补偿气囊还可以是橡胶做成的补偿气囊。 

制氮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制氮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制氮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氮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氮设备.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586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5862A21申请号201410358213122申请日20140725C01B21/0420060171申请人广西众昌树脂有限公司地址543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东出口开发区72发明人宣景建74专利代理机构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代理人黄有斯54发明名称制氮设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氮设备,包括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和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并联有一个补偿气囊,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单向阀,连接同。

2、一个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同一端上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连接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由于均压不良造成压缩空气资源浪费的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5862ACN104085862A1/1页21一种制氮设备,包括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和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并联有一个补偿气囊,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连接。

3、所述第一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同一端上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连接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气囊为橡胶补偿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气囊为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权利要求书CN104085862A1/2页3制氮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制氮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空气通过变压吸附方式制氮的设备。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变压吸附制氮设备一般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连接在该设备后。

4、的吸附塔,吸附塔连接到氮气储存罐,氮气储存罐连接到终端用户。吸附塔一般包括设置有两个吸附塔,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它们之间通过多路管路并联,每路管路串联有两个控制阀,还设有一个泄压阀,控制阀轮流打开,以轮流平衡该路管路上的控制阀为节点到其中一个吸附塔的压力平衡。这种两个吸附塔的设置及连接方式,可以使压缩空气在第一个吸附塔中被吸收掉氧气,之后的压缩空气在两个吸附塔中循环吸收,可以提高氮含量,并且起到了一定的均衡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但两个吸附塔这样简单地连接,均压时任然需要减压阀放气减压,且空压机在充压时还要回补吸附塔的分压,既不能自动地柔性地分压,又浪费压缩空气的资源。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

5、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氮设备,以解决现有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由于均压不良造成压缩空气资源浪费的问题。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制氮设备包括有通过管道和控制阀连接的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氮气储存罐,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与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并联有一个补偿气囊,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吸附塔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所述补偿气囊同一端上与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连接的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0005上述的。

6、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补偿气囊为橡胶补偿气囊。0006进一步的所述补偿气囊为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制氮设备采用在两个吸附塔之间设置缓冲补偿气囊,并补偿气囊串联一单向阀的形式来实现均压,无需人为的控制或通过电控设备控制多个控制阀,节省人力和设备成本;使用气囊作为缓冲补偿装置,可以实现柔性均压,无需通过减压阀排气来减压,节省了压缩空气资源。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085862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的制氮设备,包括有通过。

7、管道和控制阀连接的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压缩空气预处理设备包括有空压机1,空压机1通过管道连接储气罐,储气罐连接油水分离器2,油水分离器2通过管道和控制阀5连接一空气过滤器3,空气过滤器3通过管道连接冷冻干燥机4,冷冻干燥机4通过管道和控制阀5连接一空气过滤器3,空气过滤器3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塔。吸附塔有两个,第一吸附塔6和第二吸附塔9,空气过滤器3连接第一吸附塔6。第一吸附塔6与第二吸附塔9之间并联有一个补偿气囊7,补偿气囊两端连接第一吸附塔6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8,连接第一吸附塔6的两个单向阀8方向相反;补偿气囊7两端连接第二吸附塔9的位置各设有一个单向阀8,连接第二吸附塔9的两个单向阀8方。

8、向相反,补偿气囊7同一端上与第一吸附塔6和第二吸附塔9连接的两个单向阀8方向相反。压缩空气在第一吸附塔6被吸收掉氧气的过程压力变大,通过单向阀8经过补偿气囊7逐渐进入第二吸附塔9,压缩空气从第二吸附塔9到第一吸附塔6再循环,补偿气囊既有缓冲的作用,也有在第二吸附塔9压力过小的时候补偿压力的作用,压力的大小也无需人为控制,也无需考虑两个吸附塔中均压时间的控制。单向阀的使用,保持整个压缩空气的循环过程不间断且又不反流。这里的补偿气囊为强度及韧性极强的聚氯乙烯软膜补偿气囊。第二吸附塔的出气管道连接到氮气储存罐10,氮气储气罐10连接到终端用户。0010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工况,补偿气囊还可以是橡胶做成的补偿气囊。说明书CN104085862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858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