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99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 C N 1 0 4 2 0 9 9 2 3 A (21)申请号 201410499829.0 (22)申请日 2014.09.26 B25B 27/02(2006.01) (71)申请人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天久北巷212号 (72)发明人高静 袁代华 邓金智 (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223 代理人徐丰 (54) 发明名称 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属于 工装技术领域,其呈。
2、圆柱状,包括手持端和压装 端,手持端和压装端之间设置有压装凸台,压装凸 台的直径大于手持端和压装端的直径,压装端的 圆周面设置有金属环套,金属环套的外径与油封 的内径相匹配,压装凸台的靠近压装端处的端面 开设有与油封径向尺寸相匹配的环槽。通过在油 封的定位套接处,即压装端设置金属环套,提高工 装与油封接触面的光滑度及耐磨性,油封能顺畅 的进入工装的压装端并定位准确,不会偏斜,避免 了工装长时间使用后产生毛刺儿对油封造成刮伤 等,也提高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09923 A CN 104209923 A 1/1页 2 1.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呈圆柱状,包括手持端和压装端,手持端和 压装端之间设置有压装凸台,压装凸台的直径大于手持端和压装端的直径,压装端的圆周 面设置有金属环套,金属环套的外径与油封的内径相匹配,压装凸台的靠近压装端处的端 面开设有与油封径向尺寸相匹配的环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划伤压油封工装,其特征在于,压装凸台为尼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划伤压油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手持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 滑纹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209923 。
4、A 1/2页 3 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手动压油封通常是采用阶梯轴,油封通过套在阶梯轴上利用阶梯轴的台阶来 压装,为了防止油封的刮伤,阶梯轴都是采用尼龙等非金属材料,粗糙度较大,而且长时间 使用后,由于油封在该工装上的反复套装和取出,使其表面产生毛刺,在油封的定位以及对 油封的损伤上都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以解决现有工装长时间使用后使 油封在工装上难以顺畅放置到位,还会对油封造成损伤的问题。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防划伤压油封工装,其呈圆柱状,包 括手持端和压装端,手持端和压装端之间设置有压装凸台,压装凸台的直径大于手持端和 压装端的直径,压装端的圆周面设置有金属环套,金属环套的外径与油封的内径相匹配,压 装凸台的靠近压装端处的端面开设有与油封径向尺寸相匹配的环槽。 0005 进一步地,压装凸台为尼龙制成。 0006 进一步地,手持端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油封的定位套接处,即压装端设置金属环套,提高工 装与油封接触面的光滑度及耐磨性,油封能顺畅的进入工装的压装端并定位准确,不会偏 斜,避免了工装长时间使用后产生毛刺儿对油封造成刮伤等,也提高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6、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防划伤压油封工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0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防划伤压油封工装,其呈圆柱状,包括手持端1和压装端 2,手持端1和压装端2之间设置有压装凸台3,压装凸台3的直径大于手持端1和压装端2 的直径,压装端2的圆周面设置有金属环套4,金属环套4的外径与油封的内径相匹配,压装 凸台3的靠近压装端2处的端面开设有与油封径向尺寸相匹配的环槽5,用于压装时更好的 通过工装对油封定位。 0011 其中,除了金属环套4的其他部分压装凸台3等可由尼龙制成,有利于减轻重量, 并防止硬度过大在压装过程中使油封压装变形。金属环套4的两端边缘均设置有圆角,进 一步防止其边缘刮伤油封。为了方便拿取使用,手持端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00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说 明 书CN 104209923 A 2/2页 4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209923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20992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