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339540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2737.6

申请日:

2015.04.13

公开号:

CN104762824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23/04申请日:20150413|||公开

IPC分类号:

D06M23/04; D06M13/46; D06P1/39; D06P3/82; D06P1/38; D06P5/02; D06B19/00; D06M101/06(2006.01)N; D06M101/32(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23/04

申请人: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汤克明; 宋辉辉; 周立明; 张玉高

地址:

528500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出口加工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姚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制整理液;b、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形成泡沫;c、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d、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进行烘干;e、对经过步骤d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得到具有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整理液包括10-80g/L发泡剂,以及20-100g/L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本发明通过对织物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利用纤维素纤维与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反应后与染料存在反应性的差异,生产出一种具有深浅交替染色效果的织物。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配制整理液;
步骤b: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形成泡沫;
步骤c: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
步骤d: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进行烘干;
步骤e:对经过步骤d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得到具有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
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整理液包括10-80g/L发泡剂,以及20-100g/L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阳离子改性剂包括季铵盐型阳离子改性剂,所述固色剂包括阳离子型固色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整理液还包括1-20g/L稳泡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对整理液进行发泡时的发泡比为1:5-15;优选地,所述发泡比为1:8-10。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时,织物的带液率为6-15%;优选地,所述带液率为7-10%。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的材质为纤维素纤维,或者纤维素纤维与其他纤维的组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为纯棉、纯麻、天丝、棉和麻的混纺织物、棉和天丝的混纺织物或棉和涤纶的混纺织物。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染色采用的染料为天然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染料为在水中呈现阴离子性的染料。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时采用单面施加或双面施加的方式。

10.  一种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其中:该织物是由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制备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只局限于舒适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追求个性、美观以及时尚,一些极具特色的纺织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各种各样的印花织物、花灰纱织物、缎染纱织物、渐变色织物等等应运而生,极大的丰富了目前的纺织服装市场。然而这些传统的生产方法所生产的织物,其花型或者图案效果还是会有一定的规则性,风格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因此,研发新式染色风格的织物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该织物具有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风格多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上述织物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配制整理液;
步骤b: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形成泡沫;
步骤c: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
步骤d: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进行烘干;
步骤e:对经过步骤d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得到具有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
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整理液包括10-80g/L发泡剂,以及20-100g/L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d还可以包括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后处理。
在上述方法中,染色之后可以对织物进行进一步的常规处理。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a中,所述阳离子改性剂包括季铵盐型阳离子改性剂,所述固色剂包括阳离子型固色剂。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a中,所述整理液还包括1-20g/L稳泡剂。
本发明对发泡剂和稳泡剂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所用的发泡剂和稳泡剂均可用于本发明。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b中,对整理液进行发泡时的发泡比为1:5-15;更优选地,所述发泡比为1:8-10,其中,所述“发泡比”是指发泡前的整理液与发泡后的整理液的体积比。
在上述方法中,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其中,所述“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属于泡沫整理技术,其加工方式与其它低给液技术的最根本的区别是通过用空气代替水来稀释整理液降低带液率,改换了携带载体,由原来的水作为载体的方式替换成小部分水和大部分空气(即:泡沫)作为载体以携带整理液进入织物。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在步骤c中,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时,织物的带液率为6-15%;更优选地,所述带液率为7-10%。
施加过程设定发泡比为1:5-1:15,带液率为6-15%,使泡沫体积不足以在织物表面形成连续涂覆,造成化学品的不均匀施加。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法中,将泡沫的施加量以及发泡比这两个工艺参数设置在一个较低的值,由于施加到织物上的泡沫体积小且供应不连续,从而出现了泡沫整理液对织物的不连续施加,即织物上有些区域施加了整理液,有些区域没有施加整理液,织物上施加的区域与未施加的区域呈现不规则交替的现象。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步骤c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时采用单面施加或双面施加的方式,所述双面施加泡沫是指当泡沫发生器形成泡沫后立即通过泡沫施加器全部施加到织物的两面。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织物的材质为纤维素纤维,或者纤维素纤维与其他纤维的组合;更优选为纯棉、纯麻、天丝、棉和麻的混纺织物、棉和天丝的混纺织物、或者棉和涤纶的混纺织物。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织物为针织面料或梭织面料。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染色采用的染料为天然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直 接染料、酸性染料中的一种;更优选地,所述染料为在水中呈现阴离子性的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时,染色方式可以为匹染或者成衣染色,具体可以按照常规方式进行。
本发明所用的整理液中含有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在施加整理液之后,纤维素纤维与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反应,纤维素纤维表面的带电性由阴离子性改变为阳离子性,由于纤维素纤维染色所用的染料在水溶液中一般呈现阴离子性,因此在染色过程中,经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作用的纤维素纤维上色较多,而未经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作用的纤维素纤维上色则较少,从而呈现一种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当选用的染料为天然染料以及合成酸性染料的时候,由于以上两种类型染料对纤维素纤维基本没有可染性,因此染料只对改性区域的纤维素纤维上染,对未改性区域的纤维素纤维则基本不上染,出现交替露白效果。
本发明利用泡沫整理设备能够对织物不连续地施加泡沫的特点,并创新性的利用纤维素纤维与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反应后与染料存在反应性的差异,生产出一种具有深浅交替染色效果的织物。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适度的范围内对带液率以及发泡比进行调整,织物便可获得渐变的花型效果,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2)对织物不连续施加整理液并烘干后,织物的后续加工可以选择匹染的大批量加工,也可以选择成衣染色小批量的加工方式,加工方式非常的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织物经过加法原理染色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纯棉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150×7680/2×80/2Oxford。
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以表1给出的组分及含量来配制整理液;
2)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表1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表2泡沫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100m/min1:97%142g/m21.5m1.0kg/L600r/min
4)烘干: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90℃,时间为1分钟;
5)染色:采取Telon Blue M-GLW(DYSTAR CHINA LIMITED)酸性染料对施加了泡沫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完成后进行进一步的常规处理,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如图1所示)。
对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测试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从图1可以看出,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处理后,织物呈现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织物上的花型图案类似雪花状,这种特殊的图案效果呈现不规则状,是传统印花所无法生产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棉/天丝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120×8080/2×80/2Poplin。
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以表4给出的组分及含量来配制整理液;
表4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2)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如表5所示;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5所示;
表5发泡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100m/min1:76%127g/m21.5m1.0kg/L600r/min
4)烘干: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时间为0.5分钟;
5)染色:采取活性染料Liyuansol RED BSF 150%(丽源(湖北)科技有限公司)对施加了泡沫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完成后进行进一步的常规处理,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
将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测试结果

由表6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纯棉针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32s/1100%Cotton Jersey。
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以表7给出的组分及含量来配制整理液;
表7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2)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如表8所示;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8所示;
表8发泡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30m/min1:78%150g/m21.5m1.0kg/L600r/min
4)烘干: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90℃,时间为1分钟;
5)染色:采取Liyuansol BLUE BRF(丽源(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活性染料对施加了泡沫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完成后进行进一步的常规处理,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
将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9所示。
表9测试结果


由表9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70%Cotton/30%Tencel 150×7680/2×80/2Oxford。
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以表10给出的组分及含量来配制整理液;
2)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如表11所示;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0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表11泡沫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90m/min1:86%142g/m21.5m1.0kg/L600r/min
4)烘干: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时间为1分钟;
5)染色:采取Liyuansol BLUE BRF(丽源(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活性染料对施加了泡沫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完成后进行进一步的常规处理,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
对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测试结果


由表12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加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制整理液;b、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形成泡沫;c、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d、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进行烘干;e、对经过步骤d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得到具有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整理液包括10-80g/L发泡剂,以及20-100g/L阳离子改性剂或固色剂。本发明通过对织物不连续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