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339538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72725.3

申请日:

2015.04.13

公开号:

CN104762823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23/04申请日:20150413|||公开

IPC分类号:

D06M23/04; D06M13/432; D06M15/423; D06P5/22; D06M101/06(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23/04

申请人: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汤克明; 宋辉辉; 周立明; 张玉高

地址:

528500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出口加工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姚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配制整理液;b、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形成泡沫;c、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于织物的单面或双面上;d、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焙烘或汽蒸;e、对经过焙烘或汽蒸的织物进行染色,得到具有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其中:以整理液的体积计,所述整理液包括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50-500g/L、催化剂0-50g/L及发泡剂10-80g/L。本发明通过对织物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同时利用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能够与纤维素纤维上的-OH反应,降低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性,生产出一种具有深浅交替染色效果的织物。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配制整理液;
步骤b: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形成泡沫;
步骤c: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于织物的单面或双面上;
步骤d: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焙烘或汽蒸;
步骤e:对经过焙烘或汽蒸的织物进行染色,得到具有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
其中:以整理液的体积计,所述整理液包括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50-500g/L、催化剂0-50g/L及发泡剂10-80g/L。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为树脂交联剂、防水剂、阴离子改性剂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树脂交联剂为2D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所述防水剂为无氟防水剂或含氟防水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MgCl2。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整理液还包括稳泡剂1-20g/L。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整理液进行发泡时,发泡比为1:5-15;优选地,所述发泡比为1:8-10。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时,带液率为6-15%;优选地,所述带液率为7-1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焙烘的温度为130-170℃,焙烘的时间为1-6min;所述汽蒸的温度为101-105℃,汽蒸的时间为7-15min。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染色采用的染料为活性染料、还原染料或直接染料;优选地,所述染料为活性染料。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的材质为纤维素纤维,或者纤维素纤维与其他纤维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织物为纯棉、纯麻、天丝、棉和麻的混纺织物、棉和天丝的混纺织物或者棉和涤纶的混纺织物。

10.  一种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其中:该织物是由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制备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的方法,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舒适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追求个性、美观以及时尚,一些极具特色的纺织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各种各样的印花织物、花灰纱织物、缎染纱织物、渐变色织物等等应运而生,极大的丰富了目前的纺织服装市场。然而这些传统的生产方法所生产的织物,其花型或者图案效果还是会有一定的规则性,风格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因此,研发新式染色风格的织物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该织物的花型或者图案效果风格多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上述织物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配制整理液;
步骤b: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形成泡沫;
步骤c: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于织物的单面或双面上;
步骤d: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焙烘或汽蒸;
步骤e:对经过焙烘或汽蒸的织物进行染色,得到具有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
其中:以整理液的体积计,所述整理液包括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50-500g/L、催化剂0-50g/L及发泡剂10-80g/L。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纤维素纤维抑制剂是指能够与纤维素纤维上的-OH反应,降低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性的助剂。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为树脂、防水剂、阴离子改性剂中的一种;作为抑制剂的树脂优选是能够将纤维素纤维上的反应性基团-OH封闭的树脂,更优选地,所述树脂交联剂为2D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所述防水剂为无氟防水剂或含氟防水剂,本领域所用的防水剂均可用于本发明。
在上述方法中,阴离子改性剂为能够使棉纤维表面呈现阴电荷的阴离子改性剂。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MgCl2。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整理液还包括稳泡剂1-20g/L。
本发明对发泡剂和稳泡剂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所用的发泡剂和稳泡剂均可用于本发明。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对整理液进行发泡时,发泡比为1:5-15;更优选为1:8-10,其中,发泡比是指发泡前的液体与发泡后的液体的体积比。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时,带液率为6-15%;更优选为7-10%。
在上述方法中,向织物施加泡沫时,设定发泡比为1:5-15,带液率为6-15%,使泡沫体积不足以在织物的表面形成连续涂覆,以造成整理液的不均匀施加。
在上述方法中,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其中,所述“将泡沫施加到织物上”属于泡沫整理技术,其是通过用空气代替水来稀释整理液降低带液率,改换了携带载体,由原来的水作为载体的方式替换成小部分水和大部分空气(即:泡沫)作为载体以携带整理液进入织物。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泡沫施加的均匀性,通常需要较大的发泡比,将整理液进行充分的分布。而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将泡沫的施加量以及发泡比这两个工艺参数设置为一个较低的值,由于施加到织物上的泡沫体积小且供应不连续,从而出现了泡沫整理液对织物的不连续施加,即织物上有些区域施加了整理液,有些区域没有施加整理液,织物上施加的区域与未施加的区域呈现不规则交替的现象,最终得到的织物会具有不规则的、随机的花型或者图案效果,风格多变。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烘干的温度为70-100℃,烘干的时间为0.5-2min。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焙烘的温度为130-170℃,焙烘的时间为1-6min。其中,焙烘的目的是使树脂与纤维之间能够充分反应。
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汽蒸的温度为101-105℃,汽蒸的时间为7-15min; 更优选地,所述汽蒸的温度为102-103℃,汽蒸的时间为8-11min。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染色采用的染料为活性染料、还原染料或直接染料;更优选为活性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时,染色方式可以为匹染或者成衣染色。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染色结束后,对织物进行包括皂洗以及固色的后处理步骤。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织物的材质为纤维素纤维,或者纤维素纤维与其他纤维的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织物为纯棉、纯麻、天丝、棉和麻的混纺织物、棉和天丝的混纺织物或棉和涤纶的混纺织物。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织物为针织面料或梭织面料。
在上述方法中,将泡沫施加于织物上时,采用单面施加或双面施加的方式。其中,双面施加是指当泡沫发生器形成泡沫后,立即通过泡沫施加器全部施加到织物的两面。
本发明所用的整理液中包括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当所述抑制剂为树脂时,原理如下:纤维素纤维与树脂整理液反应后,纤维素纤维上的反应性基团-OH被树脂封闭,导致其对染料的反应性下降,因此施加了树脂的地方染色时得色较浅,而未施加树脂的地方,由于纤维素纤维并未与树脂反应,因此得色较深,从而呈现一种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且这种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是否明显还可以通过控制焙烘的温度以及时间来调整,焙烘温度高,时间长,则织物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明显,反之亦然。
本发明利用泡沫整理设备能够对织物不连续施加泡沫的特点,并创新性的利用纤维素纤维与树脂、防水剂、阴离子改性剂等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反应后与染料存在反应性的差异,生产出一种具有深浅交替染色效果的织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适度的范围内对带液率以及发泡比进行调整,织物便可获得渐变的花型效果,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2)织物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是否明显可以通过控制焙烘的温度以及时间来调整。焙烘温度高,焙烘时间长则织物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明显,这种控制方法简单方便。
3)对织物不连续施加整理液并焙烘后,织物的后续加工可以选择匹染的大批量加工,也可以选择成衣染色小批量的加工方式,加工方式非常的灵活。
4)直接施加树脂与直接施加染料相比,加工完成后设备的清洁更加的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织物经过减法原理染色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纯棉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120×80 80/2×80/2Poplin。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见表1;
表1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2)对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见表2;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表2泡沫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100m/min1:86%127g/m21.5m1.10kg/L600r/min
4)对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进行焙烘: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1min;
采用焙烘机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机的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4min,车速为35m/min;
5)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采取Evercion Red H-E3B(TAITEX(ASIA)COMPANY LIMITED)活性染料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
6)染色后对织物进行皂洗以及固色,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如图1所示)。
将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测试结果

从表3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从图1中可以看出,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对织物进行处理后,织物表面呈现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花型图案类似不规则的雪花状。在实施例1中,将泡沫的施加量以及发泡比这两个工艺参数分别设置为1:8以及6%,导致施加到织物上的泡沫体积小且供应不连续,从而出现了泡沫整理液对织物的不连续施加,即织物上有些区域施加了整理液,有些区域没有施加整理液,织物上施加的区域与未施加的区域呈现不规则交替的现象。
整理液中的树脂交联剂,在焙烘的高温条件下与纤维素纤维的-OH进行反应,导致其对染料的反应性下降(因为染料也是与纤维素的-OH进行反应才能上染),因此施加了整理液的地方染色时得色较浅;而未施加整理液的地方,由于纤维素纤维并未与树脂反应,因此得色较深,从而呈现一种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且这种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是否明显还可以通过控制焙烘的温度以及时间来调整,焙烘温度高,时间长,则织物深浅交替的染色效果明显,反之亦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纯棉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150×76 80/2×80/2Oxford,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见表4;
2)对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见表5;
表4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5所示;
表5泡沫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100m/min1:97%142g/m21.5m1.10kg/L600r/min
4)对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焙烘: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1min;
采用焙烘机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机的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3min,车速为45m/min;
5)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采取Novacron Red FN-R(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活性染料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
6)染色后对织物进行皂洗以及固色处理,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
将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测试结果

从表6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纯棉针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30s/1 100%Cotton Pique,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见表7;
表7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2)对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见表8;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8所示;
4)对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焙烘: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0.5min;
采用焙烘机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机的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2min,车速为20m/min;
表8泡沫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25m/min1:97%170g/m21.5m1.06kg/L600r/min
5)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采取Levafix Brilliant Red E-BA(DYSTAR CHINA LIMITED)活性染料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
6)染色后对织物进行皂洗以及固色等后整理,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
将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9所示。
表9测试结果


从表9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纯棉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120×80 80/2×80/2Poplin,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整理液的组成及含量见表10;
表10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2)对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见表11;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泡沫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100m/min1:86%127g/m21.5m1.10kg/L600r/min
4)对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汽蒸: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1min;
汽蒸时采用汽蒸机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汽蒸,汽蒸温度为102℃,汽蒸时间为10min;
5)对汽蒸后的织物进行染色:采取Evercion Red H-E3B(TAITEX(ASIA)COMPANY LIMITED)活性染料对汽蒸后的织物进行染色;
6)染色后对织物进行皂洗以及固色等后整理,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
将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测试结果

从表12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纯棉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120×80 80/2×80/2Poplin,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整理液的组成及含量见表13;
2)对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见表14;
表13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14所示;
表14泡沫机的参数
车速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100m/min1:87%127g/m21.5m1.08kg/L600r/min
4)对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焙烘: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1min;
采用焙烘机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4min;
5)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采取Remazol Brilliant Violet 5R(DYSTAR CHINA LIMITED)活性染料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
6)染色后对织物进行皂洗以及固色等后整理,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
将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测试结果

从表15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所采用的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及规格为:70%Cotton/30%Tencel 120×80 80/2×80/2Poplin。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整理液: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见表16;
表16整理液的组分及含量

2)对整理液进行发泡,具体参数见表17;
3)对织物施加泡沫:采用泡沫机对织物的双面不连续地施加泡沫,具体参数如表17所示;
表17泡沫机的参数
车速发泡比带液率克重幅宽比重混合转速90m/min1:86%130g/m21.5m1.08kg/L600r/min
4)对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进行焙烘: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0.75min;
采用焙烘机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机的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3min,车速为45m/min;
5)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采取Evercion Red H-E3B(TAITEX(ASIA)COMPANY LIMITED)活性染料对焙烘后的织物进行染色;
6)染色后对织物进行皂洗以及固色,得到织物成品。该织物的表面呈现出深浅交替的染色风格。
将本实施例的织物成品进行相关色牢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如表18所示。
表18测试结果

从表18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织物的各项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要求。

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减法原理生产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配制整理液;b、对上述整理液进行发泡,形成泡沫;c、采用不连续施加的方式,将泡沫施加于织物的单面或双面上;d、对施加了泡沫的织物先进行烘干,然后再进行焙烘或汽蒸;e、对经过焙烘或汽蒸的织物进行染色,得到具有深浅交替染色风格的织物;其中:以整理液的体积计,所述整理液包括纤维素纤维反应抑制剂50-500g/L、催化剂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