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339436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51515.3

申请日:

2015.05.15

公开号:

CN104831441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2G 3/04登记生效日:20170331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南大学变更后权利人:江西凤竹棉纺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变更后权利人:332200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黄金工业园南园|||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2G 3/04申请日:20150515|||公开

IPC分类号:

D02G3/04

主分类号:

D02G3/04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苏旭中; 谢春萍; 刘新金; 徐伯俊; 张洪; 朱预坤; 崔世忠

地址:

214122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棉经第一清梳联得棉生条,桑蚕丝经初步加工得精干绵;精干绵经第一圆梳制绵后得第一精绵;第一圆梳的落绵经第二、第三圆梳制绵后得第二精绵;将第一精绵和第二精绵经延展、制条后得第一绵条和第二绵条;第一绵条与棉生条经第一并条后得第一棉/绢熟条;第二绵条经第二并条得到绵熟条,棉生条经第三并条后得棉熟条;第一棉/绢熟条经第一粗纱后得第一棉/绢粗纱,绵熟条和棉熟条在粗纱同时喂入,经第二粗纱后得第二棉/绢粗纱;第一棉/绢粗纱和第二棉/绢粗纱经双喇叭口同时喂入细纱机,经细纱后得棉/绵混纺纱。采用上述生产方式,可将棉纤维和桑蚕丝纤维混合均匀,制成质量优良的混纺纱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第一步,将棉纤维经过第一清梳联后得到棉生条;将桑蚕丝经初步加工后得到精干绵;
第二步,将精干绵经第一圆梳制绵后得到第一精绵;将第一圆梳的落绵经第二、第三圆梳制绵后得到第二精绵;将第一精绵和第二精绵分别经过延展、制条后得到第一绵条和第二绵条;
第三步,将第一绵条与棉生条经过第一并条后得到第一棉/绢熟条;将第二绵条经过第二并条得到绵熟条,将棉生条经第三并条后得到棉熟条;
第四步,将第一棉/绢熟条经第一粗纱后得到第一棉/绢粗纱;将绵熟条和棉熟条在粗纱同时喂入,经过第二粗纱后得到第二棉/绢粗纱;
第五步,细纱采用赛络纺纺纱方式,第一棉/绢粗纱和第二棉/绢粗纱经双喇叭口同时喂入细纱机,经过细纱后得到棉/绵混纺纱;
所述棉纤维重量、蚕丝纤维重量的比例为:50%-70%:30%-50%。

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棉纤维第一清梳联中,工艺配置遵循“多松多梳、以梳代打、少落早落”的工艺原则,采用FA006型往复式自动抓棉机、TF型重物分离器、FA103型双轴流开棉机、附TF27型桥式吸铁装置的FA0228型多仓混棉机、FA109型清棉机、FA151型强力除微尘机、FA177A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B型梳棉机。抓棉机抓棉打手速度1000-1300r/min;重物分离器剥棉打手速度110-130r/min;双轴流开棉机第一打手速度400-430r/min,第二打手速度420-450r/min;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550-600r/min;清棉机喂棉箱打手速度550-570r/min;梳棉工序时棉生条的定量控制在20-25g/5m,锡林转速范围为300-350r/min,刺辊转速范围为1000-1050r/min,道夫速度范围为30-50r/min,盖板线速度为80-100mm/min;所述绢丝纤维初步加工中,将蚕茧经过剥茧机扯松后,喂入螺旋式除杂机进行除杂,采用生物酶对除杂后的蚕丝进行脱胶处理,然后经过洗涤,脱水,干燥工序得到精干绵。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所述第一圆梳制绵中,精干绵经过人工选别后,采用矿物油给湿,使精干绵的回潮率控制在16%-17%;采用DJ061型开绵机,DJ171型切绵机,CZ161型圆梳机进行制绵;开棉机梳折42%-44%,开绵锡林至刺辊隔距为4-5mm,持绵刀至刺辊隔距为3-4.5mm,持绵刀至开绵锡林的隔距为4-5mm,开绵刺辊表面速度为1-2m/min,开绵刺辊与开绵锡林的速比为190-210,工作辊线速度为4-7m/min;切绵机梳折为33%-35%,喂给速比为320-42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6-7mm;圆梳机梳折35%-40%,嵌绵高度25-35mm,翻绵高度8-10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5-2.4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2.0mm,锡林速度4-4.5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50-169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0-320m/min;所述第二圆梳制绵中,将第一圆梳落绵经过DJ171型切绵机,CZ162型圆梳机进行制绵;切绵机梳折为30%-35%,喂给速比为320-38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5-6mm;圆梳机梳折30%-35%,嵌绵高度20-25mm,翻绵高度6-8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 1.0-2.0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1.5mm,锡林速度4.5-5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60-175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0-320m/min;所述第三圆梳制绵中,将第二圆梳落绵经过DJ171型切绵机,CZ163型圆梳机进行制绵;切绵机梳折为20%-30%,喂给速比为300-34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4.5-5mm;圆梳机梳折30%-40%,嵌绵高度15-20mm,翻绵高度5-7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2.0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1.5mm,锡林速度5.5-6.0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75-192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0-320m/min;所述延展、制条中,采用CZ231型延展机,CZ241型制条机;为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延展机木滚筒转速偏大掌握,为12-14r/min,绵条定量为3.5-5ktex。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所述第一并条中,为避免烂卷,将第一绵条与棉生条进行两次混并,头并采用FA311F并条机,二并采用RSB-D22并条机;为提高条子的匀整度,二并时采用自调匀整装置,采用6根条子混合,其中第一绵条3根、棉生条3根,总牵伸倍数在6-9之间,熟条设计定量在18-22g/5m;所述第二并条中,为使绵条混合均匀,采用三道并条;头道、二道并条采用CZ251型并条机,末道并条采用CZ252型并条机;头道、二道采用10-12根并合,末道采用5-6道并合;总牵伸倍数为8-14,熟条定量设计为18-22g/5m;所述第三并条中,将棉生条进行两道并条,头并采用FA311F并条机,二并采用RSB-D22并条机,二并时采用自调匀整装置,以提高条子的匀整度,采用6-8根条子混合,牵伸倍数为6-9,罗拉隔距为15×12×20mm,半熟条设计定量为18-25g/5m,熟条设计定量在18-22g/5m。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第四步中,所述第一粗纱中,采用后区牵伸倍数为1.10-1.40,总牵伸倍数设置为6.0-8.2倍,粗纱定量控制在3.5-5.0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65-85,罗拉隔距为14×30×38mm,罗拉直径为28×28×25×28mm;所述第二粗纱中,采用绵熟条和棉熟条同时喂入,后区牵伸倍数为1.15-1.30,总牵伸倍数设置为13-16倍,粗纱定量控制在4.2-5.0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65-85,罗拉隔距为14×30×38mm,罗拉直径为28×28×25×28mm。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第五步中,所述细纱中,采用加装全聚纺系统的QFA1528细纱机,选用纱支为7.4-29.2tex,细纱捻系数控制在360-420,罗拉直径25×25×50mm,罗拉隔距为(11-12.5)×(34-38)mm,锭速为10000-12000r/min。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型纱线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纤维属于天然纤维,吸湿性强,织物柔软细腻,与其他纤维混纺后,强力、弹性等性能得到优化,市场占有率高。棉纺系统在技术领域发展相对成熟,应用广泛。
蚕丝纤维为天然蛋白质纤维,由18种氨基酸组成,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有"纤维皇后"美誉。其产品光滑柔软,富有光泽,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磨擦时有独特的“丝鸣“现象,有很好的延伸性和耐热性。蚕丝制品光泽鲜亮,高贵典雅,还具有防辐射等保健性能,被用于制造防辐射服等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针对此,本发明采用棉和蚕丝纤维进行纺纱,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混合,给出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实现具有均匀混合效果的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棉/绢混纺纱线,包含50%-70%的棉纤维,30%-50%的蚕丝纤维。该纱线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性,并且其产品手感细腻、光泽鲜亮、高贵典雅。
为实现上述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
第一步,将棉纤维经过第一清梳联后得到棉生条;将桑蚕丝经初步加工后得到精干绵;
第二步,将精干绵经第一圆梳制绵后得到第一精绵;将第一圆梳的落绵经第二、第三圆梳制绵后得到第二精绵;将第一精绵和第二精绵分别经过延展、制条后得到第一绵条和第二绵条;
第三步,将第一绵条与棉生条经过第一并条后得到第一棉/绢熟条;将第二绵条经过第二并条得到绵熟条,将棉生条经第三并条后得到棉熟条;
第四步,将第一棉/绢熟条经第一粗纱后得到第一棉/绢粗纱;将绵熟条和棉熟条在粗纱同时喂入,经过第二粗纱后得到第二棉/绢粗纱;
第五步,细纱采用赛络纺纺纱方式,第一棉/绢粗纱和第二棉/绢粗纱经双喇叭口同时喂入细纱机,经过细纱后得到棉/绵混纺纱;
所述棉纤维重量、蚕丝纤维重量的比例为:50%-70%:30%-50%。
采用上述生产方式,可将棉纤维和桑蚕丝纤维混合均匀,制成质量优良的混纺纱线,特别是在第三步中,一部分绵条与棉生条在并条工序混合,一部分绵条与棉生条在分别经过并条后在粗纱工序混合,混合方式多样,使棉纤维与蚕丝纤维混合均匀,在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技术,使棉纤维与蚕丝纤维进一步混合, 改善混纺纱线的结构,提高纱线质量。
本发明工艺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棉纤维第一清梳联中,工艺配置遵循“多松多梳、以梳代打、少落早落”的工艺原则,采用FA006型往复式自动抓棉机、TF型重物分离器、FA103型双轴流开棉机、附TF27型桥式吸铁装置的FA0228型多仓混棉机、FA109型清棉机、FA151型强力除微尘机、FA177A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B型梳棉机。抓棉机抓棉打手速度1000-1300r/min;重物分离器剥棉打手速度110-130r/min;双轴流开棉机第一打手速度400-430r/min,第二打手速度420-450r/min;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550-600r/min;清棉机喂棉箱打手速度550-570r/min;梳棉工序时棉生条的定量控制在20-25g/5m,锡林转速范围为300-350r/min,刺辊转速范围为1000-1050r/min,道夫速度范围为30-50r/min,盖板线速度为80-100mm/min。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绢丝纤维初步加工中,将蚕茧经过剥茧机扯松后,喂入螺旋式除杂机进行除杂,采用生物酶对除杂后的蚕丝进行脱胶处理,然后经过洗涤,脱水,干燥工序得到精干绵。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第一圆梳制绵中,精干绵经过人工选别后,采用矿物油给湿,使精干绵的回潮率控制在16%-17%;采用DJ061型开绵机,DJ171型切绵机,CZ161型圆梳机进行制绵;开棉机梳折42%-44%,开绵锡林至刺辊隔距为4-5mm,持绵刀至刺辊隔距为3-4.5mm,持绵刀至开绵锡林的隔距为4-5mm,开绵刺辊表面速度为1-2m/min,开绵刺辊与开绵锡林的速比为190-210,工作辊线速度为4-7m/min;切绵机梳折为33%-35%,喂给速比为320-42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6-7mm;圆梳机梳折35%-40%,嵌绵高度25-35mm,翻绵高度8-10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5-2.4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2.0mm,锡林速度4-4.5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50-169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0-320m/min。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第二圆梳制绵中,将第一圆梳落绵经过DJ171型切绵机,CZ162型圆梳机进行制绵;切绵机梳折为30%-35%,喂给速比为320-38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5-6mm;圆梳机梳折30%-35%,嵌绵高度20-25mm,翻绵高度6-8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2.0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1.5mm,锡林速度4.5-5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60-175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0-320m/min。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第三圆梳制绵中,将第二圆梳落绵经过DJ171型切绵机,CZ163型圆梳机进行制绵;切绵机梳折为20%-30%,喂给速比为300-34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4.5-5mm;圆梳机梳折30%-40%,嵌绵高度15-20mm,翻绵高度5-7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2.0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1.5mm,锡林速度5.5-6.0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75-192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0-320m/min。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延展、制条中,采用CZ231型延展机,CZ241型制条机;为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延展机木滚筒转速偏大掌握,为12-14r/min,绵条定量为3.5-5ktex。
优选地,第三步中,所述第一并条中,为避免烂卷,将第一绵条与棉生条进行两次混并,头并采用FA311F并条机,二并采用RSB-D22并条机;为提高条子的匀整度,二并时采用自调匀整装置,采用6根条子混 合,其中第一绵条3根、棉生条3根,总牵伸倍数在6-9之间,熟条设计定量在18-22g/5m。
优选地,第三步中,所述第二并条中,为使绵条混合均匀,采用三道并条;头道、二道并条采用CZ251型并条机,末道并条采用CZ252型并条机;头道、二道采用10-12根并合,末道采用5-6道并合;总牵伸倍数为8-14,熟条定量设计为18-22g/5m。
优选地,第三步中,所述第三并条中,将棉生条进行两道并条,头并采用FA311F并条机,二并采用RSB-D22并条机,二并时采用自调匀整装置,以提高条子的匀整度,采用6-8根条子混合,牵伸倍数为6-9,罗拉隔距为15×12×20mm,半熟条设计定量为18-25g/5m,熟条设计定量在18-22g/5m。
优选地,第四步中,所述第一粗纱中,采用后区牵伸倍数为1.10-1.40,总牵伸倍数设置为6.0-8.2倍,粗纱定量控制在3.5-5.0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65-85,罗拉隔距为14×30×38mm,罗拉直径为28×28×25×28mm。
优选地,第四步中,所述第二粗纱中,采用绵熟条和棉熟条同时喂入,后区牵伸倍数为1.15-1.30,总牵伸倍数设置为13-16倍,粗纱定量控制在4.2-5.0g/10m,粗纱捻系数控制在65-85,罗拉隔距为14×30×38mm,罗拉直径为28×28×25×28mm。
优选地,第五步中,所述细纱中,采用加装全聚纺系统的QFA1528细纱机,选用纱支为7.4-29.2tex,细纱捻系数控制在360-420,罗拉直径25×25×50mm,罗拉隔距为(11-12.5)×(34-38)mm,锭速为10000-12000r/min。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选用棉和蚕丝作为原料,纱线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光泽,产品手感细腻,柔软舒适,并且具有高贵典雅的风格。
(2)在纱线加工过程中,一部分蚕丝采用绢纺系统进行并条,一部分蚕丝采用棉纺系统进行并条,有利于提高蚕丝纤维的混纺性能。
(3)蚕丝与棉纤维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混合:在并条工序混合、在粗纱工序进行混合,在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技术,使两种纤维混合均匀。
(4)蚕丝纤维柔软贴身、保暖透气,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与棉混纺后可适当降低成本,适合市场需求。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实施例
在加装有全聚纺系统的QFA1528细纱机上纺制生产8tex棉/绢丝混纺纱线,该混纺纱线由以下成分按重量百分比混纺而成:50%绢丝纤维和50%的棉纤维,该纱线具有舒适的手感、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还有良好的保健性能。
制造工艺如下:
第一步,将棉纤维经过第一清梳联后得到棉生条;将桑蚕丝经初步加工后得到精干绵;
第二步,将精干绵经第一圆梳制绵后得到第一精绵;将第一圆梳的落绵经第二、第三圆梳制绵后得到第二精绵;将第一精绵和第二精绵分别经过延展、制条后得到第一绵条和第二绵条;
第三步,将50%第一绵条与50%棉生条经过第一并条后得到第一棉/绢熟条;将第二绵条和棉生条分别经过第二并条和第三并条后得到绵熟条和棉熟条;
第四步,将第一棉/绢熟条经第一粗纱后得到第一棉/绢粗纱;将50%绵熟条和50%棉熟条在粗纱同时喂入,经过第二粗纱后得到第二棉/绢粗纱;
第五步,将第一棉/绢粗纱和第二棉/绢粗纱同时喂入细纱机,经过细纱后得到棉/绵混纺纱。
各步骤的具体参数配置如下:
(1)第一清梳联:梳棉时生条定量为20g/5m,抓棉机抓棉打手速度1000r/min,重物分离器剥棉打手速度110r/min,双轴流开棉机第一打手速度400r/min,第二打手速度420r/min,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550r/min,清棉机喂棉箱打手速度550r/min,梳棉锡林转速范围为300r/min,刺辊转速范围为1000r/min,道夫速度范围为30r/min,盖板线速度为80-100mm/min。
(2)蚕丝初加工:将蚕茧经过剥茧机扯松后,喂入螺旋式除杂机进行除杂,采用生物酶对除杂后的蚕丝进行脱胶处理,然后经过洗涤,脱水,干燥工序得到精干绵。
(3)第一圆梳:第一圆梳制绵中,精干绵经过人工选别后,采用矿物油给湿,使精干绵的回潮率控制在16%-17%;采用DJ061型开绵机,DJ171型切绵机,CZ161型圆梳机进行制绵;开棉机梳折42%,开绵锡林至刺辊隔距为4mm,持绵刀至刺辊隔距为3mm,持绵刀至开绵锡林的隔距为5mm,开绵刺辊表面速度为2m/min,开绵刺辊与开绵锡林的速比为190,工作辊线速度为4m/min;切绵机梳折为35%,喂给速比为32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6mm。圆梳机梳折35%,嵌绵高度25mm-35mm,翻绵高度8-10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5-2.4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mm,锡林速度4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50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0m/min。
(4)第二圆梳:切绵机梳折为33%,喂给速比为34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5mm;圆梳机梳折30%,嵌绵高度22mm,翻绵高度7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0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5mm,锡林速度4.8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65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5m/min。
(5)第三圆梳:切绵机梳折为20%,喂给速比为300,切绵锡林和刺辊之间的隔距为4.5mm。圆梳机梳折30%,嵌绵高度20mm,翻绵高度7mm,前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2.0mm,后梳理滚筒与锡林隔距1.5mm,锡林速度5.5r/min,前梳理滚筒速度180m/min,后梳理滚筒速度315m/min。
(6)延展、制条:绵条定量为4ktex,延展机木滚筒转速为12r/min。
(7)第一并条:棉/绢半熟条定量设计为19.5g/5m,头道并条采用6根条子并合,其中第一绵条3根、 棉生条3根,总牵伸倍数为6.2,后区牵伸倍数设置为1.63;棉/绢熟条定量设计为18g/5m,二道并条采用6根条子混合,总牵伸倍数为6.5,后区牵伸倍数设置为1.63,罗拉隔距为15×12×20mm。
(8)第二并条:绵半熟条定量设计为18.5g/5m,头道并条采用10根并合,总牵伸倍数为10.8;绵熟条定量设计为18g/5m,二道并条采用12根并合,总牵伸倍数为12.4,末道并条采用6道并合,总牵伸倍数为6.2。
(9)第三并条:棉半熟条设计定量为19.5g/5m,头并采用6根条子并合,总牵伸倍数为6.2,后区牵伸倍数设置为1.63;棉熟条定量为18g/5m,二并采用6根条子并合,总牵伸倍数为6.5,后区牵伸倍数设置为1.63,罗拉隔距为15×12×20mm。
(10)第一粗纱:棉/绢粗纱定量设计为4.5g/10m,采用后区牵伸倍数为1.18,总牵伸倍数设置为8倍,粗纱捻系数为78,罗拉隔距为14×30×38mm,罗拉直径为28×28×25×28mm。
(11)第二粗纱:粗纱定量控制为4.5g/10m,后区牵伸倍数为1.20,总牵伸倍数设置为16倍,粗纱捻系数控制在78,罗拉隔距为14×30×38mm,罗拉直径为28×28×25×28mm。
(12)细纱:采用加装全聚纺系统的QFA1528细纱机,纱线线密度为8tex,细纱捻系数控制在420,罗拉直径25×25×50mm,罗拉隔距为12.5×34mm,锭速为10000r/min。
经检测,根据上述方法生产的棉/绢混纺纱线的各项指标如下:

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绢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棉经第一清梳联得棉生条,桑蚕丝经初步加工得精干绵;精干绵经第一圆梳制绵后得第一精绵;第一圆梳的落绵经第二、第三圆梳制绵后得第二精绵;将第一精绵和第二精绵经延展、制条后得第一绵条和第二绵条;第一绵条与棉生条经第一并条后得第一棉/绢熟条;第二绵条经第二并条得到绵熟条,棉生条经第三并条后得棉熟条;第一棉/绢熟条经第一粗纱后得第一棉/绢粗纱,绵熟条和棉熟条在粗纱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纱线;纱线或绳索的机械整理;整经或络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