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338072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7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41283.6

申请日:

2015.03.27

公开号:

CN104720154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1D 13/11申请日:20150327|||公开

IPC分类号:

A41D13/11; A62B7/10; A62B9/06

主分类号:

A41D13/11

申请人:

常熟市德隆服饰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文龙

地址:

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南路7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属于日常生活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口罩本体,其包括内、外层;第一、第二耳挂襻设在口罩本体的左、右侧;滤片,设在内、外层之间或者内层背对外层的一侧,特点:还包括一围绕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设置的用于使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佩戴者的面部贴触且使口罩本体在佩戴状态下整体拓展的贴面撑拓机构,第一、第二耳挂襻由贴面撑拓机构挽留于口罩本体的左、右侧,滤片为透气不透水过滤膜或熔喷无纺布。确保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佩戴者的面部之间的密封性,且不会因水蒸汽造成对佩戴眼镜者的镜片模糊;防护效果好,体现理想的防水效果;避免在佩戴状态下的整体游动、上下及左右相向位移的聚拢现象。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1),该口罩本体(1)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外层(11)和形状以及大小与外层(11)相同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内层(12);一第一耳挂襻(2)和一第二耳挂襻(3),第一耳挂襻(2)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1)的左侧,第二耳挂襻(3)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右侧;一滤片(4),该滤片(4)设置在所述内、外层(12、11)之间或者设置在内层(12)背对外层(1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围绕所述口罩本体(1)的四周边缘部位设置的用于使口罩本体(1)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佩戴者的面部贴触并且同时使口罩本体(1)在佩戴状态下整体拓展的贴面撑拓机构(5),所述的第一耳挂襻(2)由所述贴面撑拓机构(5)挽留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左侧,而所述第二挂襻(3)同样由所述贴面撑拓机构(5)挽留于所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所述的滤片(4)为透气不透水过滤膜或熔喷无纺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滤片(4)设置在所述的内、外层(12、11)之间时,则以缝固方式固定在内、外层(11、12)之间;而当所述滤片(4)设置在所述内层(12)背对所述外层(11)的一侧时,则在该内层(12)背对外层(11)的一侧结合有一袋片(121),该袋片(121)与内层(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滤片插腔(1211),滤片(4)插置在该滤片插腔(1211)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面撑拓机构(5)包括上包边带(51)、下包边带(52)、鼻梁架(53)、第一折展部(54)、第二折展部(55)、第一贴面架(56)和第二贴面架(57),上包边带(51)同时与所述口罩本体(1)的所述内层(12)以及外层(11)的长度方向的上侧边缘部位缝合固定,并且在该上包边带(5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鼻梁架容纳腔(511),下包边带(52)同时与内层(12)以及外层(11)的长度方向的下侧边缘部位缝合固定,鼻梁架(53)设置在所述鼻梁架容纳腔(511)内,并且该鼻梁架(53)的长度与鼻梁架容纳腔(511)的长度相等,而鼻梁架(53)的宽度与鼻梁架容纳腔(511)的宽度相适应,第一折展部(54)在所述口罩本体(1)的左侧边缘部位朝着所述内层(12)的方向折展并且同时与内层(12)以及外层(11)缝合理固定,在该第一折展部(54)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第二折展部(55)在所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边缘部位同样朝着所述内层(12)的方向折展并且同时与内层(12)以及外层(11)缝合固定,在该第二折展部(55)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第一贴面架(56)设置在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内并且该第一贴面架(56)的长度与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的高度相一致,而第一贴面架(56)的宽度与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的宽度相适应,第二贴面架(57)设置在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内,并且该第二贴面架(57)的长度与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的高度相一致,而第二贴面架(57)的宽度与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第一耳挂襻(2)由所述的第一折展部(54)挽留,所述的第二耳挂襻(3)由所述的第二折展部(55)挽留。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为天然纤维或者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相混合的机织布;所述内层(12)为不经任何化学处理的天然纤维织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处理为碱液处理和/或染色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不透水过滤膜由基布(41)和结合在基布(41)一侧的表面的空气过滤薄膜(42)构成,所述的基布(41)为非织造布。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梁架(53)、第一贴面架(56)和第二贴面架(57)均为表面包覆有塑料的塑包金属片;所述的上包边带(51)和下包边带(52)均为弹性包边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包边带为弹性织物或松紧带。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耳挂襻(2)和第二耳挂襻(3)均为松紧带。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内、外层(12、11)之间还设置有保暖层(6),该保暖层(6)同时与内层(12)以及外层(11)的四周边缘部位缝合连接,并且该保暖层(6)的克重为30-40g/㎡。

说明书

说明书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
背景技术
前述的PM2.5是指大气中的直径大致为2.5μm的颗粒悬浮物,这种颗粒悬浮物在医学和生物学界称之为入肺颗粒物,长期吸入会损及肺气管,甚至出现不希望出现但又无法回避与抗拒的恶疾如肺癌或类似疾病。
前述的口罩是一种人所皆知的防护用品,佩戴口罩的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即大都为了保暖和/或保障卫生与安全,口罩在医疗、餐饮、化工医药生产、高端材料及其产品之类的行业的使用较为普遍。此外,人们在冬季佩戴口罩的目的在于保暖,因而已往人们对口罩似乎并无特殊的功能苛求。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人类在加速走向现代与未来文明步伐并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对自身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产生着与日俱甚的影响,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便是一个例证。
由于人们在对前述PM2.5惧怕与恐惶的同时客观上又无力置身于“十里霾伏”之外,因而经济相对廉价、使用较为便捷的并且对PM2.5具有一定的阻挡(过滤)效果的口罩成了首选之工具。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过滤PM2.5的口罩的技术信息,如授权公告号CN201248380Y(灰霾和臭氧空气防护口罩)、CN202536155U(防PM二点五颗粒口罩)、公布号CN103637431A(一种高效过滤PM2.5平面口罩)、CN103734940A(一种高效过滤PM2.5简易口罩及其制作方法)、CN202445176U和CN203762328U(一种可有效过滤PM2.5的立体口罩),等等。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方案虽然各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对PM2.5阻挡和/或过滤作用,但是客观上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人体面部器官如鼻子自身、鼻子与脸颊之间、鼻子与口部之间、口部与脸颊之间等存在特殊的生理弧度,因而当佩戴口罩后,往往难以使其四周边缘部位与面部良好贴触,于是不足以达到人们期望的防霾目的,并且由水蒸汽造成佩戴的眼镜镜片模糊,影响视线;其二,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而往往以增加口罩材料的层数(如CN201248380Y和CN202536155U均采用五层结构)试图改善对PM2.5的过滤效果,因而疏于对滤材的关注,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过多的层数会对佩戴者的正常呼吸产生影响。此外,前述CN202445176U和CN203762328U(由同一申请人提出)由于构成有供滤片插入的插口,因而可以依需更换滤片,但是由于滤片为复合丙纶无纺布,因而虽有透气过滤之效,但乏防水之功。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改善与人体面部之间的贴合效果而藉以增进对四周边缘部位的封闭性、有利于提高对空气的过滤程度而藉以体现优异的防护效果、有益于体现理想的透气防水性而藉以满足在降水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和有便于保障在佩戴状态下的整体扩展效果而藉以避免柔皱聚拢现象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包括一口罩本体,该口罩本体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外层和形状以及大小与外层相同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内层;一第一耳挂襻和一第二耳挂襻,第一耳挂襻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左侧,第二耳挂襻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右侧;一滤片,该滤片设置在所述内、外层之间或者设置在内层背对外层的一侧,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围绕所述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设置的用于使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佩戴者的面部贴触并且同时使口罩本体在佩戴状态下整体拓展的贴面撑拓机构,所述的第一耳挂襻由所述贴面撑拓机构挽留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左侧,而所述第二挂襻同样由所述贴面撑拓机构挽留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右侧,所述的滤片为透气不透水过滤膜或熔喷无纺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滤片设置在所述的内、外层之间时,则以缝固方式固定在内、外层之间;而当所述滤片设置在所述内层背对所述外层的一侧时,则在该内层背对外层的一侧结合有一袋片,该袋片与内层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滤片插腔,滤片插置在该滤片插腔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贴面撑拓机构包括上包边带、下包边带、鼻梁架、第一折展部、第二折展部、第一贴面架和第二贴面架,上包边带同时与所述口罩本体的所述内层以及外层的长度方向的上侧边缘部位缝合固定,并且在该上包边带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鼻梁架容纳腔,下包边带同时与内层以及外层的长度方向的下侧边缘部位缝合固定,鼻梁架设置在所述鼻梁架容纳腔内,并且该鼻梁架的长度与鼻梁架容纳腔的长度相等,而鼻梁架的宽度与鼻梁架容纳腔的宽度相适应,第一折展部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左侧边缘部位朝着所述内层的方向折展并且同时与内层以及外层缝合理固定,在该第一折展部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第一贴面架容纳腔,第二折展部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右侧边缘部位同样朝着所述内层的方向折展并且同时与内层以及外层缝合固定,在该第二折展部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第二贴面架容纳腔,第一贴面架设置在第一贴面架容纳腔内并且该第一贴面架的长度与第一贴面架容纳腔的高度相一致,而第一贴面架的宽度与第一贴面架容纳腔的宽度相适应,第二贴面架设置在第二贴面架容纳腔内,并且该第二贴面架的长度与第二贴面架容纳腔的高度相一致,而第二贴面架的宽度与第二贴面架容纳腔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的第一耳挂襻由所述的第一折展部挽留,所述的第二耳挂襻由所述的第二折展部挽留。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层为天然纤维或者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相混合的机织布;所述内层为不经任何化学处理的天然纤维织物。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化学处理为碱液处理和/或染色处理。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气不透水过滤膜由基布和结合在基布一侧的表面的空气过滤薄膜构成,所述的基布为非织造布。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鼻梁架、第一贴面架和第二贴面架均为表面包覆有塑料的塑包金属片;所述的上包边带和下包边带均为弹性包边带。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包边带为弹性织物或松紧带。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耳挂襻和第二耳挂襻均为松紧带。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内、外层之间还设置有保暖层,该保暖层同时与内层以及外层的四周边缘部位缝合连接,并且该保暖层的克重为30-40g/㎡。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围绕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设置了一贴面撑拓机构,因而可确保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佩戴者的面部之间的密封性,并且由于不会因水蒸汽造成对佩戴眼镜者的镜片模糊,因而得以避免影响视线;之二,由于滤片采用了透气不透水过滤膜,因而既可对直径为0.3μm以下的颗粒物有效过滤并且过滤率达到99.8%以上,确保优异的防护效果,又能体现理想的防水效果而藉以满足在降水环境下的佩戴要求;之三,由于贴面撑拓机构对口罩本体具有良好的撑拓作用,因而可避免在佩戴状态下的整体游动、上下相向位移以及左右相向位移的聚拢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滤片的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给出了属于本发明的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的结构体系的一口罩本体1,该口罩本体1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的外层11和形状以及大小与外层11相同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的一侧的内层12;一第一耳挂襻2和一第二耳挂襻3,第一耳挂襻2设置在前述口罩本体1的左侧,第二耳挂襻3设置在口罩本体1的右侧;一滤片4,该滤片4设置在前述内、外层12、11之间。由于口罩本体1的整体形状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以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102445176U以及CN203762328U,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的结构体系还包括有一围绕口罩本体1的四周边缘部位设置的用于使口罩本体1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佩戴者的面部贴触即与面部贴合(以下同)并且同时使口罩本体1在佩戴状态下整体拓展的贴面撑拓机构5,前述的第一耳挂襻2由所述贴面撑拓机构5挽留于即连接于(以下同)前述口罩本体1的左侧,而前述第二挂襻3同样由贴面撑拓机构5挽留于即连接于(以下同)前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前述的滤片4为透气不透水过滤膜。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将前述的滤片4设置在了内、外层12、11之间时,因此优选以缝固方式将其固定即缝固在内、外层11、12之间。
请继续见图1,上面提及的贴面撑拓机构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上包边带51、下包边带52、鼻梁架53、第一折展部54、第二折展部55、第一贴面架56和第二贴面架57,上包边带51同时与前述口罩本体1的所述内层12以及外层11的长度方向的上侧边缘部位缝合固定(习惯称缝纫固定或缝固),并且在该上包边带5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鼻梁架容纳腔511,下包边带52同时与内层12以及外层11的长度方向的下侧边缘部位缝合固定,作为优选的方案,同样可在下包边带52内镶入一等效于鼻梁架53的支撑条,鼻梁架53设置在所述鼻梁架容纳腔511内,并且该鼻梁架53的长度与鼻梁架容纳腔511的长度相等,而鼻梁架53的宽度与鼻梁架容纳腔511的宽度相适应,第一折展部54在前述口罩本体1的左侧边缘部位朝着前述内层12的方向折展并且同时与内层12以及外层11缝合理固定,在该第一折展部54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第二折展部55在所述口罩本体1的右侧边缘部位同样朝着前述内层12的方向折展并且同时与内层12以及外层11缝合固定,在该第二折展部55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第一贴面架56设置在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内并且该第一贴面架56的长度与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的高度相一致,而第一贴面架56的宽度与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的宽度相适应,第二贴面架57设置在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内,并且该第二贴面架57的长度与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的高度相一致,而第二贴面架57的宽度与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的宽度相适应,前述的第一耳挂襻2由所述的第一折展部54挽留即穿设在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内,前述的第二耳挂襻3由所述的第二折展部55挽留即穿设在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内。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外层11为天然纤维机织布;前述内层12为不经任何化学处理的天然纤维织物,这里所讲的化学处理是指碱液处理和/或染色处理,以体现良好的绿色环保要求。
请参见图2,前述的透气不透水过滤膜由基布41和结合在即复合在基布41一侧的表面的空气过滤薄膜42构成,基布41为非织造布(即为无纺布),这种结构的透气不透水过滤膜优选采用由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粤和滤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并且在本申请提出之前在市场销售的牌号为TIME-A型空气过滤膜。
优选地,由图1所示的前述的鼻梁架53、第一贴面架56和第二贴面架57均为表面包覆有塑料的塑包金属片;而前述的上包边带51和下包边带52均为弹性包边带,该弹性包边带为弹性织物、松紧带或其它等效的弹性物。
优选地,将前述鼻梁架53在鼻梁架容纳腔511内与内、外层12、11缝固,将第一贴面架56和第二贴面架57分别在第一贴面架容纳腔541、第二贴面架容纳腔551内与内、外层12、11缝固。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耳挂襻2和第二耳挂襻3均为松紧带,并且均呈环状。
此外,为了适应冬季佩戴,还可在前述的内、外层12、11之间还设置有保暖层6,该保暖层6同时与内层12以及外层11的四周边缘部位缝合连接,并且该保暖层6优选为克重为30-40g/㎡的保暖棉,本实施例为35g/㎡的保暖棉。
实施例2:
仅将滤片4改用熔喷无纺布,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应用例:
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处于佩戴状态的形状,当使用者将第一、第二耳挂襻2、3套置于耳朵上后,由于贴面撑拓机构5的存在,口罩本体1的左、右侧能与佩戴者的面部之间表现出无镂空的整体贴合效果,并且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上、下侧也同样能与人体的鼻部和下巴之间表现出无镂空的整体贴合效果。
实施例2:
请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前述滤片4设置在内层12背对外层11的一侧,因而在内层12背对外层11的一侧结合有即缝固有一袋片121,该袋片121与内层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滤片插腔1211,将滤片4插置在滤片插腔1211内。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外层11为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相混合的机织布。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此外,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出于规避本发明的目的,将前述作为滤片4的结构体系的透气不透水过滤膜更换为其它材料如熔喷无纺布,并且该熔喷无纺布为符合N95型口罩标准的熔喷无纺布,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
上述实施例1和2的结构经测试表明:对直径为0.3μm以下的颗粒物的过滤率(即前述的阻挡率)达到99.8%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不失为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能有效过滤PM2.5的口罩,属于日常生活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口罩本体,其包括内、外层;第一、第二耳挂襻设在口罩本体的左、右侧;滤片,设在内、外层之间或者内层背对外层的一侧,特点:还包括一围绕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设置的用于使口罩本体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佩戴者的面部贴触且使口罩本体在佩戴状态下整体拓展的贴面撑拓机构,第一、第二耳挂襻由贴面撑拓机构挽留于口罩本体的左、右侧,滤片为透气不透水过滤膜或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