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337237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6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64059.1

申请日:

2015.02.06

公开号:

CN104671044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6B 11/08登记生效日:201802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诺安舟应急缓降机械装置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南车二七(北京)车辆厂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张郭庄甲1号变更后权利人: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张郭庄甲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11/08申请日:20150206|||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1/08; B66B9/00; B66B5/04; B66D1/58; B66B5/02

主分类号:

B66B11/08

申请人:

北京诺安舟应急缓降机械装置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冀恩润; 张德歧; 高克刚

地址:

100072北京市丰台区张郭庄甲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

徐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间隔设置一对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每一系统均包括一释放装置、一滑轮、一拉紧装置,一绕过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该钢丝绳的重物端直接/间接连接拉紧装置,拉紧装置中的第二钢丝绳连接地面锚点。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或手动解锁控制软轨道释放;通过设置在释放装置中的限速机构,控制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的释放速度;待释放装置操作完成后,在地面上通过拉紧装置拉紧地面锚点之间的第二钢丝绳;通过设置在拉紧装置内的限力装置,控制两连接成一体的钢丝绳所受外力在设定的范围内,且防止与地面锚点之间的第二钢丝绳泄力松弛;确保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的第二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保证穿设在两侧软轨道中间的轿厢往复直线运行,防止漂移。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
1)间隔设置一对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每一系统均包括释放装置、滑轮、一绕过 所述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和一直接/间接连接该钢丝绳重物端的拉紧装置, 以及拉紧装置中连接地面锚点的第二钢丝绳;
2)电动和手动控制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
①当有电控信号供电时,自动启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
②当处无电控信号状态时,通过手动解锁装置,启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
3)拉紧装置与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直接连接时,在拉紧装置重力作用下,带动 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自动释放;同时通过一设置在释放装置中的限速机构,控制释 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的释放速度;
4)待释放装置操作完成软轨道完全释放后,手动驱动拉紧装置与地面锚点之间的 第二钢丝绳,在地面对拉紧装置进行拉紧操作;同时通过一设置在拉紧装置内的限力 装置,控制两连接成一体的钢丝绳所受外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且防止拉紧装置与地面锚 点之间的第二钢丝绳泄力松弛;
5)在保证两侧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的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的情况下,穿设在两侧 软轨道中间的轿厢或其它重物类缓降装置启动运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释放装置 内设置一套感应装置,通过感应装置自动检测在设定时间内释放装置的绳轮盘是否转 动,如果不转动,则发出警报信号。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 置中的限速机构控制所述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的释放速度在设计的安全速度范围 内。

4.  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一释放装置、一滑轮、一绕过所述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和 一直接/间接连接该钢丝绳重物端的拉紧装置,以及拉紧装置中连接地面锚点的第二钢 丝绳;
所述释放装置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两侧通过轴承共同连接一转动轴,所述 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手轮;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一绳轮盘;所述支撑架内 一侧设置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离心盘,所述离心盘的周向间隔滑动设置多个柱销, 所述离心盘周向有间隙地设置一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摩擦圈;所述支撑架内的另一侧设 置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上方连接一解锁把手;
所述拉紧装置包括两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连轴连接成 一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一扭力限制器,所述扭力限制器 的周向有间隙地设置一中部具有一凸缘的绳轮盘,所述凸缘通过所述扭力限制器的两 摩擦片紧固;一侧所述固定板外侧的绳轮盘伸出端上固定连接一防退棘轮,与其对应 的一防退棘爪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一连轴端部;
所述拉紧装置的另一侧固定板外侧的转轴上通过螺纹连接一截面呈L形的制动器 座,所述制动器座的水平段套设有两摩擦环,两所述摩擦环之间设置一制动棘轮,两 所述摩擦环外侧设置一通过螺纹连接转轴的制动套,所述制动套外径通过螺纹连接一 把手,所述制动套内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制动棘轮对应,在所述固定板 上通过一棘爪轴转动连接一制动棘爪,所述制动棘爪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一扭簧。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 板上设置一感应器,与其对应所述绳轮盘上设置一传感器。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的 所述离心盘一侧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置一隔套;所述解锁把手一侧呈一 平面,另一侧呈凸轮状,所述解锁把手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一挡块贴合。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的 所述离心盘一侧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置一隔套;所述解锁把手一侧呈一 平面,另一侧呈凸轮状,所述解锁把手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一挡块贴合。

8.  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释放装置中的制动装置采用手自一体的制动器或电磁锁销装置实现电动控制和手动 控制。

9.  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拉紧装置的一框架的连轴中部设置一扶手。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 的一框架的连轴中部设置一扶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缓降方法及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高空缓降系统装置的软轨道释放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释放手轮,同时要求操作人员手动控制其下落速度。软轨道拉紧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反向转动手轮,并固定手轮用来拉紧软轨道。需要操作人员在设备的安装地点(一般为楼顶)对系统装置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要求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且操作过程繁琐、花费时间较长。作为救援类设备必备装置,其处理方法及系统应该满足简单、便捷、快速、安全的使用要求;但是现行的软轨道使用方法和系统装置不能满足救援类设备特点和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手动控制释放且在地面进行拉紧操作的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1)间隔设置一对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每一系统均包括释放装置、滑轮、一绕过所述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和一直接/间接连接该钢丝绳重物端的拉紧装置,以及拉紧装置中连接地面锚点的第二钢丝绳;2)电动和手动控制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当有电控信号供电时,自动启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当处无电控信号状态时,通过手动解锁装置,启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3)拉紧装置与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直接连接时,在拉紧装置重力作用下,带动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自动释放;同时通过一设置在释放装置中的限速机构,控制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的释放速度;4)待释放装置操作完成软轨道完全释放后,手动驱动拉紧装置与地面锚点之间的第二钢丝绳,在地面对拉紧装置进行拉紧操作;同时通过一设置在拉紧装置内的限力装置,控制两连接成一体的钢丝绳所受外力在一定的范围内,且防止拉紧装置与地面锚点之间的第二钢丝绳泄力松弛;5)在保证两侧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的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的情况下,穿设在两侧软轨道中间的轿厢或其它重物类缓降装置启动运行。
实现上述方法的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释放装置、一滑轮、一绕过所述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和一直接/间接连接该钢丝绳重物端的拉 紧装置,以及拉紧装置中连接地面锚点的第二钢丝绳;所述释放装置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两侧通过轴承共同连接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手轮;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一绳轮盘;所述支撑架内一侧设置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离心盘,所述离心盘的周向间隔滑动设置多个柱销,所述离心盘周向有间隙地设置一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摩擦圈;所述支撑架内的另一侧设置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上方连接一解锁把手;所述拉紧装置包括两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连轴连接成一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一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一扭力限制器,所述扭力限制器的周向有间隙地设置一中部具有一凸缘的绳轮盘,所述凸缘通过所述扭力限制器的两摩擦片紧固;一侧所述固定板外侧的绳轮盘伸出端上固定连接一防退棘轮,与其对应的一防退棘爪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一连轴端部;所述拉紧装置的另一侧固定板外侧的转轴上通过螺纹连接一截面呈L形的制动器座,所述制动器座的水平段套设有两摩擦环,两所述摩擦环之间设置一制动棘轮,两所述摩擦环外侧设置一通过螺纹连接转轴的制动套,所述制动套外径通过螺纹连接一把手,所述制动套内径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制动棘轮对应,在所述固定板上通过一棘爪轴转动连接一制动棘爪,所述制动棘爪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一扭簧。
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上设置一感应器,与其对应所述绳轮盘上设置一传感器。
所述释放装置的所述离心盘一侧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置一隔套;所述解锁把手一侧呈一平面,另一侧呈凸轮状,所述解锁把手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一挡块贴合。
所述释放装置中的制动装置采用手自一体的制动器或电磁锁销装置实现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所述拉紧装置的一框架的连轴中部设置一扶手。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方法由于设置了一对由释放装置和拉紧装置之间的钢丝绳组成的软轨道,同时在每一拉紧装置和地面锚点之间设置另一钢丝绳,通过在地面上拉紧连接在拉紧装置和地面锚点之间另一钢丝绳,使两软轨道处于拉紧的稳定状态,因此当轿厢的两侧穿设在两软轨道上沿直线往复运动时,可以有效地避免了轿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漂移,特别符合对救援类设备的要求。2、本发明由于在释放装置内设置一限速机构,因此当释放装置的钢丝绳释放下降速度过快时,在限速结构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地控制该钢丝绳在释放过程中的下降速度在设计的安全速度范围内,从而更有效地确保安全。3、本发明由于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上设置了一手动的解锁把手,因此本发明不但可以通过电控信号设施驱动软轨道释放,还可以在无电控信号的情况下采用手动控制解锁,实现了手动和自动同体控 制功能。4、本发明由于在释放装置中设置了一感应器和与之对应的传感器,因此可以随时检测释放装置的工作状态,如果释放装置中绳轮盘的自动运行失效,感应器就可以通过外设的警报装置启动报警,符合本发明作为高空救援类设备的安全性要求。5、本发明由于在拉紧装置中设置了限力装置,因此起到了过载保护的作用,能够控制两连接成一体的钢丝绳所受外力在一设定的范围内,且能够防止与地面锚点之间的另一钢丝绳泄力松弛;本发明可以广泛使用于轿厢在高空升降过程中的防漂移导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拉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间隔设置一对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每一系统均包括释放装置、滑轮、绕过所述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钢丝绳和直接/间接连接该钢丝绳重物端的拉紧装置,以及拉紧装置中连接地面锚点的另一钢丝绳;
2)电动和手动控制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
①当有电控信号信号供电时,自动启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
②当无电控信号供电时,通过手动解锁装置,启动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解锁;
3)拉紧装置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释放装置的钢丝绳自动释放;同时通过一设置在释放装置中的限速机构,控制连接释放装置钢丝绳的释放速度;
4)待释放装置操作完成后,手动驱动拉紧装置的绳轮盘拉紧与地面锚点之间的另一钢丝绳;同时通过一设置在拉紧装置内的限力装置,控制两连接成一体的钢丝绳所受外力在一设定的范围内,且防止与地面锚点连接的另一钢丝绳泄力松弛;
5)在保证两侧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的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的情况下,穿设在两侧软轨道中间的轿厢或其它重物类缓降装置启动运行。
如图1所示,为实现本发明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其包括一释放装置10、一滑轮30、一拉紧装置40,一绕过滑轮30连接释放装置10的钢丝绳70,钢丝绳70的重物端直接/间接连接拉紧装置40,拉紧装置40中的另一钢丝绳80连接地面锚点。
如图2所示,本发明释放装置10包括一支撑架11,支撑架11两侧分别设置一轴 承座12,设置在两轴承座12中的轴承共同连接一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手轮14。转动轴13的中部固定连接一绳轮盘15,钢丝绳70的一端固定在绳轮盘15上,另一端绕过滑轮30后,用于连接重物。
支撑架11内一侧设置一固定连接转动轴13的离心盘16,离心盘16的周向间隔滑动地设置多个柱销17,在离心盘16周向有间隙地设置一摩擦圈18,摩擦圈18与支撑架11固定连接。当离心盘16随转动轴13转动时,柱销17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突出离心盘16与摩擦圈18发生摩擦,进而控制转动轴13的转速,即控制绳轮盘15释放钢丝绳70的速度。
支撑架11内的另一侧设置一固定连接转动轴13的制动装置19(已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在制动装置19上方的支撑架11上设置有一长孔20;制动装置19上原有的释放轴21穿过长孔20通过一销轴连接一解锁把手22。通常情况下,设备通电后,制动装置19就可以自动解锁;如果遇到断电,需要手动解锁时,可以顺时针转动解锁把手22,通过释放轴21带动制动装置19解锁。支撑架11的底板上设置一感应器23,与其对应,在绳轮盘15的盘面上设置一传感器24,使绳轮盘15的转动信号可以传输给感应器23。
如图3所示,本发明拉紧装置40包括两固定板41、42,两固定板41、42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连轴43固定连接成一框架。框架内设置一转轴44,转轴44上固定连接一扭力限制器45(已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在扭力限制器45的周向有间隙地设置一绳轮盘46,绳轮盘46上可以固定连接钢丝绳80的一端(图中未示出),钢丝绳80的另一端绕过绳轮盘46后连接地面上设置的一锚点90。绳轮盘46的内径中部具有一圈凸缘47,将凸缘47设置在扭力限制器45上的两摩擦片48之间,并通过扭力限制器45的一螺母将三者拧紧,使绳轮盘47的凸缘47与两摩擦片48之间具有一设定的摩擦力值。在固定板42外侧的绳轮盘46上固定连接一防退棘轮49,与防退棘轮49相对设置一需要时可以手动扳动的防退棘爪50,防退棘爪50转动连接其中一连轴43的伸出端,且在该连轴43的中部固定连接钢丝绳70的一端。
如图3所示,在固定板41外侧的转轴44上设置有一圈凸缘,在凸缘外侧的转轴44上通过螺纹连接一截面呈L形的制动器座51,在制动器座51的水平段套设有两个摩擦环52、53,两摩擦环52、53之间设置一制动棘轮54,与制动棘轮54对应设置一制动棘爪55,制动棘爪55转动连接一棘爪轴56,棘爪轴56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1上。在棘爪轴56上设置一扭簧57,扭簧57的两端对应连接制动棘爪55和固定板41。在摩擦环52外侧设置一制动套58,制动套58内径通过螺纹连接在转轴44上,制动套58外径通过螺纹连接一把手59。当通过把手59拧紧制动套58时,摩擦环52和制动 棘轮54轴向移动压紧摩擦环53和扭簧57,制动棘轮54与制动棘爪55啮合,使转轴44只能顺时针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释放装置10中,从安装角度考虑,可以在靠近离心盘16与转轴13连接的支撑架11处设置一隔套25,用于支撑该转轴13。解锁把手22的一侧可以呈一平面,另一侧呈凸轮状,解锁把手22可以与固定在支撑架11上的一挡块26贴合。
上述实施例中,释放装置10中的制动装置19可以采用手自一体的制动器或电磁锁销等装置实现电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上述实施例中,拉紧装置40中,可以在框架的一连轴43中部设置一扶手60,这样当拉紧装置40在下降过程中,可以手握扶手60起到防止拉紧装置40发生偏移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钢丝绳70的重物端间接连接拉紧装置40,是指通过挂钩等方式将重物端与接拉紧装置40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滑轮30由于是采用现有技术的产品,故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成对使用,其中两钢丝绳70作为轿厢装置90下降或上升时的软轨道;如果有电控信号,制动装置19自动解锁,在拉紧装置40的重力作用下,释放装置10的转动轴13转动,钢丝绳70通过滑轮30下降。绳轮盘15转动过程中,感应器23可以检测到传感器24发出的脉冲信号,若检测结果绳轮盘15未转动,感应器25便可以通过另外设置的警报装置(图中未示出)报警。拉紧装置40下降的过程中,释放装置10的离心盘16内的各柱销17在离心力作用下,会与摩擦圈18产生摩擦力,实现限制释放装置10中钢丝绳70下放速度的目的,使拉紧装置40下降速度在设计的安全速度范围内。启动拉紧装置40时,顺时针转动把手59,在预设摩擦力范围内拉紧装置40的扭力限制器45和绳轮盘46联动,如果把手59的转动力或是钢丝绳80所受外力超出预设摩擦力,扭力限制器45和绳轮盘46之间出现打滑,把手60继续顺时针转动时,绳轮盘46将保持不动,整个拉紧装置40将会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当释放装置的钢丝绳70或拉紧装置40内的钢丝绳80受到外力持续增大时,此时绳轮盘46逆时针转动;这时手动扳动防退棘爪50,防退棘爪50与防退棘轮49啮合,从而使释放装置10内钢丝绳70受力不受影响,实现钢丝绳80处于拉紧状态;防退棘爪50与防退棘轮49的啮合可以起到防止钢丝绳80泄力松弛的作用,当拉紧装置40启动完毕后,轿厢装置90沿着钢丝绳70下降。
本发明手动控制开启时,顺时针搬动解锁把手22,使其带动释放轴21转动一定角度,使制动装置19内的制动盘(图中未示出)与转动轴13分离,拉紧装置40在重力作用下带动钢丝绳70通过滑轮30下降。工作结束后,使制动装置19处于解锁状态, 转动手轮14直至软轨道收回,制动装置19处于制动状态。
本发明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轨道释放拉紧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间隔设置一对软轨道释放拉紧系统,每一系统均包括一释放装置、一滑轮、一拉紧装置,一绕过滑轮连接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该钢丝绳的重物端直接/间接连接拉紧装置,拉紧装置中的第二钢丝绳连接地面锚点。释放装置的制动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或手动解锁控制软轨道释放;通过设置在释放装置中的限速机构,控制释放装置的第一钢丝绳的释放速度;待释放装置操作完成后,在地面上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