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604048.9
2013.11.26
CN104671185A
2015.06.03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7D 9/00申请公布日:2015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7D 9/00申请日:20131126|||公开
B67D9/00(2010.01)I
B67D9/00
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黄新磊
43022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阳光大道5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输油通道,其由岸上终端、输油软管、海上终端、系留索、大抓力锚组成。岸上终端与可沉入海底的输油软管连接并固定在岸边,输油软管的另一端与海上终端连接,同时海上终端与系留索连接,系留索的另一端与大抓力锚连接。这种海底输油通道,由于输油软管沉入海底,隐蔽性好,远距离输油作业稳定安全,可实现油料由海到岸的输送。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海底输油通道,其特征在于:由岸上终端(1)、输油软管(2)、海上终端(3)、系留索(4)、大抓力锚(5)组成,所述的岸上终端(1)与输油软管(2)连接并固定在岸边,输油软管(2)的另一端与海上终端(3)连接,同时海上终端(3)与系留索(4)连接,系留索(4)的另一端与大抓力锚(5)连接。
说明书一种海底输油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输油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在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沿海岛屿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卸油码头或码头太小不能停靠较大吨位的油船,给这些地方的油料供应造成了很大不便。 国外为了解决无码头油料装卸问题,研制了多点系泊油船卸油系统和单点系泊油船卸油系统,如6英寸海上漂浮软管卸油通道、8英寸海上漂浮软管卸油通道等。 目前国内由海到岸的海上补给系统由于没有相应的系统,一般采用小油船倒驳的方法进行卸油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距离远、隐蔽性强的海底输油通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海底输油通道装置主要包括其由岸上终端、输油软管、海上终端、系留索、大抓力锚组成。岸上终端与可沉入海底的输油软管连接并固定在岸边,输油软管的另一端与海上终端连接,同时海上终端与系留索连接,系留索的另一端与大抓力锚连接。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输送距离远、隐蔽性强、抗风浪等级高、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海底输油通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海底输油通道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发明的海底输油通道包括岸上终端(1)、输油软管(2)、海上终端(3)、系留索(4)、大抓力锚(5)。所述的岸上终端(1)与输油软管(2)连接并固定在岸边,输油软管(2)的另一端与海上终端(3)连接,同时海上终端(3)与系留索(4)连接,系留索(4)的另一端与大抓力锚(5)连接。 作业时油船系泊在远离岸边的海上终端(5)上,并同时将油船的输油管连接到海上终端的输油口,岸边上的油车行驶至岸上终端(1)附近,将油车上的输油管与岸上终端(1)的输油口对接,便可实现由海到岸的油料输送。
《一种海底输油通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海底输油通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输油通道,其由岸上终端、输油软管、海上终端、系留索、大抓力锚组成。岸上终端与可沉入海底的输油软管连接并固定在岸边,输油软管的另一端与海上终端连接,同时海上终端与系留索连接,系留索的另一端与大抓力锚连接。这种海底输油通道,由于输油软管沉入海底,隐蔽性好,远距离输油作业稳定安全,可实现油料由海到岸的输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