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33682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57147.X

申请日:

2012.07.24

公开号:

CN102820374A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L 31/18申请公布日:201212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31/18申请日:20120724|||公开

IPC分类号:

H01L31/18

主分类号:

H01L31/18

申请人:

海宁博大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金奎

地址: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洲街道联合路631弄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徐关寿;吴关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包括放卷装置、涂层装置、烘道区、收卷装置,中间牵引机构和检测平台,烘道区的两端为过渡区,涂层装置为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分别设置于两过渡区端部外侧;烘道区和过渡区为上下两层结构,呈长条形箱体状;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均设置于设有正面涂层装置的一端;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均分别包括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过渡区分设为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均分别包括流平段和冷却段;烘道区和过渡区的总长度为50~100m。其设计合理,结构简明,可自动控制,操作方便,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高,性能优良。尤其适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正反两面涂布在同一流程完成,也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E,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包括放卷装置、涂层装置、烘道区、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牵引机构和检测平台,所述烘道区的两端为过渡区,所述涂层装置分别为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所述烘道区和过渡区为上下两层结构,呈长条形箱体状;所述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分别设置于两过渡区端部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装置由双工位放卷机构和放卷牵引机构组成;所述收卷装置由双工位收卷机构和收卷牵引机构组成;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均设置于设有正面涂层装置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区分设为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述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均分别包括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所述过渡区分设为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均分别包括流平段和冷却段;所述下层结构从正面涂层装置一端始依次为第一过渡区的流平段、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以及第二过渡区的冷却段;所述上层结构从反面涂层装置一端始依次为第二过渡区的流平段、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以及第一过渡区的冷却段;所述下层结构前部为正面涂层装置,更前部为放卷装置,所述下层结构后部为中间牵引机构;所述上层结构前部为反面涂层装置,更前部为中间牵引机构,所述上层结构后部为收卷装置,并在所述收卷装置的收卷牵引机构和双工位收卷机构间设有检测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长条形箱体状上下两层结构的烘道区和过渡区的总长度为50~100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自动控制系统,对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实行自动控制进而对所述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的涂布速度实行自动控制;并对所述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设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的加热温度实行自动控制。

说明书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背膜是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性封装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衬底,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抗紫外线和抗腐蚀性能,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太阳能电池组背膜是以PET膜为基膜,表面为含氟涂层。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现有TPT和 TPE两种产品,TPT即在PET膜的两表面均涂含氟涂料,形成含氟涂层,而TPE即在PET膜的一面涂含氟涂料,形成含氟涂层,另一面则由EVA层替代含氟涂层。CN 101378095 B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生产方法及设备。该发明生产设备包括放卷装置、预处理装置、涂层装置、烘道、整理装置、收卷装置和干燥装置,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自动化生产,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高,性能优良。但该设备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时,必须分两步实施,即先对其中一面进行涂布,包括放卷、预处理、涂层、烘干、整理、收卷和干燥步骤,然后再对另一面进行涂布,同样包括放卷、预处理、涂层、烘干、整理、收卷和干燥步骤。由于两面涂层需分两次完成,影响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生产成本。CN 101872807 B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背板生产设备,其包括放卷装置、预处理装置、涂层装置、烘道、整理装置、收卷装置及收小卷装置,同样地,采用该设备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时,两面涂层需分两次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正反两面涂布在同一流程完成,也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E,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包括放卷装置、涂层装置、烘道区、收卷装置,还包括中间牵引机构和检测平台,所述烘道区的两端为过渡区,所述涂层装置分别为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所述烘道区和过渡区为上下两层结构,呈长条形箱体状;所述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分别设置于两过渡区端部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放卷装置由双工位放卷机构和放卷牵引机构组成;所述收卷装置由双工位收卷机构和收卷牵引机构组成;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均设置于设有正面涂层装置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烘道区分设为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述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均分别包括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所述过渡区分设为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均分别包括流平段和冷却段;所述下层结构从正面涂层装置一端始依次为第一过渡区的流平段、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以及第二过渡区的冷却段;所述上层结构从反面涂层装置一端始依次为第二过渡区的流平段、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以及第一过渡区的冷却段;所述下层结构前部为正面涂层装置,更前部为放卷装置,所述下层结构后部为中间牵引机构;所述上层结构前部为反面涂层装置,更前部为中间牵引机构,所述上层结构后部为收卷装置,并在所述收卷装置的收卷牵引机构和双工位收卷机构间设有检测平台。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呈长条形箱体状上下两层结构的烘道区和过渡区的总长度为50~100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其设有自动控制系统,对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实行自动控制进而对所述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的涂布速度实行自动控制;并对所述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设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的加热温度实行自动控制。

采用本发明进行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生产的流程为:PET基膜由放卷装置放出经正面涂层装置进行正面涂布后,进入第一过渡区的流平段,然后经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再进入第二过渡区的冷却段,在中间牵引机构的配合作用下送入反面涂层装置进行反面涂布,然后进入第二过渡区的流平段,并经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再进入第一过渡区的冷却段,并在收卷装置的收卷牵引机构配合作用下进入检测平台,经检测后的TPT由收卷装置的双工位收卷机构完成收卷。如果进行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E生产,则按上述流程,停止反面涂层装置涂布以及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加热即可。

本发明生产过程中,由自动控制系统实施涂布速度和加热温度的控制。烘道区的红外加热段采用远红外石英玻璃管灯加热,温度控制在80~110℃,油加热段采用导热油加热,温度控制在90~130℃;过渡区的流平段采用自然流平,冷却段采用自然冷却。涂布速度控制在3~10m/min。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生产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明,可自动控制,操作方便,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高,性能优良。尤其适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正反两面涂布在同一流程完成,也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E。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放卷装置、1.1-双工位放卷机构、1.2-放卷牵引机构、2-正面涂层装置、3-收卷装置、3.1-双工位收卷机构、3.2-收卷牵引机构、4-第一过渡区、5-第一过渡区冷却段、6-烘道区、7-上层烘道油加热段、8-上层烘道红外加热段、9-第二过渡区流平段、10-第二过渡区、11-反面涂层装置、12-中间牵引机构、13-第二过渡区冷却段、14-下层烘道油加热段、15-下层烘道红外加热段、16-第一过渡区流平段、17-检测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放卷装置1和收卷装置3、正面涂层装置2和反面涂层装置11、烘道区6、中间牵引机构12、检测平台17和自动控制系统,烘道区6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过渡区4和第二过渡区10,烘道区6和过渡区为上下两层结构,呈长条形箱体状;正面涂层装置2和反面涂层装置11分别设置于第一过渡区4和第二过渡区10端部外侧。放卷装置1由双工位放卷机构1.1和放卷牵引机构1.2组成;收卷装置3由双工位收卷机构3.1和收卷牵引机构3.2组成;放卷装置1和收卷装置3均设置于设有正面涂层装置2的一端。烘道区6分设为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下层烘道包括红外加热段15和油加热段14, 上层烘道包括红外加热段8和油加热段7;第一过渡区4包括流平段16和冷却段5, 第二过渡区10包括流平段9和冷却段13。下层结构从正面涂层装置2一端始依次为第一过渡区4的流平段16、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15和油加热段14以及第二过渡区10的冷却段13;上层结构从反面涂层装置11一端始依次为第二过渡区10的流平段9、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8和油加热段7以及第一过渡区4的冷却段5;下层结构前部为正面涂层装置2,更前部为放卷装置1,下层结构后部为中间牵引机构12;上层结构前部为反面涂层装置11,更前部为中间牵引机构12,上层结构后部为收卷装置3,在收卷装置3的收卷牵引机构3.2和双工位收卷机构3.1间设有检测平台17。烘道区6及第一过渡区4和第二过渡区10的总长度为86m,其中,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8和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15均为10m, 上层烘道的油加热段7和下层烘道的油加热段14均为60m。自动控制系统对放卷装置1和收卷装置3实行自动控制进而对正面涂层装置2和反面涂层装置11的涂布速度实行自动控制;并对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设的红外加热段15和8以及油加热段14和7的加热温度实行自动控制。

实际操作时,PET基膜由放卷装置1放出经正面涂层装置2进行正面涂布后,进入第一过渡区4的流平段16,然后经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15和油加热段14,再进入第二过渡区10的冷却段13,在中间牵引机构12的配合作用下送入反面涂层装置11进行反面涂布,然后进入第二过渡区10的流平段9,并经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8和油加热段7,再进入第一过渡区4的冷却段5,并在收卷装置3的收卷牵引机构3.2配合作用下进入检测平台17,经检测后的TPT由收卷装置3的双工位收卷机构3.1完成收卷。烘道区6的红外加热段15和8采用远红外石英玻璃管灯加热,油加热段14和7采用导热油加热,过渡区的流平段采用自然流平,冷却段采用自然冷却。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红外加热段15和8的加热温度为98℃,控制油加热段14和7的加热温度为110℃;并控制涂布速度为8m/min。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03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 C N 1 0 2 8 2 0 3 7 4 A *CN102820374A* (21)申请号 201210257147.X (22)申请日 2012.07.24 H01L 31/18(2006.01) (71)申请人海宁博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洲街道 联合路631弄6号 (72)发明人周金奎 (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徐关寿 吴关炳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

2、组背膜的生产设 备,包括放卷装置、涂层装置、烘道区、收卷装置, 中间牵引机构和检测平台,烘道区的两端为过渡 区,涂层装置为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分 别设置于两过渡区端部外侧;烘道区和过渡区为 上下两层结构,呈长条形箱体状;放卷装置和收 卷装置均设置于设有正面涂层装置的一端;下层 烘道和上层烘道均分别包括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 段;过渡区分设为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均 分别包括流平段和冷却段;烘道区和过渡区的总 长度为50100m。其设计合理,结构简明,可自动 控制,操作方便,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高,性能优 良。尤其适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正反 两面涂布在同一流程完成,也可用于生产。

3、太阳能 电池组背膜TPE,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包括放卷装置、涂层装置、烘道区、收卷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牵引机构和检测平台,所述烘道区的两端为过渡区,所述涂层装置 分别为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所述烘道区和过渡区为上下两层结构,呈长条形箱 体状;所述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分别设置于两过渡区端部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

4、,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装置 由双工位放卷机构和放卷牵引机构组成;所述收卷装置由双工位收卷机构和收卷牵引机构 组成;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均设置于设有正面涂层装置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区分 设为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述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均分别包括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 所述过渡区分设为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均分别包括流 平段和冷却段;所述下层结构从正面涂层装置一端始依次为第一过渡区的流平段、下层烘 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以及第二过渡区的冷却段;所述上层结构从反面涂层装置一端 始依次为第二过渡区的流平段、上层。

5、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以及第一过渡区的冷却 段;所述下层结构前部为正面涂层装置,更前部为放卷装置,所述下层结构后部为中间牵引 机构;所述上层结构前部为反面涂层装置,更前部为中间牵引机构,所述上层结构后部为收 卷装置,并在所述收卷装置的收卷牵引机构和双工位收卷机构间设有检测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长条 形箱体状上下两层结构的烘道区和过渡区的总长度为50100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有自动控制系统,对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实行自动控制进而对所述正面涂层装置和 反面涂层装置的涂。

6、布速度实行自动控制;并对所述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设的红外加热段 和油加热段的加热温度实行自动控制。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20374 A 1/3页 3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 备。 背景技术 0002 太阳能电池组背膜是太阳能电池的结构性封装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衬底,具 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抗紫外线和抗腐蚀性能,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太阳能电池组背膜 是以PET膜为基膜,表面为含氟涂层。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现有TPT和 TPE两种产品,TPT即 在PET膜的两表面均涂含氟涂料,形成含氟涂层,而。

7、TPE即在PET膜的一面涂含氟涂料,形 成含氟涂层,另一面则由EVA层替代含氟涂层。CN 101378095 B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 背膜生产方法及设备。该发明生产设备包括放卷装置、预处理装置、涂层装置、烘道、整理装 置、收卷装置和干燥装置,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自动化生产,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 高,性能优良。但该设备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时,必须分两步实施,即先对其中 一面进行涂布,包括放卷、预处理、涂层、烘干、整理、收卷和干燥步骤,然后再对另一面进行 涂布,同样包括放卷、预处理、涂层、烘干、整理、收卷和干燥步骤。由于两面涂层需分两次完 成,影响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生产成本。CN。

8、 101872807 B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背板 生产设备,其包括放卷装置、预处理装置、涂层装置、烘道、整理装置、收卷装置及收小卷装 置,同样地,采用该设备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时,两面涂层需分两次完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正反两面涂布在同一流程完成,也可用于生 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E,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0004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的生产设备, 包括放卷装置、涂层装置、烘道区、收卷装置,还包括中间牵引机构和检测平台,。

9、所述烘道区 的两端为过渡区,所述涂层装置分别为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所述烘道区和过渡 区为上下两层结构,呈长条形箱体状;所述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分别设置于两过 渡区端部外侧。 0005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放卷装置由双工位放卷机构和放卷牵引机构组成;所述收卷 装置由双工位收卷机构和收卷牵引机构组成;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均设置于设有正面 涂层装置的一端。 0006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烘道区分设为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述下层烘道和上层烘 道均分别包括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所述过渡区分设为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所述 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均分别包括流平段和冷却段;所述下层结构从正面涂层。

10、装置一端 始依次为第一过渡区的流平段、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以及第二过渡区的冷却 段;所述上层结构从反面涂层装置一端始依次为第二过渡区的流平段、上层烘道的红外加 说 明 书CN 102820374 A 2/3页 4 热段和油加热段以及第一过渡区的冷却段;所述下层结构前部为正面涂层装置,更前部为 放卷装置,所述下层结构后部为中间牵引机构;所述上层结构前部为反面涂层装置,更前部 为中间牵引机构,所述上层结构后部为收卷装置,并在所述收卷装置的收卷牵引机构和双 工位收卷机构间设有检测平台。 0007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呈长条形箱体状上下两层结构的烘道区和过渡区的总长度 为50100m。 00。

11、08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其设有自动控制系统,对所述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实行自动 控制进而对所述正面涂层装置和反面涂层装置的涂布速度实行自动控制;并对所述下层烘 道和上层烘道所设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的加热温度实行自动控制。 0009 采用本发明进行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生产的流程为:PET基膜由放卷装置放出 经正面涂层装置进行正面涂布后,进入第一过渡区的流平段,然后经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 段和油加热段,再进入第二过渡区的冷却段,在中间牵引机构的配合作用下送入反面涂层 装置进行反面涂布,然后进入第二过渡区的流平段,并经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 段,再进入第一过渡区的冷却段,并在收卷装置的收卷牵引。

12、机构配合作用下进入检测平台, 经检测后的TPT由收卷装置的双工位收卷机构完成收卷。如果进行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E 生产,则按上述流程,停止反面涂层装置涂布以及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和油加热段加热 即可。 0010 本发明生产过程中,由自动控制系统实施涂布速度和加热温度的控制。烘道区的 红外加热段采用远红外石英玻璃管灯加热,温度控制在80110,油加热段采用导热油加 热,温度控制在90130;过渡区的流平段采用自然流平,冷却段采用自然冷却。涂布速度 控制在310m/min。 0011 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组背膜生产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简明,可自动控制,操作方便, 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高,性能优良。尤其。

13、适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T,正反两面涂布 在同一流程完成,也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组背膜TPE。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中I处放大示意图。 0014 其中,1-放卷装置、1.1-双工位放卷机构、1.2-放卷牵引机构、2-正面涂层装置、 3-收卷装置、3.1-双工位收卷机构、3.2-收卷牵引机构、4-第一过渡区、5-第一过渡区冷却 段、6-烘道区、7-上层烘道油加热段、8-上层烘道红外加热段、9-第二过渡区流平段、10-第 二过渡区、11-反面涂层装置、12-中间牵引机构、13-第二过渡区冷却段、14-下。

14、层烘道油加 热段、15-下层烘道红外加热段、16-第一过渡区流平段、17-检测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放卷装置1和收卷装置3、正面涂层装置2和反面涂层装 置11、烘道区6、中间牵引机构12、检测平台17和自动控制系统,烘道区6的两端分别为第 一过渡区4和第二过渡区10,烘道区6和过渡区为上下两层结构,呈长条形箱体状;正面涂 层装置2和反面涂层装置11分别设置于第一过渡区4和第二过渡区10端部外侧。放卷装 说 明 书CN 102820374 A 3/3页 5 置1由双工位放卷机构1.1和放卷牵引机构1.2组成;收卷装置3由双工位收卷机构3.1 和收卷牵引机构3.2组。

15、成;放卷装置1和收卷装置3均设置于设有正面涂层装置2的一端。 烘道区6分设为下层烘道和上层烘道,下层烘道包括红外加热段15和油加热段14, 上层 烘道包括红外加热段8和油加热段7;第一过渡区4包括流平段16和冷却段5, 第二过渡 区10包括流平段9和冷却段13。下层结构从正面涂层装置2一端始依次为第一过渡区4 的流平段16、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15和油加热段14以及第二过渡区10的冷却段13;上 层结构从反面涂层装置11一端始依次为第二过渡区10的流平段9、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 段8和油加热段7以及第一过渡区4的冷却段5;下层结构前部为正面涂层装置2,更前部 为放卷装置1,下层结构后部为中间牵引。

16、机构12;上层结构前部为反面涂层装置11,更前部 为中间牵引机构12,上层结构后部为收卷装置3,在收卷装置3的收卷牵引机构3.2和双工 位收卷机构3.1间设有检测平台17。烘道区6及第一过渡区4和第二过渡区10的总长度 为86m,其中,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8和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15均为10m, 上层烘道的 油加热段7和下层烘道的油加热段14均为60m。自动控制系统对放卷装置1和收卷装置3 实行自动控制进而对正面涂层装置2和反面涂层装置11的涂布速度实行自动控制;并对下 层烘道和上层烘道所设的红外加热段15和8以及油加热段14和7的加热温度实行自动控 制。 0016 实际操作时,PET基膜由放。

17、卷装置1放出经正面涂层装置2进行正面涂布后,进入 第一过渡区4的流平段16,然后经下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15和油加热段14,再进入第二过 渡区10的冷却段13,在中间牵引机构12的配合作用下送入反面涂层装置11进行反面涂 布,然后进入第二过渡区10的流平段9,并经上层烘道的红外加热段8和油加热段7,再进 入第一过渡区4的冷却段5,并在收卷装置3的收卷牵引机构3.2配合作用下进入检测平台 17,经检测后的TPT由收卷装置3的双工位收卷机构3.1完成收卷。烘道区6的红外加热 段15和8采用远红外石英玻璃管灯加热,油加热段14和7采用导热油加热,过渡区的流平 段采用自然流平,冷却段采用自然冷却。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红外加热段15和8的加热温 度为98,控制油加热段14和7的加热温度为110;并控制涂布速度为8m/min。 说 明 书CN 102820374 A 1/2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0374 A 2/2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20374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