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助行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康复助行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405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7 C N 1 0 2 9 4 0 5 6 2 A *CN102940562A* (21)申请号 201210445690.2 (22)申请日 2012.10.26 A61H 3/04(2006.01) (71)申请人张红 地址 261500 山东省高密市镇府街77号高 密市人民医院 (72)发明人张红 (54) 发明名称 一种康复助行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康复助行器包括支撑架, 支撑架1上环设有至少两处手握部,支撑架的底 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三条支撑腿,该三条支撑腿 的顶部皆向支撑架的中轴线靠。
2、拢,该三条支撑腿 的底部皆远离支撑架的中轴线,每一支撑腿的底 部分别装有万向轮;三条支撑腿的中部设有将三 支撑腿连成一体的连接架。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帮 助使用者实现站立、行走和休息的目的;每一支 撑腿的底部分别装有万向轮,能方便的协助使用 者行走。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不 仅更加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康复训练效果,还大大 减轻家庭和照顾人员的负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康复助行器,其特征是包括呈圆环状的支撑架(1),。
3、支撑架(1)上环设有至少两 处手握部,支撑架(1)的底部连接有均匀环布且下伸的三条支撑腿(2),该三条支撑腿(2) 的顶部皆向支撑架(1)的中轴线靠拢且底部皆远离支撑架(1)的中轴线,每一支撑腿(2) 的底部分别装有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助行器,其特征是:所述三条支撑腿(2)上设有将三支 撑腿(2)连成一体的连接架(3),连接架(3)为两支撑腿之间的弧形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康复助行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腿(2)由对插在一起 的上支撑腿(2-1)和下支撑腿(2-2)组成,所述下支撑腿(2-2)的外壁上设有能调整上支 撑腿(2-1)插入深度的调。
4、整螺栓(5)。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40562 A 1/2页 3 一种康复助行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助行工具,具体是一种帮助老年人或者中风病人站立行走的 康复助行器。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易发生脑中风、脑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等病患,对 患有这些病症的患者的康复治疗和照顾,不但成为家庭的负担,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社 会上已有的康复治疗器材非常缺乏,功能少、使用不便,而且存在不安全因素,特别是针对 康复训练和减少照顾量的器材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和安装方便、操控性能好的康复助行 器。 0004。
5、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具有如下结构特点的康复助行器包括支撑架,其包括呈 圆环状的支撑架,支撑架上环设有至少两处手握部,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均匀环布且下伸 的三条支撑腿,该三条支撑腿的顶部皆向支撑架的中轴线靠拢且底部皆远离支撑架的中轴 线,每一支撑腿的底部分别装有带有锁止机构的万向轮。 0005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该三条支撑腿的顶部皆向支撑架的中轴线靠拢,该三条支 撑腿的底部皆远离支撑架的中轴线,其底部的三角支架型稳定结构不会发生倾倒,可以有 效地帮助使用者实现站立、行走和休息的目的;每一支撑腿的底部分别装有万向轮,本发明 集康复训练与自我照顾为一体,其功能是对需要使用者起到扶持的作用,能方便。
6、的协助使 用者行走。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不仅更加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康复训练效 果,还大大减轻家庭和照顾人员的负担。 0006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三条支撑腿上设有将三支撑腿连成一体的连接架,连接 架为两支撑腿之间的弧形连接板,可以使三条支撑腿形成一个整体的三角形支架,更加稳 固的支撑住支撑架。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腿由对插在一起的上支撑腿和下支撑腿组 成,所述下支撑腿的外壁上设有能调整上支撑腿插入深度的调整螺栓,便于调节不同高度, 更加方便的对使用者起到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
7、意图; 0010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N 102940562 A 2/2页 4 001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康复助行器,其包括支撑架1,该支撑架1可以为一圆环 (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框体架),圆环外表可以包覆塑料泡沫材料,从而可以改善使用者的 舒适度,该圆环高度位于使用者的胸部腋下位置,可以对使用者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1上 环设有至少两处手握部,图中设置了四处,支撑架1的底部连接有三条支撑腿2,这三条支 撑腿2间隔均匀分布,如图1中所示,三条支撑腿2可以为直杆型钢管,分别倾斜设置,其顶 部向圆环支撑架1的中轴线靠拢,其底部皆远离圆环支撑架1。
8、的中轴线,支撑腿2也可以设 计成中部向圆环支撑架1中轴线内凹的弧形钢管,也可以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架。每一支撑 腿2的底部分别装有万向轮4。三条支撑腿2的中部设有将三支撑腿2连成一体的连接架 3,连接架为两支撑腿之间的弧形连接板,该连接架3也可以为一圆环,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的框架,其目的主要是将三条支撑腿2连成一体。每条支撑腿2皆由对插在一起的上支撑 腿2-1和下支撑腿2-2组成,下支撑腿2-2的外壁上设有能调整上支撑腿2-1插入深度的 调整螺栓5,上述万向轮4固装在下支撑腿2-2的底部,该万向轮4的结构和原理都为现有 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说 明 书CN 102940562 A 1/1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4056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