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3357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6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1751.3

申请日:

2015.02.28

公开号:

CN104751546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7C 9/00申请日:20150228|||公开

IPC分类号:

G07C9/00

主分类号:

G07C9/00

申请人:

北京壹卡行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学军; 王鹏; 陈龙; 吴攀

地址:

100088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102号楼429(德胜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代理人:

刘黎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利用综合嵌入式控制技术、DSRC技术、计算机网络及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实现公交站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有效利用智能化手段将“人--车--场”有机结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嵌入式控制模块、DSRC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及自动控制模块,实现公交站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其中,所述嵌入式控制模块实现I/O控制、逻辑判断与处理、数据存储功能,所述DSRC模块实现无线数据链路通讯与信息交互功能,所述计算机网络模块实现对通过的车辆进行车辆身份识别、信息交互、信息校验、网络通讯的功能,并将这些信息传送至自动控制模块,所述自动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机网络模块传送信息对所述嵌入式控制模块、DSRC模块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实现所述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

2.
  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方法,利用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门禁安全管理,所述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嵌入式控制模块、DSRC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及自动控制模块,实现公交站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其中,利用所述嵌入式控制模块实现I/O控制、逻辑判断与处理、数据存储功能,所述DSRC模块实现无线数据链路通讯与信息交互功能,利用所述计算机网络模块实现对通过的车辆进行车辆身份识别、信息交互、信息校验、网络通讯的功能,并将这些信息传送至自动控制模块,利用所述自动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机网络模块传送信息对所述嵌入式控制模块、DSRC模块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实现所述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

3.
  一种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中心管理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包括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均分别包括栏杆机、落杆线圈、车道控制器、触发线圈和微波天线,所述栏杆机与落杆线圈相连,车道控制器与触发线圈相连,当触发线圈检测到车辆,车道控制器打开微波天线,微波天线唤醒电子标签并进行信息交互,所述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对车辆进行识别和校验,对符合要求的车辆抬杆放行,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落杆拦住并自动报警, 车辆驶离栏杆机落杆线圈时,落杆线圈自动给栏杆机落杆信号,控制栏杆机落杆。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系统为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入出口控制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检测通行车辆,通过微波天线读取通行车辆上的电子标签和CPU卡中的司机信息,并通过中心管理子系统对车辆与司机信息进行校验,对于符合通过要求的车辆自动放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系统自动报警不予放行。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将入口时间、进站口通道号信息写入所述卡中,并通过网络通讯系统,把数据上传至中心管理子系统,所述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将出口时间、出站口通道号信息写入所述卡中,并通过网络通讯系统,把数据上传至中心管理子系统。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中心管理子系统采用中心管理应用软件,提供对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的管理服务,以及车辆管理、公交场站管理功能,包括车辆登记/修改/删除、公交场站车辆管理设置、远程控制、设备状态监视、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系统设置、权限管理功能。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中心管理子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录入或注销车辆与司机相关数据;
查询/统计公交场站进出口车辆通行情况;
下发公交场站进出口参数文件信息;
可针对不同用户进行授权,限定车辆的进出时间。

9.
  一种智能门禁安全管理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3~8所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公交车或内部授权车辆行驶至进/出站口微波天线通讯区域;
2)触发线圈检测到车辆,车道控制器打开微波天线;
3)如果属于授权车辆,微波天线唤醒车上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通信,并进行信息交互;系统对车辆和司机进行合法性校验,并把校验结果反馈给车道控制器。车道控制器对栏杆机进行控制,系统记录通行时间等信息之后,栏杆机开启,即栏杆机抬起放行;如果不属于授权车辆,则须进行人工判断,进行人工授权/中心授权,确认放行与否,人工登记,如果确认放行,系统记录通行时间等信息,栏杆机开启,即栏杆机抬起放行。
4)车辆驶离栏杆机落杆线圈,控制栏杆机关闭,即栏杆机落杆,从而完成整个流程。

10.
  一种智能门禁安全管理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3~8所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车道控制器打开微波天线,通过电子标签读取非接触CPU卡的卡内信息,判断CPU卡内的ID号或车牌信息是否在黑名单内,如果在黑名单内,闪光灯报警开启,栏杆不抬起,信息显示屏滚动显示原因,转人工处理;如果系统检测到该卡为合法非接触CPU卡,卡内信息合法并且与卡、OBU(电子标签)车牌一致,记录OBU号、卡号、入口时间,并形成交易流水上传至中心管理子系统的中心服务器,栏杆抬起,放行车辆。

说明书

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全国各地都在推广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公交停车场站车辆、人员出入复杂,对场站的安全防范管理成为困扰公交监管人员的一大难题。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公交停车场站安全生产管理中,可有效的解决车辆进出监管的相关问题,实现公交停车场站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停车场站安全监管系统,主要由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中心管理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利用先进的DSRC技术,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公交车辆、停车场站中的任何公交车辆与驾驶员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全面立体的解决公交行业监管问题。
DSRC技术即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是一种高效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实现在特定小区域内(通常为数十米)对高速运动下的移动目标的识别和双向通信。例如车辆的“车-路”、“车-车”双向通信,实时传输语音和数据信息,将车辆和道路有机连接。DSRC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出行效率,建立车-路之间的连接,根据路况情况实时提供优化的驾驶路线,缓解交通压力,建立车-车之间的连接,提示车与车之间的安全距离,提前预警通行前方的事故,提高交通安全的系统。迄今为止, DSRC技术比较成熟的两个应用是AVI和ETC。在AVI应用中的DSRC设备属于射频电子标签(RFID),其主要应用在生产线货物标识、海关车辆通关、集装箱自动识别等场合。这些情况下,仅要求AVI设备具有简单的RFID功能。在ETC应用中,早期的系统多采用记账方式的后付款模式,也仅仅要求ETC设备具有简单的读写功能即可,但随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ETC设备逐渐采用更加灵活、安全和低运营风险的付费方式(例如金融电子钱包),并逐渐制定出一套为之服务的DSRC标准。
公交停车场监管中存在问题
(1)公交车辆停车场站出入时间和驾驶员信息记录困难
因相关的公交车辆防火安全管理等要求,公交车辆进入停车场停车熄火后车辆钥匙并不拔下。而由于停车站场内车辆数量众多(一般大型停车场中有上千辆车)、司机人员数量众多,且公交车辆出入停车场站时间集中,如果使用传统人防手段很难对车辆进出情况(包括车辆及驾驶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例如经常就有媒体报道公交车被不法人员开出停车场站,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公交停车场站安全管理问题
公交停车场站占地面积广阔,人员流动频繁,在安全管理方面面临着几个难点:一、部分人员不按照规则操作,如车辆逆行等,易造成安全事故;二、个别司机图方便,所驾驶的公交车停止营运后并未停靠在公交场站,而是停靠离家较近的公共停车场;三、传统公交场站门禁管理系统无法给运营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以上的问题均成为公交运营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基于专用短程通信的数字公交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参见中国专利CN101123516A),该系统包括至少一安装于车辆上的车载信息装置,至少一电子站亭和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站亭通过专用短程通信网络与车载信息装置交互信息,记录车辆到站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网路将该到站信息传送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处理,信息管理系统至少包括一数据处理单元,采集并存储车辆的实时信息,接收电子站亭发送到站信 息并进行处理,计算出该车辆到达前方各电子站亭进行显示。该技术方案使用DSRC无线短程通信技术,能够准确地做出车辆到站预报。
现有技术中,还提案有一种兼容多种支付方式的电子不停车车载支付服务方法(参见中国专利CN101067874A),在安装在车辆内的车载单元通过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与布设在路侧的路侧单元进行无线射频通信,支付介质信息由车载单元对插入其内的集成电路卡进行读写操作,从而实现在车辆正常通行状态下的支付服务。该技术方案中,对集成电路卡进行读写操作,实现车辆正常通行状态下的支付服务。
现有技术中,还提案有一种基于DSRC的交通信息收发交互系统(参见中国专利CN102625239A),由RSU单元、车载交通信息收发器及交通管理局数据服务系统,车载交通信息收发器将交通事故信息通过DSRC发送给RSU单元,RSU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分发给周边车辆,附近的RSU单元及交通管理局数据库服务系统以实现交通事故信息实时同享。
现有技术中,还提案有一种住宅小区门卫自动管理器(参见中国专利CN102622801A),能自行识别出入小区的人员和车辆信息,从而控制其对应门禁器的开闭,对识别未通过的人员和车辆即时发出报警,并将视频信息实时传送至物业管理部门,由保安人员处理。出口车道门禁器、进口车道门禁器旁设置识别身份的扫描器,所有门禁器的开闭由其对应的扫描器自动控制或由无业人员手工操纵。
现有技术中,还提案有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小区车辆智能管理装置(参见中国专利CN102881061A),包括与射频识别系统模块连接的门禁执行结构和信息显示及报警器模块,所述射频识别系统模块包括安装于车辆的RFID电子标签与固定在住宅小区或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处的RFID读写器进行无线数据交换,RFID读写器与主控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交换,所述主控计算机还与门禁执行机构的门禁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还与信息显示及报警器模块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不停车识别车辆。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却没有一项利用综合嵌入式控制技术、DSRC技 术、计算机网络及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实现公交站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的技术方案。
为此,本发明研发团队经过刻苦钻研,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在整合现有相关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公交场站门禁管理系统所不能提供的问题。从而提升公交运营公司的运营调度与管理效率,增强行业管理、决策与应急能力。为加快“四个交通”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防、管、控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以及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构建综合、智慧、绿色、平安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有机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公交车辆进出场效率和安全管理,达到安保反恐、节能增效、强化管理的效果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利用综合嵌入式控制技术、DSRC技术、计算机网络及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实现公交站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有效利用智能化手段将“人--车--场”有机结合。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包括嵌入式控制模块、DSRC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及自动控制模块,实现公交站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其中,所述嵌入式控制模块实现I/O控制、逻辑判断与处理、数据存储等功能,所述DSRC模块实现无线数据链路通讯与信息交互等功能,所述计算机网络模块实现对通过的车辆进行车辆身份识别、信息交互、信息校验、网络通讯的功能,并将这些信息传送至自动控制模块,所述自动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机网络模块传送信息对所述嵌入式控制模块、DSRC模块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实现所述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中心管理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包括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均分别包括栏杆机、落杆线圈、车道控制器、触发线圈和微波天线(栏杆机与落杆线圈相连,车道控制器与触发线圈相连)。当触发线圈检测到车辆,车道控制器打开微波天线,微波天线唤醒电子标签并进行信息交互,所述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对车辆进行识别和校验,对符合要求的车辆抬杆放行,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落杆拦住并自动报警,车辆驶离栏杆机落杆线圈时,落杆线圈自动给栏杆机落杆信号,控制栏杆机落杆。
根据上述的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系统为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
根据上述的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入出口控制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检测通行车辆,通过微波天线读取车辆上的电子标签和CPU卡中的司机信息,并通过中心管理子系统对车辆与司机信息进行校验,对于符合通过要求的车辆自动放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系统自动报警不予放行。
根据上述的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将入口时间、进站口通道号等信息写入所述卡中,并通过网络通讯系统,把数据上传至中心管理子系统,所述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将出口时间、出站口通道号等信息写入所述卡中,并通过网络通讯系统,把数据上传至中心管理子系统。
根据上述的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中心管理子系统采用中心管理应用软件,提供对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的管理服务,以及车辆管理、公交场站管理功能,包括车辆登记/修改/删除、公交场站车辆管理设置、远程控制、设备状态监视、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系统设置、权限管理功能。
根据上述的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所述中心管理子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录入或注销车辆与司机相关数据;
查询/统计公交场站进出口车辆通行情况;
下发公交场站进出口参数文件信息;
可针对不同用户进行授权,限定车辆的进出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门禁安全管理方法,利用上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公交车(或内部授权车辆)行驶至进/出站口微波天线通讯区域;
2)触发线圈检测到车辆,车道控制器打开微波天线;
3)如果属于授权车辆,微波天线唤醒车上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通信,并进行信息交互(标签客户编码、车辆的车牌号、车牌颜色、CPU卡内司机相关信息等);系统对车辆和司机进行合法性校验,并把校验结果反馈给车道控制器。车道控制器对栏杆机进行控制,系统记录通行时间等信息之后,栏杆机开启(即栏杆机抬起放行);如果不属于授权车辆,则须进行人工判断(进行人工授权/中心授权),确认放行与否,人工登记,如果确认放行,系统记录通行时间等信息,栏杆机开启(即栏杆机抬起放行)。
4)车辆驶离栏杆机落杆线圈,控制栏杆机关闭(即栏杆机落杆),从而完成整个流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门禁安全管理方法,利用上述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车道控制器打开微波天线,通过电子标签读取非接触CPU卡的卡内信息,判断CPU卡内的ID号或车牌信息是否在黑名单内,如果在黑名单内,闪光灯报警开启,栏杆不抬起,信息显示屏滚动显示原因,转人工处理;如果系统检测到该卡为合法非接触CPU卡,卡内信息合法并且与卡、OBU(电子标签)车牌一致,记录OBU号、卡号、入口时间,并形成交易流水上传至中心管理子系统的中心服务器,栏杆抬起,放行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根据公交场站的实际业务需求,为公交运营公司提供了最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行,可以扩展自动加油识别功能或与调度系统进行兼容,缩短调度决策时间,提高调度决策有效性,适应未来的发展。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处理流程更加合理、完整,数据准确可靠,满足用户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需要。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可实现无人值守,降低人工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可实现基本所有车辆通行数据准确,实时传输至中心管理子系统,满足管理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可提供较高服务水平,基本达到高速公路进出口车辆通行效率,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由于采取的都是可靠、成熟的技术手段,因此能够实现对通过车辆的严格管理,达到安保反恐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具备可维护、可扩充性,易于实现升级,兼容性强,可支持所需扩展功能,适应未来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能够实现高度集成、设备安装方便、结构件可用于多种场合的安装和使用,可远程升级固件和维护,功耗低,微波天线射频信号覆盖范围精确、高抗干扰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 理系统的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组成的结构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的入出口业务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懂得,该描述仅仅是例示性的,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包括嵌入式控制模块、DSRC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及自动控制模块,实现公交站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其中,所述嵌入式控制模块实现I/O控制、逻辑判断与处理、数据存储等功能,所述DSRC模块实现无线数据链路通讯与信息交互等功能,所述计算机网络模块实现对通过的车辆进行车辆身份识别、信息交互、信息校验、网络通讯的功能,并将这些信息传送至自动控制模块,所述自动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机网络模块传送信息对所述嵌入式控制模块、DSRC模块进行自动化控制,以实现所述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具体来说,所述系统采用双片式电子标签,通过微波天线与电子标签通讯,从而对通过的车辆自动进行身份识别、校验并进行放行或拦截等操作,从而实现车辆不停车高速通行,提高通行效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主要由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中心管理子系统三部分组成。
入出口控制子系统:
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包括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均分别包括栏杆机、落杆线圈、车道控制器、触发线圈和微波天线(栏杆机与落杆线圈相连,车道控制器 与触发线圈相连)。当触发线圈检测到车辆,车道控制器打开微波天线,微波天线唤醒电子标签并进行信息交互,所述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对车辆进行识别和校验,对符合要求的车辆抬杆放行,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落杆拦住并自动报警,车辆驶离栏杆机落杆线圈时,落杆线圈自动给栏杆机落杆信号,控制栏杆机落杆。
入出口控制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检测通行车辆,通过微波天线读取电子标签和CPU卡中的司机信息,并通过中心管理子系统对车辆与司机信息进行校验,对于符合通过要求的车辆自动放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系统自动报警不予放行。
所述CPU卡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及芯片操作系统COS。在该CPU卡中存储对应着该张CPU卡中的司机信息。
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将入口时间或出口时间、进站口通道号或出口通道号等信息写入卡片,并通过网络通讯系统,把数据上传至中心管理子系统。
网络通讯子系统:
本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相关设备均设有网络传输模式,系统预留网络接口,便于系统联网需求,利用主管部门监控管理与企业对各个公交场站进行智能调度。
中心管理子系统:
中心管理子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
录入或注销车辆与司机相关数据;
查询/统计公交场站进出口车辆通行情况;
下发公交场站进出口参数文件信息;
可针对不同用户进行授权,限定车辆的进出时间。
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具有显著的高性能,可以将本系统性能如下设计:
车辆识别时间:不超过300毫秒;
车辆通行速度:≥5km/h;
栏杆抬杆时间:栏杆机的抬杆时间不大于1.4s;
车辆(电子标签)识别率:不低于99.9%;
信息保存:中心管理子系统至少能够保存50,000,000车次过车记录;(只与硬盘容量相关)
系统容量:授权车辆≥10000辆,日均总通行量≥20000辆次。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组成的结构图。
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包括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均分别包括栏杆机、车道控制器和微波天线。栏杆机包括落杆线圈,车道控制器与触发线圈相连接。入出口控制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检测通行车辆,通过微波天线读取电子标签和CPU卡中的司机信息,并通过中心管理子系统对车辆与司机信息进行校验,对于符合通过要求的车辆自动放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系统自动报警不予放行。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的入出口业务处理流程图。
本发明所述入出口业务处理流程大致如下:
1)公交车(或内部授权车辆)行驶至进/出站口微波天线通讯区域;
2)触发线圈检测到车辆,车道控制器打开微波天线;
3)如果属于授权车辆,微波天线唤醒车上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通信,并进行信息交互(标签客户编码、车辆的车牌号、车牌颜色、CPU卡内司机相关信息等);系统对车辆和司机进行合法性校验,并把校验结果反馈给车道控制器。车道控制器对栏杆机进行控制,系统记录通行时间等信息之后,栏杆机开启(即栏杆机抬起放行);如果不属于授权车辆,则须进行人工判断(进行人工授权/中心授权),确认放行与否,人工登记,如果确认放行,系统记录通行时间等信息,栏杆机开启(即栏杆机抬起放行)。
4)车辆驶离栏杆机落杆线圈,控制栏杆机关闭(即栏杆机落杆),从而完成整个流程。
下面对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几个重要处理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入出口控制子系统。所述入出口控制子系统包括进站口自助识别系统和出站口自助识别系统。
在所述车辆识别过程中,当车辆压上触发线圈时,系统触发打开微波天线检测电子标签,若车上装有OBU(电子标签),天线会自动与OBU进行通讯,并把OBU和CPU卡内信息传给车道控制器。
入出口控制子系统车辆识别功能诸如实现以下功能:
1)检测是否存在电子标签(OBU);
2)检测电子标签状态,判断电子标签状态是否正常。
3)微波天线读取电子标签内的车辆信息和CPU卡内司机信息,校验车辆与司机信息是否有效。
在所述车辆检测过程中,公交场站入出口控制子系统根据通道内地感线圈(触发或落杆线圈)的状态变化,利用系统软件,检测当前车辆所处位置,以触发不同的事件。诸如,当车辆压触发线圈,触发打开微波天线与电子标签通讯;当交易成功后,系统打开自动栏杆机,车辆放行;当车辆离开落杆线圈,栏杆线圈反馈落杆信号,控制栏杆机落杆。
在所述电子标签检测过程中,微波天线读取电子标签状态,判断标签是否被拆卸;读取所述标签编号、车辆车牌号、车牌颜色信息;中心后台管理子系统判断该车辆是否为本系统车辆,如果不是,则系统报警提示;对于系统内车辆,进入通讯过程(信息交互、合法性校验等)。
下面对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非接触CPU卡信息交互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中,所述的CPU卡通常指的是非接触式CPU卡,但本发明很显 然同样适用于接触式CPU卡,对此本发明并未做出特别限定。
在本发明CPU卡信息交互过程中,微波天线控制电子标签读取非接触CPU卡的卡内信息,首先判断CPU卡内的ID号或车牌信息是否在黑名单内,如果在黑名单内,闪光灯报警开启,栏杆不抬起,信息显示屏滚动显示原因,转人工处理;如果系统检测到该卡为合法非接触CPU卡,卡内信息合法并且与卡、OBU(电子标签)车牌一致,记录OBU号、卡号、入口时间,并形成交易流水上传至中心管理子系统的中心服务器,栏杆抬起,放行车辆。
下面对本发明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中心管理子系统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中心管理子系统是整个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一环,下面重点对该子系统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中心管理子系统采用中心管理应用软件,主要提供对入出口控制子系统的管理服务,以及车辆管理、公交场站管理功能,包括车辆登记/修改/删除、公交场站车辆管理设置、远程控制、设备状态监视、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系统设置、权限管理等功能。
其中,在所述公交场站车辆管理设置中,设置公交场站车辆管理的相关信息、分区信息、进出口信息等。对于每个进出口可设置相关参数信息。
所述中心管理应用软件还包括发行系统。所述发行系统为主要工作流程包括设备初始化、设备发行、设备激活等工作,以及临时车出入口管理,用于内部对电子标签(OBU)和IC卡(CPU卡)的管理系统。
在所述设备的一次发行中,主要完成各种密钥的写入,同时写入系统信息,完善场站内部车辆密钥管理。具体的,对内部车IC卡(CPU卡)初始化,写入密钥和发行信息;对内部车OBU(电子标签)初始化,写入密钥、发行信息;对PSAM卡安全模块(Purchase Secure Access Module,销售点终端安全存取模块)初始化,写入密钥和发行信息,安装在IC卡读写器、DSRC读写器内。
系统采用主流的加解密算法、防拆卸技术等,保证电子标签OBU、用 户卡等设备不被仿制或非法利用。
在所述设备的二次发行中,主要工作就是将车辆信息通过密文写入OBU(电子标签)进行保存,此时OBU将绑定并代表客户的车辆,为ETC系统提供身份识别信息。
例如,对于内部车IC卡发行,加密写入司乘人员信息。对于内部车OBU发行,加密写入车辆信息。
在完成以上初始化、设备发行后,对其IC卡按司乘人员信息发放,OBU按车辆信息进行安装,并且完成激活工作。
所述中心管理应用软件还提供车辆名单登记、修改和删除操作。
车辆登记授权车辆信息,可分为公交授权车辆和内部授权车辆两类。登记信息包括:车辆车牌信息、CPU卡号、有效起始、截止时间、有效进出口等。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系统支持批量导入授权车辆,大大方便管理员操作。
所述中心管理应用软件还提供通行记录查询模块。
操作人员通过输入起止时间、车牌号码、车辆类型、入口位置等查询条件,可以调用系统保存的通行流水记录,查询车辆的出入时间等信息。
所述中心管理应用软件还提供报表统计模块。
实现对公交场站进出口车辆通过流水数据的综合查询与打印。可提供的统计报表包括:车辆通行记录、临时车辆通行记录、异常情况记录、交接班汇总等。
所述中心管理应用软件还提供系统管理模块。例如包括操作员管理,管理中心管理子系统操作员的增删改查,角色和系统功能模块管理,管理操作员的角色和功能权限,日志管理,查询操作员操作日志,数据管理,存储通道子系统的流水记录、定期删除过期数据等。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在智能、效率、管理、扩容性方面大大优于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下面 概括阐述本发明这些方面的优势。
智能——安保反恐
1.自动识别:通过DSRC技术,在入出口控制车辆身份,实现车辆不停车通行。
2.智能门禁:系统在进出口进行人车比对,对内部车辆和人员进行监管,杜绝无关车辆进出站场和规避非指定驾驶员将公交车辆开出场站。
3.密钥管理:系统采用主流的加解密算法、防拆卸技术等,保证电子标签OBU、用户卡等设备不被仿制或非法利用。
效率——增效减排
1.节能增效:内部车辆可通过电子标签和卡片的使用,在公交站场进出口实现全自动电子不停车验证,系统识别率高达99.9%以上,确保畅通无阻,进出场站效率提升为原来的5—8倍;
2.节能减排:与传统门禁相比,本系统可减少公交车辆因进出重复启动或加减速造成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效果。
管理——强化管理
1.公交站场运用信息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准,塑造新形象,更好的为公交客运和乘客服务。
2.无人值守:系统全方位支持公交场站进出口无人值守管理,实现车辆自动识别与通行,让通行过程安全快捷。
3.用户管理:可针对不同用户进行授权,限定车辆的进出时间及进出区域;
4.中心管理:主要实现管理中心对公交站场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并辅助强大的数据报表功能和人性化的系统配置功能,为公交站场管理人员提供集中式、智能化的管理。
系统扩容性
1.系统提供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行,可以与调度、维修、加油等营运管理系统进行兼容,缩短调度决策时间,提高调度决策有效性,适应未来 的发展。
2.系统采用非接触式CPU卡,具有存储功能,能扩展应用于职工卡,适用于门禁卡、餐饮消费卡、考勤卡等业务,真正实现公交场内一卡通应用需求。

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公交场站智能门禁安全管理系统与方法,利用综合嵌入式控制技术、DSRC技术、计算机网络及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实现公交站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自动化管理,有效利用智能化手段将“人-车-场”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核算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