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点终端、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335423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1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29392.9

申请日:

2011.06.21

公开号:

CN102948240A

公开日:

2013.02.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72/10申请日:20110621|||公开

IPC分类号:

H04W72/10; H04W72/04; H04W84/12

主分类号:

H04W72/10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荒新伸彦; 田中治; 山田丰士; 名越方彦; 汐月昭彦; 山崎聪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0.06.21 JP 2010-141045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陈萍;高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接入点终端(1)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通过取得由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判断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8),在由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为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接入点终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从而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点终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该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针对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对每个无线通信终端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点终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该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针对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对该无线通信终端所属的每个类别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终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通信终端管理部,该通信终端管理部针对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将分配给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与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当前使用的频带内的信道建立对应并保持;所述频率控制部通过变更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所保持的服务集标识符与信道的对应关系,切换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入点终端,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还针对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保持在当前使用的频带的紧前使用的频带;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从超过所述阈值的状态变化为所述阈值以下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频率控制部将由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管理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当前使用的频带为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且紧前使用的频带为所述第1频带的无线通信终端切换到所述第1频带。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终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将属于对无线通信要求实时性的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分别收发的无线信号的通信量作为所述通信状况来判断;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的通信量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频率控制部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收发包含表示该信号的优先级的信息的无线信号;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将属于对无线通信要求实时性的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分别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优先级作为所述通信状况来判断;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优先级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频率控制部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终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在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开始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执行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所述阈值。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点终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在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结束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结束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从超过所述阈值的状态变化为所述阈值以下的状态。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备: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所述应用信息通知部还在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结束的情况下,将应用结束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通过所述应用执行通知切换了频带的无线通信终端的频带复原。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和接入点终端,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备: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所述接入点终端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通过接收所述应用执行通知,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在所述第1频带以外使用频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包括: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通过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步骤,在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中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所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应用控制步骤,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应用控制步骤中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步骤,在所述应用判断步骤中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一种程序,使计算机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通过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步骤,在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中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一种程序,使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程序使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执行以下步骤:应用控制步骤,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应用控制步骤中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步骤,在所述应用判断步骤中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一种集成电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从而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一种集成电路,搭载于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备: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说明书

说明书接入点终端、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进行无线通信中的频带的有效利用的信息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无线LAN对应的设备被大量商品化,能够简单、方便地利用各种应用。此外,已知如下情况:随着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11n的出现,能够更高速地进行稳定的无线通信,所以能够执行例如利用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的、家庭内的高画质运动图像的流传输(streaming)。
但是,随着无线LAN设备的增加,无线LAN设备所能够使用的无线的频带被压迫,有时用户无法适宜地执行服务。此外,2.4GHz带是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al)波段,所以由于各种设备使用而发生电波干扰的问题也较多。
因此,通常运动图像等实时性较高的无线信号使用干扰较少的5GHz带。相反,内容的下载或WEB浏览等在2.4GHz带中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由于干扰较少而将全部终端以5GHz带连接,则发生5GHz带的频带的压迫,从而本末倒置。因此,优选为根据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2.4GHz带和5GHz带将动作频率区分使用。
作为将这些无线频带有效利用的技术,例如已知如下的利用无线LAN的无线IP电话服务的线路捕捉方法:如图25所示,对与服务集标识符(SSID)连接的无线IP电话机进行统一管理,将通信量限制为对接入点所具备的多个服务集标识符的每一个设定的阈值以下,从而对无线频带进行控制(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214657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构成的线路捕捉方法中的无线LAN频带的有效利用中,将通信量本身对全部终端同样地限制。因此,对不需要频带的终端赋予不需要的频带,而无法对需要频带的终端适当地赋予频带。此外,无线频带通常无法定量地操作,所以通信量的限制未必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点终端,不对通信量进行控制,通过使终端向适当的动作频率移动,实现无线频带的高效化。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接入点终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从而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对无线通信中要求较高的实时性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第1频带,对其他终端分配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所以能够根据用途来适当且有效地分配频带。
作为一个方式,也可以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对于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对每个无线通信终端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由此,在通信状况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能够使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占有第1频带。
作为其他方式,也可以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对于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对该无线通信终端所属的每个类别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由此,属于特定类别的全部无线通信终端能够使用第1频带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也可以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通信终端管理部,针对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将分配给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与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当前使用的频带内的信道建立对应并保持。并且,也可以是,所述频率控制部通过变更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所保持的服务集标识符与信道的对应关系,切换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针对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保持在当前使用的频带的紧前使用的频带。并且,也可以是,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从超过所述阈值的状态变化为所述阈值以下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频率控制部将由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管理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当前使用的频带为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且紧前使用的频带为所述第1频带的无线通信终端切换到所述第1频带。
作为一个方式,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将属于对无线通信要求实时性的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分别收发的无线信号的通信量作为所述通信状况来判断。并且,也可以是,所述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的通信量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作为其他方式,也可以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在收发包含表示该信号的优先级的信息的无线信号的情况下,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将属于对无线通信要求实时性的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分别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优先级作为所述通信状况来判断。并且,所述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优先级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在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开始执行对无线通信要求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执行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所述阈值。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在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结束执行对无线通信要求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结束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从超过所述阈值的状态变化为所述阈值以下的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体地说,具备: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根据上述构成,在执行对无线通信要求较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定时,对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第1频带,对其他终端分配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所以能够根据用途来适当且有效地分配频带。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结束的情况下,将应用结束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将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通过所述应用执行通知切换了频带的无线通信终端的频带复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和接入点终端。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备: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所述接入点终端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通过接收所述应用执行通知,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具体地说,包括以下步骤: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通过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步骤,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所执行的方法。具体地说,包括以下步骤:应用控制步骤,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应用控制步骤中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步骤,在所述应用判断步骤中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程序,使计算机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通过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步骤,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程序,使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使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执行以下步骤:应用控制步骤,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应用控制步骤中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步骤,在所述应用判断步骤中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集成电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从而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集成电路,搭载于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体地说,具备: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例如着眼于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较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无线通信终端,能够进行如下控制:对该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电波干扰较少的第1频带(例如5GHz带)等,所以能够提供适于无线通信终端的用途的无线LAN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连接信息发布处理中的接入点终端和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顺序图。
图5是表示设备信息发送信号的数据构造的图。
图6是表示设备信息发送信号的“首要设备类型(Primary DeviceType)”的详情的图。
图7A是表示从各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所包含的对应频带的一例的图。
图7B是表示从各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所包含的期望频带的一例的图。
图8A是表示将无线通信终端的设备种类和动作频率建立对应地保持的变换表的一例的图。
图8B是表示基于图8A的变换表而对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动作频率的一例的图。
图9A是表示将无线通信终端的类别和动作频率建立对应地保持的变换表的一例的图。
图9B是表示基于图9A的变换表而对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动作频率的一例的图。
图10A是表示接入点终端以2.4GHz带接收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10B是表示接入点终端以5GHz带接收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每个频带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和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每个频带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和干扰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所保持的通信终端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所保持的服务集标识符移动后的通信终端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接入点终端所保持的通信终端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接入点终端所保持的服务集标识符移动后的通信终端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IP包的字段构造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图25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无线LAN系统的构成图。在本实施方式1的无线LAN系统中,存在接入点终端1(以下标记为“AP”)和多个无线通信终端2~5(以下标记为“STA”)。STA2~5分别以在AP1管理下进行通信的基础架构模式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STA为4台,但是当然与台数无关。
此外,在STA2~5与AP1连接时,使用WFA(Wi‑Fi Alliance)所倡导的无线LAN的简单设定WPS(Wi‑Fi保护设置:Wi‑Fi Protected Setup)来连接。另外,也可以不是WPS,只要是在AP1和STA2~5之间自动实施密钥交换、并由AP1对STA2~5发布连接信息的无线LAN的简单连接即可。
此外,将AP1假定为能够以多个频带(例如2.4GHz带及5GHz带)同时动作的装置。此外,在2.4GHz带及5GHz带中存在多个信道(channel),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为AP1通过1信道(1ch)进行2.4GHz带的无线通信,通过36信道(36ch)进行5GHz带的无线通信。此外,STA2~4是能够选择2.4GHz带及5GHz带的某一个、并与AP1动作的频带的信道连接的装置。另一方面,将STA5假定为仅以2.4GHz带动作的装置。
STA2~4在与AP1之间执行WPS时,通过干扰较少的5GHz带与AP1连接。STA5不与5GHz带对应,所以通过2.4GHz带与AP1连接。
STA2~5能够在AP1的管理下进行通信,并执行各种应用。例如,能够经由AP1执行来自因特网的服务,或通过STA彼此执行DLNA等应用。
接着,使用图2说明AP1的构成。
AP1如图2所示,具备:无线通信接口11、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连接信息发布部12、连接信息管理部13、通信终端管理部9、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7、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和频率控制部8。
无线通信接口11是用于在与无线通信终端之间收发无线信号的接口。即,将由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及连接信息发布部12等生成的数据作为无线信号发送给STA2~5。此外,根据从STA2~5接收的无线信号生成数据,并向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及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等通知。此外,测定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功率、或者各频带的干扰状态等接收状况。此外,无线通信接口11对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各无线通信终端,每隔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信标信号。
该信标信号包括对发送目的地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并且使用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频带来发送。各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和使用的频带被保持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
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设备信息取得部)10在与新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之间交换设备信息。即,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将AP1的设备信息发送给该新的无线通信终端,并且取得该新的无线通信终端的设备信息。
连接信息管理部13保持无线通信终端与AP1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信息。具体地说,按每个频带保持用于将无线信号加解密的密钥信息。在以下的例子中,作为保持有5GHz带(第1频带)的密钥信息和2.4GHz带(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的密钥信息来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1频带作为5GHz带、将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作为2.4GHz带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即,第1及第2频带只要是相互不同的频带即可。典型地,第1频带是比其他频带更高的频带且干扰较少的频带,但不限于此。此外,频带也可以存在3个以上。
连接信息发布部12将保持在连接信息管理部13中的连接信息(密钥信息)对新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发送。另外,发送的连接信息的选择方法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以下例示的方法。
例如,连接信息发布部12可以将保持在连接信息管理部13中的全部连接信息向无线通信终端发布,让无线通信终端选择使用哪个连接信息(即哪个频带)进行无线通信。此外,连接信息发布部12也可以仅发送与在WPS处理中使用的频带对应的连接信息。进而,在取得的设备信息中包含表示该无线通信终端所支持的1以上的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连接信息发布部12也可以仅发送与从该1以上的频带选择的1个频带对应的连接信息。
通信终端管理部9保持在与AP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各无线通信终端的信息。例如,将对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和当前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建立对应地保持。详细情况使用图13后述。
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7对新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服务集标识符(SSID)。作为服务集标识符的分配方法,例如可以分配对每个无线通信终端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也可以分配对无线通信终端所属的每个类别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还可以分配对无线通信终端使用的每个信道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
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取得由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按每个无线通信终端判断包括通信的量或品质在内的通信状况。
作为通信的量的一例,可以举出无线信号的通信量。此外,作为通信的品质的一例,可以举出无线信号中包含的优先级,更具体地说,IP头中包含的ToS(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或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ServCode Point)等。
进而,也可以是,在接收到表示开始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执行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状况超过阈值,在接收到表示结束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结束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状况从超过阈值的状态变化为阈值以下的状态。
频率控制部8执行根据通信状态等对与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进行切换的处理。例如,在由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为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被分配了不同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的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具体地说,通过变更保持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的服务集标识符和频带的对应关系,能够切换与被分配了该服务集标识符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
接着,使用图3及图4说明从STA2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的AP1的动作。图3是表示连接信息发布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4是连接信息发布处理中的AP1与STA2之间的顺序图。另外,从STA3~5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动作。
首先,AP1从用户接受表示在与STA2之间开始WPS的指示(S101)。具体地说,通过按下AP1及STA2的分别设置的按钮(WPS开始按钮),STA2对AP1发送通信开始要求信号(Probe Request)。
该处理是STA2搜索成为通信对象的AP1的处理,相当于图4的步骤1。具体地说,STA2对5GHz带的全部信道及2.4GHz带的全部信道发送通信开始要求信号。
另一方面,AP1接收从STA2以5GHz带发送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中的、AP1所使用的信道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并向STA2发送通信开始响应信号(Probe Response)。同样地,AP1接收从STA2以2.4GHz带发送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中的、AP1所使用的信道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并向STA2发送通信开始响应信号。另外,对应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和通信开始响应信号使用同一频带及同一信道收发。
在此,将设于AP1的WPS开始按钮按下的情况下,AP1发送建立了表示WPS开始按钮被按下的PBC标志的通信开始响应信号。另一方面,STA2将作为建立了PBC标志的通信开始响应信号的发送源的AP1判定为通信对象,在与AP1之间执行图4的步骤2。
在图4的步骤2中,在AP1和STA2之间收发以EAPOL(基于局域网的扩展认证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over LAN)为基准的消息。在此,省略EAPOL整体的详细说明,主要说明与本发明关系较大的部分。
AP1的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通过与STA2交换为了发布连接信息所需的设备信息(S102),取得STA2的设备信息(S102)。取得的设备信息如图13所示,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分别针对各STA2~5保持。具体地说,STA2将本终端的各种信息包含在图4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M1消息)中并向AP1发送。图5及图6是表示设备信息发送信号的数据构造的图。另外,也可以不是M1消息,只要是从STA发送的消息即可。
在该设备信息发送信号中,例如包括对各设备唯一地分配的uuid(通用唯一识别符: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设备种类(PrimaryDevi ce Type)等。设备种类例如如图6所示,通过“计算机”、“显示器”、“多媒体设备”等类别(Category)与“电视机”、“PVR(个人录像机:Personal视频Recorder)”等将类别细化后的副类别(Sub Category)的组合来确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以往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中加入新的项目(图5的“新字段”),在该项目中设定“类别”、“对应频带”、“期望频带”等信息。但是,这些项目不是必须的,可以省略。
作为类别的具体例,有“语音”、“视频”、“尽力服务”、“背景”等。在对应频带中设定有用于确定STA2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1以上的频带(2.4GHz带/5GHz带)的信息。在期望频带中设定有用于确定STA2想要在与AP1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2.4GHz带/5GHz带)的信息。
取得这些STA2的设备信息后,AP1的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执行基于WPS的标准的预定的密钥交换(S103)。在此交换的密钥是用于将S105中发布的连接信息加解密的临时密钥,用于将实际的无线信号加解密的密钥包含在连接信息中。
预定的密钥交换正常结束(S103:是)后,AP1的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7对STA2发行服务集标识符,并登录到连接信息管理部13中(S104)。另外,实施方式1中的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7对各STA2~5分配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此外,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与由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取得的STA2的设备信息建立对应,并保持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
然后,AP1的连接信息发布部12对STA2发布用于与AP1连接的连接信息和对STA2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S105)。具体地说,AP1将包含服务集标识符的连接信息包含在图4的连接信息发布信号(M8消息)中并向STA2发送。通过采用该方法,能够对每个STA2~5分配不同的服务集标识符。
在此,AP1对作为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发送源的STA2~STA5分配5GHz带或2.4GHz带的信道(动作频率),并发布与分配的信道对应的连接信息。具体地说,AP1基于从STA2~STA5分别接收的对应频率信息(以下说明的“对应频带”、“期望频带”、“设备种类”及“类别”与此对应)来分配信道。以下,参照图7A~图12详细说明由AP1进行的信道的分配处理。
作为第1分配方法,AP1可以基于从STA2~STA5分别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所包含的“对应频带”来分配信道。另外,对应频带是设定该无线通信终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1以上的频带的项目。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终端向对应频带设定自装置所对应的全部频带。
例如,图7A是表示从STA2~STA5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所包含的对应频带的一例的图。在图7A中,“1”表示与该频带对应,“0”表示不与该频带对应。此外,由粗框围出的栏表示对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信道所属的频带。
如图7A所示,AP1对与2.4GHz带及5GHz带的双方对应的STA2及STA3分配5GHz带的信道。此外,AP1对仅与5GHz带对应的STA4分配5GHz带的信道。此外,AP1对仅与2.4GHz带对应的STA5分配2.4GHz带的信道。即,在图7A的例中,对与5GHz带对应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5GHz带的信道,对不与5GHz带对应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2.4GHz带的信道。
此外,作为第2分配方法,AP1可以基于从STA2~5分别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中包含的“期望频带”来分配信道。另外,期望频带是设定该无线通信终端在与AP1的无线通信中想要使用的频带的项目。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预先决定的频带设定到期望频带中,也可以将接收状况(后述的接收功率或干扰状态等)最好的频带设定到期望频带中。
例如,图7B是表示从STA2~STA5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中包含的期望频带的一例的图。在图7A中,“1”表示期望该频带的使用。此外,由粗框围成的栏表示对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信道的频带。
如图7B所示,AP1对期望5GHz带的STA2~STA4分配5GHz带的信道。另一方面,AP1对期望2.4GHz带的信道的STA5分配2.4GHz带的信道。即,在图7B的例中,分配无线通信终端所期望的频带的信道。
此外,作为第3分配方法,AP1可以基于从STA2~5分别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中包含的“设备种类(图6的类别及副类别的组合)”来分配信道。这种情况下,AP1需要预先保持图8A所示的变换表。该变换表可以固定地保持,也可以以能够由用户变更的方式保持。图8A所示的变换表将无线通信终端的设备种类和对该设备种类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信道的频带建立对应地保持。
并且,如图8B所示,AP1对类别为“计算机”且副类别为“PC”的STA2分配2.4GHz带的信道。同样地,AP1从图8A取得与STA3~STA5的设备种类对应的频带,并将取得的频带的信道分别分配给STA3~STA5。
此外,作为第4分配方法,AP1可以基于从STA2~5分别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中包含的“类别”来分配信道。这种情况下,AP1需要预先保持图9A所示的变换表。图9A所示的变换表将无线通信终端的类别和对该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信道的频带建立对应地保持。该变换表可以固定地保持,也可以以能够由用户变更的方式保持。
并且,如图9B所示,AP1对类别为“尽力服务”的STA2分配2.4GHz带的信道。同样地,AP1从图9A取得与STA3~STA5的类别对应的频带,将取得的频带的信道分别分配给STA3~STA5。
此外,作为第1分配方法的变形例,AP1也可以从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取得各无线通信终端的对应频带。参照图10A及图10B,说明从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取得STA2~STA5的对应频带的方法。
如上所述,STA2向对应的频带的全部信道发送通信开始要求信号。此外,在STA2发送的全部通信开始要求信号中设定有同一MAC地址(MAC‑A)。对于STA3~STA5也同样。
并且,如图10A及图10B所示,AP1根据MAC地址中设定有MAC‑A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被2.4GHz带及5GHz带的双方接收这一情况,判断为STA2与2.4GHz带及5GHz带的双方对应。对于STA3及STA4也同样。另一方面,AP1根据MAC地址中设定有MAC‑D的信开始要求信号仅被2.4GHz带接收这一情况,判断为STA5仅与2.4GHz带对应。
这样,利用通信开始要求信号来掌握各无线通信终端的对应频带,从而发挥不必像第1分配方法那样在设备信息发送信号中追加新的项目的效果。
此外,AP1除了第1分配方法的变形例之外,还可以考虑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的大小,来分配信道。另外,“接收功率(dBm)”是能够由AP1的无线通信接口11测定的值,例如RSSI(接收信号强度标识符:Receive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等与此对应。
具体地说,AP1如图11所示,在AP动作的每个频带的信道中,测定从STA2~STA5分别接收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接收功率。另外,RSSI随着AP1和各无线通信终端的位置关系而变动,所以需要对全部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单独地测定接收功率。在图11中,“1”表示以该频率接收到通信开始要求信号。此外,由粗框围成的栏表示对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信道的频带。
并且,AP1对与多个频带对应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功率最大的频带的信道。即,如图11所示,AP1对与2.4GHz带及5GHz带的双方对应的STA2分配接收功率大的5GHz带的信道。同样地,AP1对与2.4GHz带及5GHz带的双方对应的STA3分配接收功率大的2.4GHz带的信道。另一方面,AP1对仅与2.4GHz带及5GHz带的一方对应的STA4及STA5,与接收功率的大小无关地分配对应的频带的信道。
这样,通过分配对应频带中的接收功率较大的频带的信道,能够根据通信环境选择适当的频带。另外,在此说明了将第1分配方法的变形例和接收功率组合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将第1分配方法、第3分配方法、或者第4分配方法和接收功率组合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AP1除了第1分配方法的变形例之外,也可以考虑各频带的干扰状态而分配信道。另外,“干扰状态”是能够由AP1的无线通信接口11测定的值,例如能够通过在AP动作的每个频带的信道中接收的信号(包)的PER(Packet Error Ratio)来测定。此外,PER例如能够基于假信号(glitch)或PLCP(物理层会聚协议: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头的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等来计算。
具体地说,AP1如图12所示,从STA2~STA5分别接收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并测定各频带的干扰状态。即,AP1在以2.4GHz带接收的包的PER为预先决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干扰状态差(干扰频繁地发生/在图12中记为“高”)。另一方面,AP1在以5GHz带接收的包的PER低于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干扰状态好(干扰几乎不发生/在图12中记为“低”)。另外,干扰状态与前述的接收功率不同,通过以各频带发送的任意的信号来测定即可。此外,每个频带的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对每个频带单独设定。
并且,AP1对与多个频带对应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干扰状态低于阈值的频带的信道。即,如图12所示,AP1对与2.4GHz带及5GHz带的双方对应的STA2及STA3,分配干扰状态低于阈值的5GHz带的信道。另一方面,AP1对仅与2.4GHz带及5GHz带的一方对应的STA4及STA5,与干扰状态无关地分配对应的频带的信道。
这样,通过分配干扰状态低的频带的信道,能够根据通信环境来选择适当的频带的信道。另外,在此说明了将第1分配方法的变形例和干扰状态组合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将第1分配方法、第3分配方法、或者第4分配方法和干扰状态组合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将接收功率和干扰状态组合。
图1所示的STA2~5全部与AP1连接的情况下,由AP1的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通信终端信息例如如图13所示。另外,图13所示的“MAC”是用于分别识别STA2~5的信息,例如能够使用MAC地址。“设备种类”是从各STA2~5取得的设备信息所包含的信息(在该例中为图6的副类别),表示各STA2~5的种类(电视机、PVR、PC等)。“类别”表示在各STA2~5所执行的应用中对无线通信要求的实时性(视频、尽力服务等)。“服务集标识符”是由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7对STA2~5分别发行的服务集标识符。“频带”是在当前与STA2~5的无线通信中分别使用的频带(5GHz带/2.4GHz带)。“信道”是在当前与STA2~5的无线通信中分别使用的信道。在图13中,“36”表示36信道,“1”表示1信道。
“5GHz标志”表示是否有STA2~5分别以5GHz带与AP1进行无线通信的实际履历(有的情况下为1,没有的情况下为0)。“旧频带”表示在“频带”中示出的频带的紧前使用的频带。另外,图13表示STA2~5与AP1刚连接之后的状态,在“旧频带”中不登录信息。
参照图13,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作为STA2的通信终端信息,在MAC中登录“MAC‑A”,在设备种类中登录“电视机”,在类别中登录“视频”,在服务集标识符中登录“SSID‑A”,在频带中登录“5GHz”,在信道中登录“36”,在5GHz标志中登录“1”,在旧频带中登录“-(未登录)”。
此外,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作为STA3的通信终端信息,在MAC中登录“MAC‑B”,在设备种类中登录“PVR”,在类别中登录“视频”,在服务集标识符中登录“SSID‑B”,在频带中登录“5GHz”,在信道中登录“36”,在5GHz标志中登录“1”,在旧频带中登录“-”。
此外,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作为STA4的通信终端信息,在MAC中登录“MAC‑C”,在设备种类中登录“PC”,在类别中登录“尽力服务”,在服务集标识符中登录“SSID‑C”,在频带中登录“5GHz”,在信道中登录“36”,在5GHz标志中登录“1”,在旧频带中登录“-”。
此外,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作为STA5的通信终端信息,在MAC中登录“MAC‑D”,在设备种类中登录“PVR”,在类别中登录“视频”,在服务集标识符中登录“SSID‑D”,在频带中登录“2.4GHz”,在信道中登录“1”,在5GHz标志中登录“0”,在旧频带中登录“-”。另外,STA5不与5GHz带对应,所以动作频率为2.4GHz带。
另外,AP1通过参照图13所示的设备种类或类别,判断在各STA2~5所执行的应用中对无线通信要求的实时性。另外,设备种类及类别都是表示无线通信终端的种类的信息。
例如,AP1判断为,设备信息为“电视机”或“PVR”的STA2、3、5所执行的应用与属于“PC”的STA4相比,对无线通信要求更高的实时性。例如,在图8A所示的变换表中,能够判断为,与5GHz带建立了对应的设备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所执行的应用和与2.4GHz带建立了对应的设备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所执行的应用相比,对无线通信要求更高的实时性。
此外,AP1判断为,属于“视频”类别的STA2、3、5所执行的应用和属于“尽力服务”的STA4所执行的应用相比,对无线通信要求更高的实时性。例如,能够判断为,在图9A所示的变换表中,与5GHz带建立了对应的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所执行的应用和与2.4GHz带建立了对应的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所执行的应用相比,对无线通信要求更高的实时性。
另外,关于设备种类及类别,当然不限于上述例子,可以是任何识别信息。此外,关于类别,可以基于来自STA2的设备种类等,由AP1独自进行类别划分。例如,从STA2取得的设备种类(图6的副类别)为“电视机”或“PVR”的情况下,大多执行需要实时性的应用,所以AP1可以将STA2的类别判断为“视频”。在此,使类别与WiFi规定的接入类别(语音、视频、尽力服务、背景)一致,但也可以是其他。
接着,使用图14的流程图说明使各STA2~5的动作频率移动的情况的AP1的动作。在此,例如设想STA2开始来自因特网的VoD视听。
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将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2~5中的、视频类别的STA2、3、5的通信量作为检测对象,常时进行监视。具体地说,检测由AP1接收的帧中的、对发送源MAC地址或发送目的地MAC地址的某一个设定有“MAC‑A”、“MAC‑B”或“MAC‑D”的帧的通信量。
STA2开始VoD,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例如检测到STA2正在进行超过5Mbps(阈值)的速度的通信(S201)。在此,将STA2超过5Mbps的通信作为开始,说明以后的处理。
另外,在S201中将阈值设为5Mbps,但是具体的值不限于此,根据网络的通信能力和执行的应用的种类等设定适当的值即可。此外,只要该阈值能够判断出相应的STA2正在执行应用,既可以是速度也可以是通信量。
接着,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该通信是否以5GHz带执行(S202)。是5GHz带的情况下(S202:是),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基于通信终端管理部9所保持的通信终端信息,对频率控制部8发出指示,使STA2以外的STA3~5中的分配有5GHz带的STA2、3移动到2.4GHz带。更具体地说,在使用5GHz带进行无线通信的STA2~4中,使分配有与对STA2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A)不同的服务集标识符的STA3、4的动作频率移动到2.4GHz带。
另外,在此指定STA3、4所动作的新的频带,但是信道可以任意决定。例如,可以指定空闲的信道,或是已经连接的STA5所使用的信道。
然后,由AP1的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通信终端信息如图15那样被更新。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具体地说,将分配有与SSID‑A不同的SSID‑B及SSID‑C、并以5GHz带动作的STA3、4的通信终端信息的频带从“5GHz”变更为“2.4GHz”。这种情况下,STA3、4在2.4GHz带中,以使用与STA5相同的信道的方式分配,将通信终端信息的信道从“36”变更为“1”。
参照图15,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2的通信终端信息的旧频带从“-”更新为“5GHz”。此外,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3的通信终端信息的频带从“5GHz”更新为“2.4GHz”,信道从“36”更新为“1”,旧频带从“-”更新为“5GHz”。此外,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4的通信终端信息的频带从“5GHz”更新为“2.4GHz”,信道从“36”更新为“1”,旧频带从“-”更新为“5GHz”。此外,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5的通信终端信息的旧频带从“-”更新为“2.4GHz”。
将与通信终端管理部9所保持的SSID‑B及SSID‑C建立了对应的频带的值变更后,无线通信接口11使用新的频带(即2.4GHz带)发送包含SSID‑B及SSID‑C的信标信号。
另一方面,STA3及STA4在此以后即使以5GHz带对信标信号进行监视,也无法接收包含对自己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的信标信号。于是,STA3、4开始漫游。进行漫游时,能够以2.4GHz带检测包含自身的服务集标识符的信标信号,所以STA3、4以2.4GHz带与AP1重新连接。
通过由AP1采用上述方法,在STA2执行需要实时性的应用时,未执行应用的STA3、4及执行不需要实时性的应用的STA5移动到2.4GHz带。结果,STA2的频带不会被压迫,能够执行应用。
接着,为了说明S204以后的动作,如图15所示,设想移动到2.4GHz带的STA3执行需要实时性的应用的情况。
若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检测到视频类别的STA3以超过5Mbps的速度进行无线通信(S201:是),则判断STA3是以5GHz带动作还是使用2.4GHz带进行无线通信(S202)。在该例中,STA3使用2.4GHz带进行无线通信(S202:是)。
接着,AP1的频率控制部8确认STA3的5GHz标志,确认是否存在以5GHz带与AP1连接的履历(S204)。STA3有以5GHz带与AP1连接的履历(Flg为1),所以判断为具有能够与5GHz带连接的要素(S204:是)。然后,频率控制部8将对STA3分配的动作频率从2.4GHz带变更为5GHz带(S205)。
接着,AP1的频率控制部8使用5GHz带进行无线通信,使分配有与对STA3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B)不同的服务集标识符的STA2移动到2.4GHz带(S203)。具体的处理的内容已经说明,因此省略。
在此,频率控制部8也可以进一步使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STA2的通信状况,根据其判断结果,决定是否使STA2从5GHz带向2.4GHz带移动。例如,在STA2继续执行需要实时性的应用(即,以超过5Mbps的速度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向2.4GHz带的移动。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防止由于由1个无线通信终端开始执行需要实时性的应用而妨碍正在执行需要实时性的应用的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处理。
另一方面,STA3没有以5GHz带连接的履历的情况下(S204:否),判断为STA3不具有与5GHz带连接的功能,不进行服务集标识符的移动。或者,也可以省略S204的处理,无论5GHz标志的值如何,都尝试5GHz带的通信。由此,虽然安装有以5GHz带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但实际上没有进行过5GHz带下的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也能够移动到5GHz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也可以是,由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检测到STA2的包通信量从超过阈值的状态变化为阈值以下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移动的SSID‑B及SSID‑C的动作频率回到5GHz带。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即使是移动到2.4GHz带的STA3、4,在执行不需要实时性的应用时,也能够回到5GHz带。因此,能够受干扰影响较少地执行应用。此外,上述处理利用STA2~4的漫游功能,所以仅在AP1侧安装本功能就能够实现。因此,容易执行从现有装置的置换。
(实施方式2)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AP1的服务集标识符的分配方法。具体地说,在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7中,在实施方式1中对各STA2~5分配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而在实施方式2中对各STA2~5所属的每个类别分配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1的共通点的详细说明,重点说明不同点。
AP1与实施方式1同样,首先使STA2开始WPS等(S101),取得STA2的设备信息(S102)。在该设备信息中,例如包含对各STA2~5唯一分配得到的uuid、设备种类或类别等。
例如,作为设备种类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电视机”、“PVR”、“PC”等。作为类别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视频”、“尽力服务”等。另外,关于设备种类及类别,可以是任何识别信息。
此外,关于类别,可以基于来自STA2的信息来由AP1进行类别划分。例如,STA2的设备种类为“电视机”、“PVR”的情况下,大多执行需要实时性的应用,所以可以将AP1为STA2的类别判断为“视频”。在此,使类别与WiFi所规定的接入类别(语音、视频、尽力服务、背景)一致,但也可以是其他。
取得这些STA2的设备信息后,执行基于WPS的标准的密钥交换(S103)。预定的密钥交换结束后,AP1的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7对STA2发行每个类别不同的服务集标识符,并登录到连接信息管理部13中(S104)。然后,对STA2发布用于与AP1连接的连接信息(S105)。通过采用该方法,能够分配每个类别不同的服务集标识符。
即,在图3的S104中,在实施方式1中对STA2~5分别分配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而在实施方式2中对各STA2~5所属的每个类别分配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图3的其他处理(S101~S103、S105)与实施方式1是共通的。
图1所示的STA2~5全部与AP1连接的情况下,由AP1的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通信终端信息如图16所示。
参照图16,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作为STA2的通信终端信息,在MAC中登录“MAC‑A”,在设备种类中登录“电视机”,在类别中登录“视频”,在服务集标识符中登录“SSID‑A”,在频带中登录“5GHz”,在5GHz标志中登录“1”,在旧频带中登录“-”。
此外,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作为STA3的通信终端信息,在MAC中登录“MAC‑B”,在设备种类中登录“PVR”,在类别中登录“视频”,在服务集标识符中登录“SSID‑A”,在频带中登录“5GHz”,在信道中登录“36”,在5GHz标志中登录“1”,在旧频带中登录“-”。
此外,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作为STA4的通信终端信息,在MAC中登录“MAC‑C”,在设备种类中登录“PC”,在类别中登录“尽力服务”,在服务集标识符中登录“SSID‑C”,在频带中登录“5GHz”,在信道中登录“36”,在5GHz标志中登录“1”,在旧频带中登录“-”。
此外,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作为STA5的通信终端信息,在MAC中登录“MAC‑D”,在设备种类中登录“PVR”,在类别中登录“视频”,在服务集标识符中登录“SSID‑B”,在频带中登录“2.4GHz”,在信道中登录“1”,在5GHz标志中登录“0”,在旧频带中登录“-”。另外,STA5不与5GHz带对应,所以动作频率(频带)为2.4GHz带。因此,虽然STA5的类别为“视频”,但不分配与STA2、3相同的“SSID‑A”,而分配“SSID‑B”。
接着,使用图17的流程图说明使动作频率移动的情况的AP1的动作。在此,例如设想STA2开始来自因特网的VoD视听。
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将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2~5中的、视频类别的STA2、3、5的通信量作为检测对象,常时进行监视(S301)。
STA2开始VoD后,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例如检测到STA2正在进行超过5Mbps(阈值)的速度的通信(S301:是)。另外,该阈值可以是速度,也可以是通信量,只要能够判断出相应的STA2正在执行应用即可。
接着,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该通信是否以5GHz带执行(S302)。是5GHz带的情况下(S302:是),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根据通信终端管理部9的通信终端信息而对频率控制部8发出指示,以将STA2以外的类别的STA4所使用的频带从5GHz带切换到2.4GHz带。另外,在此指定频带,但是信道可以任意决定。例如,可以指定空闲的信道,也可以是已经连接的其他STA5所存在的信道。
本实施方式2的情况下,具体地说,将对STA4分配并以5GHz带动作的SSID‑C变更为以2.4GHz带动作。即,将与STA4的SSID‑C对应的频带从“5GHz带”变更为“2.4GHz带”。由此,由AP1的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通信终端信息如图18那样被更新。
参照图18,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2的通信终端信息的旧频带从“-”更新为“5GHz带”。此外,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3的通信终端信息的旧频带“-”更新为“5GHz带”。此外,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4的通信终端信息的频带从“5GHz带”更新为“2.4GHz带”,信道从“36”更新为“1”,旧频带从“-”更新为“5GHz带”。此外,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5的通信终端信息的旧频带从“-”更新为“2.4GHz带”。
在此以后,STA4无法以5GHz接收包含STA‑C的信标信号,所以开始漫游。进行漫游时,能够以2.4GHz带检测包含SSID‑C的信标信号,所以STA4以2.4GHz带与AP1重新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不再检测到STA2的某一定量的包通信量的情况下,可以使移动的SSID‑C的动作频率从“2.4GHz带”回到“5GHz带”。
通过由AP1采用上述那样的方法,能够将执行需要实时性的应用的STA2、3、5以类别划分,所以能够将无线LAN的频带区分使用。结果,能够减少由频带压迫引起的影像的失真或导致速度降低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利用STA2~5的漫游功能,导入的门槛较低即可。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1相比,判断视频类别的STA2、3、5是否执行了需要实时性的应用的具体方法不同。具体地说,在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中,在实施方式1中判断无线通信的量是否超过阈值,而在实施方式3中判断通信数据的优先级是否超过阈值。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1的共通点的详细说明,重点说明不同点。
在实施方式3中,详细记载由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STA2执行了需要实时性的应用的具体处理。其他AP1的处理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参照图20,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将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2~5中的、视频类别的STA2、3、5的通信包的优先级作为检测对象,常时进行监视。
作为检测对象的例子,有图19所示的表示IP包的优先级的1)ToS(Typeof Service)字段、或者2)DSCP字段。这些是表现IP包的优先级的字段,若为ToS,则能够表现8种优先级。将由WiFi等规定的视频流的优先级作为5表现。
STA2开始VoD后,对在发送目的地地址中设定有STA2的IP地址的包的IP头的ToS字段附加优先级。然后,检测该优先级是否为某规定(例如5以上)以上(S401)。关于该优先级的规定,也可以不是5以上,只要符合系统和标准即可。只要能够判断出相应的STA2正在执行应用即可。
然后,进行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处理,变更通信终端管理部9的服务集标识符和动作频率的对应关系,使执行了实时性较高的应用的STA2以5GHz带动作,使其以外的STA3~5以2.4GHz带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一定期间内未检测到附加有优先级的STA2的包的情况下,可以使移动的SSID‑B和SSID‑C的动作频率从“2.4GHz带”回到“5GHz带”。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和实施方式2相比,判断视频类别的STA2、3、5是否执行了需要实时性的应用的具体方法不同。具体地说,在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中,在实施方式2中判断无线通信的量是否超过阈值,而在实施方式4中判断通信数据的优先级是否超过阈值。以下,省略与实施方式2的共通点的详细说明,重点说明不同点。
在实施方式4中,详细记载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STA2执行了需要实时性的应用的具体处理。其他AP1的处理动作与实施方式2相同。
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将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STA2~5中的、视频类别的STA2、3、5的通信包的优先级作为检测对象,常时进行监视。
作为检测对象的例子,有图19所示的表示IP包的优先级的1)ToS(Typeof Service)字段,或2)DSCP字段。这些是表现IP包的优先级的字段,若为ToS,则能够表现8种优先级。由WiFi等规定的视频流的优先级作为5表现。
STA2开始VoD后,对在发送目的地地址中设定有STA2的IP地址的包的IP头的ToS字段附加优先级。然后,检测该优先级是否为规定(例如5以上)以上(S401)。关于该优先级的规定,也可以不是5以上,只要符合系统和标准即可。只要能够判断出相应的STA2正在执行应用即可。
然后,进行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处理,变更通信终端管理部9的服务集标识符和频带的对应关系,使与执行了实时性较高的应用的STA2及与STA2属于相同类别的STA3以5GHz带动作,使其以外的STA4、5以2.4GHz带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在一定期间内未检测到附加有优先级的STA2的包的情况下,可以使移动后的SSID‑C的动作频率从“2.4GHz带”回到“5GHz带”。
(实施方式5)
接下来说明实施方式5。首先,使用图22说明无线通信终端(STA)2的构成。实施方式5中的STA2具备:无线通信接口14、应用控制部15、应用判断部16、应用信息通知部17、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8和连接信息管理部19。
无线通信接口14是用于在与AP1之间收发无线信号的接口。即,将由应用信息通知部17及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8等生成的数据作为无线信号发送给AP1。此外,根据从AP1接收的无线信号生成数据,并向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8等通知。此外,无线通信接口11接收每隔预定的时间间隔从AP1发送的信标信号。
应用控制部15执行需要与AP1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例如,从内容服务器等对影像数据播放进行流再现的应用等与此相当。应用判断部16判断由应用控制部15执行的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应用信息通知部17对AP1通知应用判断部16的判断结果。具体地说,需要无线通信的实时性的应用开始的情况下,对AP1发送应用执行通知。另一方面,由应用控制部15执行的应用结束的情况下,对AP1发送应用结束通知。
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8在与AP1之间交换设备信息。即,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8将STA2的设备信息发送给AP1,并取得AP1的设备信息。连接信息管理部19保持无线通信终端用于与AP1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信息(密钥信息等)。
另外,从STA2接收到应用执行通知的AP1在与该STA2的无线通信中使用5GHz带,在与分配有与STA2不同的服务集标识符的其他STA3~5的无线通信中使用2.4GHz带。另一方面,从STA2接收到应用结束通知的AP1将STA3~5中的、通过应用执行通知切换的频带复原。
接着,使用图23的流程图说明实施方式5的STA2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5中,假定为STA2执行VoD。此外,与AP1连接的状态和实施方式1相同,是图13所示的通信终端信息被保存在AP1的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的状态。
STA2的应用判断部16判断是否正在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较高实时性的应用(例如通过VoD或DLNA进行的运动图像视听)(S601)。
然后,若由应用判断部16判断为需要较高的实时性(S601:是),则应用信息通知部17对AP1发送应用执行通知(S602)。另外,该通知方法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加到无线LAN的MAC帧的IE(Information Elements)中,也可以是IP层中的包。只要能够对AP1通知应用被执行即可。
接着,使用图24的流程图说明从STA2接收到应用执行通知的AP1的动作。
从STA2接收到应用执行通知(S701:是)后,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该通信是否以5GHz带执行(S702)。
是5GHz带的情况下(S702:是),AP1的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根据通信终端管理部9的通信终端信息,对频率控制部8发出指示,以使STA2以外的STA3、4将频带从“5GHz带”移动到“2.4GHz带”。另外,在此指定频带,但是信道可以任意决定。例如,可以指定空闲的信道,也可以是已经连接的STA5所存在的信道。
本实施方式5的情况下,具体地说,对于当前使用5GHz带进行无线通信且分配有与STA2不同的服务集标识符的STA3、4的通信终端信息,将与SSID‑B、SSID‑C对应的频带从“5GHz带”切换为“2.4GHz带”。
将与SSID‑B、SSID‑C对应的频带变更后,STA3、4无法以5GHz带接收包含自身的服务集标识符的信标信号,所以开始漫游。进行漫游时,能够以2.4GHz带检测包含自身的服务集标识符的信标信号,所以STA3、4以2.4GHz带与AP1重新连接。
接着,为了说明S204以后的动作,设想移动到2.4GHz带的STA3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较高实时性的应用的情况。
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从STA3接收应用执行通知(S701)。STA3以2.4GHz带动作,在S702中判断为是2.4GHz带(S702:否)。
接着,确认STA3的5GHz标志,确认是否以5GHz带连接(S704)。STA3有以5GHz带连接的履历(Flg为1),所以判断为具有能够以5GHz带连接的要素(S704:是),将对STA3分配的动作频率从“2.4GHz带”变更为“5GHz带”(S705)。在STA3没有以5GHz带连接的履历的情况下,判断为STA3不具有与5GHz带连接的要素(S704:否),不进行动作频率的变更。
此外,本实施方式5以实施方式1为基础记载,但是关于从STA2接收到应用执行通知之后的动作,也可以与实施方式2置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应用的执行结束的情况下,STA2对AP1发送应用结束通知。接收到该应用结束通知的AP1可以使接收到之前的应用开始通知时切换了动作频率的STA3、4的动作频率从“2.4GHz带”回到“5GHz带”。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能够与在无线通信中需要较高实时性的应用相连动,以适当的定时实现动作频率的切换。
(其他变形例)
另外,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下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上述各装置具体地说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硬盘单元、显示器单元、键盘、鼠标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RAM或硬盘单元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由此,各装置达成其功能。在此,计算机程序为了达成预定的功能,将表示对于计算机的指令的命令代码组合多个而构成。
构成上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由1个系统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系统LSI是将多个构成要素集成在1个芯片上而制造的超多功能LSI,具体地说,是包括微处理器、ROM、RAM等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RAM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由此,系统LSI达成其功能。
构成上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由可拆装于各装置的IC卡或单体的模块构成。IC卡或模块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IC卡或模块也可以包含上述超多功能LSI。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由此,IC卡或模块达成其功能。该IC或该模块也可以具有防篡改性。
本发明也可以是上述所示的方法。此外,也可以是由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还可以是由计算机程序构成的数字信号。
此外,本发明可以将计算机程序或数字信号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例如软盘、硬盘、CD‑ROM、MO、DVD、DVD‑ROM、DVD‑RAM、BD(Blu‑rayDisc)、半导体存储器等。此外,也可以是这些记录介质所记录的数字信号。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将计算机程序或数字信号经由电子通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传输。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具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存储器存储上述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
此外,也可以通过将程序或数字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并移送,或者将程序或数字信号经由网络等移送,由独立的其他计算机系统实施。
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分别组合。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在与本发明相同的范围内或均等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正和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接入点终端及无线通信终端在根据应用来切换动作频率的无线LAN网络中是有用的。
标记说明
1接入点终端
2、3、4、5无线通信终端
6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
7服务集标识符(SSID)发行管理部
8频率控制部
9通信终端管理部
10、18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
11、14无线通信接口
12连接信息发布部
13、19连接信息管理部
15应用控制部
16应用判断部
17应用信息通知部

接入点终端、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接入点终端、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接入点终端、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入点终端、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入点终端、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482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27 C N 1 0 2 9 4 8 2 4 0 A *CN102948240A* (21)申请号 201180029392.9 (22)申请日 2011.06.21 2010-141045 2010.06.21 JP H04W 72/10(2006.01) H04W 72/04(2006.01) H04W 84/12(2006.01) (71)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地址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荒新伸彦 田中治 山田丰士 名越方彦 汐月昭彦 山崎聪 (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

2、02 代理人陈萍 高迪 (54) 发明名称 接入点终端、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方法、程序及集成电路 (57) 摘要 接入点终端(1)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 (6),通过取得由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 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判断一个无线通信终 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8),在由通信终 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为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 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一个 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 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 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12.14。

3、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1/003531 2011.06.21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161950 JA 2011.12.2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2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9 页 附图 24 页 1/4页 2 1.一种接入点终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 通信,具备: 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 线信号,从而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 频率控制。

4、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 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 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 频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点终端, 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该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针对要求 开始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对每个无线通信终端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点终端, 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该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针对要求 开始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对该无线通信终端所属的每个类别。

5、唯一的服务集 标识符。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终端, 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通信终端管理部,该通信终端管理部针对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 端,分别将分配给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与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当 前使用的频带内的信道建立对应并保持; 所述频率控制部通过变更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所保持的服务集标识符与信道的对应 关系,切换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入点终端, 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还针对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保持在当前使用的频带的紧 前使用的频带; 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从超过所述 阈值的状。

6、态变化为所述阈值以下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频率控制部将由所述通信终端管理 部管理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当前使用的频带为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且紧前 使用的频带为所述第1频带的无线通信终端切换到所述第1频带。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终端, 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将属于对无线通信要求实时性的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 分别收发的无线信号的通信量作为所述通信状况来判断; 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 信号的通信量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频率控制部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 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

7、无线通信终端以外 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终端, 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收发包含表示该信号的优先级的信息的无线信号; 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将属于对无线通信要求实时性的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 分别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优先级作为所述通信状况来判断;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48240 A 2/4页 3 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 信号的优先级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频率控制部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 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

8、线 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终端, 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在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开始执行在无线通 信中需要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执行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一个无线通信 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所述阈值。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入点终端, 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在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结束执行在无线通 信中需要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结束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该一个无线通信 终端的通信状况从超过所述阈值的状态变化为所述阈值以下的状态。 10.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

9、进行无线通信 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备: 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 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 及 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 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 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 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 所述应用信息通知部还在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结束的情况下,将应用结 束通知发送给所述。

10、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通过所述应用执行通 知切换了频带的无线通信终端的频带复原。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 通信终端和接入点终端, 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备: 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 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 及 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 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 所述接入点终端具备: 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通过接收所述应用执行通知,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 信。

11、状况;以及 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 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 与不同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在所述第1频带以外使用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48240 A 3/4页 4 频带。 1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 无线通信,包括: 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通过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 发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 频率控制步骤,在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中判断为所述一个。

12、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 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 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 的频带。 1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所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应用控制步骤,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 应用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应用控制步骤中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 性;以及 应用信息通知步骤,在所述应用判断步骤中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 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

13、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 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 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15.一种程序,使计算机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 无线通信,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通过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 发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 频率控制步骤,在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中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 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 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

14、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 的频带。 16.一种程序,使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 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程序使所述一个 无线通信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应用控制步骤,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 应用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应用控制步骤中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 性;以及 应用信息通知步骤,在所述应用判断步骤中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 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 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

15、终端的无线通 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17.一种集成电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 通信,具备: 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48240 A 4/4页 5 线信号,从而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 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 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 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 频带。 18.一种集成电路,搭载于。

16、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备: 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 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 及 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 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 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 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48240 A 1/19页 6 接入点终端、 无线通信终端、 无。

17、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方法、 程序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进行无线通信中的频带的有效利用的信息处 理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与无线LAN对应的设备被大量商品化,能够简单、方便地利用各种应用。 此外,已知如下情况:随着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802.11n的出现,能够更高速地进行稳定的无线通信,所以能够执行例如利用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的、家庭内的高画质运动图像的流传输(streaming)。 0003 但是。

18、,随着无线LAN设备的增加,无线LAN设备所能够使用的无线的频带被压迫, 有时用户无法适宜地执行服务。此外,2.4GHz带是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al)波 段,所以由于各种设备使用而发生电波干扰的问题也较多。 0004 因此,通常运动图像等实时性较高的无线信号使用干扰较少的5GHz带。相反,内 容的下载或WEB浏览等在2.4GHz带中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由于干扰较少而将全部终端 以5GHz带连接,则发生5GHz带的频带的压迫,从而本末倒置。因此,优选为根据要求的无 线通信的实时性,以2.4GHz带和5GHz带将动作频率区分使用。 0005 作为将这些无线频带有效。

19、利用的技术,例如已知如下的利用无线LAN的无线IP电 话服务的线路捕捉方法:如图25所示,对与服务集标识符(SSID)连接的无线IP电话机进 行统一管理,将通信量限制为对接入点所具备的多个服务集标识符的每一个设定的阈值以 下,从而对无线频带进行控制(参照专利文献1)。 0006 在先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特开2007-214657号公报 0009 发明的概要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构成的线路捕捉方法中的无线LAN频带的有效利用中,将通 信量本身对全部终端同样地限制。因此,对不需要频带的终端赋予不需要的频带,而无法对 需要频带的终。

20、端适当地赋予频带。此外,无线频带通常无法定量地操作,所以通信量的限制 未必有效。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点终端,不对 通信量进行控制,通过使终端向适当的动作频率移动,实现无线频带的高效化。 0013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手段 0014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接入点终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信 说 明 书CN 102948240 A 2/19页 7 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 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从而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 况;以及频率控制部,在。

21、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 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 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 的频带。 0015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对无线通信中要求较高的实时性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第 1频带,对其他终端分配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所以能够根据用途来适当且有效地分配频 带。 0016 作为一个方式,也可以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对于要 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对每个无线通信终端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由 此,在通信状况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能够使一。

22、个无线通信终端占有第1频带。 0017 作为其他方式,也可以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服务集标识符发行管理部,对于要 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分配对该无线通信终端所属的每个类别唯一的服务 集标识符。由此,属于特定类别的全部无线通信终端能够使用第1频带进行无线通信。 0018 此外,也可以是,该接入点终端还具备通信终端管理部,针对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 端,分别将分配给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与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当 前使用的频带内的信道建立对应并保持。并且,也可以是,所述频率控制部通过变更所述通 信终端管理部所保持的服务集标识符与信道的对应关系,切换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 通。

23、信中使用的频带。 0019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针对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分别保持在当 前使用的频带的紧前使用的频带。并且,也可以是,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 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从超过所述阈值的状态变化为所述阈值以下的状态的情 况下,所述频率控制部将由所述通信终端管理部管理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当前 使用的频带为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且紧前使用的频带为所述第1频带的无线通信终端 切换到所述第1频带。 0020 作为一个方式,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将属于对无线通信要求实时 性的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分别收发的无线信号的通信量作为所述通信状况来判断。

24、。并 且,也可以是,所述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 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的通信量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属于所述特定 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 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0021 作为其他方式,也可以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在收发包含表示该信号的优先级的 信息的无线信号的情况下,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将属于对无线通信要求实时性的特定 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分别收发的无线信号的优先级作为所述通信状况来判断。并且,所述 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属于所。

25、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 的无线信号的优先级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 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属于所述特定类别的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 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说 明 书CN 102948240 A 3/19页 8 0022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在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表 示开始执行对无线通信要求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执行通知的情况下,判断 为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所述阈值。 0023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在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表 示结束执行对无线通信要。

26、求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结束通知的情况下,判断 为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从超过所述阈值的状态变化为所述阈值以下的状态。 0024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终端,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 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体地说,具备:应用控制 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 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 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 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

27、带,在与不同于该一 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0025 根据上述构成,在执行对无线通信要求较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定时,对一个无线 通信终端分配第1频带,对其他终端分配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所以能够根据用途来适当且 有效地分配频带。 0026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结束 的情况下,将应用结束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将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通 过所述应用执行通知切换了频带的无线通信终端的频带复原。 0027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进行无线 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和接。

28、入点终端。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 备:应用控制部,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 述应用控制部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 述应用判断部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 端。所述接入点终端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通过接收所述应用执行通知,判断所述一 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 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 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

29、信终端的无线通信 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0028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 通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具体地说,包括以下步骤: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通 过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一个无 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步骤,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判断为所述 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 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 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0029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无线通信方。

30、法,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 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所执行的方法。具体地说,包 括以下步骤:应用控制步骤,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 说 明 书CN 102948240 A 4/19页 9 步骤,判断所述应用控制步骤中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 息通知步骤,在所述应用判断步骤中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 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 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 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31、。 0030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程序,使计算机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多个无线通 信终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通 过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判断所述一个无 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以及频率控制步骤,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步骤判断为所述 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 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 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0031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程序,使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端进行无。

32、 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具体 地说,使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执行以下步骤:应用控制步骤,执行需要与所述接入点终端 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步骤,判断所述应用控制步骤中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 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步骤,在所述应用判断步骤中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 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 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 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0032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集成电路,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

33、与多个无线通信终 端分别进行无线通信。具体地说,具备: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取得由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终 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从而判断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 以及频率控制部,在由所述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 超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 在与所述一个无线通信终端以外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 频带。 0033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集成电路,搭载于使用多个频带中的某一个频带与接入点终 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一个无线通信终端。具体地说,具备:应用控制 部,执行需要。

34、与所述接入点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应用;应用判断部,判断由所述应用控制部 执行的所述应用所要求的无线通信的实时性;以及应用信息通知部,在由所述应用判断部 判断的实时性超过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应用执行通知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终端,从而使所 述接入点终端在与该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在与不同于该一 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所述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 0034 发明效果 0035 通过本发明,例如着眼于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较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无线通信 终端,能够进行如下控制:对该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电波干扰较少的第1频带(例如5GHz带) 等,所以能够提供适于无线通信终端。

35、的用途的无线LAN环境。 说 明 书CN 102948240 A 5/19页 10 附图说明 0036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0037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的功能框图。 0038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0039 图4是连接信息发布处理中的接入点终端和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顺序图。 0040 图5是表示设备信息发送信号的数据构造的图。 0041 图6是表示设备信息发送信号的“首要设备类型(Primary DeviceType)”的详情 的图。 0042 图7A是表示从各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所包含的对应。

36、频带的一 例的图。 0043 图7B是表示从各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的设备信息发送信号所包含的期望频带的一 例的图。 0044 图8A是表示将无线通信终端的设备种类和动作频率建立对应地保持的变换表的 一例的图。 0045 图8B是表示基于图8A的变换表而对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动作频率的一例的 图。 0046 图9A是表示将无线通信终端的类别和动作频率建立对应地保持的变换表的一例 的图。 0047 图9B是表示基于图9A的变换表而对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动作频率的一例的 图。 0048 图10A是表示接入点终端以2.4GHz带接收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一例的图。 0049 图10B是表示接入点终端以5GH。

37、z带接收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一例的图。 0050 图11是表示每个频带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和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的接收功率的 一例的图。 0051 图12是表示每个频带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和干扰状态的一例的图。 0052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所保持的通信终端信息的一例 的图。 0053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0054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接入点终端所保持的服务集标识符移动后 的通信终端信息的一例的图。 0055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接入点终端所保持的通信终端信息的一例 的图。 0056 图17是表。

38、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0057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接入点终端所保持的服务集标识符移动后 的通信终端信息的一例的图。 0058 图19是用于说明IP包的字段构造的图。 0059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0060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0061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框图。 说 明 书CN 102948240 A 10 6/19页 11 0062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

39、0063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接入点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变更的流程图。 0064 图25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0066 (实施方式1) 0067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无线LAN系统的构成图。在本实施方式1的无线LAN 系统中,存在接入点终端1(以下标记为“AP”)和多个无线通信终端25(以下标记为 “STA”)。STA25分别以在AP1管理下进行通信的基础架构模式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 式1中,STA为4台,但是当然与台数无关。 0068 此外,在STA25与AP1连接时,使用WFA(Wi-Fi Allian。

40、ce)所倡导的无线LAN 的简单设定WPS(Wi-Fi保护设置:Wi-Fi Protected Setup)来连接。另外,也可以不是 WPS,只要是在AP1和STA25之间自动实施密钥交换、并由AP1对STA25发布连接信 息的无线LAN的简单连接即可。 0069 此外,将AP1假定为能够以多个频带(例如2.4GHz带及5GHz带)同时动作的装置。 此外,在2.4GHz带及5GHz带中存在多个信道(channel),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为AP1通过 1信道(1ch)进行2.4GHz带的无线通信,通过36信道(36ch)进行5GHz带的无线通信。此 外,STA24是能够选择2.4GHz带及5GH。

41、z带的某一个、并与AP1动作的频带的信道连接 的装置。另一方面,将STA5假定为仅以2.4GHz带动作的装置。 0070 STA24在与AP1之间执行WPS时,通过干扰较少的5GHz带与AP1连接。STA5 不与5GHz带对应,所以通过2.4GHz带与AP1连接。 0071 STA25能够在AP1的管理下进行通信,并执行各种应用。例如,能够经由AP1执 行来自因特网的服务,或通过STA彼此执行DLNA等应用。 0072 接着,使用图2说明AP1的构成。 0073 AP1如图2所示,具备:无线通信接口11、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连接信息发布 部12、连接信息管理部13、通信终端管理部9、服务集。

42、标识符发行管理部7、通信终端状况判 断部6和频率控制部8。 0074 无线通信接口11是用于在与无线通信终端之间收发无线信号的接口。即,将由设 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及连接信息发布部12等生成的数据作为无线信号发送给STA25。 此外,根据从STA25接收的无线信号生成数据,并向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及设备信息 交换控制部10等通知。此外,测定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功率、或者各频带的干扰状态 等接收状况。此外,无线通信接口11对由通信终端管理部9管理的各无线通信终端,每隔 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信标信号。 0075 该信标信号包括对发送目的地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 Service。

43、 Set IDentifier),并且使用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频带来发 送。各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和使用的频带被保持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 0076 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设备信息取得部)10在与新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 终端之间交换设备信息。即,设备信息交换控制部10将AP1的设备信息发送给该新的无线 说 明 书CN 102948240 A 11 7/19页 12 通信终端,并且取得该新的无线通信终端的设备信息。 0077 连接信息管理部13保持无线通信终端与AP1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信息。具体地 说,按每个频带保持用于将无线信号加解密的密钥信息。在以下的例子中,作为保。

44、持有5GHz 带(第1频带)的密钥信息和2.4GHz带(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的密钥信息来说明。 0078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1频带作为5GHz带、将第1频带以外的频带作为 2.4GHz带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即,第1及第2频带只要是相互不同的频带即可。典型 地,第1频带是比其他频带更高的频带且干扰较少的频带,但不限于此。此外,频带也可以 存在3个以上。 0079 连接信息发布部12将保持在连接信息管理部13中的连接信息(密钥信息)对新要 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发送。另外,发送的连接信息的选择方法不特别限定,例如 能够使用以下例示的方法。 0080 例如,连接信息发布部12可以将保。

45、持在连接信息管理部13中的全部连接信息向 无线通信终端发布,让无线通信终端选择使用哪个连接信息(即哪个频带)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连接信息发布部12也可以仅发送与在WPS处理中使用的频带对应的连接信息。进而, 在取得的设备信息中包含表示该无线通信终端所支持的1以上的频带的信息的情况下,连 接信息发布部12也可以仅发送与从该1以上的频带选择的1个频带对应的连接信息。 0081 通信终端管理部9保持在与AP1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各无线通信终端的信息。例 如,将对无线通信终端分配的服务集标识符和当前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 频带建立对应地保持。详细情况使用图13后述。 0082 服务集标识符。

46、发行管理部7对新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分配服务集 标识符(SSID)。作为服务集标识符的分配方法,例如可以分配对每个无线通信终端唯一的 服务集标识符,也可以分配对无线通信终端所属的每个类别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还可以 分配对无线通信终端使用的每个信道唯一的服务集标识符。 0083 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取得由各无线通信终端收发的无线信号,按每个无线通信 终端判断包括通信的量或品质在内的通信状况。 0084 作为通信的量的一例,可以举出无线信号的通信量。此外,作为通信的品质的一 例,可以举出无线信号中包含的优先级,更具体地说,IP头中包含的ToS(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或。

47、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ServCode Point)等。 0085 进而,也可以是,在接收到表示开始执行在无线通信中需要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 性的应用的应用执行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状况超过阈值,在接收到表示结束执行在 无线通信中需要比预定的值高的实时性的应用的应用结束通知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状况 从超过阈值的状态变化为阈值以下的状态。 0086 频率控制部8执行根据通信状态等对与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 带进行切换的处理。例如,在由通信终端状况判断部6判断为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况超 过预先决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频带,在与被分 配了不同。

48、于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服务集标识符的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第1 频带以外的频带。 0087 具体地说,通过变更保持在通信终端管理部9中的服务集标识符和频带的对应关 系,能够切换与被分配了该服务集标识符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 说 明 书CN 102948240 A 12 8/19页 13 0088 接着,使用图3及图4说明从STA2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的AP1的动作。图3 是表示连接信息发布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4是连接信息发布处理中的AP1与STA2之 间的顺序图。另外,从STA35要求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动作。 0089 首先,AP1从用户接受表示在与ST。

49、A2之间开始WPS的指示(S101)。具体地说,通 过按下AP1及STA2的分别设置的按钮(WPS开始按钮),STA2对AP1发送通信开始要求信号 (Probe Request)。 0090 该处理是STA2搜索成为通信对象的AP1的处理,相当于图4的步骤1。具体地说, STA2对5GHz带的全部信道及2.4GHz带的全部信道发送通信开始要求信号。 0091 另一方面,AP1接收从STA2以5GHz带发送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中的、AP1所使用 的信道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并向STA2发送通信开始响应信号(Probe Response)。同样 地,AP1接收从STA2以2.4GHz带发送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中的、AP1所使用的信道的通信 开始要求信号,并向STA2发送通信开始响应信号。另外,对应的通信开始要求信号和通信 开始响应信号使用同一频带及同一信道收发。 0092 在此,将设于AP1的WPS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