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螺母.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33445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2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62664.6

申请日:

2012.07.27

公开号:

CN102817986A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H 25/24申请公布日:20121212|||公开

IPC分类号:

F16H25/24

主分类号:

F16H25/24

申请人:

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晓峰

地址:

215107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泾村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螺母,包括螺母支架、套筒、上螺母、下螺母;所述上螺母、下螺母外形呈圆柱体,均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有一端盖;所述上螺母与下螺母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筒连接在螺母支架上;所述上螺母、下螺母径向对接处对接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贯穿于套筒侧壁。本发明方案的一种升降螺母,连接在套筒内的上、下螺母与套筒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螺母可以在套筒转动,又可沿Z轴向移动;而套筒也可沿X轴线方向移动,又能绕X轴转动,这样多个方向均能得到补偿,使升降螺母和丝杠之间在运行中不会产生卡阻现象,使升降台升降自如,从而延长了升降螺母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升降螺母, 包括螺母支架,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套筒、 上螺母、 下螺母 ; 所述上螺 母、 下螺母外形呈圆柱体, 均设置在套筒内 ; 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有一端盖 ; 所述上螺母与 下螺母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 ; 所述套筒连接在螺母支架上 ; 所述上螺母、 下螺母径向对接 处对接连接通孔 ; 所述连接通孔贯穿于套筒侧壁。

说明书


一种升降螺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螺母。背景技术 升降传动系统主要由传动丝杠、 升降螺母和传动系统组成, 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 给丝杠, 升降螺母随丝杠转动带动升降台上下移动, 在工作中升降螺母及丝杠承受着升降 台的全部重量。目前使用的升降螺母包括螺母支架、 套筒, 设置在套筒内对开螺母, 该种结 构的升降螺母只有沿 X 轴线左右移动和绕 X 轴转动两个自由度, 由于丝杠存在加工、 安装等 误差, 很难保证丝杠的平直度, 所以升降螺母在丝杠上运行时常出现卡阻现象, 使升降螺母 磨损加快, 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 : 提出了一种减少磨损, 增加使用寿命 的升降螺母。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升降螺母, 包括螺母支架、 套筒、 上螺 母、 下螺母 ; 所述上螺母、 下螺母外形呈圆柱体, 均设置在套筒内 ; 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有 一端盖 ; 所述上螺母与下螺母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 ; 所述套筒连接在螺母支架上 ; 所述上 螺母、 下螺母径向对接处对接连接通孔 ; 所述连接通孔贯穿于套筒侧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 本发明的一种升降螺母, 连接在套筒内的上、 下螺母与套筒之间存在间隙, 因此螺母可 以在套筒转动, 又可沿 Z 轴向移动 ; 而套筒也可沿 X 轴线方向移动, 又能绕 X 轴转动, 这样多 个方向均能得到补偿, 使升降螺母和丝杠之间在运行中不会产生卡阻现象, 使升降台升降 自如, 从而延长了升降螺母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 附图 1 为本发明的一种升降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 附图 2 为本发明的一种升降螺母的 A-A 向剖视图 ; 其中 : 1、 螺母支架 ; 2、 套筒 ; 3、 上螺母 ; 4、 下螺母 ; 5、 端盖 ; 6、 螺钉 ; 7、 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附图 1 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升降螺母, 包括螺母支架 1、 套筒 2、 上螺母 3、 下螺母 4; 所述上螺母 3、 下螺母 4 外形呈圆柱体, 均设置在套筒 2 内 ; 所述套筒 2 两端分别设有一端 盖5; 所述上螺母 3 与下螺母 4 通过螺钉 6 连接在一起 ; 所述套筒 2 连接在螺母支架 1 上 ; 所述上螺母 3、 下螺母 4 径向对接处对接连接通孔 7 ; 所述连接通孔 7 贯穿于套筒 2 侧壁。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升降螺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升降螺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升降螺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升降螺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升降螺母.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179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 C N 1 0 2 8 1 7 9 8 6 A *CN102817986A* (21)申请号 201210262664.6 (22)申请日 2012.07.27 F16H 25/24(2006.01) (71)申请人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7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 泾村苏州市东立机械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叶晓峰 (54) 发明名称 一种升降螺母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螺母,包括螺母支架、 套筒、上螺母、下螺母;所述上螺母、下螺母外形 呈圆柱体,均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

2、筒两端分别 设有一端盖;所述上螺母与下螺母通过螺钉连接 在一起;所述套筒连接在螺母支架上;所述上螺 母、下螺母径向对接处对接连接通孔;所述连接 通孔贯穿于套筒侧壁。本发明方案的一种升降螺 母,连接在套筒内的上、下螺母与套筒之间存在间 隙,因此螺母可以在套筒转动,又可沿Z轴向移 动;而套筒也可沿X轴线方向移动,又能绕X轴转 动,这样多个方向均能得到补偿,使升降螺母和丝 杠之间在运行中不会产生卡阻现象,使升降台升 降自如,从而延长了升降螺母的使用寿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

3、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升降螺母,包括螺母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上螺母、下螺母;所述上螺 母、下螺母外形呈圆柱体,均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有一端盖;所述上螺母与 下螺母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筒连接在螺母支架上;所述上螺母、下螺母径向对接 处对接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贯穿于套筒侧壁。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17986 A 1/2页 3 一种升降螺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螺母。 背景技术 0002 升降传动系统主要由传动丝杠、升降螺母和传动系统组成,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 给丝杠,升降螺母随丝杠转动带动升降。

4、台上下移动,在工作中升降螺母及丝杠承受着升降 台的全部重量。目前使用的升降螺母包括螺母支架、套筒,设置在套筒内对开螺母,该种结 构的升降螺母只有沿X轴线左右移动和绕X轴转动两个自由度,由于丝杠存在加工、安装等 误差,很难保证丝杠的平直度,所以升降螺母在丝杠上运行时常出现卡阻现象,使升降螺母 磨损加快,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减少磨损,增加使用寿命 的升降螺母。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升降螺母,包括螺母支架、套筒、上螺 母、下螺母;所述上螺母、下螺母外形呈圆柱体,均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有 一端盖;。

5、所述上螺母与下螺母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筒连接在螺母支架上;所述上 螺母、下螺母径向对接处对接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贯穿于套筒侧壁。 000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升降螺母,连接在套筒内的上、下螺母与套筒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螺母可 以在套筒转动,又可沿Z轴向移动;而套筒也可沿X轴线方向移动,又能绕X轴转动,这样多 个方向均能得到补偿,使升降螺母和丝杠之间在运行中不会产生卡阻现象,使升降台升降 自如,从而延长了升降螺母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升降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

6、2为本发明的一种升降螺母的A-A向剖视图; 其中:1、螺母支架;2、套筒;3、上螺母;4、下螺母;5、端盖;6、螺钉;7、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0008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升降螺母,包括螺母支架1、套筒2、上螺母3、下螺母 4;所述上螺母3、下螺母4外形呈圆柱体,均设置在套筒2内;所述套筒2两端分别设有一端 盖5;所述上螺母3与下螺母4通过螺钉6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筒2连接在螺母支架1上; 所述上螺母3、下螺母4径向对接处对接连接通孔7;所述连接通孔7贯穿于套筒2侧壁。 说 明 书CN 102817986 A 2/2页 4 0009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817986 A 1/2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986 A 2/2页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986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