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应用、施工方法及沥青道路.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33265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9402.4

申请日:

2009.08.14

公开号:

CN101638878A

公开日:

2010.0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7/18

主分类号:

E01C7/18

申请人:

肇庆俊富纤网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民忠; 邓 洪

地址:

526020广东省肇庆市太和北路俊富科技园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俊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在沥青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施工方法,丙纶短纤非织造布被来自上下两个方向的沥青充分浸渍,在路面和路基之间形成稳定的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分散来自路基、混凝土层的裂缝产生的应力;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的柔性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因路基、混凝土层病变对沥青路面的应力;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通过与沥青混合料路面层的牢固结合,来阻止反射裂缝的产生,进一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同时还是防水中间层,防止沥青路面上的水进入到路基,稳定路基的荷

权利要求书

1.  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在沥青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在沥青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为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在沥青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沥青道路施工中,热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20-170℃。

4.
  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工序:在路基上铺洒沥青粘结层;在沥青粘结层上铺设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在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上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丙纶短纤非织造布采用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层时,所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控制在120-170℃。

7.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丙纶短纤非织造布被来自上下方向的沥青浸渍,形成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

8.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如果所述沥青粘结层采用热熔沥青,在该热熔沥青喷洒后立即铺盖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如果沥青粘结层采用沥青乳液,则进行破乳后,再行铺盖丙纶短纤非织造布。

9.
  一种沥青道路,包括路基和沥青混合料路面层,其特征是:还包括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铺盖于路基和沥青混合料路面层之间;该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包括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和浸入其中的沥青。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沥青道路,其特征是:所述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层采用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

说明书

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应用、施工方法及沥青道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交通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其中的道路建设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温度、湿度和载荷等的不断变化,沥青道路的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的应力变化,使沥青面层容易形成反射性裂缝,并进一步扩大为凹坑,导致路面损坏。为了减少和延缓沥青路面的反射性裂缝,防止水从路面渗入底土,导致承载力降低,一般采用在基层与沥青面层、或旧路面与沥青面层之间设置土工布的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通常认为:
涤纶的强力大于丙纶:我国涤纶生产能力较强,技术、质量基本与国际接轨,而丙纶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行业内普遍认为涤纶的强力大于丙纶。
长丝无纺布在强力、均匀度上质量好于短纤无纺布:长丝无纺布在70g/m2以下的产品领域中具有优势,强力、均匀度上质量好于短纤无纺布。
涤纶的耐候性能强于丙纶:一般情况下,涤纶只是耐日晒性能强于丙纶,丙纶要经过抗紫外线处理来达到长期暴露使用的要求,所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为,涤纶的耐候性能强于丙纶。
因此,土工布一般采用聚酯长丝土工布。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采用这种土工布,与路面结合性强、耐高温、耐酸碱腐蚀、耐候性、耐光性、防水、应力隔离的优点,解决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等。同时,由于聚酯长丝土工布的材料特性,聚酯长丝可以耐受230度以上的高温,在施工时,通常沥青的摊铺温度在170度以上,该种土工布材料也能够耐受施工时的沥青温度;而丙纶的耐受温度为170度左右,并不适用于现有的路面沥青施工之用;因此,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确信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并不适用于沥青路面的施工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首先,提供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的材料应用;次之,提供一种沥青道路的施工方法;最后,提供一种沥青道路结构。
为此,首先,本发明提出了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在沥青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为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在沥青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20-170℃。
次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包括工序:在路基上铺洒沥青粘结层;在沥青粘结层上铺设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在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上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层。
上述的沥青道路施工方法,所述丙纶短纤非织造布采用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在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层时,所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控制在120-170℃。所述丙纶短纤非织造布被来自上下方向的沥青浸渍,形成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
上述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如果所述沥青粘结层采用热熔沥青,在该热熔沥青喷洒后立即铺盖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如果沥青粘结层采用沥青乳液,则进行破乳后,再行铺盖丙纶短纤非织造布。
最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沥青道路,包括路基和沥青混合料路面层,其特征是:还包括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铺盖于路基和沥青混合料路面层之间;该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包括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和浸入其中的沥青。所述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层采用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丙纶短纤非织造布被来自上下两个方向的沥青充分浸渍,在路面和路基之间形成稳定的沥青非织造布层:分散来自路面下面部分裂缝的应力,沥青非织造布层的柔性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因路基病变对沥青路面的应力,沥青非织造布层通过与沥青面层的牢固结合,来阻止反射裂缝的产生,进一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非织造布层同时还是防水中间层,防止沥青路面上的水进入到路基,稳定路基的荷载。
高强力:采用丙纶短纤针刺土工布,强力高、表面光滑、耐磨性好,此外由于丙纶的比重低0.90g/cm3,在同样的平方米克重条件下,有比涤纶多出40%的纤维根数,所以短纤针刺非织造布在强力、均匀性、紧密度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环保性:由于现有技术中惯用的聚酯长丝熔点260度,对沥青混合料的铺设温度限制不够,导致污染重、能耗高,对沥青的性能也有不良影响。而本发明中,在沥青铺设时施工温度限制为170度以下,可以满足丙纶的耐受温度,同时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高温施工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极好的耐候性:丙纶有极强的抗酸、碱性能,能在各类地质条件和使用环境中保证的性能稳定;而涤纶的耐酸性尚可,但耐碱性极差,弱碱就能将其分解,不适合应用于任何可能带碱性的环境中。
较好的抗蠕变能力:在无纺布高强力和高紧密度的基础上,各纤维缠结点熔融固结,可防止纤维滑移,保证了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的各项理化性能,能够满足于沥青路面中的应用,且其部分理化性能使其更适用于沥青路面中该材料施工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中,是提高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理想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应用于沥青路面中时的道路结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所示,本例中,将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应用于新沥青路面铺设或旧路的维护中,在道路施工时,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使用步骤和要求:
将混凝土路面(路基)1进行清洁,除去尘土、油、水和其它杂质,对凹坑和裂缝进行填补和填平。
在路基1表面铺洒沥青粘结层:如果沥青粘结层是由热熔沥青组成,在沥青喷洒后就可以立即铺设铺盖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如果粘结层是沥青乳液,就先进行破乳后(当水蒸发,慢慢从棕色变成褐色),再行铺盖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以免沥青渗透过快,在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形成富油层,影响下一步沥青混合料的铺设。
于沥青粘结层上铺设丙纶短纤非织造布。
在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上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层3,沥青混合料路面层3可分为不同密度和混合比例的二层或三层,所采用的热沥青混合料需保持足够的温度,以保证能够软化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下面的沥青粘结层,丙纶短纤非织造布被来自上下两个方向的沥青充分浸渍,在路面和路基之间形成稳定的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层沥青粘结层2。热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120-170℃,既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使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缠结点固结,可防止纤维滑移,保证了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稳定性;同时,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涤沦(熔点260℃)间接引起的高能耗和对沥青的不良影响。
本例的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采用俊富(肇庆)纤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路泰Roatile牌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
丙纶短纤非织造布表面光滑且内在纤维紧密、不松散、不分层,尺寸稳定不变形;其与沥青能够紧密结合,可以以消除应力。
丙纶(聚丙烯)与涤纶(聚酯)的比较

请结合上表的丙纶和涤纶的材料特性对比。应用于沥青路面施工时,丙纶短纤非织造布一般都不暴露在阳光、空气中,并不要求材料有太高的耐日晒性能;丙纶有极强的抗酸、碱性能,能在各类地质条件和使用环境中保证100%的性能稳定。而涤纶的耐酸性尚可,但耐碱性极差,弱碱就能将其分解,不适合应用于任何可能带碱性的环境中。在有含酸碱、雨水的环境中,不应采用涤纶非织造布。
在100g/m2以上时,特别是在使用针刺工艺的情况下,由于短纤进行充分的固结,形成紧密的三维结构,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的强力及其均匀度明显优于长丝无纺布。
丙纶有较好的单丝强力,良好的热熔粘合性,且因其比重低,相同的克重的丙纶比涤纶多出45%的纤维根数,所以丙纶短纤针刺非织造布的强力优势十分明显。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应用、施工方法及沥青道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应用、施工方法及沥青道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应用、施工方法及沥青道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应用、施工方法及沥青道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纶短纤非织造布的应用、施工方法及沥青道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丙纶短纤非织造布在沥青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施工方法,丙纶短纤非织造布被来自上下两个方向的沥青充分浸渍,在路面和路基之间形成稳定的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分散来自路基、混凝土层的裂缝产生的应力;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的柔性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因路基、混凝土层病变对沥青路面的应力;丙纶短纤非织造布沥青粘结层通过与沥青混合料路面层的牢固结合,来阻止反射裂缝的产生,进一步延长路面的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