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膨松丝制造工艺及设备.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33244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2265.4

申请日:

1994.08.17

公开号:

CN1109519A

公开日:

1995.10.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D01B7/02; D01B7/04; D01B7/00

主分类号:

D01B7/02; D01B7/04; D01B7/00

申请人:

苏州丝绸工学院;

发明人:

周本立; 盛家镛; 徐回祥; 黄士明; 马石平

地址:

215005江苏省苏州市相门路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蚕膨松丝的缫制技术,蚕茧通过煮茧、缫丝、复摇、后处理等特殊工艺和专用设备加工,较好地保留了蚕丝的自然卷曲状态,丝条膨松、柔软,特别是采用了低温真空煮茧系统和圆大结构装置复摇,有效地抑制了丝胶溶解,克服了角固着的缺陷,提高了膨松丝的质量和出丝率。膨松丝用于针织原料时,其针织产品具有膨松、柔软、丰满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桑蚕膨松丝的制造方法,由煮茧、缫丝、复摇和后处理四道工序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煮茧工序如下: a.盛有蚕茧的茧笼放入真空容器内,抽真空; b.真空容器内吸入含有生丝膨化剂的煮茧汤,汤温为38~40℃; c.蚕茧在含有生丝膨化剂的煮茧汤内保温,汤温为78~80℃。
2: 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松丝的设备,包括煮茧系统、缫丝机、复摇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煮茧系统为真空煮茧系统,它包括内放一茧笼的真空容器(3)、储汤容器(2)、保温容器(4),真空泵(1)通过阀门和管道与真空容器(3)连接,真空容器(3)的进液口通过阀门和管道与储汤容器(2)相通;所述的复摇车,它的大 为圆大 结构,其 角与卷绕丝条接触处为圆弧形。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蚕膨松丝的制造技术。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公知的技术如1986年日本《京染志》杂志上公开发表的题为“关于开发分纤丝织物的研究”一文中“分纤丝的缫制”一节,其方法是:在煮茧时,把装有干茧的茧笼放入95℃左右的高温汤内浸渍,然后移入70℃的配有一定浓度的高级醇硫酸醚系的渗透膨化剂溶液内浸渍,取出投入40℃左右的容器汤内保温后,结束煮茧;在缫丝时,不做丝鞘,将具有目的纤度的茧丝束直接卷绕到小上,关掉小烘丝管;复摇时关掉大烘丝管;后处理时,将从大上取下的丝片放入50℃的泛用柔软剂溶液中浸渍,经温水洗涤,最后在脱水机上脱水,绷丝晾干。在这种分纤丝的制造过程中,由于煮茧时,经95℃以上高温浸渍,因此,蚕丝的自然卷曲状态容易消失,丝素分子易产生结晶化,丝条的柔软性较差,又因采用的温差式渗透半沉重煮茧方法,茧腔吸水不够充分,影响了丝的质量和出丝率。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提高膨松丝质量和出丝率的柔软性膨松丝制造工艺及设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桑蚕膨松丝的制造工艺,是由煮茧、缫丝、复摇和后处理四道工序组成,在煮茧工序中,先把盛有蚕茧的茧笼放入真空容器内,然后对容器抽真空;真空容器从储汤容器内吸入含有生丝膨松剂的煮茧汤,汤温为38~40℃,再把茧笼移入保温容器内,蚕茧在汤温为78~80℃含生丝膨化剂的保温汤内保温,约15分钟后取出,结束煮茧。在缫丝工序中,缫丝张力控制在0.2~0.3CN/D范围内。

    本发明的膨松丝制造工艺的设备,包括煮茧系统、缫丝机、复摇车。煮茧系统为一套专用设备,它由内放一茧笼的真空容器、储汤容器、保温容器组成,真空泵通过阀门和管道与真空容器连接;真空容器的进液口通过阀门和管道与储汤容器相通。缫丝设备为普通立缫机。复摇车的大,采用圆大结构,其脚与卷绕丝条的接触处,采用圆弧形状,以减小丝条在大脚上的张力波动。

    按本发明的桑蚕丝制造技术生产的膨松丝,由于采用了低温真空煮茧工艺,保留了蚕丝的自然卷曲特性,使丝条的柔软性和膨松性提高,同时,由于茧腔吸水足,蚕茧煮熟均匀,提高了出丝率;还由于采用了圆大复摇,脚圆滑过渡,克服了脚固着的缺陷,提高了膨松丝的质量。用这种膨松丝加工成针织产品,具有膨松、柔软、丰满的手感和良好的服用性能。本发明的膨松丝制造技术还具有工艺紧凑、设备简单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附图作如下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煮茧工艺流程图,同时该图也是该实施例的煮茧系统设备结构简图。

    图2是该实施例复摇车的圆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实施例圆大的脚剖面图。

    本发明的桑蚕丝制造技术,主要由煮茧、缫丝、复摇及后处理等工艺组成,其主要设备包括煮茧系统、缫丝机、复摇车。

    煮茧系统采用的是低温真空煮茧工艺,其主要设备是由真空容器3,储汤容器2,保温容器4,储茧容器5,真空泵1组成,真空容器呈圆柱体形,内有一茧笼,上有一压盖,容器上还安装有液位计、压力表等,上部一排气口通过管道、阀门与真空泵接通,底部一进液口通过管道和阀门通入储汤容器底部。储汤容器和保温容器结构相似,底部盘有蒸汽管,与外部蒸汽管道、阀接通,用于加热容器内汤温;容器进水口接进水阀、进水管。

    在煮茧时,先将生丝膨松剂按60%~70%浓度配制后投入储汤容器2和保温容器4中,打开蒸汽阀,将两容器分别加热到40℃和80℃。这种在煮茧汤中加入药物的方法,由于膨化剂渗入丝胶内部,不仅促使丝胶膨润,蚕丝间的间隙增大,而且也增加了生丝的可塑性,从而提高了丝的膨松性和柔软性。把一定量的茧原料放入茧笼内,再把茧笼放入真空容器3,关压紧容器盖,打开排气阀,开启真空泵1,将真空容器抽真空,使容器真空度达到0.095~0.10MPa。开进水阀吸入储汤容器内溶液,然后打开进气阀,使茧腔充分吸水。茧笼从真空容器中取出,放入保温容器内,煮茧汤温度保持在80℃左右。由于在丝胶温度-溶解度曲线上,80℃为丝胶急剧变化点,因此,煮茧温度保持在80℃以下,可以抑制茧层丝胶溶解,保持蚕丝的自然卷曲特性。蚕茧在煮茧汤中,经12~15分钟保温后结束煮茧,取出放入储茧容器5,待缫丝用。

    缫丝在普通立缫车上进行,集绪后不用丝鞘装置,茧丝束直接卷取到小上,关掉小烘丝管,并控制缫丝张力在0.2~0.3CN/D范围内。

    落丝后,把小丝片浸渍于复摇助剂溶液中,溶液浓度为1.5%,温度40℃,浸渍时间15~20分钟。丝片浸渍后,在复摇机上不开烘丝管用圆大做复摇,圆大装置的脚外形为圆弧状,采用轻而硬的木板材料制成,且各边倒角砂光,使茧丝条与脚接触处圆滑过渡,防止了复摇中脚处因丝条的张力波动而产生脚固着,提高了丝的膨松性和生丝质量。

    复摇结束后即留绪编丝,然后将丝取下,在复摇助剂内浸渍20分钟。为了防止丝条在小或大上因干燥收缩而产生塑性变形和丝素分子结晶化而使柔软度下降,缫丝、复摇均不开烘丝管,但不开烘丝管,丝片回潮率高,易造成硬脚和丝条间的粘着,因此,对小、大丝片分别用复摇助剂浸渍,在复摇助剂中含有一定的油脂成份和柔软剂,丝片通过浸泡,一部分柔软剂渗入丝胶分子内部,使丝胶分子结构松散,增加丝胶分子可塑性,达到软化的目的,而油脂成份则在丝条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增加平滑性,防止丝条间产生粘着。经处理后的丝片用脱水机脱水,经绷丝,挂于室内自然晾干,得到的桑蚕膨松丝,可以不经柔软处理,直接用于针织,其产品具有膨松、柔软、丰满等特点。

桑蚕膨松丝制造工艺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桑蚕膨松丝制造工艺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桑蚕膨松丝制造工艺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桑蚕膨松丝制造工艺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蚕膨松丝制造工艺及设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蚕膨松丝的缫制技术,蚕茧通过煮茧、缫丝、复摇、后处理等特殊工艺和专用设备加工,较好地保留了蚕丝的自然卷曲状态,丝条膨松、柔软,特别是采用了低温真空煮茧系统和圆大结构装置复摇,有效地抑制了丝胶溶解,克服了角固着的缺陷,提高了膨松丝的质量和出丝率。膨松丝用于针织原料时,其针织产品具有膨松、柔软、丰满的特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