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332400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30042.2

申请日:

2012.09.07

公开号:

CN102843008A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K 16/00申请公布日:201212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6/00申请日:20120907|||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6/00; H02K3/28; H02K1/14; H02K1/27

主分类号:

H02K16/00

申请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英泰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耿伟伟; 张卓然; 严仰光; 王振洲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御道街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许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中,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机壳内部左右两侧,二者转子同轴旋转;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具有相同绕组分布形式,两部分每槽导体元件直接串联,共用一套电枢绕组。此种发电机结构将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有机组合,实现了永磁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可调,在交流电源系统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中,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机壳内部左右两侧,二者转子同轴旋转;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具有相同绕组分布形式,两部分每槽导体元件直接串联,共用一套电枢绕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为不等齿宽结构,宽齿和窄齿交替分布,宽齿上嵌绕电枢绕组,窄齿上不绕电枢绕组,转子采用表贴式磁钢结构或内置式磁钢结构;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定子为磁通切换电机的凸极定子,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都安装在定子上,转子也是凸极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每相电枢绕组同时穿过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两部分嵌绕电枢绕组的定子齿/极空间位置和相序一一对应。

说明书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

背景技术

 在电机领域中,永磁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等显著优点,但是永磁电机由于采用单一永磁体励磁,气隙磁场调节困难,在发电运行下,负载变化或转速变化,输出电压随之变化。近年来,永磁磁通切换电机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同时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也被相应提出,初步研究表明,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结构简单,成本相对永磁电机较低,同时具有气隙磁场可调、反电势波形正弦度高等优点。混合励磁电机是目前电机本体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并列式混合励磁电机结构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励磁电流的双向调节,是混合励磁电机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发电机,混合励磁电机兼具永磁电机功率密度高和输出电压可调两大优点,因此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的新型结构拓扑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一般的并列式混合励磁电机永磁磁路和电励磁磁路相互独立,电励磁磁路一般没有附加气隙,因此励磁功率小,这也是并列式混合励磁电机的一个主要优点。

中国发明专利CN2018602176U提出了一种并列结构的无刷无附加气隙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由永磁同步电机部分和电励磁同步电机并列而成。虽然该电机励磁绕组安装在定子上,能够增加电机运行的可靠性,但由于采用交流励磁,所以励磁控制复杂,制约了其应用范围。中国发明专利CN1545189A 提出了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双凸极电机,由永磁双凸极电机和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并列组合而成,其结构简单可靠。由于双凸极电机磁链是单极性脉动的,非传统交流电机磁链是双极性交变的,因此其功率密度偏低,转矩脉动大。另外例如中国发明专利 CN101262160A 提出了一种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结构原理也属于并列式。永磁磁通切换电机相对于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偏低。

发明专利CN 0386853C采用传统永磁同步电机部分和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部分组合构成混合励磁电机,实现了励磁电流双向调节以及整个电机的无刷化,但该并列式混合励磁电机采用两种无刷电机直接组合,两部分电机结构均为传统结构形式,由于两种类型电机感应电势波形的差异,使得两类电机组合效率较低,影响其功率密度;另外,两部分电枢绕组内部相互独立,外部串联连接,尽管励磁电流可以双向调节,仍然无法解决永磁电机部分电枢绕组内部短路时故障灭磁的问题,这使得该电机在高可靠要求条件下如航空电源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双凸极电机磁链是单极性的,所以对永磁部分的磁链的调节也是受到相应制约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其将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有机组合,在实现发电机输出电压可调的基础上提高功率密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中,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机壳内部左右两侧,二者转子同轴旋转;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具有相同绕组分布形式,两部分每槽导体元件直接串联,共用一套电枢绕组。

上述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为不等齿宽结构,宽齿和窄齿交替分布,宽齿上嵌绕电枢绕组,窄齿上不绕电枢绕组,转子采用表贴式磁钢结构或内置式磁钢结构;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定子为磁通切换电机的凸极定子,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都安装在定子上,转子也是凸极结构。

上述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每相电枢绕组同时穿过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定子,两部分嵌绕电枢绕组的定子齿/极空间位置和相序一一对应。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混合励磁电机结构相比具有如下有益特点:

(1)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电枢绕组感应电势波形正弦度高,与永磁同步电机电枢绕组正弦波感应电势实现电势波形的高效叠加和调节,有利于作为交流发电机;

(2)实现永磁同步电机部分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部分的电枢绕组两部分绕组的直接串联,不仅大大减小了电枢绕组的端接长度,而且绕组内部短路可以通过电励磁电机部分励磁电流调节抵消永磁励磁产生的磁场,从而实现电机绕组短路故障时高效灭磁;

(3)两部分电机磁路相互独立,而且不存在轴向磁路和附加气隙,因此电励磁效率高;

(4)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合理设计永磁同步电机部分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部分两部分的铁心长度比例,可以实现电机发电运行的宽电压调节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两部分电枢绕组机械角位置分布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两部分电枢绕组电势星形分布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两部分三相绕组组合电势星形分布图。

图中元件符号说明:

1-转轴,2-轴承,3-机壳,4-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转子铁心,5-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定子铁心,6-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7-永磁体,8-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铁心,9-电枢绕组,10-励磁绕组,W1~W12-12个集中电枢绕组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包括机壳及安装于机壳内的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同一机壳3内的左右两侧,其中,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转子铁心4和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铁心8均固定在转轴1上,并分别借助轴承2支撑转轴,永磁体7安装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表面;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分别安装在机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励磁绕组10安装在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定子上,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定子铁心5和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6共用一套电枢绕组9,两部分每槽导体元件直接串联。

在本发明中,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采用表贴式磁钢转子结构或内置磁钢转子结构,定子铁心为不等齿宽结构,宽齿和窄齿交替分布,宽齿上嵌绕电枢绕组,窄齿上不绕电枢绕组;其转子采用内置切向磁钢转子结构或表贴式磁钢转子结构,定子铁心由硅钢片叠压而成,如图2(a)所示。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定子为传统的磁通切换电机的凸极定子,其中定子有24个齿,转子齿数为10,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同时嵌绕在定子齿的不同位置上,如图2(b)所示。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绕组相序及相绕组分布与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电枢绕组相同,本发明交流发电机每相绕组同时嵌绕在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齿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对应定子极上,经过两部分的定子铁心后闭合。

为了实现两部分绕组的直接串联,需要说明两部分电机的绕组电势星形图,如图3(a)所示,为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12个定子电枢绕组机械角位置;同理,如图3(b)所示为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12个定子电枢绕组电势星形分布图,图3(c)给出了电机的三相电枢绕组组合电势星形分布图。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30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 C N 1 0 2 8 4 3 0 0 8 A *CN102843008A* (21)申请号 201210330042.2 (22)申请日 2012.09.07 H02K 16/00(2006.01) H02K 3/28(2006.01) H02K 1/14(2006.01) H02K 1/27(2006.01) (71)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御道街 29号 申请人英泰集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耿伟伟 张卓然 严仰光 王振洲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

2、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许方 (54) 发明名称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 机,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24槽/20极永磁同 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中,电 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机 壳内部左右两侧,二者转子同轴旋转;永磁同步 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具有相同绕组分布形 式,两部分每槽导体元件直接串联,共用一套电枢 绕组。此种发电机结构将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 磁通切换电机有机组合,实现了永磁交流发电机 的输出电压可调,在交流电源系统中有重要应用 价值。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1页 2 1.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24槽/20 极永磁同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中,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 电机分别安装在机壳内部左右两侧,二者转子同轴旋转;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 电机具有相同绕组分布形式,两部分每槽导体元件直接串联,共用一套电枢绕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24槽/20 极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为不等齿宽结构,宽齿和窄齿交。

4、替分布,宽齿上嵌绕电枢绕组, 窄齿上不绕电枢绕组,转子采用表贴式磁钢结构或内置式磁钢结构;12/10极电励磁磁通 切换电机的定子为磁通切换电机的凸极定子,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都安装在定子上,转子 也是凸极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列式混 合励磁交流发电机每相电枢绕组同时穿过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两部分嵌 绕电枢绕组的定子齿/极空间位置和相序一一对应。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43008 A 1/3页 3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 机。

5、。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机领域中,永磁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率密度高、 效率高等显著优点,但是永磁电机由于采用单一永磁体励磁,气隙磁场调节困难,在发电运 行下,负载变化或转速变化,输出电压随之变化。近年来,永磁磁通切换电机受到了学者们 的关注,同时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也被相应提出,初步研究表明,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结构 简单,成本相对永磁电机较低,同时具有气隙磁场可调、反电势波形正弦度高等优点。混合 励磁电机是目前电机本体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并列式混合励磁电机结构原理简单,易于 实现励磁电流的双向调节,是混合励磁电机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发电机,混合励 磁电机兼具永磁。

6、电机功率密度高和输出电压可调两大优点,因此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 机的新型结构拓扑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一般的并列式混合励磁电机永磁磁 路和电励磁磁路相互独立,电励磁磁路一般没有附加气隙,因此励磁功率小,这也是并列式 混合励磁电机的一个主要优点。 0003 中国发明专利CN2018602176U提出了一种并列结构的无刷无附加气隙混合励磁 同步发电机,由永磁同步电机部分和电励磁同步电机并列而成。虽然该电机励磁绕组安装 在定子上,能够增加电机运行的可靠性,但由于采用交流励磁,所以励磁控制复杂,制约了 其应用范围。中国发明专利CN1545189A 提出了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双凸极电机,由永磁。

7、双 凸极电机和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并列组合而成,其结构简单可靠。由于双凸极电机磁链是单 极性脉动的,非传统交流电机磁链是双极性交变的,因此其功率密度偏低,转矩脉动大。另 外例如中国发明专利 CN101262160A 提出了一种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结构原理也属 于并列式。永磁磁通切换电机相对于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偏低。 0004 发明专利CN 0386853C采用传统永磁同步电机部分和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部分组 合构成混合励磁电机,实现了励磁电流双向调节以及整个电机的无刷化,但该并列式混合 励磁电机采用两种无刷电机直接组合,两部分电机结构均为传统结构形式,由于两种类型 电机感应电势波形的差异,使得。

8、两类电机组合效率较低,影响其功率密度;另外,两部分电 枢绕组内部相互独立,外部串联连接,尽管励磁电流可以双向调节,仍然无法解决永磁电机 部分电枢绕组内部短路时故障灭磁的问题,这使得该电机在高可靠要求条件下如航空电源 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双凸极电机磁链是单极性的,所以对永 磁部分的磁链的调节也是受到相应制约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其将永磁同步电机和 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有机组合,在实现发电机输出电压可调的基础上提高功率密度。 说 明 书CN 102843008 A 2/3页 4 0006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

9、案是: 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 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其中,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 机壳内部左右两侧,二者转子同轴旋转;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具有相同绕 组分布形式,两部分每槽导体元件直接串联,共用一套电枢绕组。 0007 上述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为不等齿宽结构,宽齿和窄齿交替分 布,宽齿上嵌绕电枢绕组,窄齿上不绕电枢绕组,转子采用表贴式磁钢结构或内置式磁钢结 构;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定子为磁通切换电机的凸极定子,励磁绕组和电枢绕 组都安装在定子上,转子也是凸极结构。 。

10、0008 上述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每相电枢绕组同时穿过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和 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定子,两部分嵌绕电枢绕组的定子齿/极空间位置和相序一一对应。 0009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混合励磁电机结构相比具有如下有益特点: (1)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电枢绕组感应电势波形正弦度高,与永磁同步电机电枢绕组 正弦波感应电势实现电势波形的高效叠加和调节,有利于作为交流发电机; (2)实现永磁同步电机部分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部分的电枢绕组两部分绕组的直接 串联,不仅大大减小了电枢绕组的端接长度,而且绕组内部短路可以通过电励磁电机部分 励磁电流调节抵消永磁励磁产生的磁场,从而实现电机绕组短路故。

11、障时高效灭磁; (3)两部分电机磁路相互独立,而且不存在轴向磁路和附加气隙,因此电励磁效率高; (4)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合理设计永磁同步电机部分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部分两 部分的铁心长度比例,可以实现电机发电运行的宽电压调节范围。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两部分电枢绕组机械角位置分布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两部分电枢绕组电势星形分布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两部分三相绕组组合电势星形分布图。

12、。 0011 图中元件符号说明: 1-转轴,2-轴承,3-机壳,4-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转子铁心,5-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 的定子铁心,6-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7-永磁体,8-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铁心,9-电枢 绕组,10-励磁绕组,W1W12-12个集中电枢绕组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3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并列式混合励磁交流发电机,包括机壳及安装于机 壳内的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 永磁同步电机分别安装在同一机壳3内的左右两侧,其中,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转子铁 心4。

13、和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铁心8均固定在转轴1上,并分别借助轴承2支撑转轴,永磁体 说 明 书CN 102843008 A 3/3页 5 7安装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表面;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分别安装 在机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励磁绕组10安装在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定子上,电励磁磁通切 换电机的定子铁心5和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铁心6共用一套电枢绕组9,两部分每槽导体元 件直接串联。 0014 在本发明中,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采用表贴式磁钢转子结构或内置磁钢转子 结构,定子铁心为不等齿宽结构,宽齿和窄齿交替分布,宽齿上嵌绕电枢绕组,窄齿上不绕 电枢绕组;其转子采用内置切向磁钢转子结构或。

14、表贴式磁钢转子结构,定子铁心由硅钢片 叠压而成,如图2(a)所示。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定子为传统的磁通切换电机的凸 极定子,其中定子有24个齿,转子齿数为10,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同时嵌绕在定子齿的不 同位置上,如图2(b)所示。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绕组相序及相绕组分布与电励磁磁 通切换电机的电枢绕组相同,本发明交流发电机每相绕组同时嵌绕在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齿 和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的对应定子极上,经过两部分的定子铁心后闭合。 0015 为了实现两部分绕组的直接串联,需要说明两部分电机的绕组电势星形图,如图3 (a)所示,为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换电机12个。

15、定子电枢绕组 机械角位置;同理,如图3(b)所示为24槽/20极永磁同步电机和12/10极电励磁磁通切 换电机12个定子电枢绕组电势星形分布图,图3(c)给出了电机的三相电枢绕组组合电势 星形分布图。 0016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 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之内。 说 明 书CN 102843008 A 1/5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3008 A 2/5页 7 图2(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3008 A 3/5页 8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3008 A 4/5页 9 图3(a) 图3(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3008 A 5/5页 10 图3(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43008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