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45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 N 1 0 2 9 3 4 5 3 6 A *CN102934536A* (21)申请号 201180028450.6 (22)申请日 2011.03.15 102010016507.7 2010.04.19 DE H05K 7/20(2006.01) (71)申请人利塔尔两合公司 地址德国黑博恩 (72)发明人 R.哈特曼 S.施耐德 C.C.龙泽默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任宇 (54) 发明名称 通风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通风壳体(30)和。
2、固定在 其上的通风栅格(10)的通风设备,其中通风栅格 通过卡扣连接保持在通风壳体上。为简化此通风 设备的维护,根据本发明建议,使得通风壳体带有 具有可卡扣在通风栅格的卡扣接收件(14.1)内 的卡扣突缘(35.1)的至少一个锁定件(35),且使 得通风栅格在支承接收件内以可枢转的方式承接 把手(20),所述把手在其从锁止位置移动到解锁 位置时使锁定件脱离与卡扣接收件的接合。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12.10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1/053900 2011.03.15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131426。
3、 DE 2011.10.27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1页 2 1.一种带有通风壳体(30)和固定在其上的通风栅格(10)的通风设备,其中,通风栅 格(10)通过卡扣连接保持在通风壳体(30)上,其特征在于,通风栅格(10)带有至少一个 锁定件(35),所述锁定件具有可卡扣在通风栅格(10)的卡扣接收件(14.5)内的卡扣突缘 (35.1),且通风栅格(10)在支承接收件(14.1)内以可枢转的方式承接把手(20),所述把手 (20)在其从锁止。
4、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使锁定件(35)脱离与卡扣接收件(14.5)的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把手(20)带有形成一条共同支承轴 线且分别卡扣在支承接收件(14.1)内的两个支承突缘(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把手(20)具有至少一个形成为 上升斜坡(25.1)的促动件(25),所述上升斜坡为解锁卡扣突缘(35.1)而与所述卡扣突缘 (35.1)的斜面这样地相互作用,使得卡扣突缘(35.1)被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通风壳体(30)上布置两个锁定件 (35),所述锁定件(35)在操作把手(20)时能通过。
5、各一个对应配设的促动件(25)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把手(20)具有与所述把 手的枢转轴线间隔开地布置的推压块(25.2),且推压块(25.2)可为将通风栅格(10)从锁 定位置推开而压在通风壳体(30)的推压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把手(20)具有在把手 (20)处于解锁位置时止挡在通风栅格(10)的锁止块(14.2)上的止挡件(2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一项所述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通风栅格(10)通过铰链 连接以可枢转的方式联接在通风壳体(30)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4536 A。
6、 1/3页 3 通风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通风壳体和固定在其上的通风栅格的通风设备,其中通风栅 格通过卡扣连接保持在通风壳体上。 背景技术 0002 这样的通风设备使用在开关柜内且可插入到开关柜壁的一部分内。通常,通风器 组件与该通风设备组合,所述通风器组件通过通风栅格抽吸环境空气且通过通风壳体将环 境空气输出到开关柜内部空间内。 0003 在通风壳体内通常保持了过滤垫,所述过滤垫从所抽吸的空气中滤除微粒。此过 滤垫必须定期更换。为此,将通风栅格从通风壳体上拆下。通风栅格通过卡扣连接保持在 通风壳体上。在此,卡扣连接构造为使其仅可使用螺丝刀方可解锁。 发明内容 0004 。
7、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通风设备,在使用该通风 设备时,维护人员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接近通风壳体的内部空间。 0005 此技术问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使得通风栅格带有具有可卡扣在通风栅格的 卡扣接收件内的卡扣突缘的至少一个锁定件,且使得通风栅格在支承件内以可枢转的方 式承接把手,所述把手在其从锁止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使锁定件脱离与卡扣接收件的接 合。 0006 因此,在维护时不必为更换过滤垫准备单独的工具,而是仅需将把手枢转以解除 卡扣连接。以此方式,实现了节约时间的维护也实现了小的空间占用。 0007 根据优选的发明变型可建议,使得把手带有两个形成了一条共同的支承轴线且。
8、分 别卡扣在支承接收件内的支承突缘。所述共同的支承轴线形成了把手在通风栅格上的稳定 联接。通过将把手卡扣在通风栅格内,可使把手简单地与通风栅格以降低的安装成本连接。 0008 如果使得把手具有至少一个形成为上升斜坡的促动件,所述上升斜坡为解锁卡扣 突缘而与其斜面这样地相互作用,以至于使卡扣突缘被偏转,则卡扣连接的可靠的解除以 简单的方式实现。在把手枢转时,上升斜坡在斜面上滑动。以此实现了力缩小,以之也可简 单地解除稳定而紧致的卡扣连接。 0009 通风栅格的特别稳定的联接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即,在通风壳体上布置两个锁 定件,所述锁定件在操作把手时可通过各一个对应配设的促动件解锁。 0010 特。
9、别优选的通风设备具有如下构造,即,把手具有与其枢转轴线间隔开布置的推 压块,且可为将通风栅格从锁定位置推开而将推压块压在通风壳体的推压面上。 0011 在操作把手时,因此一方面解除了通风栅格和通风壳体之间的卡扣连接;另一方 面带有推压块的把手将解锁的通风栅格从通风壳体推出一些,使得通风栅格可容易地被抓 住且被进一步打开。 0012 如果建议使得把手具有在把手处于解锁位置时止挡在通风栅格的锁止块上的止 说 明 书CN 102934536 A 2/3页 4 挡件,则当操作人员未经允许地强力拉动把手时,把手仍会可靠地保持在通风栅格上。 0013 如果建议使得通风栅格通过铰链连接以可枢转的方式联接在通。
10、风壳体上,则实现 了对通风设备特别节约时间的维护。然后可首先以把手解除卡扣连接。然后,通风栅格可 在铰链连接下翻开,使得可接近通风壳体的内部空间。通风栅格现在不必在两侧放下,因为 通风栅格仍被以铰链连接保持。操作人员现在可更换过滤垫且然后又将通风栅格在铰链连 接下翻回直至其到达安装位置。在此,通风栅格又在把手的区域内卡扣且因此被可靠地固 定。 附图说明 0014 下文中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各图为: 0015 图1在透视前视图中示出了通风栅格; 0016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图,但处于改变的安装形式; 0017 图3至图6在不同的视图中示出了把手;和 0018 图7在透视前。
11、视图中示出了通风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1示出了带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叶片11的通风栅格10。叶片11在其纵向侧的端 部通过连接片12相互连接成一体。在水平下边缘的区域内,通风栅格10具有两个铰链接 收件13,所述铰链接收件13被设置用于形成水平铰链轴线。通风栅格10在水平上边缘装 有盖接收件14。在此盖接收件14内固定了把手20。 0020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通风栅格10,但把手20被拆下。如从此图示中可见,通风 栅格10在盖接收件14的区域内提供有缺口。在此,缺口侧向由两个平行的引导壁14.3限 定边界。在引导壁14.3中加工出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了支承接收件14.1。支承接收件14。
12、.1 具有引导部分,其中集成了卡扣元件14.4。此外,每个引导壁14.3具有卡扣接收件14.5。 在每个支承接收件14.1的下侧上分别形成了具有连接片的形式的锁止块14.2,其中锁止 块14.2相互朝向。 0021 在盖接收件14中可安装在图3至图6中详细描绘的把手20。如此图示所示出,把 手20构造为一体喷铸件。把手20具有板形前覆盖件21,在所述前覆盖件21上成直角地 形成了相互平行的侧壁22。侧壁22与壁部分27一起形成了接收件,其中可在前覆盖件21 后方固定电气部件。例如,在此可集成电池或显示单元的开关设备。 0022 由侧壁22突出两个凸耳形的突缘,所述突缘形成了止挡件26。两个止挡。
13、件26通过 把手部分24相互连接。在把手部分24和两个止挡件26之间的区域内形成了把手槽24.1。 0023 在背离把手槽24.1的侧上,把手20具有两个相互间隔开地布置的促动件25。此 促动件25设计为具有突起的形式,且分别具有倾斜走向的上升斜坡25.1。此上升斜坡25.1 倾斜于把手20的中横截面M走向(见图5)。在此,上升斜坡25.1从通过侧壁22确定的平 面在前覆盖件21的方向上下降,如在图5中所示。为更好地解释,在图5中在左侧促动件 25上标记了上升斜坡25.1下降的下降方向D。每个促动件25在侧壁22的延长上形成了 具有推压肩部的形式的推压块25.2。 0024 在盖接收件14中可。
14、安装通风栅格10。为此,将把手20从通风栅格10的背侧以 说 明 书CN 102934536 A 3/3页 5 前覆盖件21向前方推入盖接收件14中。在此,侧壁22在引导壁14.3上沿其滑动。在把 手20推入时,支承突缘23到达卡扣元件14.4的区域内。卡扣元件14.4同时朝相反的方 向被偏转开。当支承突缘23已经过卡扣元件14.4且到达支承接收件14.1内时,卡扣元件 14.4在后方卡扣支承突缘23,使得把手20可靠地保持在通风栅格10上。在此,支承突缘 23在支承接收件14.1内形成把手20围绕其枢转的水平枢转轴线。把手20可在此从在图 1中示出的锁止位置枢转到解锁位置中。为此,把手槽24。
15、.1提供了用于手指的接收部分,以 其可从后方抓住把手部分24。现在,可将把手20在把手部分24上围绕枢转轴线翻转。枢 转运动在此受到止挡件26的限制,其中止挡件26在枢转出的锁止位置止挡在锁止块上。 0025 由通风栅格10和把手20形成的结构单元可与图7所示的通风壳体连接。通风壳 体30具有环绕的壳体壁31,所述壳体壁31以底部33封闭。底部33被通风开口32穿过。 壳体壁31提供有向外伸出的环绕的凸边36。在通风壳体30的水平上边缘的区域内形成了 带有两个锁定件35的锁定装置。在此,锁定件35装配有设计为形成在凸边36上的凸耳的 弹簧元件35.2。弹簧元件35.2在其自由端上带有卡扣突缘3。
16、5.1。在通风壳体30的水平 下边缘上形成了两个铰链元件34。 0026 为将通风栅格10与通风壳体30连接,将通风栅格10的铰链接收件13与铰链元 件34卡扣。在此,形成了带有通风栅格10围绕其枢转的水平枢转轴线的铰链连接。在此, 可将通风栅格10从使通风壳体30的内部空间可以接近的打开的维护位置置于上翻的安装 位置。在通风栅格10上翻时,锁定件35到达盖接收件14的区域内,且卡扣在卡扣接收件 14.5内。以此,将通风栅格10可靠地固定。现在,如果要打开通风栅格10,则仅需抓住把 手20的把手部分24且将把手20枢转。在此,把手20的上升斜坡25.1在卡扣突缘35.1 的倾斜的卡扣面上滑动。。
17、然后,锁定件35枢转到弹簧元件35.2内且相互运动。锁定件35 然后脱离与卡扣接收件14.5的接合。如果把手20进一步枢转运动,则从动件25的推压块 25.2在前侧触及通风壳体30的凸边36。由此,通风栅格10可从通风壳体30推出一些。这 产生了可抓住且枢转开通风栅格10的间隙。 说 明 书CN 102934536 A 1/5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4536 A 2/5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4536 A 3/5页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4536 A 4/5页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4536 A 5/5页 10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34536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