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358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 C N 1 0 2 8 3 5 8 8 6 A *CN102835886A* (21)申请号 201110245480.4 (22)申请日 2011.08.25 201120210612.5 2011.06.21 CN A47H 3/02(2006.01) (71)申请人陈金福 地址中国台湾台中市 (72)发明人陈金福 (74)专利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汤保平 (54) 发明名称 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 (57) 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 主要包含有。
2、一第一侧盖与一第二侧盖,第一侧盖 的内周面具有一嵌槽,第二侧盖的内周面具有一 嵌壁,当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相互对接时,第二侧 盖的嵌壁是嵌设于第一侧盖的嵌槽内,使得第一 侧盖与第二侧盖相互迫紧固定,而当第一侧盖与 第二侧盖之间所受到的下压力量大于嵌壁与嵌槽 之间的迫紧力量时,嵌壁便会脱离嵌槽而让第一 侧盖与第二侧盖分离,以提供足够的使用安全性。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 1/2页 2 1.一种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包含有: 一第。
3、一侧盖,具有一位于顶面的拉绳孔、一位于底面的第一接合部,以及至少一自内周 面凹陷的嵌槽;以及 一第二侧盖,以其内周缘贴接于该第一侧盖的内周缘,并具有一位于顶面的拉绳孔、一 位于底面的第二接合部,以及至少一自内周面突伸而出的嵌壁,其中,该第二接合部与该第 一接合部之间可拆卸地相互组接,且该嵌壁嵌设于该嵌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嵌槽的数目为二且相对地位于 该第一侧盖的两侧边,该嵌壁的数目为二且相对地位于该第二侧盖的两侧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一侧盖的第一接合部为一长 槽孔,该第二侧盖的第二接合部为一凸块,该凸块呈直角三角形且卡合于该。
4、长槽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一侧壁的底面具有一第一接 合壁,该第一接合壁供该第一接合部设置,该第二侧盖的底面具有一第二接合壁,该第二接 合壁贴接于该第一接合壁且供该第二接合部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二侧盖的顶面突伸出一延伸 壁,该延伸壁迫紧于该第一侧盖的顶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一侧盖于相邻该嵌槽的位置 具有一与该嵌壁相互迫紧的迫紧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嵌槽位于该第一侧盖的两侧边 之间,该嵌壁位于该第二侧盖的两侧边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
5、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一侧盖的第一接合部为一凹 孔,该第二侧盖的第二接合部为一凸点,该凸点卡合于该凹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二侧盖的底面自其内周缘突 伸出一接合壁,该接合壁贴接于该第一侧盖的底面且供该第二接合部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二侧盖的嵌壁具有一迫紧 端,该迫紧端嵌设于该嵌槽内且具有一缺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一侧盖于相邻该嵌槽的位 置具有一迫紧壁,该迫紧壁迫紧于该嵌壁的迫紧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第一侧盖的顶面与该第二侧 盖的顶面之间形成另一拉绳。
6、孔,该三拉绳孔之间经由一穿孔相互连通且与该穿孔之间分别 形成一拉绳卡合部,该拉绳卡合部的宽度小于拉绳的直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嵌槽的数目为二且相对地位 于该第一侧盖的两侧边,该嵌壁的数目为二且相对地位于该第二侧盖的两侧边;该第一侧 盖的第一接合部为一长槽孔,该第二侧盖的第二接合部为一凸块,该凸块呈直角三角形且 卡合于该长槽孔内;该第二侧盖的顶面突伸出一延伸壁,该延伸壁迫紧于该第一侧盖的顶 面;该第一侧盖于相邻该嵌槽的位置具有一与该嵌壁相互迫紧的迫紧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中该嵌槽位于该第一侧盖的两侧 边之间,该嵌壁位于该第二侧盖。
7、的两侧边之间;该第一侧盖的第一接合部为一凹孔,该第二 侧盖的第二接合部为一凸点,该凸点卡合于该凹孔内;该第二侧盖的底面自其内周缘突伸 出一接合壁,该接合壁贴接于该第一侧盖的底面且供该第二接合部设置;该第二侧盖的嵌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35886 A 2/2页 3 壁具有一迫紧端,该迫紧端嵌设于该嵌槽内且具有一缺口;该第一侧盖于相邻该嵌槽的位 置具有一迫紧壁,该迫紧壁迫紧于该嵌壁的迫紧端;该第一侧盖的顶面与该第二侧盖的顶 面之间形成另一拉绳孔,该三拉绳孔之间经由一穿孔相互连通且与该穿孔之间分别形成一 拉绳卡合部,该拉绳卡合部的宽度小于拉绳的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35。
8、886 A 1/3页 4 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与窗帘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方便控制窗帘的开启及关闭,窗帘的拉绳通常都是采用外露的设计供使用者 操作,并且在所有拉绳的底端利用一连接器予以固结,以避免拉绳之间出现打结的问题而 达到收整拉绳的目的。 0003 然而,由于传统的连接器与每条拉绳之间是固定在一起,使得连接器与拉绳之间 会形成一吊挂空间,若嬉戏中的孩童不小心将颈部穿设前述吊挂空间内且朝连接器的方 向有下压的动作时,很容易产生勒颈的危险,因此,传统的连接器在使用上欠缺足够的安全 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
9、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其在受到过大的下压力 量时会分离成两个构件,以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0005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拉绳连接器包含有一第一侧盖及一第二侧盖,该 第一侧盖具有一位于顶面的拉绳孔、一位于底面的第一接合部,以及一自内周面凹陷的嵌 槽,该第二侧盖的内周缘贴接于该第一侧盖的内周缘,且该第二侧盖具有一位于顶面的拉 绳孔、一位于底面的第二接合部,以及一自内周面突伸而出的嵌壁,其中,该第二接合部与 该第一接合部之间可拆卸地相互组接,且该嵌壁嵌设于该嵌槽。由此,当本发明的安全拉绳 连接器所受到的下压力量大于该第一侧盖的嵌壁与该第二侧盖的嵌槽之间的迫紧力量时, 该第二侧。
10、盖的嵌壁会脱离该第一侧盖的嵌槽,让该第一侧盖与该第二侧盖逐渐分离,接着 该第一侧盖的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侧盖的第二接合部亦会解除组接关系,此时的该第一侧 盖与该第二侧盖便能完全分开,以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6 以下配合附图列举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 中: 0007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08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09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0 图4类同于图3,主要显示第一侧盖的嵌壁与第二侧盖的嵌槽解除迫紧状态。 0011 图5类同于图4,主要显示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完全分离的状态。 0。
11、012 图6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3 图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4 图8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拉绳呈现交叉卷绕的状态。 说 明 书CN 102835886 A 2/3页 5 0015 图9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主要显示拉绳往穿孔的方向移动。 0016 图10A类同于图8,主要显示拉绳直接脱离的状态。 0017 图10B类同于图10A,主要显示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完全分离的状态。 0018 图11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主要显示四个拉绳孔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请先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安全。
12、拉绳连接器10,适用于各种 窗廉而不加以限制。安全拉绳连接器10包含有一第一侧盖20及一第二侧盖30。 0020 第一侧盖20具有一第一拉绳孔22、一第一接合壁24,二嵌槽26,以及二迫紧壁 28,其中,第一拉绳孔22位于第一侧盖20的顶面,用以供拉绳12穿设且固结,如图3所示; 第一接合壁24由第一侧盖20的底面的内周缘突伸而出且具有一第一接合部242,第一接合 部242在本实施例为相互间隔的二长槽孔;两嵌槽26自第一侧盖20的内周面凹陷而成且 相对地位于第一侧盖20的两侧边;迫紧壁28自第一侧盖20的内周面突伸而出且相邻于嵌 槽26的底部。 0021 第二侧盖30的内周缘贴接于第一侧盖20。
13、的内周缘,并且具有一第二拉绳孔32、 二延伸壁34、一第二接合壁36,以及二嵌壁38,其中,第二拉绳孔32位于第二侧盖30的顶 面,用以供拉绳12穿设且固结,如图3所示;延伸壁34由第二侧盖30的顶面突伸而出且迫 紧于第一侧盖20的顶面;第二接合壁36由第二侧盖30的底面的内周缘突伸而出且具有一 第二接合部362,第二接合部362在本实施例为相互间隔的二凸块,凸块呈直角三角形且卡 合于第一侧盖20的第一接合部242(长槽孔)内;两嵌壁38自第二侧盖30的内周面突伸 而出相对地位于第二侧盖30的两侧边,嵌壁38是嵌设于第一侧盖20的嵌槽26内且迫紧 于第一侧盖20的迫紧壁28。 0022 经由上。
14、述结构可知,当有异物(如孩童的颈部)进入拉绳12之间且朝本发明的安 全拉绳连接器10的方向下压时,若下压的力量大于第二侧盖30的嵌壁38与第一侧盖20的 嵌槽26之间的迫紧力量时,第二侧盖30的嵌壁38会脱离第一侧盖20的嵌槽26,此时的第 一侧盖20与第二侧盖30便会逐渐分离,如图4所示,而第一侧盖20的第一接合部242与 第二侧盖30的第二接合部362之间亦会随着解除卡合关系,让第一侧盖20与第二侧盖30 能够完全分开至如图5所示的状态,在此情况下,拉绳12将会单独连接在第一侧盖20及第 二侧盖30而与两者之间不会形成吊挂空间,如此便能有效避免产生勒颈的危险,以增加使 用上的安全性。 00。
15、23 请参阅图6及图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安全拉绳连接器40,同样包含有一 第一侧盖50与一第二侧盖60。 0024 第一侧盖50具有一第一拉绳孔52、一第一接合部54,一嵌槽56,以及一迫紧壁 58,其中,第一拉绳孔52位于第一侧盖50的顶面,用以供拉绳12穿设且固结,如图8所示; 第一接合部54在本实施例为相互间隔的二凹孔且位在第一侧盖50的底面;嵌槽56自第一 侧盖50的内周面凹陷而成且位于第一侧盖50的两侧边之间;迫紧壁58自第一侧盖的内周 面突伸而出且相邻于嵌槽56。 0025 第二侧盖60的内周缘贴接于第一侧盖50的内周缘,并且具有一第二拉绳孔62、 一接合壁64,以及一嵌壁。
16、68,其中,第二拉绳孔62位于第二侧盖60的顶面,用以供拉绳12 说 明 书CN 102835886 A 3/3页 6 穿设且固结,如图8所示;接合壁64自第二侧盖60的底面的内周缘突伸而出且贴接于第一 侧盖50的底面,接合壁64具有一第二接合部66,第二接合部66在本实施例为相互间隔的 二凸点,可卡合于第一侧盖50的第一接合部54(凹孔)内;嵌壁68自第二侧盖60的内周 面突伸而出且位于第二侧盖60的两侧边之间,嵌壁68具有一迫紧端682,迫紧端682突出 于第二侧盖60的内周缘且嵌设第一侧盖50的嵌槽56内,并与第一侧盖的迫紧壁58相互 迫紧,此外,嵌壁68的迫紧端682具有一缺口684,。
17、让嵌壁68的迫紧端682具有弹性变形效 果,用以增加组装时的便利性。 0026 另一方面,第一侧盖42的顶面与第二侧盖44的顶面之间形成一第三拉绳孔70,第 一拉绳孔52、第二拉绳孔62,以及第三拉绳孔70之间经由一穿孔72相互连通,并且与穿孔 72之间分别形成一拉绳卡合部74,拉绳卡合部74的宽度小于拉绳12的直径,如图9所示。 0027 当有异物(如孩童的颈部)进入拉绳12之间且朝安全拉绳连接器40的方向下压 时,若此时的拉绳12是呈现交叉卷绕的状态,如图8所示,拉绳12在受力的后会从各拉绳 孔52、62、70朝穿孔72的方向移动,一旦拉绳12所受到的力量克服了拉绳卡合部74的阻 力时,如。
18、图9所示,每条拉绳12可能会经由穿孔72直接脱离安全拉绳连接器40,如图10A 所示,或者因所有拉绳12卡在穿孔72的位置而迫使第一侧盖50与第二侧盖60以第一实 施例的方式分离,各拉绳12同时会经由穿孔72脱离第一侧盖50与第二侧盖60,如图10B 所示,然而不论为何种情况,均能有效避免产生勒颈的危险,以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 0028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拉绳孔70的数目不限于一个,亦可形成为两 个,让整个结构成为四个拉绳孔的态样,如图11所示;再者,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的结构可 以互相搭配使用,也就是说,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不限于采用凹孔与凸 点的方式,亦可采用第一实。
19、施例的长槽孔与凸块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嵌槽与嵌壁的位置 亦可改变成第一实施例的嵌槽与嵌壁的位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侧盖的顶面亦可延伸出一 延伸壁与第一侧盖的顶面迫紧固定。 0029 本发明于前揭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的范围,其它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说 明 书CN 102835886 A 1/6页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5886 A 2/6页 8 图3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5886 A 3/6页 9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5886 A 4/6页 10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5886 A 10 5/6页 11 图10A 图10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5886 A 11 6/6页 12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5886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