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线.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324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 N 1 0 2 8 3 2 4 3 9 A *CN102832439A* (21)申请号 201210329969.4 (22)申请日 2012.09.07 H01Q 1/12(2006.01) H01Q 3/30(2006.01) H01Q 19/10(2006.01) (71)申请人苏州市大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火炬路 33号 (72)发明人刘湘萍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代理人何青瓦 (54) 发明名称 。
2、天线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包括移相器、反射板 和绝缘支架,绝缘支架将移相器转接于反射板上, 以使移相器和反射板相对固定且彼此绝缘。通过 上述方式,本发明天线能够稳定地接收信号,亦不 会引入额外的噪声信号,以满足通讯系统对天线 所需求的互调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7 页 1/1页 2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移相器、反射板和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将 所述移相器转接于所述反射板上,以使所述移相器和所述反射板相对固定且彼此。
3、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包括绝缘架体和分别从所 述绝缘架体向所述绝缘架体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移相器设置于所述第 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之间且支撑于所述绝缘架体上,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分别 与所述移相器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 第二侧板,以及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端板,所述第一侧板支撑于所述 绝缘架体上,所述第一卡扣于所述端板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板卡合,所述第二卡扣于所述端 板的相对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
4、扣为弹性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肋,所述 端板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定位肋的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架体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一侧 板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定位柱的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的外侧设置有多条加强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进一步包括凸出设置于所述反 射板上的金属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将所述移相器通过所述金属支架转接于所述反射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进一步包括分别从所述绝 缘架体向所述绝缘架体的另一。
5、侧延伸的第三卡扣和定位柱,所述金属支架上设置有嵌入孔 和定位孔,所述嵌入孔接收所述第三卡扣,并允许所述第三卡扣在所述嵌入孔内移动,以使 得所述绝缘架体支撑于所述金属支架上且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嵌入孔周边的所述金属支 架卡合,所述定位孔在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金属支架卡合的同时接收所述定位柱,以使所 述第三卡扣与所述金属支架保持卡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扣为两个,所述定位柱位于 两个所述第三卡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扣包括连接部和卡扣部,所 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卡扣部和所述绝缘架体,所述第三卡扣的卡扣部在所述嵌入孔内移动以 使。
6、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嵌入孔周边的所述金属支架卡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32439 A 1/3页 3 天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0002 天线是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其将传输线上传播的信号转换成在无界媒介 (例如自由空间等)中传播的电磁波,反之亦然。天线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 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中。 0003 现有天线通常包括移相器和反射板。移相器与反射板相对固定。因移相器外壳、 反射板均为金属导体,二者电导通;故,天线不能够稳定地接收信号,同时还可能引入额外 的噪声信号,从而产生难以控。
7、制的互调问题;无法满足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通讯系统对 天线所需求的越来过高的互调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相器和反射板绝缘连接的天线。 0005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包括移相器、反射板和绝缘支架,绝缘支架将移相 器转接于反射板上,以使移相器和反射板相对固定且彼此绝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 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天线通过绝缘支架连接移相器和反射板,使天线能够稳定地接 收信号,亦不会引入额外的噪声信号,以满足通讯系统对天线所需求的互调要求。 附图说明 000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
8、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0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天线的立体图; 0008 图2是图1所示天线的移相器外壳的立体放大图; 0009 图3是图2所示移相器外壳的另一角度立体放大图; 0010 图4是图1所示天线的绝缘支架的立体放大图; 0011 图5是图4所示绝缘支架的另一角度立体放大图; 0012 图6是图1所示天线的金属支架的立体放大图; 0013 图7是图1所示天线的绝缘支架与金属支架的连接立体图; 0014 图8是图7所示绝缘支架与金属之间的连接俯视图;。
9、 0015 图9是沿图8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说 明 书CN 102832439 A 2/3页 4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包括移相器、反射板和绝缘支架,绝缘支架将移相 器转接于反射板上,以使移相器和反射板相对固定且彼此绝缘。本发明天线通过绝缘支架 连接移相器和反射板,使天线能够稳定地接收信号。
10、,亦不会引入额外的噪声信号,以满足通 讯系统对天线所需求的互调要求。 0018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天线100包括反射板1、金属支架2、绝缘支架3和移相器 4。金属支架2固定至反射板1,绝缘支架3连接移相器4和金属支架2且位于二者之间。 0019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移相器4包括移相器外壳40。移相器外壳40包括平行设 置的三侧板41、42、43以及垂直连接侧板41、42、43的端板44,侧板42位于侧板41和侧板 43之间。本实施例中,侧板41和43的结构相同,且相对侧板42对称设置。端板44上沿三 侧板的平行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定位槽441,定位槽441还可以延伸至侧板41、42、43中。。
11、侧 板41或43上远离端板44的位置处分别设置多个定位孔411、431。 0020 请一并参照图4和图5,绝缘支架3包括绝缘架体31、第一卡扣32、第二卡扣33、 第三卡扣34和定位柱35。绝缘架体31大致呈平板状设置,第一卡扣32和第二卡扣33自 绝缘架体31的一侧延伸,第三卡扣34和定位柱35自绝缘架体31的另一侧延伸。 0021 移相器4设置于第一卡扣32和第二卡扣33之间且支撑于绝缘架体31上。具体 来说,第一卡扣32卡扣于端板44一侧,侧板41和43其中之一支撑于绝缘架体31上,侧板 41和43之另一于端板44一侧与第一卡扣32卡合;第二卡扣33卡合于与端板44相对的 一侧卡合侧板4。
12、1或43。 0022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32包括夹持部323和限位部324。夹持部323垂直于绝缘 架体31延伸,限位部324自夹持部323的端部垂直延伸。夹持部323抵接端板44,限位部 324与侧板41或43抵接。第一卡扣32的夹持部323内侧凸设定位肋321,该定位肋321 与移相器4端板44上设置的定位槽441互相配合,定位肋321收容于定位槽441中,用于 防止移相器4与绝缘支架3之间相对移动。当定位槽441延伸至侧板41、41、43中,定位肋 321的厚度尺寸亦可随之增大,二者配合可以更好地方志移相器4与绝缘支架3之间的相对 移动。 0023 第二卡扣33为弹性卡扣。具体来说,第。
13、二卡扣33包括第一臂部331、第二臂部332 和卡勾333。第一臂部331连接绝缘架体31和第二臂部332且第一臂部331和第二臂部 332呈一定夹角设置,卡勾333自第二臂部332的末端延伸,卡勾333勾扣支撑于绝缘架体 31上的侧板41或43。 0024 绝缘架体31上延伸设置第一卡扣32和第二卡扣33的一侧靠近第二卡扣33的位 置处设置多个定位柱311。定位柱311的形状与定位孔411或431的形状相匹配。定位柱 311接收于移相器4的侧板41或43的定位孔411或431中。定位柱311与定位孔411或 431相互配合用于阻止移相器4绝缘支架3之间相对移动。与本实施例中,定位柱311的数。
14、 目为三个,实际应用中,定位柱311的数目不应受此限制。 0025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绝缘支架3的强度,绝缘架体31上设置多条纵横交错设置的 加强肋312,第一卡扣32的外侧亦设置多条加强肋322。本实施例中,加强肋312设置于绝 说 明 书CN 102832439 A 3/3页 5 缘架体31的支撑移相器4的侧面上。 0026 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架3与移相器4的组装过程为:绝缘支架3自移相器4的一端 套入移相器4的移相器外壳40上,直至听到第一卡扣32的定位肋321卡扣至端板44的定 位槽441中、绝缘架体31的定位柱311卡扣至定位孔411或431中的卡扣声音,绝缘支架 3与移相器4相对固。
15、定且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0027 第三卡扣34的数目为两个,定位柱35位于两个第三卡扣34之间。优选地,定位 柱35位于绝缘架体31的中心位置处,两第三卡扣34相对定位柱35对称设置。本实施例 中,两第三卡扣34和定位柱35的中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28 第三卡扣34包括连接部341和卡扣部342。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41大致垂直连 接卡扣部342和绝缘架体31。定位柱35可以是圆柱状、长方体状等多种形状。 0029 请一并结合图6,金属支架2凸出设置于反射板1上,绝缘支架3将移相器4通过 金属支架2转接于反射板1上。金属支架2包括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第一 连接部201固。
16、定至反射板1,第二连接部202相对反射板1凸出设置并用于固定绝缘支架 3。 0030 第二连接部202设置容纳孔23、嵌入孔21和定位孔22。请一并结合图7至图9, 容纳孔23用于容纳第二卡扣33的第一臂部331和第二臂部332。嵌入孔21接收第三卡扣 34并允许第三卡扣34的卡扣部342在嵌入孔21内移动,以使得绝缘架体31支撑于金属支 架2上且第三卡扣34的卡扣部342与嵌入孔21周边的金属支架2第二连接部202卡合; 第二卡扣33的卡扣部342与嵌入孔21周边的金属支架2的卡合能够防止绝缘支架3相对 金属支架2在垂直于第二连接部202的平面所在的方向上移动。定位孔22的形状与定位 柱35。
17、的形状匹配。定位孔22在第三卡扣34与金属支架2卡合的同时接收定位柱35,以使 绝缘支架3与金属支架2保持卡合状态。定位孔22与定位柱35的卡合能够防止绝缘支架 3相对金属支架2在平行于第二连接部202的平面所在的方向上移动。 0031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02上设置两排嵌入孔21和定位孔22。每排嵌入孔21 和定位孔22包括位于两侧的两嵌入孔21和位于两嵌入孔21之间的定位孔22,分别与绝缘 支架3的两第三卡扣34和定位柱35对应。绝缘支架3固定至金属支架2时可根据实际需 要调整两第三卡扣34和定位柱35分别与合适位置处的嵌入孔21和定位孔22固定。 0032 本实施例图示中,仅以移相器。
18、4的一端示例移相器4的固定方式。实际应用中,天 线100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绝缘支架3和与绝缘支架3数目等同的金属支架2,绝缘支架3 和金属支架2一一对应连接。 0033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天线100通过绝缘支架3连接移相器4和反射板1,使天 线100能够稳定地接收信号,亦不会引入额外的噪声信号,以满足通讯系统对天线100所需 求的互调要求。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 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832439 A 1/7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439 A 2/7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439 A 3/7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439 A 4/7页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439 A 5/7页 10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439 A 10 6/7页 11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439 A 11 7/7页 12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32439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