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33190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99367.6

申请日:

2012.10.19

公开号:

CN102931565A

公开日:

2013.02.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43/28申请日:20121019|||公开

IPC分类号:

H01R43/28

主分类号:

H01R43/28

申请人:

东莞市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天金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怀德村怀北路大坑工业区东莞市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徐勋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包括机架、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和裁切出料模组;利用第一镭射剥皮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镭射和剥皮,利用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前端进行沾助焊剂和镀锡,利用裁切旋转模组对线缆前端进行裁切并旋转180度,利用第二镭射剥皮模组对线缆后端进行镭射和剥皮,利用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后端进行沾助焊剂和镀锡,配合裁切出料模组对线缆后端裁切后出料,以完成对线缆前后两端自动加工,线缆芯线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直,消除与连接器连接时出现的虚焊、漏焊和短路等品质问题,实现无人自动化加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以及依次并排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和裁切出料模组;该第一镭射剥皮模组包括有用于安放线缆的治具、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一传送装置、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镭射的第一镭射装置和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剥皮的第一剥皮装置;该第一镭射装置和第一剥皮装置沿第一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线缆前端的芯线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横向夹持住,该第一镭射装置将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一剥皮装置包括有定位组件、挪移组件和第一驱动机构,该定位组件用于将治具压住定位,该挪移组件用于夹持住前排线架,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挪移组件相对定位组件前后移动,当挪移组件向后移动时,该前排线架同步后移,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使芯线内部的导线裸露;每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均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二传送装置、用于盛放助焊剂的助焊剂锅、用于盛放锡液的锡锅、用于将治具下移至助焊剂锅内的第一位移装置、用于将治具下移至锡锅内的第二位移装置以及两用于将治具翻转90度的翻转装置;该助焊剂锅和锡锅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侧旁并沿第二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分别位于助焊剂锅和锡锅的上方;该两翻转装置分别设置于该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该裁切旋转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三传送装置、用于将线缆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一裁切装置和用于将治具旋转180度的第一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一裁切装置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沿第三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二镭射剥皮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四传送装置、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镭射的第二镭射装置和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剥皮的第二剥皮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和第二剥皮装置沿第四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该裁切出料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五传送装置和用于将线缆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二裁切装置,该第二裁切装置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的侧旁;工作时,首先,将线缆的前后两端均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横向夹持住线缆的芯线,并将线缆安放于治具上;接着,将治具放置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由第一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一镭射装置和第一剥皮装置,该第一镭射装置将线缆前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经过第一剥皮装置时,该定位组件压住治具,该挪移组件夹持住前排线架,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挪移组件相对定位组件后移,使得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接着,治具被送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内翻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锡锅,该第一位移装置将治具放入助焊剂锅中完成沾助焊剂动作,该第二位移装置将治具放入锡锅中完成镀锡动作,接着,治具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外翻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三传送装置中,由该第三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一裁切装置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一裁切装置将线缆的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该第一旋转夹具装置将治具旋转180度;接着,治具被送入第四传送装置中,由第四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二镭射装置和第二剥皮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将线缆后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二剥皮装置将线缆后端之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接着,治具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内翻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锡锅,并在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的配合作用下对线缆的后端依次完成沾助焊剂和镀锡作业,接着,治具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外翻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五传送装置中,由该第五传送装置带动治具经过第二裁切装置,该第二裁切装置将线缆的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翻转装置包括有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座以及用于定位治具的翻转定位座;该固定座固定于机架上,该翻转定位座可向内或向外翻转地枢接于固定座上,该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该翻转定位座向内或向外翻转。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驱动缸体,该驱动缸体的一端与机架枢接,驱动缸体的另一端延伸出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尾端与翻转定位座枢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有基座、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推动治具移动的拨动组件;该基座固定于机架上,该基座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轨道,该驱动缸体带动拨动组件横向移动使得拨动组件推动治具沿轨道横向移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承托治具的第一托架,该第一驱动缸体固定于机架上,该第一驱动缸体带动第一托架上下移动,该治具随第一托架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助焊剂锅。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移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第二驱动缸体、第三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承托治具的第二托架;该滑轨横向固定于机架上;该滑块设置于滑轨上,该第三驱动缸体固定于机架上带动滑块沿滑轨横向来回移动;该第二驱动缸体固定于滑块上随滑块同步移动,且该第二驱动缸体带动第二托架上下移动,该治具随第二托架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锡锅。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自动上料的上料流水线,该上料流水线与第一传送装置上下错位,且该上料流水线的输出端和第一传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料流水线上的治具送入第一传送装置的升降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传送装置的输出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自动出料的出料流水线,该裁切出料模组还包括有用于将治具旋转180度的第二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二旋转夹具装置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和出料流水线之间。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旋转夹具装置均包括有旋转座、滑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旋转气缸以及两夹爪;该第一气缸设置于旋转座上并带动两夹爪相对打开或闭合;该旋转气缸设置于滑座上并带动旋转座旋转,该第一气缸和两夹爪随旋转座同步转动;该第二气缸设置于机架上并带动滑座上下移动,该旋转气缸、旋转座、第一气缸和两夹爪随滑座同步上下移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镭射装置为四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包括有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前侧面上的四个镭射头,该四个镭射头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该四个镭射头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且每一镭射头的朝向与第四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说明书

说明书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加工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连接笔记本计算机、数码相机、手机等电子装置的数据线缆均有若干金属芯线组成,在线缆通过端子连接其它电子装置时,首先需要对线缆的绝缘皮进行去皮,而后对芯线进行沾助焊剂、镀锡、裁切等工艺后利用手工焊接或脉冲焊接设备将线缆芯线焊接于连接器上。
随着IT行业产品日趋朝向“轻薄、短小”发展,同时对功能要求越来越强大,由此所有零部件也必须作超细及微小加工,数据线所用的线缆也由28AWG(美国导线规格)、30AWG变成更细的34AWG、36AWG、40AWG和42 AWG,在进行去皮、沾助焊剂、镀锡、裁切时容易因芯线弯曲和变形导致端子后续出现虚焊、漏焊和短路等不良品质,显然,传统的手工加工工艺已无法满足目前细小线缆的加工,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采用手工进行线缆加工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包括有机架以及依次并排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和裁切出料模组;
该第一镭射剥皮模组包括有用于安放线缆的治具、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一传送装置、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镭射的第一镭射装置和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剥皮的第一剥皮装置;该第一镭射装置和第一剥皮装置沿第一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线缆前端的芯线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横向夹持住,该第一镭射装置将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一剥皮装置包括有定位组件、挪移组件和第一驱动机构,该定位组件用于将治具压住定位,该挪移组件用于夹持住前排线架,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挪移组件相对定位组件前后移动,当挪移组件向后移动时,该前排线架同步后移,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使芯线内部的导线裸露;
每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均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二传送装置、用于盛放助焊剂的助焊剂锅、用于盛放锡液的锡锅、用于将治具下移至助焊剂锅内的第一位移装置、用于将治具下移至锡锅内的第二位移装置以及两用于将治具翻转90度的翻转装置;该助焊剂锅和锡锅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侧旁并沿第二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分别位于助焊剂锅和锡锅的上方;该两翻转装置分别设置于该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
该裁切旋转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三传送装置、用于将线缆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一裁切装置和用于将治具旋转180度的第一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一裁切装置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沿第三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该第二镭射剥皮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四传送装置、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镭射的第二镭射装置和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剥皮的第二剥皮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和第二剥皮装置沿第四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该裁切出料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五传送装置和用于将线缆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二裁切装置,该第二裁切装置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的侧旁;
工作时,首先,将线缆的前后两端均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横向夹持住线缆的芯线,并将线缆安放于治具上;接着,将治具放置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由第一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一镭射装置和第一剥皮装置,该第一镭射装置将线缆前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经过第一剥皮装置时,该定位组件压住治具,该挪移组件夹持住前排线架,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挪移组件相对定位组件后移,使得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内翻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锡锅,该第一位移装置将治具放入助焊剂锅中完成沾助焊剂动作,该第二位移装置将治具放入锡锅中完成镀锡动作,接着,治具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外翻转90度;
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三传送装置中,由该第三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一裁切装置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一裁切装置将线缆的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该第一旋转夹具装置将治具旋转180度;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四传送装置中,由第四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二镭射装置和第二剥皮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将线缆后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二剥皮装置将线缆后端之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内翻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锡锅,并在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的配合作用下对线缆的后端依次完成沾助焊剂和镀锡作业,接着,治具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外翻转90度;
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五传送装置中,由该第五传送装置带动治具经过第二裁切装置,该第二裁切装置将线缆的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翻转装置包括有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座以及用于定位治具的翻转定位座;该固定座固定于机架上,该翻转定位座可向内或向外翻转地枢接于固定座上,该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该翻转定位座向内或向外翻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驱动缸体,该驱动缸体的一端与机架枢接,驱动缸体的另一端延伸出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尾端与翻转定位座枢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有基座、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推动治具移动的拨动组件;该基座固定于机架上,该基座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轨道,该驱动缸体带动拨动组件横向移动使得拨动组件推动治具沿轨道横向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位移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承托治具的第一托架,该第一驱动缸体固定于机架上,该第一驱动缸体带动第一托架上下移动,该治具随第一托架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助焊剂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位移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第二驱动缸体、第三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承托治具的第二托架;该滑轨横向固定于机架上;该滑块设置于滑轨上,该第三驱动缸体固定于机架上带动滑块沿滑轨横向来回移动;该第二驱动缸体固定于滑块上随滑块同步移动,且该第二驱动缸体带动第二托架上下移动,该治具随第二托架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锡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自动上料的上料流水线,该上料流水线与第一传送装置上下错位,且该上料流水线的输出端和第一传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料流水线上的治具送入第一传送装置的升降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五传送装置的输出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自动出料的出料流水线,该裁切出料模组还包括有用于将治具旋转180度的第二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二旋转夹具装置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和出料流水线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旋转夹具装置均包括有旋转座、滑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旋转气缸以及两夹爪;该第一气缸设置于旋转座上并带动两夹爪相对打开或闭合;该旋转气缸设置于滑座上并带动旋转座旋转,该第一气缸和两夹爪随旋转座同步转动;该第二气缸设置于机架上并带动滑座上下移动,该旋转气缸、旋转座、第一气缸和两夹爪随滑座同步上下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镭射装置为四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包括有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前侧面上的四个镭射头,该四个镭射头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该四个镭射头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且每一镭射头的朝向与第四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设置有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和裁切出料模组,利用第一镭射剥皮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镭射和剥皮拉直,利用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沾助焊剂和镀锡,利用裁切旋转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裁切并将线缆旋转180度,利用第二镭射剥皮模组对线缆的后端进行镭射和剥皮拉直,利用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的后端进行沾助焊剂和镀锡,并配合裁切出料模组对线缆的后端裁切后出料,以此完成了对线缆前后两端的自动加工,取代传统之手工加工的方式,线缆的芯线在加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直,消除了与连接器连接时出现的虚焊、漏焊和短路等品质问题,并可实现无人自动化加工,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通过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均设置有一翻转装置,利用其中的一翻转装置将治具送入第二传送装置中,利用另一翻转装置将治具送出第二传送装置,并配合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分别将治具送入助焊剂锅和锡锅中,以完成对线缆的沾助焊剂和镀锡动作,前述各装置相互独立循环往复并同时工作,无需停机等待,从而节省了对线缆的加工时间,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三、通过采用四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作为第二镭射装置,利用该四个镭射头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该四个镭射头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且每一镭射头的朝向与第四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如此可更方便地对线缆之上下两排芯线进行镭射,镭射速度更快更全面,以利于后续进行快速而有质量地剥皮,提升产品剥皮后的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剥皮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剥皮装置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翻转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传送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传送装置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裁切旋转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裁切旋转模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裁切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旋转夹具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裁切出料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旋转夹具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20、第一镭射剥皮模组
21、治具                         22、第一传送装置
23、第一镭射装置                 231、主体
232、上镭射头                    233、下镭射头
24、第一剥皮装置                 241、定位组件
242、挪移组件                    243、第一驱动机构
30、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       31、第二传动装置
311、基座                        312、驱动缸体
313、拨动组件                    32、助焊剂锅
33、锡锅                         34、第一位移装置
341、第一驱动缸体                342、第一托架
35、第二位移装置                 351、滑轨
352、滑块                        353、第二驱动缸体
354、第三驱动缸体                355、第二托架
36、翻转装置                     361、第二驱动机构
362、固定座                      363、翻转定位座
364、活塞杆                      37、温控箱
301、轨道                        40、裁切旋转模组
41、第三传送装置                 42、第一裁切装置
421、固定框架                    422、上切刀
423、下切刀                      424、驱动缸体
43、第一旋转夹具装置             431、旋转座
432、滑座                        433、第一气缸
434、第二气缸                    435、旋转气缸
436、夹爪                        50、第二镭射剥皮模组
51、第四传送装置                 52、第二镭射装置
521、主体                        522、镭射头
53、第二剥皮装置                 60、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
70、裁切出料模组                 71、第五传送装置
72、第二裁切装置                 73、第二旋转夹具装置
101、出料流水线                  102、上料流水线
103、升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以及依次并排设置于机架10上的第一镭射剥皮模组20、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裁切旋转模组40、第二镭射剥皮模组50、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60和裁切出料模组70。
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一镭射剥皮模组20包括有用于安放线缆的治具21、用于传送治具21的第一传送装置22、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镭射的第一镭射装置23和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剥皮的第一剥皮装置24。
其中,该线缆前后两端的芯线均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横向夹持住,具体而说,该线缆的前端形成有一排芯线,该排芯线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横向夹持住,该线缆的后端形成有上下两排芯线,该上下两排芯线采用另一组的前后两排线架横向夹持住。
该第一传送装置22设置于前述第一镭射装置23和第一剥皮装置24的前侧,该第一传送装置22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对第一传送装置22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该第一镭射装置23和第一剥皮装置24沿第一传送装置22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该第一镭射装置23用于将线缆前端之位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一镭射装置23为两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该第一镭射装置23包括有主体231以及设置于该主体231和上镭射头232和下镭射头233,该上镭射头232和下镭射头233之间形成有供治具21经过的通道,当治具21经过第一镭射装置23时,该上镭射头232和下镭射头233同时工作,将线缆前端之位于该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切割效果更佳。
该第一剥皮装置24包括有定位组件241、挪移组件242以及第一驱动机构243;该定位组件241用于将治具21压住定位,该挪移组件242用于夹持住前排线架,该定位组件241和挪移组件242均采用气动为动力源,但不局限气动,亦可采用其他动力源,只需使定位组件241压住定位治具21,该挪移组件242夹持住前排线架即可;该第一驱动机构243带动挪移组件242相对定位组件241前后移动,当挪移组件242向后移动时,该前排线架同步后移,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使芯线内部的导线裸露,该第一驱动机构243为气压式驱动缸体。
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和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60的结构相同,下面详述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的具体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21的第二传送装置31、用于盛放助焊剂的助焊剂锅32、用于盛放锡液的锡锅33、用于将治具21下移至助焊剂锅32内的第一位移装置34、用于将治具21下移至锡锅33内的第二位移装置35以及两用于将治具21翻转90度的翻转装置36;该助焊剂锅32和锡锅33位于第二传送装置31的侧旁并沿第二传送装置31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位移装置34和第二位移装置35分别位于助焊剂锅32和锡锅33的上方;该两翻转装置36分别设置于该第二传送装置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
具体而说,如图9和图10所示,该第二传动装置31包括有基座311、驱动缸体312以及用于推动治具21移动的拨动组件313;该基座311固定于机架10上,该基座311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轨道301,该驱动缸体312带动拨动组件313横向移动使得拨动组件313推动治具21沿轨道301横向移动,该驱动缸体312为气压式驱动缸体。
如图11所示,该第一位移装置34包括有第一驱动缸体341以及用于承托治具21的第一托架342,该第一驱动缸体341固定于机架10上,该第一驱动缸体341为气压式驱动缸体,该第一驱动缸体341带动第一托架342上下移动,该治具21随第一托架342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助焊剂锅32,当该治具21进入助焊剂锅32时,该线缆前端芯线的裸露导线浸入助焊剂中而沾上助焊剂。
如图11所示,该第二位移装置35包括有滑轨351、滑块352、第二驱动缸体353、第三驱动缸体354以及用于承托治具21的第二托架355;该滑轨351横向固定于机架10上;该滑块352设置于滑轨351上,该第三驱动缸体354为气压式驱动缸体,该第三驱动缸体354固定于机架10上带动滑块352沿滑轨351横向来回移动;该第二驱动缸体353为气压式驱动缸体,该第二驱动缸体353固定于滑块352上随滑块352同步移动,且该第二驱动缸体353带动第二托架355上下移动,该治具21随第二托架355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锡锅33,当该治具21进入锡锅33时,该线缆前端芯线的裸露导线浸入锡液中而沾上锡液。
该每一翻转装置36的结构相同,下面以第二传送装置31之输入端处的翻转装置36为例说明,如图8所示,该翻转装置36包括有第二驱动机构361、固定座362以及用于定位治具21的翻转定位座363;该固定座362固定于机架10上,该翻转定位座363可向内或向外翻转地枢接于固定座362上,该第二驱动机构361带动该翻转定位座363向内或向外翻转;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机构361为驱动缸体,且该驱动缸体为气压式驱动缸体,该驱动缸体的一端与机架10枢接,驱动缸体的另一端延伸出有活塞杆364,该活塞杆364的尾端与翻转定位座363枢接;原始状态下,该翻转定位座363与前述第一传送装置22的输出口平齐对接,以等待第一传送装置22中的治具21输入至翻转定位座363中,当有治具21输入至该翻转定位座363时,该第二驱动机构361作用而带动翻转定位座363向内翻转90度,使得翻转定位座363与第二传送装置31的输入端平齐对接,以便将治具21输入至第二传送装置31中,以此也使得治具21上的线缆前端垂直朝下,当治具21输入至第二传送装置31的轨道301中时,该第二驱动机构361再次工作使得翻转定位座363反向翻转90度而复位。
以及,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还包括有温控箱37,该温控箱37固定于机架10上,该温控箱37用于控制锡锅33的温度,使得锡液保持在合适的熔融状态。
如图12和图13所示,该裁切旋转模组40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21的第三传送装置41、用于将线缆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一裁切装置42和用于将治具21旋转180度的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该第一裁切装置42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沿第三传送装置41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具体而说,如图14所示,该第一裁切装置42为双面裁切装置,其包括有固定框架421以及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固定框架421的上切刀422和下切刀423,针对该上切刀422和下切刀423均设置有驱动缸体424,该驱动缸体424为气压式驱动缸体,当该驱动缸体424带动上切刀422和下切刀423活动并使得上切刀422和下切刀423闭合错位时,该裸露的导线即可被截断。
如图15所示,该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均包括有旋转座431、滑座432、第一气缸433、第二气缸434、旋转气缸435以及两夹爪436;该第一气缸433设置于旋转座431上并带动两夹爪436相对打开或闭合,当该两夹爪436闭合时可将治具21夹住;该旋转气缸435设置于滑座432上并带动旋转座431旋转,该第一气缸433和两夹爪436随旋转座431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将治具21旋转180度;该第二气缸434设置于机架10上并带动滑座432上下移动,该旋转气缸435、旋转座431、第一气缸433和两夹爪436随滑座432同步上下移动。
如图16所示,该第二镭射剥皮模组50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21的第四传送装置51、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镭射的第二镭射装置52和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剥皮的第二剥皮装置53,该第二镭射装置52和第二剥皮装置53沿第四传送装置51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具体而说,该第二镭射装置52为四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该第二镭射装52置包括有主体521以及设置于主体521前侧面上的四个镭射头522,该四个镭射头522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该四个镭射头522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51,且每一镭射头522的朝向与第四传送装置51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以便快速全面地对线缆后端的上下两排芯线进行镭射。
该第二剥皮装置53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剥皮装置24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对第二剥皮装置53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
如图17所示,该裁切出料模组70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21的第五传送装置71和用于将线缆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二裁切装置72;该第二裁切装置72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71的侧旁,该第二裁切装置72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裁切装置72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对第二裁切装置72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以及,该第五传送装置71的输出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21自动出料的出料流水线101,该裁切出料模组70还包括有用于将治具21旋转180度的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该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对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该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71和出料流水线101之间,以便将第五传送装置71上的治具21放入出料流水线101上。
以及,前述第一传送装置22的输入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21自动上料的上料流水线102,该上料流水线102与第一传送装置22上下错位,且该上料流水线102的输出端和第一传送装置22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料流水线102上的治具21送入第一传送装置22的升降装置103。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首先,将线缆的前后两端均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横向夹持住线缆的芯线,线缆的前端形成有一排芯线,线缆的后端形成有上下两排芯线,并将线缆安放于治具11上,本实施例先对线缆的前端进行加工,再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加工,当然,其亦可先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加工,再对线缆的前端进行加工,不以为限。
接着,将治具21放置于上料流水线102上,由该上料流水线102将一个个的治具21横向输送,当有治具21进入升降装置103上时,该升降装置103将该治具21升起,升起到位后,该升降装置103上的治具21被送入之第一传送装置22上,然后,升降装置103下降复位,以等待将下一个治具21送入第一传送装置22中,当然,其亦可通过人工将治具21直接放入第一传送装置22上,不以为限。
接着,由第一传送装置22带动治具21依次经过第一镭射装置23和第一剥皮装置24,该第一镭射装置23将线缆前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经过第一剥皮装置24时,该定位组件241压住治具21,该挪移组件242夹持住前排线架,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243带动挪移组件242相对定位组件241后移,使得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以此完成了对线缆前端的芯线进行剥皮。
接着,治具21被送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之翻转装置36的翻转定位座363,由该翻转装置36将治具21向内翻转90度,然后治具21被送入第二传送装置31的轨道301中,由第二传送装置31带动治具21依次经过助焊剂锅32和锡锅33,该第一位移装置34将治具21放入助焊剂锅32中完成沾助焊剂动作,该第二位移装置35将治具21放入锡锅33中完成镀锡动作,接着,治具21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36中,由翻转装置36将治具21向外翻转90度,以此完成了对线缆前端的沾助焊剂和镀锡液动作。
然后,治具21被送入第三传送装置41中,由该第三传送装置41带动治具21依次经过第一裁切装置42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该第一裁切装置42将线缆的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该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将治具21旋转180度,以便后续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加工。
接着,治具21被送入第四传送装置51中,由第四传送装置51带动治具21依次经过第二镭射装置52和第二剥皮装置53,该第二镭射装置52将线缆后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二剥皮装置53将线缆后端之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以此完成对线缆后端芯线的剥皮动作。
接着,治具21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60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21向内翻转90度,然后治具21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60的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动治具21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锡锅,并在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的配合作用下对线缆的后端依次完成沾助焊剂和镀锡作业,接着,治具21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外翻转90度,以此完成了对线缆后端的沾助焊剂和镀锡液动作。
然后,治具21被送入第五传送装置71中,由该第五传送装置71带动治具21经过第二裁切装置72和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该第二裁切装置72将线缆的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该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将治具21旋转180度,并将治具21放入到出料流水线101上,由出料流水线101将完成前后两端加工的线缆输出。
至此,完成了对一线缆的前端和后端进行加工,前述各装置和机构相互独立循环往复地工作,以使得完成前后两端加工的线缆不断地从出料流水线101输出。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设置有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和裁切出料模组,利用第一镭射剥皮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镭射和剥皮拉直,利用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沾助焊剂和镀锡,利用裁切旋转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裁切并将线缆旋转180度,利用第二镭射剥皮模组对线缆的后端进行镭射和剥皮拉直,利用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的后端进行沾助焊剂和镀锡,并配合裁切出料模组对线缆的后端裁切后出料,以此完成了对线缆前后两端的自动加工,取代传统之手工加工的方式,线缆的芯线在加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直,消除了与连接器连接时出现的虚焊、漏焊和短路等品质问题,并可实现无人自动化加工,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通过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均设置有一翻转装置,利用其中的一翻转装置将治具送入第二传送装置中,利用另一翻转装置将治具送出第二传送装置,并配合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分别将治具送入助焊剂锅和锡锅中,以完成对线缆的沾助焊剂和镀锡动作,前述各装置相互独立循环往复并同时工作,无需停机等待,从而节省了对线缆的加工时间,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再者,通过采用四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作为第二镭射装置,利用该四个镭射头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该四个镭射头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且每一镭射头的朝向与第四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如此可更方便地对线缆之上下两排芯线进行镭射,镭射速度更快更全面,以利于后续进行快速而有质量地剥皮,提升产品剥皮后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15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 N 1 0 2 9 3 1 5 6 5 A *CN102931565A* (21)申请号 201210399367.6 (22)申请日 2012.10.19 H01R 43/28(2006.01) (71)申请人东莞市三信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怀德村怀 北路大坑工业区东莞市三信精密机械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姚天金 (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徐勋夫 (54) 发明名称 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

2、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包括 机架、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 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第二沾助 焊剂及镀锡模组和裁切出料模组;利用第一镭射 剥皮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镭射和剥皮,利用第 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前端进行沾助焊剂 和镀锡,利用裁切旋转模组对线缆前端进行裁切 并旋转180度,利用第二镭射剥皮模组对线缆后 端进行镭射和剥皮,利用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 组对线缆后端进行沾助焊剂和镀锡,配合裁切出 料模组对线缆后端裁切后出料,以完成对线缆前 后两端自动加工,线缆芯线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 持平直,消除与连接器连接时出现的虚焊、漏焊和 短路等品质问题,实现无人自动化加工,提。

3、高产品 生产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8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8 页 1/3页 2 1.一种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以及依次并排设置于机架上的 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第二沾 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和裁切出料模组; 该第一镭射剥皮模组包括有用于安放线缆的治具、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一传送装置、用 于对线缆前端进行镭射的第一镭射装置和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剥皮的第一剥皮装置;该第 一镭射装置和第一剥皮装置沿第一传送装置之。

4、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线缆前端的芯线采用 前后两排线架横向夹持住,该第一镭射装置将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 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一剥皮装置包括有定位组件、挪移组件和第一驱动机构,该 定位组件用于将治具压住定位,该挪移组件用于夹持住前排线架,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挪 移组件相对定位组件前后移动,当挪移组件向后移动时,该前排线架同步后移,夹持在前排 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使芯线内部的导线裸露; 每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均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二传送装置、用于盛放助焊剂的 助焊剂锅、用于盛放锡液的锡锅、用于将治具下移至助焊剂锅内的第一位移装置、用于将治 具下移至锡锅内的第二位移装置。

5、以及两用于将治具翻转90度的翻转装置;该助焊剂锅和 锡锅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侧旁并沿第二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位移装置和 第二位移装置分别位于助焊剂锅和锡锅的上方;该两翻转装置分别设置于该第二传送装置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 该裁切旋转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三传送装置、用于将线缆前端按照所需的焊 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一裁切装置和用于将治具旋转180度的第一旋转夹具装置;该第 一裁切装置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沿第三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该第二镭射剥皮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四传送装置、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镭射 的第二镭射装置和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剥皮的第二剥皮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

6、和第二剥皮 装置沿第四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该裁切出料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五传送装置和用于将线缆后端按照所需的 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二裁切装置,该第二裁切装置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的侧旁; 工作时,首先,将线缆的前后两端均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横向夹持住线缆的 芯线,并将线缆安放于治具上;接着,将治具放置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由第一传送装置带动 治具依次经过第一镭射装置和第一剥皮装置,该第一镭射装置将线缆前端位于两排线架之 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经过第一剥皮装置时,该定位组件 压住治具,该挪移组件夹持住前排线架,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挪移组件相对定位组件。

7、 后移,使得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内翻 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 锡锅,该第一位移装置将治具放入助焊剂锅中完成沾助焊剂动作,该第二位移装置将治具 放入锡锅中完成镀锡动作,接着,治具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外翻转 90度; 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三传送装置中,由该第三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一裁切装 置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一裁切装置将线缆的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 的导线,该第一旋转夹具装置将治具旋转180度。

8、;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1565 A 2/3页 3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四传送装置中,由第四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二镭射装置 和第二剥皮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将线缆后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 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二剥皮装置将线缆后端之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 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内翻 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 动治具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锡锅,并在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的配合作用下对线缆 的后端依次完成沾助焊剂和镀锡作业,接。

9、着,治具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 具向外翻转90度; 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五传送装置中,由该第五传送装置带动治具经过第二裁切装置,该 第二裁切装置将线缆的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翻转装置包括 有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座以及用于定位治具的翻转定位座;该固定座固定于机架上,该翻转 定位座可向内或向外翻转地枢接于固定座上,该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该翻转定位座向内或向 外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驱 动缸体,该驱动缸体的一端与机架枢接,驱动缸体的另一端延伸出有活塞。

10、杆,该活塞杆的尾 端与翻转定位座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 有基座、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推动治具移动的拨动组件;该基座固定于机架上,该基座上设置 有横向延伸的轨道,该驱动缸体带动拨动组件横向移动使得拨动组件推动治具沿轨道横向 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装置包括 有第一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承托治具的第一托架,该第一驱动缸体固定于机架上,该第一驱 动缸体带动第一托架上下移动,该治具随第一托架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助焊剂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移装置包括 。

11、有滑轨、滑块、第二驱动缸体、第三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承托治具的第二托架;该滑轨横向固 定于机架上;该滑块设置于滑轨上,该第三驱动缸体固定于机架上带动滑块沿滑轨横向来 回移动;该第二驱动缸体固定于滑块上随滑块同步移动,且该第二驱动缸体带动第二托架 上下移动,该治具随第二托架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锡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输 入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自动上料的上料流水线,该上料流水线与第一传送装置上下错 位,且该上料流水线的输出端和第一传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料流水线上的 治具送入第一传送装置的升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

12、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传送装置的输 出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自动出料的出料流水线,该裁切出料模组还包括有用于将治具 旋转180度的第二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二旋转夹具装置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五传送 装置和出料流水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旋转夹具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1565 A 3/3页 4 均包括有旋转座、滑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旋转气缸以及两夹爪;该第一气缸设置于旋转 座上并带动两夹爪相对打开或闭合;该旋转气缸设置于滑座上并带动旋转座旋转,该第一 气缸和两夹爪随旋转座同步转动;该第二气缸设置于机架上并带动滑座上。

13、下移动,该旋转 气缸、旋转座、第一气缸和两夹爪随滑座同步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镭射装置为四 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包括有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前侧面上的四个镭射 头,该四个镭射头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该四个镭射头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且每一镭射头 的朝向与第四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31565 A 1/9页 5 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线缆加工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应用于连接笔记本计算机、数码相机、手机等电子。

14、装置的数据线缆均有若干 金属芯线组成,在线缆通过端子连接其它电子装置时,首先需要对线缆的绝缘皮进行去皮, 而后对芯线进行沾助焊剂、镀锡、裁切等工艺后利用手工焊接或脉冲焊接设备将线缆芯线 焊接于连接器上。 0003 随着IT行业产品日趋朝向“轻薄、短小”发展,同时对功能要求越来越强大,由 此所有零部件也必须作超细及微小加工,数据线所用的线缆也由28AWG(美国导线规格)、 30AWG变成更细的34AWG、36AWG、40AWG和42 AWG,在进行去皮、沾助焊剂、镀锡、裁切时容易 因芯线弯曲和变形导致端子后续出现虚焊、漏焊和短路等不良品质,显然,传统的手工加工 工艺已无法满足目前细小线缆的加工,。

15、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低下。 发明 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线缆 加工设备,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采用手工进行线缆加工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线缆加工设备,包括有机架以及依次并排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镭射剥皮模 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 组和裁切出料模组; 该第一镭射剥皮模组包括有用于安放线缆的治具、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一传送装置、用 于对线缆前端进行镭射的第一镭射装置和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剥皮的第一剥皮装置;该第 一镭射装置和。

16、第一剥皮装置沿第一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线缆前端的芯线采用 前后两排线架横向夹持住,该第一镭射装置将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 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一剥皮装置包括有定位组件、挪移组件和第一驱动机构,该 定位组件用于将治具压住定位,该挪移组件用于夹持住前排线架,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挪 移组件相对定位组件前后移动,当挪移组件向后移动时,该前排线架同步后移,夹持在前排 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使芯线内部的导线裸露; 每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均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二传送装置、用于盛放助焊剂的 助焊剂锅、用于盛放锡液的锡锅、用于将治具下移至助焊剂锅内的第一位移装置、用于将治 。

17、具下移至锡锅内的第二位移装置以及两用于将治具翻转90度的翻转装置;该助焊剂锅和 锡锅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侧旁并沿第二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位移装置和 第二位移装置分别位于助焊剂锅和锡锅的上方;该两翻转装置分别设置于该第二传送装置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 该裁切旋转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三传送装置、用于将线缆前端按照所需的焊 说 明 书CN 102931565 A 2/9页 6 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一裁切装置和用于将治具旋转180度的第一旋转夹具装置;该第 一裁切装置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沿第三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该第二镭射剥皮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四传送装置、用于对线缆。

18、后端进行镭射 的第二镭射装置和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剥皮的第二剥皮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和第二剥皮 装置沿第四传送装置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该裁切出料模组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的第五传送装置和用于将线缆后端按照所需的 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二裁切装置,该第二裁切装置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的侧旁; 工作时,首先,将线缆的前后两端均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横向夹持住线缆的 芯线,并将线缆安放于治具上;接着,将治具放置于第一传送装置上,由第一传送装置带动 治具依次经过第一镭射装置和第一剥皮装置,该第一镭射装置将线缆前端位于两排线架之 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经过第一剥皮装置时,该定位组。

19、件 压住治具,该挪移组件夹持住前排线架,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挪移组件相对定位组件 后移,使得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内翻 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 锡锅,该第一位移装置将治具放入助焊剂锅中完成沾助焊剂动作,该第二位移装置将治具 放入锡锅中完成镀锡动作,接着,治具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外翻转 90度; 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三传送装置中,由该第三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一裁切装 置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该第一裁切装置将线缆。

20、的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 的导线,该第一旋转夹具装置将治具旋转180度;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四传送装置中,由第四传送装置带动治具依次经过第二镭射装置 和第二剥皮装置,该第二镭射装置将线缆后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 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二剥皮装置将线缆后端之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 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 接着,治具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翻转装置,由该翻转装置将治具向内翻 转90度,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第二传送装置中,由第二传送装置带 动治具依次经过助焊剂锅和锡锅,并在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的配合作用下对线缆 的后端依次完成沾。

21、助焊剂和镀锡作业,接着,治具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中,由翻转装置将治 具向外翻转90度; 然后,治具被送入第五传送装置中,由该第五传送装置带动治具经过第二裁切装置,该 第二裁切装置将线缆的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 0006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翻转装置包括有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座以及用于定 位治具的翻转定位座;该固定座固定于机架上,该翻转定位座可向内或向外翻转地枢接于 固定座上,该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该翻转定位座向内或向外翻转。 0007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驱动缸体,该驱动缸体的一端与机架枢 接,驱动缸体的另一端延伸出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尾端与翻转定位座枢接。 。

22、000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有基座、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推动治具 移动的拨动组件;该基座固定于机架上,该基座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轨道,该驱动缸体带动 说 明 书CN 102931565 A 3/9页 7 拨动组件横向移动使得拨动组件推动治具沿轨道横向移动。 0009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位移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缸体以及用于承托治具的 第一托架,该第一驱动缸体固定于机架上,该第一驱动缸体带动第一托架上下移动,该治具 随第一托架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助焊剂锅。 001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位移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第二驱动缸体、第三驱 动缸体以及用于承托治具的第二托架;该滑。

23、轨横向固定于机架上;该滑块设置于滑轨上, 该第三驱动缸体固定于机架上带动滑块沿滑轨横向来回移动;该第二驱动缸体固定于滑块 上随滑块同步移动,且该第二驱动缸体带动第二托架上下移动,该治具随第二托架上下移 动而移出或进入锡锅。 001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自动上料 的上料流水线,该上料流水线与第一传送装置上下错位,且该上料流水线的输出端和第一 传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料流水线上的治具送入第一传送装置的升降装置。 001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五传送装置的输出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自动出料 的出料流水线,该裁切出料模组还包括有用于将治具旋转1。

24、80度的第二旋转夹具装置,该 第二旋转夹具装置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和出料流水线之间。 001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旋转夹具装置均包括有旋转座、滑座、第一气缸、第 二气缸、旋转气缸以及两夹爪;该第一气缸设置于旋转座上并带动两夹爪相对打开或闭合; 该旋转气缸设置于滑座上并带动旋转座旋转,该第一气缸和两夹爪随旋转座同步转动;该 第二气缸设置于机架上并带动滑座上下移动,该旋转气缸、旋转座、第一气缸和两夹爪随滑 座同步上下移动。 0014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镭射装置为四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该第二镭射 装置包括有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前侧面上的四个镭射头,该四个镭射头呈上下左右。

25、对称分 布,该四个镭射头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且每一镭射头的朝向与第四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 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 可知: 一、通过设置有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裁切旋转模组、第二镭 射剥皮模组、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和裁切出料模组,利用第一镭射剥皮模组对线缆的 前端进行镭射和剥皮拉直,利用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沾助焊剂和镀 锡,利用裁切旋转模组对线缆的前端进行裁切并将线缆旋转180度,利用第二镭射剥皮模 组对线缆的后端进行镭射和剥皮拉直,利用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对线缆的后端进行沾。

26、 助焊剂和镀锡,并配合裁切出料模组对线缆的后端裁切后出料,以此完成了对线缆前后两 端的自动加工,取代传统之手工加工的方式,线缆的芯线在加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直,消 除了与连接器连接时出现的虚焊、漏焊和短路等品质问题,并可实现无人自动化加工,有效 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0016 二、通过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均设置有一翻转装置,利用其中的 一翻转装置将治具送入第二传送装置中,利用另一翻转装置将治具送出第二传送装置,并 配合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分别将治具送入助焊剂锅和锡锅中,以完成对线缆的沾 助焊剂和镀锡动作,前述各装置相互独立循环往复并同时工作,无需停。

27、机等待,从而节省了 说 明 书CN 102931565 A 4/9页 8 对线缆的加工时间,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0017 三、通过采用四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作为第二镭射装置,利用该四个镭射头呈 上下左右对称分布,该四个镭射头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且每一镭射头的朝向与第四传送 装置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如此可更方便地对线缆之上下两排芯线进行镭射, 镭射速度更快更全面,以利于后续进行快速而有质量地剥皮,提升产品剥皮后的质量。 0018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 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

28、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镭射剥皮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剥皮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剥皮装置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翻转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传送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传送装置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

29、施例中裁切旋转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裁切旋转模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裁切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旋转夹具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镭射剥皮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裁切出料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旋转夹具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20、第一镭射剥皮模组 21、治具 22、第一传送装置 23、第一镭射装置 231、主体 232、上镭射头 233、下镭射头 24、第一剥皮装置 241、定位组件 242、。

30、挪移组件 243、第一驱动机构 30、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 31、第二传动装置 311、基座 312、驱动缸体 313、拨动组件 32、助焊剂锅 33、锡锅 34、第一位移装置 341、第一驱动缸体 342、第一托架 说 明 书CN 102931565 A 5/9页 9 35、第二位移装置 351、滑轨 352、滑块 353、第二驱动缸体 354、第三驱动缸体 355、第二托架 36、翻转装置 361、第二驱动机构 362、固定座 363、翻转定位座 364、活塞杆 37、温控箱 301、轨道 40、裁切旋转模组 41、第三传送装置 42、第一裁切装置 421、固定框架 422、上切刀 42。

31、3、下切刀 424、驱动缸体 43、第一旋转夹具装置 431、旋转座 432、滑座 433、第一气缸 434、第二气缸 435、旋转气缸 436、夹爪 50、第二镭射剥皮模组 51、第四传送装置 52、第二镭射装置 521、主体 522、镭射头 53、第二剥皮装置 60、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 70、裁切出料模组 71、第五传送装置 72、第二裁切装置 73、第二旋转夹具装置 101、出料流水线 102、上料流水线 103、升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请参照图1至图1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 架10以及依次并排设置于机架10上的第一镭射剥皮模组20、第一。

32、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 30、裁切旋转模组40、第二镭射剥皮模组50、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60和裁切出料模组 70。 0022 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一镭射剥皮模组20包括有用于安放线缆的治具21、用于 传送治具21的第一传送装置22、用于对线缆前端进行镭射的第一镭射装置23和用于对线 缆前端进行剥皮的第一剥皮装置24。 0023 其中,该线缆前后两端的芯线均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横向夹持住,具体 而说,该线缆的前端形成有一排芯线,该排芯线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横向夹持住,该线缆的后 端形成有上下两排芯线,该上下两排芯线采用另一组的前后两排线架横向夹持住。 0024 该第一传送装置22设置于前述第。

33、一镭射装置23和第一剥皮装置24的前侧,该第 一传送装置22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对第一传送装置22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 叙述;该第一镭射装置23和第一剥皮装置24沿第一传送装置22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0025 该第一镭射装置23用于将线缆前端之位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 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一镭射装置23为两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 该第一镭射装置23包括有主体231以及设置于该主体231和上镭射头232和下镭射头233, 说 明 书CN 102931565 A 6/9页 10 该上镭射头232和下镭射头233之间形成有供治具21经过的通道,当治具21经过。

34、第一镭 射装置23时,该上镭射头232和下镭射头233同时工作,将线缆前端之位于该两排线架之 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切割效果更佳。 0026 该第一剥皮装置24包括有定位组件241、挪移组件242以及第一驱动机构243;该 定位组件241用于将治具21压住定位,该挪移组件242用于夹持住前排线架,该定位组件 241和挪移组件242均采用气动为动力源,但不局限气动,亦可采用其他动力源,只需使定 位组件241压住定位治具21,该挪移组件242夹持住前排线架即可;该第一驱动机构243带 动挪移组件242相对定位组件241前后移动,当挪移组件242向后移动时,该前排线架同步 。

35、后移,夹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使芯线内部的导线裸露,该第一驱动机构 243为气压式驱动缸体。 0027 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和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60的结构相同,下面 详述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的具体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 模组30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21的第二传送装置31、用于盛放助焊剂的助焊剂锅32、用于 盛放锡液的锡锅33、用于将治具21下移至助焊剂锅32内的第一位移装置34、用于将治具 21下移至锡锅33内的第二位移装置35以及两用于将治具21翻转90度的翻转装置36;该 助焊剂锅32和锡锅33位于第二传送装置31的侧旁并沿第二传送装置31。

36、之送料方向依次 设置;该第一位移装置34和第二位移装置35分别位于助焊剂锅32和锡锅33的上方;该两 翻转装置36分别设置于该第二传送装置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 具体而说,如图9和图10所示,该第二传动装置31包括有基座311、驱动缸体312以及 用于推动治具21移动的拨动组件313;该基座311固定于机架10上,该基座311上设置有 横向延伸的轨道301,该驱动缸体312带动拨动组件313横向移动使得拨动组件313推动治 具21沿轨道301横向移动,该驱动缸体312为气压式驱动缸体。 0028 如图11所示,该第一位移装置34包括有第一驱动缸体341以及用于承托治具21 的第一托架342,。

37、该第一驱动缸体341固定于机架10上,该第一驱动缸体341为气压式驱动 缸体,该第一驱动缸体341带动第一托架342上下移动,该治具21随第一托架342上下移 动而移出或进入助焊剂锅32,当该治具21进入助焊剂锅32时,该线缆前端芯线的裸露导线 浸入助焊剂中而沾上助焊剂。 0029 如图11所示,该第二位移装置35包括有滑轨351、滑块352、第二驱动缸体353、 第三驱动缸体354以及用于承托治具21的第二托架355;该滑轨351横向固定于机架10 上;该滑块352设置于滑轨351上,该第三驱动缸体354为气压式驱动缸体,该第三驱动缸 体354固定于机架10上带动滑块352沿滑轨351横向来。

38、回移动;该第二驱动缸体353为气 压式驱动缸体,该第二驱动缸体353固定于滑块352上随滑块352同步移动,且该第二驱动 缸体353带动第二托架355上下移动,该治具21随第二托架355上下移动而移出或进入锡 锅33,当该治具21进入锡锅33时,该线缆前端芯线的裸露导线浸入锡液中而沾上锡液。 0030 该每一翻转装置36的结构相同,下面以第二传送装置31之输入端处的翻转装置 36为例说明,如图8所示,该翻转装置36包括有第二驱动机构361、固定座362以及用于定 位治具21的翻转定位座363;该固定座362固定于机架10上,该翻转定位座363可向内或 向外翻转地枢接于固定座362上,该第二驱动。

39、机构361带动该翻转定位座363向内或向外 翻转;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机构361为驱动缸体,且该驱动缸体为气压式驱动缸体, 说 明 书CN 102931565 A 10 7/9页 11 该驱动缸体的一端与机架10枢接,驱动缸体的另一端延伸出有活塞杆364,该活塞杆364的 尾端与翻转定位座363枢接;原始状态下,该翻转定位座363与前述第一传送装置22的输 出口平齐对接,以等待第一传送装置22中的治具21输入至翻转定位座363中,当有治具21 输入至该翻转定位座363时,该第二驱动机构361作用而带动翻转定位座363向内翻转90 度,使得翻转定位座363与第二传送装置31的输入端平齐对接,。

40、以便将治具21输入至第二 传送装置31中,以此也使得治具21上的线缆前端垂直朝下,当治具21输入至第二传送装 置31的轨道301中时,该第二驱动机构361再次工作使得翻转定位座363反向翻转90度 而复位。 0031 以及,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还包括有温控箱37,该温控箱37固定于机架 10上,该温控箱37用于控制锡锅33的温度,使得锡液保持在合适的熔融状态。 0032 如图12和图13所示,该裁切旋转模组40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21的第三传送装 置41、用于将线缆前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一裁切装置42和用于将治 具21旋转180度的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该第一裁切装置42。

41、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沿 第三传送装置41的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0033 具体而说,如图14所示,该第一裁切装置42为双面裁切装置,其包括有固定框架 421以及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固定框架421的上切刀422和下切刀423,针对该上切刀 422和下切刀423均设置有驱动缸体424,该驱动缸体424为气压式驱动缸体,当该驱动缸 体424带动上切刀422和下切刀423活动并使得上切刀422和下切刀423闭合错位时,该 裸露的导线即可被截断。 0034 如图15所示,该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均包括有旋转座431、滑座432、第一气缸 433、第二气缸434、旋转气缸435以及两夹爪436;该第一气缸4。

42、33设置于旋转座431上并 带动两夹爪436相对打开或闭合,当该两夹爪436闭合时可将治具21夹住;该旋转气缸435 设置于滑座432上并带动旋转座431旋转,该第一气缸433和两夹爪436随旋转座431同 步转动,从而实现将治具21旋转180度;该第二气缸434设置于机架10上并带动滑座432 上下移动,该旋转气缸435、旋转座431、第一气缸433和两夹爪436随滑座432同步上下移 动。 0035 如图16所示,该第二镭射剥皮模组50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21的第四传送装置 51、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镭射的第二镭射装置52和用于对线缆后端进行剥皮的第二剥皮 装置53,该第二镭射装置52和第二剥。

43、皮装置53沿第四传送装置51之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0036 具体而说,该第二镭射装置52为四光路二氧化碳镭射装置,该第二镭射装52置包 括有主体521以及设置于主体521前侧面上的四个镭射头522,该四个镭射头522呈上下左 右对称分布,该四个镭射头522均朝向第四传送装置51,且每一镭射头522的朝向与第四传 送装置51的送料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以便快速全面地对线缆后端的上下两排芯线 进行镭射。 0037 该第二剥皮装置53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剥皮装置24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对 第二剥皮装置53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 0038 如图17所示,该裁切出料模组70包括有用于传送治具21的。

44、第五传送装置71和用 于将线缆后端按照所需的焊接长度截断裸露导线的第二裁切装置72;该第二裁切装置72 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71的侧旁,该第二裁切装置72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裁切装置72的 说 明 书CN 102931565 A 11 8/9页 12 具体结构相同,在此对第二裁切装置72的具体结构不作详细叙述;以及,该第五传送装置 71的输出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21自动出料的出料流水线101,该裁切出料模组70还 包括有用于将治具21旋转180度的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该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的具体 结构与前述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对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的具体结 构不作详细叙述。

45、,该第二旋转夹具装置73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于第五传送装置71和出 料流水线101之间,以便将第五传送装置71上的治具21放入出料流水线101上。 0039 以及,前述第一传送装置22的输入端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治具21自动上料的上料 流水线102,该上料流水线102与第一传送装置22上下错位,且该上料流水线102的输出端 和第一传送装置22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料流水线102上的治具21送入第一传送 装置22的升降装置103。 0040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首先,将线缆的前后两端均采用前后两排线架或单排线架横向夹持住线缆的 芯线,线缆的前端形成有一排芯线,线缆的后端形成有上。

46、下两排芯线,并将线缆安放于治具 11上,本实施例先对线缆的前端进行加工,再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加工,当然,其亦可先对线 缆的后端进行加工,再对线缆的前端进行加工,不以为限。 0041 接着,将治具21放置于上料流水线102上,由该上料流水线102将一个个的治具 21横向输送,当有治具21进入升降装置103上时,该升降装置103将该治具21升起,升起 到位后,该升降装置103上的治具21被送入之第一传送装置22上,然后,升降装置103下 降复位,以等待将下一个治具21送入第一传送装置22中,当然,其亦可通过人工将治具21 直接放入第一传送装置22上,不以为限。 0042 接着,由第一传送装置22带动。

47、治具21依次经过第一镭射装置23和第一剥皮装置 24,该第一镭射装置23将线缆前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 内部导线的切口,经过第一剥皮装置24时,该定位组件241压住治具21,该挪移组件242夹 持住前排线架,然后该第一驱动机构243带动挪移组件242相对定位组件241后移,使得夹 持在前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以此完成了对线缆前端的芯 线进行剥皮。 0043 接着,治具21被送入第一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30之翻转装置36的翻转定位座 363,由该翻转装置36将治具21向内翻转90度,然后治具21被送入第二传送装置31的轨 道301中,由第二传送装。

48、置31带动治具21依次经过助焊剂锅32和锡锅33,该第一位移装 置34将治具21放入助焊剂锅32中完成沾助焊剂动作,该第二位移装置35将治具21放入 锡锅33中完成镀锡动作,接着,治具21被送入另一翻转装置36中,由翻转装置36将治具 21向外翻转90度,以此完成了对线缆前端的沾助焊剂和镀锡液动作。 0044 然后,治具21被送入第三传送装置41中,由该第三传送装置41带动治具21依次 经过第一裁切装置42和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该第一裁切装置42将线缆的前端按照所需 的焊接长度截断芯线裸露的导线,该第一旋转夹具装置43将治具21旋转180度,以便后续 对线缆的后端进行加工。 0045 接着,治具21被送入第四传送装置51中,由第四传送装置51带动治具21依次经 过第二镭射装置52和第二剥皮装置53,该第二镭射装置52将线缆后端位于两排线架之间 的芯线上的绝缘皮环切出一道恰及内部导线的切口,该第二剥皮装置53将线缆后端之前 说 明 书CN 102931565 A 12 9/9页 13 排线架上的绝缘皮沿切口拔出而裸露出芯线内部导线,以此完成对线缆后端芯线的剥皮动 作。 0046 接着,治具21被送入第二沾助焊剂及镀锡模组60的翻转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