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现浇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师们在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美的同时,往往也注重其形式美,如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较多地被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来,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但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的运用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与不便,主要表现模板及其支撑设计与安装较复杂;混凝土浇筑施工困难等。而常规施工方法是用定型弧形钢模和弧形方钢或钢管横楞作为模架体系,但施工成本高,钢模和横楞二次利用率低,剪力墙由于存在倾斜角度,振动棒插入时,容易受到钢筋的干扰,下插到位较难,易造成振捣不密实等问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成本低,弧度精确,混凝土浇筑速度快和保证施工质量的现浇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施工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现浇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简单易行,工效高,测量定位准确,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步骤是:
1、利用CAD软件,将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的外边线、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分成若干等份,并根据已知圆心坐标、半径,墙脚轴线起点、终点坐标,剪力墙倾斜角度、高度和厚度,模板厚度直接从图中得出每个等份点的坐标。
2、确定全站仪架设位置及其坐标,利用CAD软件,得出全站仪与墙脚内外弧模板的外边线和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每个等份点之间的距离和每段弧线对应全站仪的角度,并将距离和角度数据输入全站仪。
3、架设全站仪,以墙脚轴线起点或终点作为测量的后视点,将全站仪转动a1角,棱镜在估计的墙脚内弧模板外边线上移动到指定角度位置后,瞄准棱镜测距,来回移动棱镜直到全站仪读数为r,棱镜位置即为内弧模板外边线放样点。依次类推将全站仪转动a2、a3直至an角度,移动棱镜定出园弧墙脚内弧模板外边线的其余放样点,最后将各点逐一相连,所得曲线即为剪力墙墙脚内弧模板外边线,同理可测设出剪力墙墙脚外弧模板外边线和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
4、根据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的位置,搭设好剪力墙内弧一侧的操作脚手架和剪力墙外弧一侧支撑脚架后,绑扎安装剪力墙竖向受力筋及水平分布筋,同时垂直于剪力墙宽度方向的安装“一”形筋,长度同墙宽,控制墙体厚度。并安装用钢筋螺旋圈成振动棒导向笼,便于振动棒容易插入振捣混凝土。
5、模板安装。先沿剪力墙墙脚外弧模板边线立一块模板宽度与每等份弧弦长一致的外弧模板及外竖楞木枋,临时用支撑与剪力墙外弧一侧支撑脚架后连接撑住,再沿剪力墙墙脚内弧模板边线立一块宽度与每等份弧弦长一致的内弧模板和内竖楞木枋,内外竖楞木枋沿弧线方向间距为20至25cm,外内弧模板间垂直模板面安装穿墙螺栓,穿栓墙螺沿弧形方向和剪力墙高度方向间距均45cm,安装穿墙螺栓部位的内外竖楞木枋均用双根50cm×100cm木枋,双根木枋间距14至16mm,螺栓从双根木枋中间穿过。穿墙螺栓安装完后,再安装剪力墙内外圆弧定位筋,并用细铁丝临时固定,定位筋用Φ25螺纹钢筋;沿弧形方向一道模板安装完后,依次向上逐步安装另一道外弧模板、外竖楞木枋;内弧模板、内竖楞木枋;穿墙螺栓;用细铁丝临时固定剪力墙内外圆弧定位筋。
模板安装开始前,用尼龙线将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等分点与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向上引测的等分点对应地连接起来,模板安装及初步校正时,根据尼龙线进行控制,剪力墙圆弧定位筋临剪力墙面的边缘应紧贴尼龙线。安装穿墙螺栓、校正模板同步进行。
6、模板固定。通过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等分点与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向上引测的等分点对应地连接起来的尼龙线或钢丝进行模板校正,相邻两层模板斜面平整度偏差控制在3mm范围内时,双根木枋部位立内外竖楞钢管,内外竖楞钢管均采用双根钢管。并在穿墙螺栓安装蝴蝶夹,拧紧蝴蝶夹将墙体内外弧模板锁紧。模板锁紧后,用斜撑钢管将外竖楞钢管与支撑脚架后进行连接,直至到地面。斜撑钢管与地面角度成45°至75°。
7、模架安装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路线由中间→两侧→中间,循回进行,分层浇筑振捣。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超过1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浇筑时,先将振动棒放入振动棒导向笼中,再输入混凝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施工过程快捷、简便且精度高,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
2、采用木胶合板模板用作曲面模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也不高,不需要专业培训,整个操作程序简单快捷。
3、就地取材,利用螺纹钢筋作为倾斜悬弧剪力墙的定位筋,经济实用,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测量定位示意图。
图2为一种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竖向剖面示意图
其中:1-“一”形筋、2-第一外弧模板、3-第一外竖楞木枋,4-第二内弧模板、5-第二内竖楞木枋、6-穿墙螺栓、7-圆弧定位筋、8-导向笼、9-钢管、10-蝴蝶夹、11-支撑脚架、12-斜撑钢管、13-圆心坐标、14-全站仪、15-后视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现浇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方法其原理如下:利用CAD软件和全站仪进行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定位,内外弧用螺纹钢作为圆弧定位筋,控制弧度。剪力墙内安装振动棒导向笼,便于混凝土振捣,
一种现浇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施工的方法,其具体步骤是:
1、利用CAD软件,将倾斜悬弧混凝土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分成若干等份,每等份弧的弦长按模板的宽度设置。并根据已知圆心坐标13、半径,墙脚轴线起点、终点坐标,剪力墙倾斜角度、高度和厚度,模板厚度直接从图中得出每个等份点的坐标。
2、确定全站仪14架设位置及其坐标,利用CAD软件,得出全站仪14与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和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每个等份点之间的距离和每段弧线对应全站仪的角度,并将距离和角度数据输入全站仪14。
3、架设全站仪14,以墙脚轴线起点或终点作为测量的后视点15,将全站仪转动a1角,棱镜在估计的墙脚内弧模板外边线上移动到指定角度位置后,瞄准棱镜测距,来回移动棱镜直到全站仪读数为r,棱镜位置即为内弧模板外边线定位点。依次类推将全站仪转动a2、a3……an,移动棱镜定出园弧墙脚内弧模板外边线的其余放样点,最后将各点逐一相连,所得曲线即为剪力墙墙脚内弧模板外边线。同理可测设出剪力墙墙脚外弧模板外边线和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
4、根据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的位置,搭设好剪力墙内弧一侧的操作脚手架和剪力墙外弧一侧支撑脚架11后,绑扎安装剪力墙竖向受力筋及水平分布筋,操作脚手架立杆间距1500×1500mm,步距1500mm;支撑脚架立杆间距900×900mm,步距1500mm,且立杆与外竖楞钢管中的一根在同一垂直面上。同时垂直于剪力墙宽度方向的安装
“一”形筋1,沿每单块模板宽度中线布置,长度同墙宽,控制墙体厚度。并安装用
园钢螺旋圈成振动棒导向笼8,直径8、9、10cm,螺旋间距5、6、7cm,振动棒导向笼8底部平剪力墙墙脚,高度低于剪力墙墙顶1或1.5m,便于振动棒容易插入振捣混凝土。
5、模板安装。先沿剪力墙墙脚外弧模板边线立一块模板宽度与每等份弧弦长一致的第一外弧模板2及第一外竖楞木枋3,临时用支撑与剪力墙外弧一侧支撑脚架11后连接撑住,再沿剪力墙墙脚内弧模板边线立一块宽度与每等份弧弦长一致的第二内弧模板4和第二内竖楞木枋5,内外竖楞木枋沿弧形方向间距20、21、22、23、24、25cm。外内弧模板间安装穿墙螺栓6,穿栓墙螺6沿弧形方向和剪力墙高度方向间距均45cm。安装穿墙螺栓6部位的内外竖楞木枋用双根50cm×100cm木枋,双根木枋间距14、15、16mm,螺栓从双根木枋中间穿过。穿墙螺栓6安装完后,再安装内外剪力墙圆弧定位筋7,并用细铁丝临时固定,定位筋用Φ25、Φ28螺纹钢筋;沿弧形方向一道模板安装完后,依次向上逐步安装另一道第一外弧模板2、第一外竖楞木枋3;第二内弧模板4、第二内竖楞木枋5;穿墙螺栓6;用细铁丝临时固定内外剪力墙圆弧定位筋7。
模板安装开始前,用尼龙线或钢丝将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等分点与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向上引测的等分点对应地连接起来,模板安装及初步校正时,根据尼龙线进行控制,剪力墙圆弧定位筋临剪力墙面的边缘应紧贴尼龙线。安装穿墙螺栓、校正模板同步进行,
6、模板固定。通过剪力墙墙脚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等分点与墙顶内外弧模板外边线的投影向上引测的等分点对应地连接起来的尼龙线或钢丝进行模板校正,相邻两层模板斜面平整度偏差控制在3mm范围内时,双根木枋部位立内外竖楞
的钢管9,钢管9采用双根。并在穿墙螺栓安装蝴蝶夹10,拧紧蝴蝶夹10将墙体内外弧模板锁紧。模板锁紧后,用斜撑钢管12将外竖楞钢管与支撑脚架后进行连接,直至到地面。斜撑钢管12与地面角度成45°、50°、60°、65°、75°。
7、模架安装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路线由中间→两侧→中间,循环进行,分层浇筑振捣。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超过1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浇筑时,先将振动棒放入振动棒导向笼8中,再输入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