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里程增长加快,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总长3.5万公里,高速公路作为国道主干线的主体,里程增长迅速,公路里程的增长必然导致对养护技术的广泛需求,而在这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技术储备是不足的,还不能满足维持路网安全、高效、经济运营的需要;我国公路事故率高,远远大于其它发达国家,这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交通事故的上升势头更不容乐观,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字显示,我国交通事故总量由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77万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1986年的5万人上升到2002年的10.9万人,年均增长5%,人们享受着现代化交通的同时也常有着“车祸猛于虎”的感叹。引发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路面抗滑能力的不足,如果能让高速行使的车辆在极短的时间内停下来,而且能避免侧向滑移,我们将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或降低其严重程度,在过去的调查中发现,很多事故多发路段,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路面抗滑性能,交通事故便能大幅度的减少;公路路面的横向力系数越大,抗滑性能就越好,车辆在公路上的刹车距离就越短。
现有的公路路面主要分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竣工验收时,其抗滑要求时候横向力系数大于等于54;沥青路面的横向力系数较大,因此,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上被广泛使用,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横向力系数下降较快,经常需要维护;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能力通常的方法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拉槽或刻槽,如《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便提出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拉槽或刻槽的要求,其开槽的槽深3-5毫米,槽宽3-5毫米,槽间距12-25毫米,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按上述方法进行拉槽或刻槽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力系数一般在25-40之间,其抗滑性能也不理想。
目前,厚度为20厘米的沥青路面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60元左右,而厚度为25厘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平方米的造价为70元左右,为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的横向力系数,很多高速公路采用沥青路面来提高车辆行使的安全性,使得高速公路的造价被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以克服现有的沥青公路路面成本过高、水泥混凝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不理想等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设有横向抗滑槽和纵向抗滑槽,可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形成一个个的凸起,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力系数;所述的横向抗滑槽和纵向抗滑槽的截面呈倒梯形状,其中横向抗滑槽的槽深为3-15毫米,槽宽为8-35毫米,槽间距为10-25毫米,纵向抗滑槽的槽深为5-10毫米,槽宽为8-35毫米,槽间距为10-25毫米;当横向抗滑槽和纵向抗滑槽的槽深为5-8毫米,槽宽为15-20毫米,槽间距为12-15毫米时,呈凸起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力系数最为理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截面呈倒梯形状的横向抗滑槽和纵向抗滑槽,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形成凸起与路面有良好的连接强度,且呈凸起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力系数较理想,能更有效的减少刹车时间,从而降低公路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横向抗滑槽;2、纵向抗滑槽;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设有横向抗滑槽1和纵向抗滑槽2,可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形成一个个的凸起3,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力系数;所述的横向抗滑槽1和纵向抗滑槽2的截面呈倒梯形状,其中横向抗滑槽1的槽深为3-15毫米,槽宽为8-35毫米,槽间距为10-25毫米,纵向抗滑槽2的槽深为5-10毫米,槽宽为8-35毫米,槽间距为10-25毫米;当横向抗滑槽1和纵向抗滑槽2的槽深为5-8毫米,槽宽为15-20毫米,槽间距为12-15毫米时,呈凸起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力系数最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