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725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 C N 1 0 2 8 7 2 5 4 0 A *CN102872540A* (21)申请号 201210397513.1 (22)申请日 2012.10.19 A61N 5/06(2006.01) A61H 23/04(2006.01) (71)申请人徐凤华 地址 103149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逸园 28号四层 (72)发明人徐凤华 (54) 发明名称 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 (57)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 仪,其包括:一支架;一上体部,其设置于所述支 架上,侧面设置。
2、有接口,所述的上体部内部设置一 对上体透光器和驱动所述上体透光器沿所述上体 部纵向移动的工作电机;一下体部,其设置于所 述支架上并与所述上体部相衔接,所述下体部上 面沿纵向按等间隔设置隔墙从而形成用以插入双 腿的一对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上端宽,向下端逐 渐变窄,所述隔墙的侧面设置多个气囊,使空气流 入所述气囊内部,对腿部进行按摩,在所述插入槽 的底部设置有下体透光器;至少一辅助透光器, 其与所述上体部的接口连接;一调节器,其设置 在所述支架的侧面,且电连接所述上体部和下体 部以及辅助透光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1页 2 1.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 一支架; 一上体部,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侧面设置有接口,所述的上体部内部设置一对上体透 光器和驱动所述上体透光器沿所述上体部纵向移动的工作电机; 一下体部,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上体部相衔接,所述下体部上面沿纵向按等 间隔设置隔墙从而形成用以插入双腿的一对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上端宽,向下端逐渐变 窄,所述隔墙的侧面设置多个气囊,使空气流入所述气囊内部,对腿部进行按摩,在所述插 入槽的底部设置有下体透光器; 至少一辅助透光器,其与所述上体部的接口。
4、连接; 一调节器,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侧面,且电连接所述上体部和下体部以及辅助透光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部 包括: 一框架,其内部形成中空部,末端设置有一盖子,所述框架上部设置有所述隔墙,所述 隔墙和隔墙之间的插入槽底部设有透光器孔而使所述下体透光器露出,所述隔墙设置有多 个贯通孔,供气管与所述气囊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部 还包括: 一气泵,其设置于所述的中空部内,通过所述供气管,使空气流入所述气囊; 一电磁阀,其设置于所述框架中空部内,用以控制所述供气管内的气流; 一织物罩,其。
5、罩住所述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 用以对所述上体透光器和所述下体透光器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通过对所述气泵的气压和 所述电磁阀的开闭时间实施调节,从而调节所述气囊的压力和膨胀时间。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72540 A 1/5页 3 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温热治疗仪,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 仪。 背景技术 0002 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随之各种各样的保健器具也得以开发。按摩仪作 为众多保健器具之一,其形态多样。例如,对用户的颈部、背等部位进行按摩的床式温热治。
6、 疗仪,或者对脚和腿等局部进行按摩的脚按摩仪,以及腿按摩仪或指压垫等。 0003 其中床式温热治疗仪对人体脊柱部位的经穴和肌肉施加物理刺激,同时放射出热 量和远红外线,使肌肉放松,指压经穴,使血液循环通畅,从而缓解疲劳,促进人体新陈代 谢。 0004 所述床式温热治疗仪一般包括对用户的脊柱部位放射出热量和远红外线的透光 器。所述透光器装配于在垫内进行往返运动的移动台车上面,其向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对用 户的身体部位适当地施加刺激。所述移动台车与随人体体形适当弯曲的导轨部件相结合, 并随其移动。所述移动台车随导轨部件移动,同时沿身体的弯曲部位升降而适当刺激脊柱 附近的肌肉和经穴。 0005 大韩民国。
7、专利注册公报10-29184号就是采用弯曲导轨的传统温热治疗仪的典型 案例。所述温热治疗仪包括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的移动体、安装在移动体上且具有透光器的 治疗仪移动板、所述移动体随其移动同时可沿纵向弯曲的弯曲导轨升降。 0006 所述传统技术是,受电机驱动而作螺旋旋转运动的移动体向垫内部左右方向移 动,同时放置于移动体上面的治疗仪移动板通过与其结合的弯曲导轨,沿着弯曲导轨上形 成的弯曲面移动,所述治疗仪作升降运动从而对身体弯曲的凹进和凸出部分适当进行刺 激。 0007 如上所述,最近广泛使用的温热治疗仪为,治疗仪沿用户身体的脊住部分,向左右 方向往返运动,同时上下升降而适应具有与用户身体的脊柱部。
8、分相似的弯曲形状的弯曲导 轨。 0008 但适用所述传统弯曲导轨的大部分温热治疗仪,其弯曲导轨已定型化,无法对准 用户的身体,因而按摩效果不尽如人意。即,身体的弯曲会因用户的身体条件例如身高差 或性别等有所差异,但传统的技术是不管用户的身体条件如何,包含透光器的治疗器械始 终在同一位置升或降,因而对身体条件不同的用户提供的温热治疗和指压治疗效果并不理 想。因为用户的身体条件不同,使用同一个产品,则对用户的指压部位不同,最终治疗效果 也不一。而且用户的身体条件差异越大,其效果越差而降低产品的可信度。 0009 另外,有一种与所述温热治疗仪不同概念的保健器具,就是对脚和腿等身体的下 体部位进行局部。
9、按摩的脚按摩仪。但所述传统的脚按摩仪与所述温热治疗仪不同,具有独 立结构,需要再准备一个脚按摩仪,才能在对上半身进行温热治疗的同时对身体的下半身 也能进行按摩,不但增加用户的负担,所述脚按摩椅的驱动也独立进行,需要分别进行操作 说 明 书CN 102872540 A 2/5页 4 而增加操作的复杂性。 0010 为解决所述问题,现有专利有大韩民国注册实用新型公报20-0421147号(温热治 疗仪)。 0011 所述温热治疗仪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支撑用户上半身的温热仪上部和支撑上 半身的温热仪下部。具体是,所述温热仪上部和下部,有沿其纵向按既定宽度形成的长孔 10、20的上部垫1、2,其装配。
10、在台(无图示符号)上。所述温热仪上部的上部垫1的长孔10 内侧设置对用户的脊柱部位进行放射热量和远红外线的滚子30,以及在所述长孔内沿其进 行往返运动的移动台车3,所述滚子30装配在所述移动台车3上面并依靠其支撑。下部垫 2的长孔20内侧具备对用户的下体部位进行按摩和指压的脚按摩器4。 0012 但所述传统的温热治疗仪的脚按摩器为滚子形态,会给用户带来疼痛感,不能对 全腿部分进行按摩,并且脚按摩器没有具备温热透光器而无法对腿部实施温热治疗。 0013 而且传统的温热治疗仪不能连接辅助透光器,因而温热治疗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0014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
11、温热治疗仪, 其利用透光器对人体进行加热,缓解肌痛,定期地鼓起气囊按摩腿部,同时利用透光器对腿 部施加热量。 001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还提供一种辅助透 光器,其与所述温热治疗仪的接口(interface)连接,对人体局部施加热量,以获得最大治 疗效果。 0016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其包括:一支 架; 0017 一上体部,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侧面设置有接口,所述的上体部内部设置一对上 体透光器和驱动所述上体透光器沿所述上体部纵向移动的工作电机; 0018 一下体部,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上体部相衔接,所述下体部。
12、上面沿纵向 按等间隔设置隔墙从而形成用以插入双腿的一对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上端宽,向下端逐 渐变窄,所述隔墙的侧面具备多个气囊,使空气流入所述气囊内部,对腿部进行按摩,在所 述插入槽的底部设置有下体透光器; 0019 至少一辅助透光器,与所述上体部的接口连接; 0020 一调节器,其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侧面,电连接所述上体部和下体部以及辅助透光 器。 0021 较佳的,所述下体部包括: 0022 一框架,其内部形成中空部,末端设置有一盖子,所述框架上部设置有所述隔墙, 所述隔墙和隔墙之间形成透光器孔而使所述下体透光器露出,所述隔墙设置有多个贯通 孔,供气管与所述气囊贯通; 0023 一气泵,其设置。
13、于所述的中空部内,通过所述供气管,使空气流入所述气囊; 0024 一电磁阀,其设置于所述框架中空部内,用以控制所述供气管内的气流; 0025 一织物罩,其罩住所述框架。 0026 较佳的,所述调节器用以对所述上体透光器和所述下体透光器的温度进行调节, 说 明 书CN 102872540 A 3/5页 5 同时通过对所述气泵的气压和所述电磁阀的开闭时间实施调节从而调节所述气囊的压力 和膨胀时间。 0027 本发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透光器,对人体施加 热量,缓解肌痛,定期鼓起气囊按摩腿部,同时利用透光器对腿部施加热量而实施温热治 疗;并且将辅助透光器与温热治疗仪的接口连。
14、接使用,对人体需求部分施加热量而获得最 大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传统的床式温热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结构的剖视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中上体部结构的侧截面图; 0031 图4是本发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中下体部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0032 图5是本发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中下体部结构的平面图; 0033 图6是本发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中下体部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 方式 003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
15、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下述术语根据 本发明中的功能进行定义,可能会由于用户、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会有所差异。因此本说明 书中的术语以其整体内容为基础进行定义。 0035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本发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100,其包括支架 110、上体部120、下体部130、辅助透光器140和调节器150。 0036 首先支架110采用木头、金属、合成树脂等材料加工制作而成,其具有普通床架形 态。 0037 上体部120具有普通结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架110上,其内部装配有一对上体透光 器121,其用以对头部和颈部以及脊柱实施指压热敷,所述上体部120内部还有一D。
16、C工作电 机123,其驱动所述上体透光器121沿所述上体部120纵向移动,所述上体部120侧面设置 接口(interface)125,并在接,125处与所述支架110的上端连接。 0038 下体部130包括框架131、气囊132、下体透光器133和气泵134、电磁阀135、织物 罩136。 0039 所述框架131采用合成树脂制作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其为长方体形态,其内部形 成中空部131a。所述框架131一端上面设置有可分离的盖子131b,所述框架131上沿纵向 以等间隔隔离设置隔墙131d从而形成可插入用户双腿的一对插入槽131c,所述隔墙131d 等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插入槽131c在相同。
17、高度时的槽宽相同,使用者平躺在所述温热治疗 仪100上接受按摩时,其身体能够端正,双腿接受相同程度的挤压,治疗效果更加突出,所 述隔墙131d和隔墙131d之间形成透光器槽131e而露出所述下体透光器133,所述隔墙 131d上设置多个贯通孔131f,供气管137从所述贯通孔131f中贯通,并向所述气囊132供 应空气,所述供气管137置于所述支架110一端与上体部120平行的位置。 0040 在这里,所述隔墙131d上端窄向下端逐渐变宽,从而使下体部130的插入槽131c 说 明 书CN 102872540 A 4/5页 6 上端宽,向下端逐渐变窄,此设计保证使用者能够舒适的将双腿插入或离开。
18、所述插入槽 131c内,在使用时,所述插入槽131c上端宽、向下逐渐变窄,这与双腿受到挤压时,双腿变 形的形状相反,且能使双腿以最大的接触面积贴靠在所述气囊132上,此设计大大提高了 按摩的效果。所述下体部130用连接线与上体部120的接口125连接。 0041 所述隔墙131d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气囊132,如上所述,在其内部充入空气从 而对腿部进行按摩。 00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体透光器133安装在一长方形板上,所述长方形板上设置 有向上凸出的多个透光器,所述长方形板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31的内侧上面,所述下 体透光器133从框架131的透光器孔131e中露出。使用者腿部既有气囊1。
19、32按摩又有下 体透光器133放射治疗,在腿部受到所述下体透光器133的放射治疗时,所述气囊132挤压 双腿,双腿接受不同效果的按摩治疗方式,肌体的活动性更大,按摩效果达到最佳。 0043 所述气泵134设置于所述框架131的中空部131a,其驱使空气由供气管137流入 气囊132。 0044 所述电磁阀135设置于框架131中空部131a内的供气管137上,从而控制所述供 气管137中气流的大小。 0045 所述织物罩136将框架131全部罩住,其上面形成与插入腿的插入槽131c相对应 的形态。 0046 所述辅助透光器140为2口、15口透光器,其与所述上体部120的接口125连接, 在调。
20、节器150的控制下,所述辅助透光器140与所述上体部120和下体部130配合使用,使 得所述温热治疗仪100能够对人体各部位同时进行按摩。 0047 所述调节器150具备多个按钮和LED、LCD窗口,其与所述上体部120的接口连接 并与上体部120、下体部130、辅助透光器140电连接,其安装于支架110的侧面以控制温热 治疗仪。所述调节器150对上体部120的上体透光器124的温度、下体部130下体透光器 133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对气泵134的气压和电磁阀135的开闭时间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气 囊132的压力和膨胀时间。 004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有按摩功能的家用温热治疗仪的动作进行详细。
21、描述。 0049 首先将支架110放置在平坦、坚固的地方,在上体部120和下体部130设置在支架 110上的状态下,将调节器150、辅助透光器140和下体部130与接口125连接,在接口125 上连接电源线。 0050 在此状态下,打开电源开关,利用调节器150的按钮控制各结构部的动作。 0051 按下调节器150的开始/停止按钮,则上体部120和下体部130通过基本设定程 序自动运行,此时LCD窗口上显示告知的基本设置模式为“P1”,上体部120的上体透光器 121的温度设置为50,下体部130下体透光器133的温度设置为40并开始动作。 0052 另外,在基本设置时,为停止下体部130的气。
22、囊132的动作,按下调节器150的下 部囊模式(ON/OFF)按钮,则下体部130的气囊132停止运行,只有上体部120的上体透光器 121和下体部130下体透光器133运行时,再重新按下调节器150的下部囊模式(ON/OFF) 按钮,下体部的气囊132才重新运行。 0053 设置上体部120的自动设定模式时,连续按下调节器150的上部模式按钮即可设 定所需的设定模式,若未按下调节器150的其它按钮,则稍后根据设定的模式自动运行。 说 明 书CN 102872540 A 5/5页 7 0054 设定上体部120的上体透光器121的温度时,按下调节器150的主透光器温度按 钮,则LCD窗口上显示。
23、之前设定的温度,在此状态下,按下向上()键或向下键,选 择所需温度,温度设定范围在40-70摄氏度之间,按5摄氏度幅度进行增减。 0055 相反设定下体部130的下体透光器133温度时,按下调节器150的下部温度/ ON/OFF按钮,则LCD窗口上显示之前设定的温度,在此状态下可以依次按下下部温度/ON/ OFF按钮选择所需的温度,但温度设定范围在40至60摄氏度之间时,按钮的动作是按照 4045505560OFF40的顺序反复进行。 0056 将上体部120的上体透光器121的移动位置作为手动设定模式使用时,按下调节 器150的手动按钮,停止上体部120的上体透光器121的动作,按下温度:移。
24、动按钮中的向 上()按钮或者向下按钮而移动至所需位置,停止时,重新按下相同按钮即可。停 止手动运行时,按下手动按钮,则终止手动模式,返回原来的自动设定模式。 0057 使用辅助透光器140时,打开辅助透光器140侧面的电源开关,则以基本设定温度 50摄氏度运行,使辅助透光器140位于所需人体部位使用即可。变更辅助透光器140的设定 温度时,按下温度:移动按钮,在LCD窗口上显示之前设定的透光器温度,并按下向上() 键或向下键设定所需的温度,温度设定范围在40至度70摄氏度之间,而且按5摄氏 度幅度进行增减。 0058 单独使用下体部130的气囊132时,只有在上体部120的动作停止后才能使用,。
25、按 下下部囊模式(ON/OFF),则下体部130的气囊132按设定程序(L1)自动运行,重新按下下 部囊模式(ON/OFF),则程序按L1L2L3OFFL1的顺序反复变更。 0059 变更气囊132的压力时,按下调节器150的弱、中、强按钮,LCD窗口上显示之前设 定的模式,然后继续按下弱、中、强按钮设定所需压力即可。LCD窗口上显示的是弱:L、中: II II、强:H。 0060 以上实施例和特定用语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 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 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 明 书CN 102872540 A 1/5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2540 A 2/5页 9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2540 A 3/5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2540 A 10 4/5页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2540 A 11 5/5页 12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72540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