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330559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99090.8

申请日:

2011.07.15

公开号:

CN102882736A

公开日:

2013.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L 12/26申请公布日:201301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12/26申请日:20110715|||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26

主分类号:

H04L12/26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俊; 林玉龙; 董华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该系统用于: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址;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当还有接口未配对时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本发明可以对无序连接电缆线的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扫描步骤: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发送步骤: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侦测步骤: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配对步骤: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址;测试步骤: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及判断步骤:判断是否所有接口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未配对时返回所述发送步骤,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当所有接口均已配对时流程结束。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通过电缆线两两连接,所述连接为无序连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USB接口或网络接口。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发送模块,用于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配对模块,用于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址;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及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所有接口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未配对时,触发所述发送模块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直至所有接口配对完毕。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通过电缆线两两连接,所述连接为无序连接。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USB接口或网络接口。

说明书

说明书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方法及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产线测试计算机时,基本都采用电缆(Cable)线作为点对点测试的测试工具,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网络接口等的点对点测试。在接口比较少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方便快捷的方法。但随着技术的更新,计算机上USB接口、网络接口越来越多,有些甚至达到了十数个,若延用之前利用电缆线进行点对点测试的方法,需要按顺序接入电缆线进行成对测试,才能使保证点对点测试时接口之间有连接。因此,测试员要完全按照设计的连接顺序连接电缆线,需要时常保持精神的高度紧张,才能保证在时间顺序和位置顺序上不会产生连接错误,这样很不利于测试员操作。如果没有按照固定的配对进行点对点测试而是变换了顺序,那么该项测试就会被误判为失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可以对无序连接电缆线的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
鉴于以上内容,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可以对无序连接电缆线的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
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包括:扫描步骤: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发送步骤: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侦测步骤: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配对步骤: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址;测试步骤: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及判断步骤:判断是否所有接口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未配对时返回所述发送步骤,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当所有接口均已配对时流程结束。
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发送模块,用于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配对模块,用于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址;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及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所有接口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未配对时,触发所述发送模块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直至所有接口配对完毕。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可以将待测的接口使用电缆线无序连接,然后自动找出可以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尤其是当接口个数较多时,也不再需要测试员去记住连接的时间顺序和位置顺序,不易出现连接错误,使测试员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测试效率及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
图2A‑2C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接口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图4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计算机  1  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  10  接口  20  扫描模块  100  发送模块  200  侦测模块  300  配对模块  400  测试模块  500  判断模块  6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10运行于计算机1中。所述计算机1中还包括多个接口20(图中示出4个作为代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20可以是USB接口、网络接口等。
参阅图2A‑2C所示,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接口连接方式示意图。在对所述计算机1中的接口20进行点对点测试时,可以用电缆线无序对所述接口20两两进行连接,即测试员不用按照特定的连接顺序在所述接口20上连接电缆线,可以随意将所述接口20两两连接。并且,既可以在所述计算机1开机之前连接,也可以在开机之后测试之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计算机1中有4个接口20(分别命名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则在进行点对点测试时,可以用电缆线将所述4个接口20按照图2A‑2C中所示的三种方式进行连接。
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10包括扫描模块100、发送模块200、侦测模块300、配对模块400、测试模块500及判断模块600。
所述扫描模块100用于扫描所述计算机1中的所有接口20及每个接口20所配置的IP地址。例如,在Linux系统中,利用/proc/net/dev可以得到当前系统中的所有网络接口信息。所述IP地址在所述接口20发送或接收信息时使用。
所述发送模块200用于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20,从该接口20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2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SOCKET编程发送信息,该信息可以任意设置,如AA55AA55AA。
所述侦测模块300用于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20。所述侦测模块300依次侦测其他每一个接口20是否能接收到该信息,如果一个接收不到,则侦测下一个,直至有接口20接收到该信息为止。
所述配对模块400用于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20与发送信息的接口20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20的IP地址。配对的两个接口20即为用电缆线连接的两个接口20。例如,当所述计算机1中的接口20按照图2B中所示的方式用电缆线进行连接时,第四接口可以接收到第一接口发送的信息,第三接口可以接收到第二接口发送的信息,则将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进行配对,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进行配对。
所述测试模块500用于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接口20为USB接口为例,所述点对点测试包括:(1)对等测试,即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之间互相传输数据,例如图2B中所示的第一接口发送数据到第四接口,第四接口接收,再从第四接口发送数据到第一接口,第一接口接收,都能成功接收则测试成功;(2)速度测试,即测试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之间互相传输数据的速度,当该速度在规定的区间内时则测试成功。
所述判断模块600用于判断是否所有接口20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20未配对时,触发所述发送模块200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20,从该接口20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20。当所有接口20均已配对时,操作结束。
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S10,所述扫描模块100扫描所述计算机1中的所有接口20及每个接口20所配置的IP地址。
步骤S12,所述发送模块200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20,从该接口20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20。
步骤S14,所述侦测模块300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20。所述侦测模块300依次侦测其他每一个接口20是否能接收到该信息,如果一个接收不到,则侦测下一个,直至有接口20接收到该信息为止。
步骤S16,所述配对模块400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20与发送信息的接口20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20的IP地址。配对的两个接口20即为用电缆线连接的两个接口20。例如,当所述计算机1中的接口20按照图2B中所示的方式用电缆线进行连接时,第四接口可以接收到第一接口发送的信息,第三接口可以接收到第二接口发送的信息,则将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进行配对,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进行配对。
步骤S18,所述测试模块500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接口20为USB接口为例,所述点对点测试包括:(1)对等测试,即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之间互相传输数据,例如图2B中所示的第一接口发送数据到第四接口,第四接口接收,再从第四接口发送数据到第一接口,第一接口接收,都能成功接收则测试成功;(2)速度测试,即测试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之间互相传输数据的速度,当该速度在规定的区间内时则测试成功。
步骤S20,所述判断模块600判断是否所有接口20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20未配对时,返回所述步骤S12,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20,从该接口20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20。当所有接口20均已配对时,流程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理想情况下,所述计算机1中接口20的个数是偶数。当接口20的个数是奇数时,可以根据测试配置采用其他方法辅助测试。例如当所述接口20为USB接口时,可以先用电缆线无序连接偶数个接口20,采用本方法进行点对点测试之后,再将剩余的一个未连接的接口20使用USB Disk单独进行测试。另外,也可以在测试时进行插拔操作。例如当所述计算机1有三个接口20时,可以先用电缆线连接其中两个接口20,采用本方法进行点对点测试之后,再用电缆线连接第三个接口20和该两个接口20中的任意一个,然后采用本方法进行点对点测试。
综上所述,使用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对计算机1的接口20进行点对点测试时,可以将待测的接口20使用电缆线无序连接,然后自动找出可以配对的接口20进行测试。尤其是当接口20个数较多时,也不再需要测试员去记住连接的时间顺序和位置顺序,不易出现连接错误,使测试员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测试效率及准确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27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 C N 1 0 2 8 8 2 7 3 6 A *CN102882736A* (21)申请号 201110199090.8 (22)申请日 2011.07.15 H04L 12/26(2006.01) (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 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张俊 林玉龙 董华 (54) 发明名称 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57) 摘要 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该系统用于:扫描 计算机中的所有接。

2、口及每个接口所配置的IP地 址;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 息至其他接口;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将接 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 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址;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 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当还有接口 未配对时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 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点对点 接口测试方法。本发明可以对无序连接电缆线的 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一种。

3、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扫描步骤: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 发送步骤: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 侦测步骤: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 配对步骤: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 址; 测试步骤: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及 判断步骤:判断是否所有接口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未配对时返回所述发送步骤,继续 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当所有接口均已配对时流程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通过电缆线两两 连接。

4、,所述连接为无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USB接口或网络 接口。 4.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 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 配对模块,用于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 IP地址; 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及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所有接口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未配对时,触发所述发送模块 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

5、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直至所有接口配对完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通过电缆线两两 连接,所述连接为无序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USB接口或网络 接口。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82736 A 1/4页 3 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方法及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产线测试计算机时,基本都采用电缆(Cable)线作为点对点测试的测试工具, 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6、、网络接口等的点对点测试。在接口比 较少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方便快捷的方法。但随着技术的更新,计算机上USB接口、网络 接口越来越多,有些甚至达到了十数个,若延用之前利用电缆线进行点对点测试的方法,需 要按顺序接入电缆线进行成对测试,才能使保证点对点测试时接口之间有连接。因此,测试 员要完全按照设计的连接顺序连接电缆线,需要时常保持精神的高度紧张,才能保证在时 间顺序和位置顺序上不会产生连接错误,这样很不利于测试员操作。如果没有按照固定的 配对进行点对点测试而是变换了顺序,那么该项测试就会被误判为失败。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可以对无序连接电缆线的。

7、 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 0004 鉴于以上内容,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可以对无序连接电缆线 的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 0005 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包括:扫描步骤: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接口 所配置的IP地址;发送步骤: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侦 测步骤: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配对步骤: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与发送信息的接口 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址;测试步骤: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 显示测试结果;及判断步骤:判断是否所有接口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未配对时返回所述 发送步骤,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

8、他接口,当所有接口均已配 对时流程结束。 0006 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扫描计算机中的所有接口及每个 接口所配置的IP地址;发送模块,用于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其 他接口;侦测模块,用于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配对模块,用于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 与发送信息的接口进行配对,保存两个接口的IP地址;测试模块,用于对所述两个已配对 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试结果;及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所有接口均已配对,当 还有接口未配对时,触发所述发送模块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从该接口发送信息至 其他接口,直至所有接口配对完毕。 0007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的点。

9、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及系统,可以将待测的接口使用电 缆线无序连接,然后自动找出可以配对的接口进行点对点测试。尤其是当接口个数较多时, 也不再需要测试员去记住连接的时间顺序和位置顺序,不易出现连接错误,使测试员操作 更加方便,提高了测试效率及准确率。 说 明 书CN 102882736 A 2/4页 4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 0009 图2A-2C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接口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0 图3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0011 图4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2 主要。

10、元件符号说明 0013 计算机 1 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 10 接口 20 扫描模块 100 发送模块 200 侦测模块 300 配对模块 400 测试模块 500 判断模块 600 001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所述点 对点接口测试系统10运行于计算机1中。所述计算机1中还包括多个接口20(图中示出 4个作为代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20可以是USB接口、网络接口等。 0016 参阅图2A-2C所示,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接口连接方式示 意图。在对所述计算机。

11、1中的接口20进行点对点测试时,可以用电缆线无序对所述接口20 两两进行连接,即测试员不用按照特定的连接顺序在所述接口20上连接电缆线,可以随意 将所述接口20两两连接。并且,既可以在所述计算机1开机之前连接,也可以在开机之后 测试之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计算机1中有4个接口20(分别命名为第一接口、第 二接口、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则在进行点对点测试时,可以用电缆线将所述4个接口20 按照图2A-2C中所示的三种方式进行连接。 0017 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0018 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系统10包括扫描模块100、发送模块200、侦测模块30。

12、0、配对 模块400、测试模块500及判断模块600。 说 明 书CN 102882736 A 3/4页 5 0019 所述扫描模块100用于扫描所述计算机1中的所有接口20及每个接口20所配置 的IP地址。例如,在Linux系统中,利用/proc/net/dev可以得到当前系统中的所有网络 接口信息。所述IP地址在所述接口20发送或接收信息时使用。 0020 所述发送模块200用于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20,从该接口20发送信息至 其他接口2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SOCKET编程发送信息,该信息可以任意设置,如 AA55AA55AA。 0021 所述侦测模块300用于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

13、口20。所述侦测模块300依次侦测 其他每一个接口20是否能接收到该信息,如果一个接收不到,则侦测下一个,直至有接口 20接收到该信息为止。 0022 所述配对模块400用于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20与发送信息的接口20进行配 对,保存两个接口20的IP地址。配对的两个接口20即为用电缆线连接的两个接口20。例 如,当所述计算机1中的接口20按照图2B中所示的方式用电缆线进行连接时,第四接口可 以接收到第一接口发送的信息,第三接口可以接收到第二接口发送的信息,则将第一接口 与第四接口进行配对,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进行配对。 0023 所述测试模块500用于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进行点对点测试。

14、,显示测试结 果。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接口20为USB接口为例,所述点对点测试包括:(1)对等测试, 即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之间互相传输数据,例如图2B中所示的第一接口发送数据到第四 接口,第四接口接收,再从第四接口发送数据到第一接口,第一接口接收,都能成功接收则 测试成功;(2)速度测试,即测试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之间互相传输数据的速度,当该速度 在规定的区间内时则测试成功。 0024 所述判断模块600用于判断是否所有接口20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20未配对 时,触发所述发送模块200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20,从该接口20发送信息至其他接 口20。当所有接口20均已配对时,操作结束。 0。

15、025 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6 步骤S10,所述扫描模块100扫描所述计算机1中的所有接口20及每个接口20所 配置的IP地址。 0027 步骤S12,所述发送模块200选择一个所扫描到的接口20,从该接口20发送信息 至其他接口20。 0028 步骤S14,所述侦测模块300侦测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20。所述侦测模块300依 次侦测其他每一个接口20是否能接收到该信息,如果一个接收不到,则侦测下一个,直至 有接口20接收到该信息为止。 0029 步骤S16,所述配对模块400将接收到该信息的接口20与发送信息的接口20进行 配对,保存两个接口20。

16、的IP地址。配对的两个接口20即为用电缆线连接的两个接口20。 例如,当所述计算机1中的接口20按照图2B中所示的方式用电缆线进行连接时,第四接口 可以接收到第一接口发送的信息,第三接口可以接收到第二接口发送的信息,则将第一接 口与第四接口进行配对,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进行配对。 0030 步骤S18,所述测试模块500对所述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进行点对点测试,显示测 试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接口20为USB接口为例,所述点对点测试包括:(1)对等测 试,即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之间互相传输数据,例如图2B中所示的第一接口发送数据到第 说 明 书CN 102882736 A 4/4页 6 四。

17、接口,第四接口接收,再从第四接口发送数据到第一接口,第一接口接收,都能成功接收 则测试成功;(2)速度测试,即测试两个已配对的接口20之间互相传输数据的速度,当该速 度在规定的区间内时则测试成功。 0031 步骤S20,所述判断模块600判断是否所有接口20均已配对。当还有接口20未配 对时,返回所述步骤S12,继续选择一个未配对的接口20,从该接口20发送信息至其他接口 20。当所有接口20均已配对时,流程结束。 0032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理想情况下,所述计算机1中接口20的个数是偶 数。当接口20的个数是奇数时,可以根据测试配置采用其他方法辅助测试。例如当所述接 口20为USB。

18、接口时,可以先用电缆线无序连接偶数个接口20,采用本方法进行点对点测试 之后,再将剩余的一个未连接的接口20使用USB Disk单独进行测试。另外,也可以在测试 时进行插拔操作。例如当所述计算机1有三个接口20时,可以先用电缆线连接其中两个接 口20,采用本方法进行点对点测试之后,再用电缆线连接第三个接口20和该两个接口20中 的任意一个,然后采用本方法进行点对点测试。 0033 综上所述,使用所述点对点接口测试方法对计算机1的接口20进行点对点测试 时,可以将待测的接口20使用电缆线无序连接,然后自动找出可以配对的接口20进行测 试。尤其是当接口20个数较多时,也不再需要测试员去记住连接的时间顺序和位置顺序, 不易出现连接错误,使测试员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测试效率及准确率。 0034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CN 102882736 A 1/3页 7 图1 图2A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2736 A 2/3页 8 图2C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2736 A 3/3页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2736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