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电极电缆.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330034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97940.X

申请日:

2012.10.19

公开号:

CN102881361A

公开日:

2013.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B 7/00申请日:20121019|||公开

IPC分类号:

H01B7/00; H01B7/40; H01B7/42

主分类号:

H01B7/00

申请人: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臧昊哲; 臧重庆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开发区丰华路银昆科技园5号楼53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代理人:

李路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水冷电极电缆,包括左电极(1)、进水嘴(2)、软体导线(3)、外护套绝缘管(4)、无磁性卡箍(5)、出水嘴(6)和右电极(7),所述软体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和右电极连接,将外护套绝缘管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把外护套绝缘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电极与右电极上,所述左电极和右电极是空芯结构,左电极和右电极的电极安装扁平面也均为空芯结构,所述进水嘴安装在左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安装在右电极的扁平面前端。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电极发热问题。有效提高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具有工艺性好、重量轻、节省原材料50%的特点。适用于所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上的电能传导及其它领域的电加热设备用水冷电缆。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水冷电极电缆,包括左电极(1)、进水嘴(2)、软体导线(3)、外护套绝缘管(4)、无磁性卡箍(5)、出水嘴(6)和右电极(7),所述软体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和右电极连接,将外护套绝缘管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把外护套绝缘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电极与右电极上,其特征是:所述左电极和右电极是空芯结构,左电极和右电极的电极安装扁平面也均为空芯结构,所述进水嘴安装在左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安装在右电极的扁平面前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电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嘴(2)、出水嘴(6)与左电极(1)和右电极(7)活丝扣加密封圈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水冷电极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水冷电缆。适用于所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上的电能传导及其它领域的电加热设备用水冷电缆。
背景技术
水冷电缆是太阳能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的主要部件,承载电流小于7000A的范围内(因设备型号不同,承载的电流不等,水冷电缆软体导线的截面会有所区别。虽然软体导线的截面不同,但水冷电缆的结构相同)。水冷电缆连接电源与负载,作用是可靠传输电能。水冷电缆传输的电能,电压低电流大,发热量大,需要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水冷电缆软体导线因承载电流而产生的热量。
目前,公知的太阳能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的水冷电缆,其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软体导线3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1和右电极7连接,通过外护套绝缘管4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5固定外护套绝缘管4的两端。进水嘴2安装在左电极1上,出水嘴6安装在右电极7上。由于左电极1和右电极7均为实芯结构,且进水嘴2的位置在左电极1的安装扁平面的后面,出水嘴6的位置在右电极7的安装扁平面的后面,在冷却过程中,只有软体导线3通过了循环冷却水,而电极安装扁平面没有循环冷却水通过。由于电极安装扁平面所承载的工作电流,与软体导线3所承载的工作电流相同,若不能得到有效冷却,在使用过程中,电极安装扁平面会因过热而烧坏,致使整根水冷电缆不能使用而报废,大大降低了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严重影响电能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由此产生,提出一种水冷电极电缆,解决现有水冷电缆电极发热问题。有效提高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达到可靠传输电能的目的。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电极电缆,包括左电极、进水嘴、软体导线、外护套绝缘管、无磁性卡箍、出水嘴和右电极,所述软体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和右电极连接,通过外护套绝缘管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固定外护套绝缘管的两端,所述左电极和右电极是空芯结构,左电极和右电极的电极安装扁平面也均为空芯结构,所述进水嘴安装在左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安装在右电极的扁平面前端。
本发明由于将水冷电极电缆的左、右电极的安装扁平面设计为空芯结构,且进水嘴的位置设置在左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的位置设置在右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见图3 A)。电极安装扁平面和软体导线,可以用一路循环冷却水来冷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极发热问题。有效提高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具有工艺性好、重量轻、节省原材料50%、使用寿命提高三倍的特点。适用于所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上的电能传导及其它领域的电加热设备用水冷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所用水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水冷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电极;2进水嘴;3软体导线;4外护套绝缘管;5无磁性卡箍;6出水嘴;7右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2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用水冷电极电缆,包括左水冷电极1,进水嘴2,软体导线3,外护套绝缘管4,无磁性卡箍5,出水嘴6,右水冷电极7。左水冷电极1与右水冷电极7结构完全相同,其电极与电极的安装扁平面均是空芯的。材质是T2紫铜,可以用T2紫铜管来制造,用模具压制而成。电极安装扁平面表面加工后粗糙度1.6,最后表面镀锡处理,表面镀锡处理的目的是防氧化,提高导电性能。软体导线3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1、右电极7冷挤压压接后灌锡处理,压接处抗拉强度20KN/100mm2;将外护套绝缘管4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把外护套绝缘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电极1与右电极7上。外护套绝缘套管4的材料是优质橡胶管,耐工作水压0.6MPa,耐击穿电压3300V。外护套绝缘套管4有两个作用:                                                绝缘;冷却水通道。无磁性卡箍5用304不锈钢制作,用无磁性卡箍5紧固外护套绝缘套管4的两端,保证端口处不漏水;进、出水嘴2、6,用304不锈钢制作。进水嘴2安装在左电极1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6安装在右电极7的扁平面前端(见图3 A)。均采用活丝扣加密封圈连接。

水冷电极电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冷电极电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冷电极电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冷电极电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冷电极电缆.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13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16 C N 1 0 2 8 8 1 3 6 1 A *CN102881361A* (21)申请号 201210397940.X (22)申请日 2012.10.19 H01B 7/00(2006.01) H01B 7/40(2006.01) H01B 7/42(2006.01) (71)申请人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开发区丰华 路银昆科技园5号楼5301室 (72)发明人臧昊哲 臧重庆 (74)专利代理机构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代理人李路平 (54) 发明名称。

2、 水冷电极电缆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水冷电极电缆,包括左电极 (1)、进水嘴(2)、软体导线(3)、外护套绝缘管 (4)、无磁性卡箍(5)、出水嘴(6)和右电极(7),所 述软体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和右电极连接, 将外护套绝缘管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把外护 套绝缘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电极与右电极上, 所述左电极和右电极是空芯结构,左电极和右电 极的电极安装扁平面也均为空芯结构,所述进水 嘴安装在左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安 装在右电极的扁平面前端。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 电极发热问题。有效提高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降 低使用成本,具有工艺性好、重量轻、节省原材料 50%的特点。适用于。

3、所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 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上的 电能传导及其它领域的电加热设备用水冷电缆。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水冷电极电缆,包括左电极(1)、进水嘴(2)、软体导线(3)、外护套绝缘管(4)、 无磁性卡箍(5)、出水嘴(6)和右电极(7),所述软体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和右电极连 接,将外护套绝缘管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把外护套绝缘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电极与 右电极上,其特征是:所述左电极和。

4、右电极是空芯结构,左电极和右电极的电极安装扁平面 也均为空芯结构,所述进水嘴安装在左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安装在右电极的 扁平面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电极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嘴(2)、出水嘴(6)与左 电极(1)和右电极(7)活丝扣加密封圈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81361 A 1/2页 3 水冷电极电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技 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水冷电缆。适用于所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 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上的电能传导及其它领域的电加热设备用水冷。

5、电缆。 背景技术 0002 水冷电缆是太阳能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 石炉)的主要部件,承载电流小于7000A的范围内(因设备型号不同,承载的电流不等,水冷 电缆软体导线的截面会有所区别。虽然软体导线的截面不同,但水冷电缆的结构相同)。水 冷电缆连接电源与负载,作用是可靠传输电能。水冷电缆传输的电能,电压低电流大,发热 量大,需要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水冷电缆软体导线因承载电流而产生的热量。 0003 目前,公知的太阳能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 宝石炉)的水冷电缆,其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软体导线3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1和右电极 。

6、7连接,通过外护套绝缘管4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5固定外护套绝缘管4的两端。进水 嘴2安装在左电极1上,出水嘴6安装在右电极7上。由于左电极1和右电极7均为实芯 结构,且进水嘴2的位置在左电极1的安装扁平面的后面,出水嘴6的位置在右电极7的安 装扁平面的后面,在冷却过程中,只有软体导线3通过了循环冷却水,而电极安装扁平面没 有循环冷却水通过。由于电极安装扁平面所承载的工作电流,与软体导线3所承载的工作 电流相同,若不能得到有效冷却,在使用过程中,电极安装扁平面会因过热而烧坏,致使整 根水冷电缆不能使用而报废,大大降低了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严重影响 电能的传输。 发明内容 000。

7、4 本发明的目的由此产生,提出一种水冷电极电缆,解决现有水冷电缆电极发热问 题。有效提高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达到可靠传输电能的目的。 0005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电极电缆,包括左电极、进水 嘴、软体导线、外护套绝缘管、无磁性卡箍、出水嘴和右电极,所述软体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左 电极和右电极连接,通过外护套绝缘管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固定外护套绝缘管的两端, 所述左电极和右电极是空芯结构,左电极和右电极的电极安装扁平面也均为空芯结构,所 述进水嘴安装在左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安装在右电极的扁平面前端。 0006 本发明由于将水冷电极电缆的左、右电极的安。

8、装扁平面设计为空芯结构,且进水 嘴的位置设置在左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的位置设置在右电极的安装扁平面的 前端(见图3 A)。电极安装扁平面和软体导线,可以用一路循环冷却水来冷却。能够从根本 上解决电极发热问题。有效提高水冷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具有工艺性好、重量 轻、节省原材料50%、使用寿命提高三倍的特点。适用于所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 (单晶硅炉、多晶硅铸锭炉、蓝宝石炉)上的电能传导及其它领域的电加热设备用水冷电缆。 说 明 书CN 102881361 A 2/2页 4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现有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所用水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0。

9、8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是本发明水冷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中:1左电极;2进水嘴;3软体导线;4外护套绝缘管;5无磁性卡箍;6出水嘴; 7右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2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光伏行业、LED行业电加热设备用水冷电极电缆, 包括左水冷电极1,进水嘴2,软体导线3,外护套绝缘管4,无磁性卡箍5,出水嘴6,右水冷 电极7。左水冷电极1与右水冷电极7结构完全相同,其电极与电极的安装扁平面均是空芯 的。材质是T2紫铜,可以用T2紫铜管来制造,用模具压制而成。电极安装扁平面表面加工后 粗糙度1.6,最后表面镀。

10、锡处理,表面镀锡处理的目的是防氧化,提高导电性能。软体导线3 的两端分别与左电极1、右电极7冷挤压压接后灌锡处理,压接处抗拉强度20KN/100mm 2 ;将 外护套绝缘管4套装其上,用无磁性卡箍把外护套绝缘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电极1与右 电极7上。外护套绝缘套管4的材料是优质橡胶管,耐工作水压0.6MPa,耐击穿电压3300V。 外护套绝缘套管4有两个作用: 绝缘;冷却水通道。无磁性卡箍5用304不锈钢制作,用无磁性卡箍5紧固外护套绝缘套 管4的两端,保证端口处不漏水;进、出水嘴2、6,用304不锈钢制作。进水嘴2安装在左电 极1的安装扁平面的前端,出水嘴6安装在右电极7的扁平面前端(见图3 A)。均采用活丝 扣加密封圈连接。 说 明 书CN 102881361 A 1/1页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1361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