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73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 C N 1 0 3 4 2 7 3 7 1 A *CN103427371A* (21)申请号 201310356842.6 (22)申请日 2013.08.16 H02G 1/06(2006.01) (71)申请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大学园路33号 (72)发明人徐岸非 黄瑛 强健 徐海珍 任自宏 (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唐万荣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
2、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缆和桥架的匹配关系,对 桥架网络的桥架信息进行离散化处理,获得桥架 的端点信息;每段桥架信息将桥架两个端点坐标 信息对调,与原桥架信息合并得到新的桥架信息 数组;根据获取的桥架的端点信息和端点之间的 连接关系,使用Dijkstra算法获得最短路径。本 发明结合工厂电缆敷设的实际情况,对常规的最 短路径算法进行了优化,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 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
3、CN 103427371 A CN 103427371 A 1/2页 2 1.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电缆和桥架的匹配关系,对桥架网络的桥架信息进行离散化处理, 获得桥架的端点信息,所有端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形成数组A 1 ;所述桥架信息T用 表示,其中为桥架编号,为以三维坐 标表示的桥架端点,为桥架长度;所述离散化处理形成数组A 1 的过程如下: 1.1)对所有桥架编号,获取第一段桥架; 1.2)获取该桥架段的第一个端点坐标; 1.3)检查该桥架段的第一个端点坐标是否在数组A1中,若不在,则将该端点坐标信息 存入数组A1中; 1.4)获取该桥架段的第二个端点坐标; 1.。
4、5)检查该桥架段的第二个端点坐标是否在数组A1中,若不在,则将该端点坐标信息 存入数组A1中; 1.6)获取下一段桥架,重复步骤1.2)至步骤1.5),直至遍历所有桥架; 2)每段桥架信息中将桥架两个端点坐标信息对调,得到, 将和合并得到新的 数组; 结合端点信息和数组可得二维数组,表示端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其元素 (2) 式(2)中,、分别为中第个元素的端点1和端点2,为中第个 元素的桥架长度;表示不是中任何一个元素的两个端点; 3)根据获取的桥架的端点信息A 1 和端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用Dijkstra算法获得 最短路径,过程如下: 3.1)将起点放入数组,初始化;其中数组用于存放已求出最。
5、短路径的端 点, ; 3.2) 计算找出端点,使得,则为目前从出 发的最短路径的终点;其中为尚未求出最短路径的端点集合 3.3)将放入数组; 3.4)如果,则,否则保持不 变; 3.5) 重复步骤3.2)至步骤3.4)直至遍历结束,即可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顺序,求 得到中其他所有端点的最短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使用优化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27371 A 2/2页 3 Dijkstra算法获得最短路径,具体如下:对源自同一设备的电缆,将其起点进行归并,得到 所有电缆涉及的起点W(w1,w2,,wq),计算W(w1,w2,,wq。
6、)中各点到中其他所 有端点的最短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电缆路径中含有 禁止桥架段,将式(2)修正如下: (5) 式(5)中,、分别为禁止线段的端点1和端点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电缆路径中含有 必经桥架段,则采用分段寻优的方法进行计算;设起点端点为,终点端点为,必经线段 的端点分别为和,分段路径为和,或者和。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27371 A 1/5页 4 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线路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
7、工厂电缆设计是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电缆敷设方法:一般来说,普通电缆敷设时需要设置专用材料进行支撑和保护,如桥 架、支架、钢管等(为方便计,后文将这些材料统称为桥架),因此桥架的走向也就决定了电 缆可以敷设的通路。但在实际工程中,厂房内桥架的安装位置受到现场条件的制约,无法随 意布置,因此在进行工厂电缆设计时,一般需先完成桥架网络的设计; 电缆路径选择:任一电缆均有起点和终点,进行电缆设计时需根据已确定的桥架网络 选择电缆可能的敷设路径,一般情况下均要求在所有通路中选择电缆长度最短的作为最终 路径。 0003 在传统的电缆设计方法中,首先根据现场条件绘制出桥架网络。
8、,而后由人工逐一 确定每根电缆的敷设路径并计算其长度,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1. 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一般的,工厂电缆量巨大,按传统方法进行设计需占用大量人 力资源; 2. 在桥架网络较复杂时,人工确定的电缆路径并不一定最优,且通过图纸测绘所得的 电缆长度一般存在明显误差。 0004 正因如此,引入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工厂电缆的自动化设计是大势所趋。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电缆路径敷设 更加合理,提高工作效率。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根据电缆和桥架的匹配关系,对桥。
9、架网络的桥架信息进行离散化处理, 获得桥架的端点信息,所有端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形成数组A 1 ;所述桥架信息T用 表示,其中为桥架编号,为以三维坐 标表示的桥架端点,为桥架长度;所述离散化处理形成数组A 1 的过程如下: 1.1)对所有桥架编号,获取第一段桥架; 1.2)获取该桥架段的第一个端点坐标; 1.3)检查该桥架段的第一个端点坐标是否在数组A 1 中,若不在,则将该端点坐标信息 存入数组A 1 中; 1.4)获取该桥架段的第二个端点坐标; 1.5)检查该桥架段的第二个端点坐标是否在数组A 1 中,若不在,则将该端点坐标信息 说 明 书CN 103427371 A 2/5页 5 存入数组A。
10、 1 中; 1.6)获取下一段桥架,重复步骤1.2)至步骤1.5),直至遍历所有桥架; 2)每段桥架信息将桥架两个端点坐标信息对调,可以得到, 将和合并得到新 的数组; 结合和可得二维数组,表示端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其元素 (2) 式(2)中,、分别为中第个元素的端点1和端点2,为中第个 元素的桥架长度;表示不是中任何一个元素的两个端点; 3)根据获取的桥架的端点信息A 1 和端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用Dijkstra算法获得 最短路径,过程如下: 3.1)将起点放入数组,初始化;其中数组用于存放已求出最短路径的端 点, ; 3.2) 计算找出端点,使得,则为目前从出 发的最短路径的终点;其中为尚。
11、未求出最短路径的端点集合 3.3)将放入数组; 3.4)如果,则,否则保持不 变; 3.5) 重复步骤3.2)至步骤3.4)直至遍历结束,即可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顺序,求 得到中其他所有端点的最短路径。 0007 按上述方案,步骤3)中使用优化的Dijkstra算法获得最短路径,具体如下:对源 自同一设备的电缆,将其起点进行归并,得到所有电缆涉及的起点W(w1,w2,,wq),计 算W(w1,w2,,wq)中各点到中其他所有端点的最短路径。 0008 按上述方案,如果电缆路径中含有禁止桥架段,将式(2)修正如下: (5) 式(5)中,、分别为禁止线段的端点1和端点2。对新的邻接矩阵调用Dijk。
12、stra 算法,可以得到排除了禁止线段的最短路径。 0009 按上述方案,如果电缆路径中含有必经桥架段,则采用分段寻优的方法;设起点端 点为,终点端点为,必经线段的端点分别为和,分段路径为和,或 者和。 说 明 书CN 103427371 A 3/5页 6 0010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发明结合工厂电缆敷设的实际情况,对常规的最短路 径算法进行了优化,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 0011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桥架网络离散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
1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4 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路径智能寻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电缆和桥架的匹配关系,对桥架网络的桥架信息进行离散化处理, 获得桥架的端点信息,所有端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形成数组A 1 ;所述桥架信息T用 表示,其中为桥架编号,为以三维坐 标表示的桥架端点,为桥架长度;所述离散化处理形成数组A 1 的过程如下,流程图如 图2所示: 1.1)对所有桥架编号,获取第一段桥架; 1.2)获取该桥架段的第一个端点坐标; 1.3。
14、)检查该桥架段的第一个端点坐标是否在数组A 1 中,若不在,则将该端点坐标信息 存入数组A 1 中; 1.4)获取该桥架段的第二个端点坐标; 1.5)检查该桥架段的第二个端点坐标是否在数组A 1 中,若不在,则将该端点坐标信息 存入数组A 1 中; 1.6)获取下一段桥架,重复步骤1.2)至步骤1.5),直至遍历所有桥架; 2)每段桥架信息将桥架两个端点坐标信息对调,可以得到, 将和合并得到新 的数组; 结合和可得二维数组,表示端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其元素 (2) 式(2)中,、分别为中第个元素的端点1和端点2,为中第个 元素的桥架长度;表示不是中任何一个元素的两个端点; 3)根据获取的桥架的端。
15、点信息A 1 和端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用Dijkstra算法获得 最短路径,过程如下: 说 明 书CN 103427371 A 4/5页 7 3.1)将起点放入数组,初始化;其中数组用于存放已求出最短路径的端 点, ; 3.2) 计算找出端点,使得,则为目前从出 发的最短路径的终点;其中为尚未求出最短路径的端点集合 3.3)将放入数组; 3.4)如果,则,否则保持不 变; 3.5) 重复步骤3.2)至步骤3.4)直至遍历结束,即可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顺序,求 得到中其他所有端点的最短路径。 0015 步骤3)中使用优化的Dijkstra算法获得最短路径,具体如下:对源自同一 设备的电缆,将其起。
16、点进行归并,得到所有电缆涉及的起点W(w1,w2,,wq),计算W (w1,w2,,wq)中各点到中其他所有端点的最短路径; 由于任一电缆在桥架网络中均有确定的起点和终点,调用Dijkstra算法可得从 到所有端点的最短路径,经查找可获取至的最短路径,忽略查找所需时间,可认为 计算该电缆最短路径的时间复杂度为。若需要寻优的电缆总数为,若全部采用这 种方式进行计算,则总的时间复杂度近似为。实际工程中,桥架网络远较图1所示 复杂,且电缆总量巨大,因此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 0016 工厂电气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集中供电:工厂一般采用分区域集中供电的方式,即将配电柜集中放置,向分布于 现场各。
17、处的有点设备放射式供电; 集中控制:工厂一般采用分区域集中控制的方式,即将PLC/DCS等控制设备集中放 置,通过电缆采集现场各处的信号。 0017 这一特点表明,很多电缆往往源自同一设备,这为算法的优化提供了条件。首先可 对所有电缆的起点进行归并,得出所有电缆涉及的起点个数,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数倍 甚至数十倍于。 0018 对归并得到的起点依次调用Dijkstra算法,可得到这些起点到桥架网路中其他 所有端点的最短路径并将结果存储。在进行电缆路径选择时,无需再运行Dijkstra算法, 仅需在存储方案中进行查找即可得该电缆的最优路径。 0019 因,若忽略查找所需时间,则采用该方案后时间复杂。
18、度为,其最大值 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需要对所需存储空间进行校核。若采用固定长度的数组来 存放路径结果,则所需空间为: (3) 说 明 书CN 103427371 A 5/5页 8 式中,为保存一条路径所需的存储空间,使用固定长度数组时,其维数必须按 的维数来考虑,而数组的每一单元需包括端点的三维坐标,若坐标以实数来描述,则式 (3)可进一步明确为: (4) 式(4)单位为字节。 0020 由此可知,采用改进的算法后,最大时间复杂度为,最大所需存储空间为 字节。当较大时,其所需存储空间可能溢出,此时可改用链表等方式来存储路 径结果。 0021 约束条件下的解决方法: 如果电缆路径中含有禁止桥架。
19、段,将式(2)修正如下: (5) 式(5)中,、分别为禁止线段的端点1和端点2。对新的邻接矩阵调用Dijkstra 算法,可以得到排除了禁止线段的最短路径。 0022 如果电缆路径中含有必经桥架段,则采用分段寻优的方法进行计算;设起点端点 为,终点端点为,必经线段的端点分别为和,分段路径为和,或者 和。 0023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3427371 A 1/2页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27371 A 2/2页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27371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