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互连的自对准阻挡层和封盖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互连的自对准阻挡层和封盖层.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596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2 C N 1 0 2 8 5 9 6 6 2 A *CN102859662A* (21)申请号 201080059054.5 (22)申请日 2010.10.20 61/254,601 2009.10.23 US 61/385,868 2010.09.23 US H01L 21/285(2006.01) H01L 23/532(2006.01) H01L 21/768(2006.01) (71)申请人哈佛大学校长及研究员协会 地址美国马萨诸塞州 (72)发明人 RG戈登 HB班达理 Y欧 Y林 (74)专。
2、利代理机构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111 代理人戈晓美 张一军 (54) 发明名称 用于互连的自对准阻挡层和封盖层 (57) 摘要 提供了用于集成电路中铜导线的集成电路用 互连结构和用于制造这种互连结构的方法。含有 Mn、Cr和V的层形成抵抗铜从所述导线扩散出来 的阻挡体,从而保护绝缘体免于过早断裂并且保 护晶体管免于被铜降解。含有Mn、Cr和V的层还 增进铜和绝缘体之间的强有力附着,因而保持器 件在制造和使用期间的机械完整性,以及在器件 的使用期间保护免遭因铜的电迁移所致的失效并 且保护铜免受来自其环境的氧或水腐蚀。在形成 此类集成电路时,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提供了 在铜表面上。
3、选择性沉积Mn、Cr、V或Co同时减少 或甚至防止Mn、Cr、V或Co在绝缘体表面上沉积 的方法。使用含有Mn、Cr或V的前体和含有碘或 溴的前体,还提供铜的催化性沉积。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06.21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0/053391 2010.10.20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050073 EN 2011.04.28 (51)Int.Cl.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22页 附图29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22 页 附图 29 页。
4、 1/3页 2 1.一种用于形成集成电路互连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部分完成和平面化的互连结构,其包含电绝缘表面和导电性含铜表面; b)在所述电绝缘表面上沉积包含两种或更多种化合物的保护剂以协同地降低所述电 绝缘表面对包含锰、钴、铬或钒的前体的亲和力; c)在所述导电性含铜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选择性沉积选自锰、钴、铬和钒的金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CVD或ALD实施所述选择性沉积金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剂降低所述绝缘表面与所述含锰前体的反 应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剂降低所述绝缘表面与所述含钴前体的反 应性。 5.如权利。
5、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剂降低所述绝缘表面与所述含铬前体的反 应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剂降低所述绝缘表面与所述含钒前体的反 应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保护剂选择性地沉积在所述电绝缘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剂包含两种或更多种烷基硅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硅烷包含具有一个或多个与硅键合的二烷 基酰胺基的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一个或多个与硅键合的二烷基酰胺基的化合 物包括双(N,N-二烷基氨基)二烷基硅烷和(N,N-二烷基氨基)三烷基硅烷。 11.一种用于形成集成电路互连结构的。
6、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具有一个或多个过孔和沟槽的部分完成的互连结构,所述过孔和沟槽包括由一 种或多种电绝缘材料限定的侧壁和导电含铜底部区; b)在所述部分完成的互连结构上沉积包含选自锰、铬和钒的金属的氮化物的层; c)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过孔和沟槽内沉积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过孔和沟槽内的所述铜沉积 之前从包含金属氮化物的所述层移除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结构与含氢等离子体接触完成所述的氮 移除。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铜沉积包括从液态溶液中电镀或无电镀覆。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铜沉积包括。
7、通过CVD或ALD从所述气相中沉 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包含金属氮化物的层包含氮化锰。 17.一种方法,其包括: 从含金属前体的蒸气中沉积含金属层,其中所述金属选自锰、铬和钒; 从含有碘或溴的前体的蒸气中沉积含有碘或溴的材料,其中所述含有碘或溴的材料化 学吸附于所述含金属层上或之中;并且 从含铜前体的蒸气中沉积含铜材料,其中所述含有碘或溴的材料允许含铜材料的催化 性沉积。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59662 A 2/3页 3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沉积含金属层后实施所述沉积含有碘或溴 的材料。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有碘或。
8、溴的材料化学吸附于所述含金属层 的表面上。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金属层是含锰层并且所述含金属前体是含 锰前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锰层进一步含有氮。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金属层是含铬层并且所述含金属前体是含 铬前体。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金属层是含钒层并且所述含金属前体是含 钒前体。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额外的含有碘或溴的材料从含有碘或溴的前体的蒸气中沉积到所述含铜材料上;并 且 从含铜前体的蒸气中沉积额外的含铜材料,其中所述额外的含有碘或溴的材料允许额 外含铜材料的催化性沉积。 。
9、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额外的含铜材料包含铜和锰。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额外的含铜材料从含锰前体的蒸气中共沉 积。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锰前体包含脒基锰。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脒基锰具有一般结构 其中R 1 、R 2 、R 3 、R 1 、R 2 和R 3 选自氢、烃基、取代烃基和其他非金属性原子基团。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R 1 、R 2 、R 3 、R 1 、R 2 和R 3 独立地选自氢、烷基、芳基、 链烯基、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酰胺和氟烷基。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脒基。
10、锰具有结构 3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铜前体包含脒基铜。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脒基铜具有一般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59662 A 3/3页 4 其中R 1 、R 2 、R 3 、R 1 、R 2 和R 3 选自氢、烃基、取代烃基和其他非金属性原子基团。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R 1 、R 2 、R 3 、R 1 、R 2 和R 3 独立地选自氢、烷基、芳基、 链烯基、炔基、三烷基甲硅烷基、烷基酰胺和氟烷基。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脒基铜具有结构 3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铜沉积在具有一个或多个过。
11、孔和沟槽的部 分完成的互连结构上,所述过孔和沟槽包括由一种或多种电绝缘材料限定的侧壁和导电含 铜底部区。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沉积的铜基本上填充所述过孔和沟槽。 3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沉积的铜具有约0.1至约4范围内的锰浓 度。 3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沉积的铜具有约0.2至约2范围内的锰浓 度。 3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含铜材料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移除所 述碘或溴。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除碘或溴包括氧化过程。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过程包括使所述含铜材料的表面的至少 一部分暴。
12、露于选自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次溴酸钠、臭氧、氧等离子体及其混合物的氧化剂。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除碘或溴还包括还原过程。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还原步骤包括氢等离子体。 44.如权利要求39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移除碘或溴后修饰所述含铜材料的表 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减少铜的沉积。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修饰包括铜表面与烷硫醇反应。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59662 A 1/22页 5 用于互连的自对准阻挡层和封盖层 0001 相关申请 0002 本专利公开要求2009年10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61/254,601和。
13、2010 年9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61/385,868的较早申请日权益,所述申请的内容在此 通过引用的方式完整并入本文。 0003 本专利公开涉及2009年3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408,473,该专利申 请要求2008年3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61/038,657、2008年4月8日提交的美 国专利申请No.61/043,236和2008年6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61/074,467的申 请日权益,所述申请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完整并入本文。 0004 版权声明 0005 该专利公开可能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当其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的专利文件或。
14、 记录中出现时,版权拥有人对任何人摹真复制专利文献或专利公开没有异议,但另外保留 任何及全部版权。 0006 通过引用并入 0007 在此引用的全部专利、专利申请和公开均通过引用的方式完整并入本文,以便更 充分地描述截止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日期之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0008 背景 0009 铜(Cu)正在取代铝作为微电子器件(如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布线所选用的材料。 然而,铜在半导体如硅中的存在造成可能妨碍在半导体中所形成的晶体管正常工作的缺 陷。铜还增加了经过置于铜导线之间的绝缘体(如二氧化硅)的电流泄漏。因此,铜布线 的使用需要有效的扩散阻挡体包围铜导线,以保持铜被约束至合适的位。
15、置。 0010 尽管已经努力进行过在铜周围提供扩散阻挡层的许多工作,但是它们均遭遇某些 形式的缺点。这些缺点包括导致电容增加的不可接受性高的介电常数(如SiC或Si 3 N 4 ),所 述电容增加降低了可以经铜布线传输信号的速度;加工(如无电沉积CoWP或CoWB)困难, 其导致铜导线之间的绝缘体上的电短路;铜电阻因掺入用来形成阻挡层的其他材料(如 CoWP、CoWB或Mn)而增加、铜电阻因退火期间存在杂质(如Mn)所引起的铜晶粒生长限制 而增加、阻挡层(如MnO x )与铜附着不良等。 0011 其他工作集中在铜层的生长方面,如在阻挡层顶部上的窄沟槽和窄孔洞(也称作 过孔)中生长铜。为这种目。
16、的,已经提出碘作为使用CVD技术生长铜时的合适催化剂。然 而,因为碘不与阻挡层(如TaN和TiN)轻易地附着,所以在沟槽和孔洞内部需要薄的铜籽 晶层或用等离子体预处理活化隔离层,这已经极难进行。 0012 概述 0013 本技术涉及在微电子学中使用的铜互连,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确保铜与周围材料 之间稳固附着的材料和技术,从而提供阻挡体以防止铜从布线中扩散出来,保持氧气和水 不向铜内扩散,并且保持铜导线不受它们承载的电流损害。 0014 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在微电子器件中形成自对准扩散阻挡体,而没有在 退火期间或退火后Cu中存在的金属杂质的缺点。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沉积含Cu籽晶层 说 明 。
17、书CN 102859662 A 2/22页 6 之前,金属如Mn、Co、Cr或V与绝缘体的表面反应。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将Mn、Co、Cr或V 通过保形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输送到表面,其中所述方法不涉及使用任何含氧共反应 物以及Mn、Co、Cr或V的前体。 0015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CVD方法可以还包括使用含氮共反应物,如氨,从而在暴露于 蒸汽的表面上或其附近掺入导电性金属氮化物。已经发现金属氮化物(如氮化锰)的存在 增加与后续沉积的铜层附着。 0016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该方法不因在过孔底部形成阻挡体而藉以电阻增 加。在金属反应和/或产生金属氮化物的反应后,沉积Cu籽晶层,优选。
18、通过CVD进行。也 可以将籽晶层沉积为铜化合物,如氧化铜(Cu 2 O)、氮化铜(Cu 3 N)或氮氧化铜(CuO z N w ),其稍 后还原成Cu。 0017 在本发明另一个方面,就在CMP步骤后,将Mn、Co、Cr或V沉积在部分完成的互连 的平坦表面上(即,平面化结构)。在该表面的绝缘部分的顶部上,Mn、Co、Cr或V与绝缘体 中所含的硅和氧反应以形成绝缘性金属硅酸盐层,例如MnSi x O y 层,其中所述金属是锰。在 其中金属Mn沉积于Cu线顶部(填充有Cu的沟槽的顶部)上的区域内,锰溶解入Cu的顶 部层中,以形成Cu-Mn合金。随后,在Cu-Mn和MnSi x O y 区域上方,形。
19、成用于下一个更高能级 绝缘体的绝缘体覆盖沉积物(blanket deposition)。在其中这种绝缘体的最初沉积部分是 Si 3 N 4 的实施方案中,在沉积期间和/或随后的退火期间,Cu-Mn表面层中的Mn向上扩散以 与该绝缘体反应,从而在Cu和该绝缘体之间形成MnSi x N y 扩散阻挡体。这种MnSi x N y 层的存 在还增加铜和其上方的绝缘体之间的附着。 0018 可以获得强有力附着的扩散阻挡层和在Cu全部表面上包围Cu的附着层。所述 MnSi x O y 和MnSi x N y 层提供了高导电性、强有力附着且耐久的铜层用于例如电子元件、电路、 器件和系统的生产。 0019 在。
20、本发明另一个方面,就在CMP步骤后,仅将Mn、Co、Cr或V选择性地沉积在部分 完成的互连的平坦表面(即,平面化结构)的金属性区域上。与此同时,很少或不将Mn、Co、 Cr或V沉积在绝缘体的附近表面上。该方法增加铜与后续沉积的绝缘体附着,同时维持跨 约相邻铜导线之间绝缘体的很低的电泄漏。该方法增加了铜互连在它们因电迁移而失效之 前的寿命。 002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申请描述用于形成集成电路互连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提供了包括电绝缘区和导电含铜区的部分完成的互连结构,所述部分完成的互连结构 具有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在导电含铜区的至少一部分之上或之中沉积选自锰、铬和钒的金 属(M);在沉积金。
21、属的至少一部分上沉积绝缘膜,其中沉积绝缘膜的与所述沉积金属的至 少一部分接触的区域基本上不含氧;并且使沉积金属的至少一部分与绝缘膜反应以形成阻 挡层,其中导电含铜区是基本上不含元素金属(M)。 0021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过孔或沟槽的部分完成的互连结构,所 述过孔或沟槽包括由一种或多种电绝缘材料限定的侧壁和导电含铜底部区;在部分完成的 互连结构上沉积选自锰、铬和钒的金属(M);通过沉积的金属与所述一种或多种电绝缘材 料反应来形成第二绝缘侧壁区;将金属从底部区移除或扩散出去,以暴露导电含铜底部区; 并且用铜填充过孔或沟槽。 0022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锰可以由铬或钒取代。 说。
22、 明 书CN 102859662 A 3/22页 7 0023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了通过使用氮化锰作为底层和使用碘作为表面活性剂催 化剂的CVD法而用铜或铜锰合金自底向上填充沟槽或孔洞的方法。铜或铜锰合金以使用适 宜蒸气源的CVD法沉积。可以实现低于100nm的沟槽的保形沉积。保形沉积的氮化锰膜显 示抗Cu扩散的阻挡体性能并且增强Cu与介电绝缘体之间的附着。吸附的碘原子从氮化锰 膜表面的释放允许碘充当漂浮于正在生长的铜层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催化剂。随着铜层生 长,碘从沉积界面持续释放以漂至正在生长的铜层的顶部并且充当下一个待沉积铜层 的表面催化剂。因此,在纵横比超过91的窄于20nm的沟槽中。
23、实现纯铜或铜锰合金的 CVD的无空洞自底向上填充。一旦退火后,该合金中的锰离开铜越过晶界扩散出来并且形成 自对准层以进一步改善铜/绝缘体界面处的附着性能和阻挡性能。这个过程为微电子器件 提供具有更高速度和更长寿命的纳米级互连。 0024 提供了材料和技术以确保铜与周围材料之间稳固附着、形成阻挡体以防止铜从布 线扩散出来、防止氧气和水腐蚀铜并且保持铜导线不受它们承载的电流损害。 002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开放沟槽(其将含有导线)和孔洞(将一个水平的导线 与已经形成的导线连接的过孔)的部分完成的互连结构可以经历一个或多个CVD过程。CVD 可以用来在沟槽和过孔的壁上以及在已于过孔底部处形成的。
24、任何导线的暴露部分上沉积 锰。接下来,CVD可以用来使碘化学吸附到锰包覆的表面上。最后,可以按这样的方式实施 铜的CVD,从而碘催化过孔和沟槽的自底向上填充,而无任何缝隙或空洞。 0026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形成氮化锰层(MnN x ,0x1),随后使碘化学吸附在 氮化锰上,并且随后是催化增强的无空洞铜的CVD以填充过孔和沟槽。 0027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形成氮化锰层(MnN x ,0x1),随后使碘化学吸附在 氮化锰上,并且随后是催化增强的铜薄层CVD。随后,额外的碘可以进一步化学吸附到这个 薄铜层的表面上,然后是额外的铜CVD,所述额外的铜CVD可以被源自两个化学吸附步骤的 。
25、更大量的碘甚至更有效地催化。 0028 仍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进一步交替进行CVD锰和CVD铜的步骤,从而导致用铜 锰纳米层(nanolaminate)填充沟槽和过孔。加热这种结构可以允许锰扩散至附近的绝缘 体表面,在此处锰可以增加铜与绝缘体的附着强度并且形成对抗铜、水和氧扩散的自对准 阻挡体。在锰扩散出去后,所述互连可以变成通过锰与绝缘体表面强力键合的高度导电的 纯铜。 0029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在最初锰和碘沉积后,可以将铜前体蒸气和锰前体蒸气,连同 任何必需的还原剂如氢,同时导入CVD反应器的沉积带以沉积无空洞铜锰合金。 0030 在替代性实施方案中,CVD可以用来形成包含Mn、I和C。
26、u的薄层,该薄层可以充当 用于电镀Cu的籽晶层。 0031 适用于锰的CVD的前体包括可以用氢还原以产生锰金属或与氨反应以在低温沉 积氮化锰并且在绝缘体表面上致密成核的脒基锰,如双(N,N-二烷基脒基)合锰(II)。 0032 已知用于CVD的铜金属的许多前体。脒基铜,如N,N-二烷基脒基合铜(I)二 聚体,是特别合适的,因为它们的高度热稳定性和高度反应性允许通过氢还原在低温沉积 纯铜,同时在碘覆盖的锰或氮化锰表面上致密成核。 0033 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描述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中显而易见。 0034 附图简述 说 明 书CN 102859662 A 4/22页 8 0035 图。
27、1是化学机械抛光(CMP)步骤后,部分完成的本发明互连布线结构的顶部的示 意性截面图。 0036 图2是在金属沉积后的图1的结构。 0037 图3是移除金属硅酸盐后的图2的结构。 0038 图4是沉积包覆绝缘体后的图3的结构。 0039 图5是光刻和蚀刻绝缘体中的过孔和沟槽后的图4的结构。 0040 图6是退火后的图5的结构。 0041 图7是另一金属沉积后的图6的结构。 0042 图8是退火后的图7的结构。 0043 图9是籽晶层沉积和填充铜后的图8的结构。 0044 图10是化学机械抛光后的图9的结构。 0045 图11是在Cu/SiO 2 /Si衬底上CVD Mn的结果的截面高分辨率透射。
28、显微照片。 0046 图12是在500下退火和蚀刻掉Cu后(a)Cu/SiO 2 /Si和(b)Cu/MnSi x O y /Si的扫 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及表面的元素分析。 0047 图13显示在400下退火之前和之后样品(a)Cu/SiO 2 /Si和(b)Cu/MnSi x O y /SiO 2 / Si的电容-电压曲线。 0048 图14显示在250在1MV/cm电场下退火之前和之后样品(a)Cu/SiO 2 /Si和(b) Cu/MnSi x O y /SiO 2 /Si的电容-电压曲线。 0049 图15显示通过在低k绝缘体上的CVD形成的MnSi x O y 层的截面。 0050 图。
29、16显示铜表面和SiO 2 表面的卢瑟福背散射谱(RBS),每种表面暴露于相同的 CVD条件,所述CVD条件仅在铜上沉积8nm锰,而不在SiO 2 上沉积锰。 0051 图17显示锰在已经暴露于锰CVD的铜层表面附近的分布。 0052 图18显示作为界面处锰/硅比的函数的铜锰合金对含硅绝缘体的附着能的图。 0053 图19显示采用本发明方法连同选择性较低方法下,经历锰CVD的绝缘体表面的X 射线光电子能谱。 0054 图20是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用MnN x 衬里的窄孔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SEM)。 0055 图21是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用MnN x 衬里并且用Cu填充的窄孔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照片(。
30、TEM)。 0056 图22显示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其表明在铜沉积整个过程期间,碘留在铜的表 面上。 0057 图23是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用MnN x 衬里并且用Cu填充的窄孔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照片。 0058 图24显示在MnN x 衬里的沟槽上通过碘催化的铜CVD而局部填充的沟槽。 0059 图25显示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数据,其显示MnN x 是铜扩散的阻挡 体。 0060 图26是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用MnN x 衬里并且用Cu-Mn纳米层填充的窄孔的SEM。 0061 图27显示在铜锰纳米层沉积期间,碘留在表面上。 0062 图28是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用MnN x 衬。
31、里并且用Cu-Mn合金填充的窄孔的SEM。 0063 图29显示在铜锰合金沉积期间,碘留在表面上。 说 明 书CN 102859662 A 5/22页 9 0064 图30是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用MnN x 和Cu涂镀的聚酰胺塑料的SEM。 0065 图31是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用MnN x 和Cu涂镀的塑料电路板材料的SEM。 0066 发明详述 0067 图1显示了用于微电子器件的部分完成的多级布线结构。该结构包括基本上平坦 的表面,该平坦表面包括绝缘区10(例如氧化硅)和形成完成的较低级布线顶部的导电区 20(例如铜),这两个区由扩散阻挡体25分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扩散阻挡体可以包含 硅酸锰。
32、。一般而言,在这个阶段的器件已经由CMP处理,随后进行清洁。应当指出,虽然本讨 论使用Mn举例说明本发明,但是也可以轻易地使用含有例如Co、Cr或V的其他金属前体。 0068 接下来,如图2中所示,将Mn(或Co,或Cr,或V)金属沉积在表面上。Mn与绝缘体 10的暴露区域反应以形成图2中标记为30的绝缘MnSi x O y 层。在表面20的Cu暴露区,Mn 扩散到Cu的上部以形成CuMn合金40。沉积之前的上表面的位置用箭头45、45表示。典 型地,将Mn沉积在加热的衬底上。如果衬底的温度足够高(一般超过150)且Mn的沉积 足够慢,则Mn的反应和扩散可以在沉积结束时完成。如果沉积期间与绝缘。
33、体的反应以及向 Cu中的扩散未结束,则可以使用沉积后退火来完成所述反应和扩散。 0069 Mn可以由任何常规的方法沉积,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气 相沉积(CVD)法和原子层沉积(ALD)。物理方法包括溅射法和蒸发法。因为衬底是平坦的, 所以沉积方法的阶梯(step)覆盖率对该步骤而言是不重要的。因此具有不良阶梯覆盖率 的物理方法足够用于该沉积步骤。CVD法也可以用在该步骤中,不论特定的CVD法是否具有 良好的阶梯覆盖性。 0070 Mn沉积后,可以任选地移除MnSi x O y 层30,如图3所示。在上个步骤中形成的 MnSi x O y 层30是电绝缘体,但在一些应用中其泄。
34、漏电流可能高于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 移除这个金属硅酸盐层30,以便减少器件中的泄漏电流。可以通过任何方便的方法如抛光 法、湿蚀刻法或干蚀刻法移除硅酸盐层30。移除可能是非选择性的,从而以与移除硅酸盐相 同的速度移除铜,因而保持平坦表面。或者,可以选择性地移除硅酸盐层30,而不移除铜,如 图3中所示。所得的不平表面需要一种保形方法以在下个步骤中沉积包覆绝缘体。 0071 或者,不在图1的绝缘表面和导电表面上沉积Mn(或Co,或Cr,或V),将所述表面 可以预处理以在铜表面上选择性地沉积锰。如本文所用,“选择性沉积”指优先地沉积一种 材料到一个表面上,同时在不同的表面上很少发生或不发生沉积。因。
35、而,表面可以进行预处 理以优先地在铜表面上沉积锰并且减少或消除锰在绝缘体区上的沉积。在锰的CVD之前, 可以用保护剂使绝缘体表面上的反应位点失活。这种失活可以通过绝缘体表面与烷基硅烷 化合物在气相或在溶液中反应来完成。例如,有效的失活性化合物包括与硅键合的二烷基 酰胺基团,如双(N,N-二烷基氨基)二烷基硅烷和N,N-二烷基氨基三烷基硅烷。这两种类 型的示例性试剂包括双(N,N-二烷基氨基)二烷基硅烷(CH 3 ) 2 Si(N(CH 3 ) 2 ) 2 和(N,N-二烷 基氨基)三烷基硅烷(CH 3 ) 3 SiN(CH 3 ) 2 。 0072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绝缘体表面与两种或。
36、更多种烷基硅烷化合物在气相 或在溶液中反应以协同地降低绝缘表面的反应性,完成这种失活。如本文所用,“协同的”意 指与使用单种保护剂所获得的失活效果相比,两种或更多种保护剂的使用导致更大的失活 效果。 0073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已经通过使绝缘体表面依次暴露于双(N,N-二烷基氨基)二 说 明 书CN 102859662 A 6/22页 10 烷基硅烷和随后暴露于N,N-二烷基氨基三烷基硅烷实现完全阻止锰或钴沉积在绝缘体 上。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已经发现这两个类型的失活性化合物均不与干净的无氧化物的 铜表面反应。因此,锰或钴在铜表面上的CVD不受这些试剂阻止。 0074 此后,使脒基锰蒸气和氢气。
37、与加热的衬底接触。在由铜20组成的衬底表面的部分 上,在铜表面附近形成铜锰合金40的连续薄层。在由绝缘体10(如SiO 2 或SiCOH)制成的 衬底表面的部分上,很少锰或无锰沉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加热的表面的温度可以是处于 合适的范围内,一般200至350,或更大优选地250至300。 0075 如上文指出,其他金属如Co、Cr或V可以选择性地沉积在铜表面上。例如,钴金属 可以沉积在铜表面上,而很少钴或无钴沉积在绝缘体表面上。在此类实施方案中,使脒基钴 蒸气和氢气与加热的衬底接触。在由铜20组成的衬底表面的部分上,在铜表面上形成钴40 的连续薄层。在由绝缘体10(如SiO 2 或SiCOH。
38、)制成的衬底表面的部分上,很少钴或无钴 沉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加热的表面的温度可以是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一般180至250, 或更大优选地200至220。 0076 接下来,如图4中所示,将包覆绝缘体层50沉积在3图中所示的结构上(在平面 化或不平面化的情况下)。注意,图4中的结构不包括绝缘层10上方的硅酸盐层30。可 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来制备该绝缘层,这些方法包括等离子增强的CVD法或旋 涂法。可以使用包含Si和O的绝缘体组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包括Si但是 基本上不含O的绝缘体组合物,例如SiN、SiC、SiCN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绝缘体层可以 通过沉积多个绝缘材料的。
39、子层来建立,每个子层对整个绝缘层增加特定功能。例如,可以使 用第一绝缘子层51,例如Si 3 N 4 ,该层增强了与其下的锰掺杂的铜层的附着。在某些实施方 案中,子层51基本上不含氧。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相比通过附着包含氧的子层51所获得的 与锰掺杂铜层附着,基本不含氧的子层51可以增强与锰掺杂的铜层的附着。接下来,止蚀 (etch-stop)子层52例如碳化硅可以沉积在子层51的顶部。止蚀子层52可以帮助限定用 于蚀刻孔洞(过孔)的合适深度。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接下来的绝缘子层53可以是具有非 常低的介电常数(典型地k小于约2.5)的多孔电介质。最终的绝缘子层54可以是具有较 高介电常数(k大于。
40、约2.5)的较致密的非多孔电介质,这可以帮助保护较脆弱的多孔电介 质层免受机械损害,以及防止水进入多孔电介质的孔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子层53和54 可以含有Si和O。子层53的另一个功能可以是作为止蚀层,用于限定贯穿子层54的沟槽 的底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特定绝缘体层50的许多变体(例如厚度、层组合、材 料组成等)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为简化起见,对本发明中的绝缘层50的任何参照都应当 理解为包括一个或多个本文所述的子层。 0077 使用光刻和蚀刻将孔洞(过孔)100和沟槽110摹刻(pattern)到绝缘体层50中。 图5中显示最终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0078 将该结构退火以在绝。
41、缘氧化硅层50和CuMn合金层40之间的界面处形成MnSi x N y 层60(假设使用Si 3 N 4 作为子层51),如图6中所示。MnSi x N y 层60充当阻挡体,抵抗Cu扩 散出层20,还提供Cu 20和绝缘体50之间的牢固附着。MnSi x N y 还可以用来防止氧或水由绝 缘体层50扩散到Cu层20中。退火后,将来自于Mn-Cu合金层40的大多数Mn置于MnSi x N y 层60中;然而,一些Mn可能在退火期间迁移到层20的上表面以形成氧化锰层(未显示)。 可以通过定向溅射、或通过由气体例如甲酸或由液体酸溶液选择性地蚀刻来移除留在Cu 说 明 书CN 102859662 A。
42、 10 7/22页 11 表面上的任何氧化锰。这由Cu层20的上表面和接邻的MnSi x N y 层60之间的轻微凹处65 所显示。 0079 接下来,沉积另一Mn层,优选通过保形方法例如CVD或ALD进行。这个步骤在过 孔和沟槽的壁上形成层80,如果采用氧化硅作为子层54并且使用氮化硅作为子层51,则层 80可以在顶部附近的MnSi x O y 和底部附近的MnSi x N y 之间变化。该步骤可以进一步在绝缘 体层50的上表面上形成MnSi x O y 90的顶层,如图7中所示。CuMn合金层70最初在层20的 暴露铜表面上形成,但是随后,Mn扩散以形成多个的绝缘体表面如层60。如果这些层。
43、的形 成没有在沉积结束时完成,则可以使用另外的退火和可能的酸蚀刻来形成图8中所示的结 构,其中铜20层基本上不含Mn杂质。 0080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氮化锰MnN x 也可以沉积在过孔100和沟槽110的暴露表面上。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案中,氮化锰MnN x 也可以沉积在层70、80和90上。令人惊讶地,发现 氮化锰使用提供至少5种有益功能。首先,氮化锰可以增加在绝缘材料和后续沉积的铜之 间附着的强度。其次,氮化锰可以充当抗铜、氧和水扩散的有效阻挡层。第三,氮化锰可以 增强表面催化剂(如碘或溴)的捕获和释放,如下文更详细地讨论。MnN x 的这3种益处与 锰金属所赋予的那些益处相似。作为额外。
44、的第四益处,氮化锰比纯锰金属在表面上更连续 和均一地沉积,因为我们发现MnN x 比Mn更耐受团聚。优选地通过保形方法如CVD、ALD或 电离物理气相沉积法(IPVD)沉积氮化锰。第五,我们发现MnN x 的CVD和ALD可以在较低 温度并且以比沉积锰金属更高的速率完成。如果需要使用连续和非团聚的锰金属,则可以 通过从氮化锰移除氮,例如通过使用氢等离子体移除氮,便利地形成这种锰金属。 0081 接下来,优选通过保形方法例如CVD、ALD或IPVD形成Cu的籽晶层。然后,通过电 镀填充过孔和沟槽以形成图9中所示的结构。将这个纯Cu层120退火以增加晶粒度并且 降低电阻。 0082 在某些备选实施。
45、方案中,可以在过孔和沟槽(如与8图中所示结构具有相似结构 的过孔和沟槽)、具有用含锰层如氮化锰层沉积过的侧壁和底部表面的过孔和沟槽或具有 绝缘体表面(如二氧化硅)的过孔和沟槽中催化地长出铜。 0083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过孔和沟槽可以暴露于含锰前体以形成含锰层。在形成含锰 层后(例如,通过气相沉积技术如CVD),可以将含有碘或溴的前体如乙基碘、甲基碘、二碘 代甲烷、分子碘(I 2 )、溴代甲烷或分子溴(Br 2 )导入以吸附或化学吸附到含锰表面上。此后, 可以使用气相沉积技术如CVD催化地长出铜。 0084 不希望受理论约束,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来没有预料到的以下原因,含有碘或 溴的前体可以充。
46、当用于铜生长的催化剂。以碘为例,碘原子和锰原子之间的键强度已知 远大于碘和铜之间的键强度,至少在气相中如此。(可以在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中找到数据:对于Cu-I,D 298 197+21kJ/mol,并且对于Mn-I,D 298 282.8+9.6kJ/mol)。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原本预计少量的碘催化剂(小于一个单层)将 被锰原子牢固地固定。尽管可能需要碘-锰强键以允许碘结合至Mn表面并且启动后续的 铜生长,但是与锰连接的碘将不能够漂向铜表面并且因此将不能够在铜表面上催化铜沉积 反应。因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锰膜中其他组分(氮)的存在也许。
47、能够充分地削弱锰-碘 键,从而可以释放碘至铜膜。然而,如上文指出,MnN x -I键还必须足够地强以在最初化学吸 附碘期间从气相获取碘。找到允许最初化学吸附、随后从含Mn表面释放的合适特征组合需 说 明 书CN 102859662 A 11 8/22页 12 要大量的工作并且对于本发明人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他材料如二氧化硅和氮化 钛不能化学吸附碘,而其他材料如钴和镍轻易地化学吸附碘,但是随后不能释放它。 0085 在含有碘或溴的前体已经沉积到含锰层上后,可以使用技术如CVD、ALD或IPVD形 成铜层。 0086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含有碘或溴的第一前体已经沉积到含锰层上后,可以将含 。
48、锰前体和含铜前体作为混合的前体或独立的前体共沉积以形成铜锰合金。 0087 在一些其它实施方案中,在含有碘或溴的第一前体已经沉积到含锰层上后,可以 将含锰前体、含铜前体和含碘/溴前体作为混合的前体或独立的前体共沉积以形成铜锰合 金,其中额外的碘/溴可以起到确保或甚至进一步促进铜锰合金催化性生长的作用。 0088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铜的电镀可以在上述的铜或铜锰合金沉积后进行。 0089 在已经沉积和/或电镀Cu或Cu-Mn合金后,可以将Cu或Cu-Mn合金层120退火 以增加晶粒度和降低电阻。 0090 最后,通过CMP移除过多的铜以构成图10中所示的结构。本阶段与图1的结构相 对应,而又完成一。
49、个阶段的布线。 009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气相沉积法用来沉积选自Mn、Co、Cr和V的金属M。式 M(AMD) m n 的脒基金属(metal amidinate)化合物可以用作前体,其中AMD是脒基配位体, 并且通常m2或3和n1或2。在m2和n1的情况下,这些化合物可具有以下结 构: 0092 0093 其中R 1 、R 2 、R 3 、R 1 、R 2 和R 3 是由一个或多个非金属性原子组成的基团,例如氢、烃 基、取代烃基和其它非金属性原子基团。在用于沉积锰的一种CVD方法中,使脒基锰蒸气与 加热的衬底接触。如果衬底是Cu,则CuMn合金形成。在衬底含有硅和氧的情况下,MnSi x O y 的绝缘表面层形成。为了形成这些层,加热表面的温度应该足够高,一般超过150,或者优 选超过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