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59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 C N 1 0 2 9 1 5 9 7 6 A *CN102915976A* (21)申请号 201210377217.5 (22)申请日 2012.10.08 H01L 23/04(2006.01) (71)申请人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地址 233042 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财院 路10号 (72)发明人夏俊生 张静 (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 务所 34113 代理人杨晋弘 (54) 发明名称 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产品中的一种耐高过载的 集成。
2、电路,包括外壳(3),外壳(3)内连接有基板 (4),外壳上端设有密封盖(1),其特征在于:密封 盖一侧设有支撑件(2),支撑件(2)与基板形成压 紧定位配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较好继承了混 合集成电路成熟的基板与外壳组装方法,同时提 供了简洁的基板支撑保护方法,明显提高衬底基 板以及产品的耐高过载水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包括外壳(3),外壳(3)内连接有基板(4),外壳上端设 有。
3、密封盖(1),其特征在于:密封盖一侧设有支撑件(2),支撑件(2)与基板形成压紧定位配 合。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为 设置在密封盖一侧的与外壳(3)内腔间隙配合的矩形框(2a)。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设 置在密封盖一侧的与外壳(3)内腔间隙配合的一组支撑板(2b),每两个相邻的支撑板之间 相隔一段距离。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15976 A 1/2页 3 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微电子产品中衬底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组 装结构。。
4、 背景技术 0002 微电子产品的耐高过载性能是指产品自身抗高强度机械冲击的能力。由于混合集 成电路基板表面组装有众多元器件,与单个元件相比,基板同其上的元器件总体重量要大 的多,在过载冲击过程中承受的冲击惯性力也更大。与此同时,常规混合集成电路的基板直 接组装在金属外壳衬底内底面,基板在Y1方向没有任何支撑结构,因此,在高过载冲击力 作用下,基板容易从外壳内组装表面脱落,从而成为混合集成电路耐高过载的薄弱环节。实 践表明,电路基板从外壳内表面脱落也是混合集成电路耐高过载典型失效模式。经检索,尚 未发现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混合集成电路基板在高过载冲击作。
5、用下容易脱落,基 板耐高过载承受水平低的问题,提供的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 0004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包括外壳,外壳内连接有基板,外壳上端设有密封盖,其特 征在于:密封盖一侧设有支撑件,支撑件与基板形成压紧定位配合。 000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有以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支撑件为设置在密封盖一侧的与外壳内腔间隙配合的矩形框。 0006 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密封盖一侧的与外壳内腔间隙配合的一组支撑板,每两个相 邻的支撑板之间相隔一段距离。 000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较好继承了混合集成电路成熟的基板与外壳组装方法,同时 提供了简洁的基板支撑保护。
6、方法,明显提高衬底基板以及产品的耐高过载水平,具有很强 的实用性。 0008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密封盖板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000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高过载的集成电路,包括外壳3,外壳3底面通过绝缘 胶(或其它组装材料,如焊料等)5组装有基板4,基板4中设有芯片8、器件9等电路元件, 基板4中设有电极6穿过外壳底面。外壳上端设有密封盖1,密封盖伸向外壳内腔的一侧设 有支撑件2,支撑件2与基板形成压紧定位配合。所述支撑件2的底面与基板之间设有绝缘 胶7接触,通过固化实现支撑结构与基板的有效粘接。 说 明 书CN 102915976 A 2/2页 4 0010 如图2所示,支撑件可以为设置在密封盖一侧的与外壳3内腔间隙配合的矩形框 2a。 0011 如图3所示,支撑件可以为设置在密封盖一侧的与外壳3内腔间隙配合的一组支 撑板2b,每两个相邻的支撑板之间相隔一段距离。所述支撑板2b也可以设置在密封盖四边 中央部位,这样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有效减轻支撑结构的重量。 说 明 书CN 102915976 A 1/2页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5976 A 2/2页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15976 A 。